悉為定數皆是命,各有因緣莫羨人

2020-12-12 蒹葭成霜

已然,好久都沒有下雨了,下雨都儼然成了一種望穿秋水的渴盼。也不知烏蒙蒙的蒼穹,萍翳咋就捨不得她的盈盈粉淚呢?讓人間如此乾涸。且說天乾物燥,有雨潤澤,可防火燭。即日,總算稀稀疏疏地下起這一場雨來,也讓沉悶的大地,瞬時清爽起來。我卻在心裡兀自揣測,莫非這是一場人工降雨 ?果不其然,無意間刷視頻,就看到了同安發射了催雨彈,原來真是世人刻意為之,並非老天爺的本心啊 !這雨下一陣,停一陣,完全沒好半分利索樣,下得也夠委婉、夠牽強的,非得讓人從中作梗 ,她才略微顯得爽快!

據說,下雨總是涼薄的,也是清醒的,天地之間會有一點兒清雅的氣氛。迥異無雪的北方 ,一場冬雨彌補了現實的枯燥。雖然不過一場雨,卻也讓人思緒萬千,不禁引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的追溯,不禁念及「昨日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的緣故,不禁想起「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的畫面……尤其在大雨瓢潑的夜晚,等洗個熱水澡,就可以撇開塵雜,大夢一場。然而,如此悽涼雨夜,難免被《聽雨》詞中「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的蕭瑟之意所驚醒,何曾得以分毫睡意呢?

但卻,並非只是下雨而已 ,下雨總會給人浮想聯翩的感覺。若白蛇不曾任性妄為製造水滿金山寺的挑釁,又怎麼會被壓在雷峰塔下呢?已然沒有白蛇的魄力,也沒有龍王興風作浪的本領,但也想起那句浪漫的說詞 「最美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雨的屋簷。」這句話從何言及,卻又不知所蹤 ,只是,有些美好的人生際遇,也都像這下雨的日子 ,給人浪漫的情愫,也給人淡淡的憂傷 。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可是又何必老是心中裝著下雨天呢?需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一切別無它法,就看我們怎樣對待!

只是,靜靜的夜,可以微聞淅瀝的雨滴 ,可以暢想人生的話題。當然,不必像那些多愁善感的姿態,諸如「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的黯然,諸如「可惜和風夜來雨,醉中虛度打窗聲」的感慨,諸如「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佳色,諸如「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的視覺……縱然是雨,也只是今日雨,沒有昨日的情調。縱然是夢,也只是今日夢,沒有昨日的纏綿。也就是一場雨 ,自然可以酣然入睡 。不過,咋又睡得著啦呢?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鑑於這風雨交加 、紅塵往來 ,也無不顛沛半生、流離載途,已然情深意篤、冷暖自知,卻也韶華易逝、青春泯滅,悉數,徒然「階前雨是無根雨,心上人是無望人。天上雨是人間雨,天涯人是所念人。」的惋惜,徒然「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劇中人。」的唏噓,徒然「本若無心惹紅塵,自然無意露心門。既且皈依心不誠,不如從容就凡心。」的無奈!

不過,浪得半生,徒有虛名,諸事成空,與之奈何 ?起起落落,已是錯過 ;浮浮沉沉,誰解吾心 ?也曾幻想,青塔為燈,佛音為樂,此生無為,但願了無憾。可曾想過,紅塵未了 ,一身牽絆,何以得脫?《定場詩》中說「你是恩賜也是劫,終是莊周夢了蝶」,無疑,不得不相信 ,所有的歡喜,都是不期而遇;所有的離棄,都是蓄謀已久。我們明白其中的蹊蹺 ,也就無所謂苦惱和傷感。甭說是非曲直,時間是最好的答案 。一切無需多言,自見分曉 !

有時,錯過了一些人事,不要悲戚,無需悔悟,你應該暗自慶幸,終於躲過了一劫。你應該慶幸,你躲過了溫神 !不然,有些突如其來的緣,並非見得是何等好事,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有些你以為的難捨難分,事實上也只是孽緣禍根而已!要不,現實中就不會有那麼多匪夷所思的事件了!別以為世間都是好人,遇見的都是幸事,皮相上的姣好,掩飾不了內心的偽裝!令人矚目的美事,必然暗藏著潛在的危機。當我們看不清現實的真相 ,也就不要冒然深陷其中。不然,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那該多麼悲慘啊?

有時,會有很多的想法,關於這人生始末。因果在什麼地方修?就在舉心動念之間。起一念善,就是種善因,就會有善的果報;起一念惡,就是種惡因,就會有惡的果報。《六祖壇經》裡說:「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無獨有偶,有一首詩偈說的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外無佛,自己純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淨正直的思維。佛是法,法是悟,悟是心態,心態就是生活,心懷慈悲,莫向外取,反求諸己,反觀自審,才是修心的開始 。

畢竟,這人生,就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一輩子紅塵客棧,來回折騰,報恩就是了!誰都有時候靜下來想,放下一切,去感恩,感知活著為了什麼……當自己一個人把父母孝順完後,剩下自己一個人,去流浪,還是為下一代著想奮鬥,還是放下紅塵……也都是我們各自的人生訴求 ,何憾之有?唯有從容待人間,別問是緣還是劫,你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迎來送往,分崩離析,非緣即劫,無一例外,不是來助你的,就是來渡你的!別不信,所有能長相廝守的,皆因緣至。所有能分道揚鑣的,悉為劫數。

畢竟,這生活,就是一半煙火,一句半詩意。越是平淡的生活,越是要懷揣一顆好的心態 ,越就趨向於佛系的世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佛說,你看世界是什麼,你便是什麼。覺得現實亂了,是因為自己的內心亂了。一味地感慨人情淡薄,於是因為自己變得「薄情寡義」了,看這人間就「了無生趣」了……長此以往也就失去了求美向善之心 ,對生活也就沒有指望。豈不虛妄?也許,待人處事要多一份溫暖,多一份感恩。即使世界變得混沌,也要生活地自在!畢竟,「心隨境轉是凡夫,境由心造是聖賢」,在凡夫和聖賢之間,我們要何去何從呢 ?

初見驚鴻亦飄零,南柯一夢怎入心?

悉為定數皆是命,各有因緣莫羨人!

相關焦點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可隨意浪費,切記!
    悲觀的人臣服於命運,消極地應對人生的遭遇;而樂觀的人知命,而改命。許多迷信的人認為佛教是讓人逃避現實,是所謂的宿命論,崇拜形上學的東西,這是非常大的誤解。我們一般所認為的「命」,是沒有因緣的、隨意的,覺得福禍皆由天定,命好命壞全看自己運氣,這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你不明因果,會愚蠢地將人生的痛苦歸咎於上天的不公。
  • 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
    他們不懂得一個道理,一個簡單的出奇,卻難以做到的道理: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能不能如願得到,其實都有定數的。 不屬於你的東西,縱使你拼的頭破血流,他也會離你遠去。
  • 南懷瑾先生: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人
    除了飲食男女之外,權力欲也是很大的,不僅是想當領袖的人才有,權力欲人人都有。男的想領導女的,女的想領導男的,外邊不能領導,回家關起門來當皇帝。先生回家了對太太說:「倒杯茶來!」太太呢?「鞋子太亂了,老公請你擺一擺……」這就是權力欲,人都喜歡指揮人,要想人沒有權力欲,那就要學佛家啦!到了佛家「無我」的境界就差不多了。
  • 桃溪筆談2——世間萬事皆有定數,福禍無常皆有因果
    在這娑婆世界行走,世間萬事皆有定數,福禍無常皆有因果。每個人的命運福報不是上天隨意的安排,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業力。明朝時期,有一名書生,因一場文字獄而被視為左翼,一時之間被衙門全城搜捕,走投無路之下將體弱多病的老母及這些年所積累下,準備為老母治病的錢財託付給多年的同窗好友,並再三囑咐,請好友一定為母治病以盡孝道。好友與書生拳拳相握,淚流滿面地說:「我餘生定當代你行孝,視你母為我親生母親,請兄放心!」書生聽罷磕頭感謝,便去衙門投案自首了。
  • 漫畫:真是一切皆有定數啊
    第12話 皆有定數第13話 有鬼
  • 能量是個定數,生命的總數也是個定數,如何逃出定數陣?
    《黃帝陰符經》中說:(天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道德經》說:"大道(天機)甚夷,而民好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天機者會無為,但是若把天機洩露給普通人,反而會導致"無為小人,反殉而夭。"--《莊子》。釋迦牟尼曾對須菩提說:"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誦讀,為人解說。"
  • 佛陀說,一切皆因緣,看透了,也就放下了
    佛陀當時所悟得的道理,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皆是由於因緣相聚而存在,又因因緣離散而消失。這就是佛教的宗旨之一,也就是佛教的「緣起論」的主要方面。「諸行無常,謂自時間上觀之,一切現象(有為法)皆屬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者,故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諸法無我,謂自空間上觀之,諸法(包括有為、無為法)依緣起之法則,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因緣相聚而存在,因緣離散而消失,天地萬物,莫不如此。
  • 神僧林酒仙替人禳命難和賜予財富悉地
    這家人詢問原因,林酒仙說:這女子把《華嚴經》剪為鞋的樣子,罪業甚重在劫難逃,命數報應為嫁人一年後上吊自殺而死。一年多後,女子果然無故竊取繩子自縊,兩條繩索都斷了,斷口有人齧咬的痕跡,但是第三條繩索堅固未斷,人被勒死了。傾蓮池:以前有聽聞,具有修證的高僧、大德、善知識等,若其打罵人,能令人大消罪業,乃至度厄避難,如此看來,是真的。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要浪費!
    我的出家師父在我剛入佛門的時候就曾經為我開示:她說人這一生啊,能享多大福、要吃多少苦,都是有定數的,是逃不了的,都是自身業力的牽引,人要能享福、能受罪,兩不耽誤。我們看看自己身邊的人,有天生命就好的,也有天生殘疾命苦的,這就是娑婆世界的眾生相,「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 佛說:萬物皆有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世人皆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命,是人一生下來,上天註定好的,無法改變的。萬物皆有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人這一生,得到什麼失去什麼,遇到誰離開誰,早就註定了,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有些東西註定不屬於你,有些人註定與你是過客。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人這一生帶有多少福氣,有多少衣穿、多少糧食吃,是有定數的,並非無窮無盡,如果過早揮霍完,就要福盡人亡。聰明智慧的人懂得惜福和培福,就像「開源節流」一樣,不浪費福報,而且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修福。財神爺懂得布施,所以福德無量;而眾生往往自私慳貪、不舍一毫,還想要獲取更多,欲望無休,所以所求皆苦、福薄命苦。人生是有輪迴的,你發心布施給他人的東西最終其實到繞回了自己身上。人吶,不要害怕吃虧,吃虧的人必定會有厚報。「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你所失去的,上天必會以加倍的福報補償給你。
  • 佛教:冥冥中一切自有定數,情中總有因果
    冥冥中一切自有定數,情中總有因果,愛過,恨過,真心一場,就已圓滿 。佛說:千百次的回眸才能換回今生的擦肩而過;遇見需要千年,錯過只需一分;人生路很長,遇見的人很多,但是總有一個人你而來,你也終會遇見對的人!
  • 林清玄:花落有禪意,因緣皆是空
    我們人也會有一天,如一朵花一樣,有開謝,有凋零,所以,一定要使自己明淨而知道自然的變遷,一切都是「色即是空」,生命無常,才能淡然。普通人眼裡的花的開謝,是一種可惜。在宗旦眼裡,是空寂和空淨之美。03因緣皆是「空」,學會「惜緣」老和尚、小沙彌、宗旦都知道椿樹花必然凋落,但他們都珍惜整個過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 宏圓法師:諸法皆是因緣所生
    佛說諸法皆是因緣所生。佛住世的時候,在王舍城外的竹林精舍講經說法,當時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是外道的統領。有一天舍利弗在街道上遇到了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他看到馬勝比丘的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生羨慕,就知道馬勝比丘的師父肯定非常的了不起,於是上前問馬勝比丘,說:「請問你的師父是誰?
  • 萬事萬物,皆有定數,與其困擾,不如從容一笑
    01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相遇一段情緣,共守一段親人般的愛戀,一同演繹光陰的故事,雖然生活有如風浪翻卷攜走了一程又一程的清淺卻留下了一些駐入生命的永遠,願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如期而至,你我無恙,有愛有善良還有親情的暖朋友的緣
  •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蘭因絮果,皆有來因
    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凡所有經歷皆是命中注定,這一生的得與失,來與去,將遇見的什麼人,要做的何種事,是不是都在冥冥之中早有預見。就好像人生早早就是一段編輯好了的程序,我們的所有不過就是在按照這個程序的既定方式來運行,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被動地承受。
  • 佛說,各種瘟疫或火災的因緣是什麼?
    天龍八部悉來集會。佛為說法垂欲竟時。於是阿難從坐而起。齊整衣服稽首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維耶離國癘氣疾疫。猛盛赫赫猶如熾火。中毒病者頭痛寒熱百節慾解。蘇者甚少死者無數。世尊大慈愍加群生。願為救護使得蘇息。不遭苦患病癒熱除。復為說法使得至道。
  • 老僧人的延百歲長壽藥與藥丸悉地、仙藥探索
    因為對境的殊勝,老僧人絕非等閒之輩,為報答他的留宿,就贈送了10顆神藥,或者說是在他的壽命基礎上,助他多活100歲。至於神奇的藥丸是什麼,已無法考證。天地間,以及天宮、龍宮、藥叉宮、阿修羅宮等地,必定有不死之仙藥、長年藥,只是必須有這個福德資糧和因緣才能遇見。
  • 從此不再生因緣
    滿目所見無非是自己業相眼識今再觸業緣不過是舊時眼債不知見為何物將所見據為己有認為自己已見************見本是佛性功能有情有心妙明圓覺本有見性見性非物本若虛空當處發生隨處即滅如鳥飛空見性是空********借眼借光借物只是舊日業世世三物當真有今日變再有無量世來你染六道身粗製濫造有眼有光且有所見物
  • 因果報應:與佛結緣的方式有哪些?學佛的四大因緣,不可不知!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二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4分鐘!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01開篇語在白馬寺的後殿門上,有這麼一副對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