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生活:收納整理師總結了3條建議,教你給生活做「簡」法!

2020-12-21 易豐搬家

有一種職業叫做「收納整理師」,他們是隨著「極簡主義」概念的提出而衍生出來的新興職業,有數據統計,職業收納師的年薪在30萬—100萬之間,由此可見,收納整理對於今天的人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一位收納師曾說:要學會收納,就要先忘掉收納,學會扔東西。

01調整心態

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不喜歡扔東西的家庭成員,他們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就是你自己。過慣了苦日子的人,會對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格外珍惜,比如剩飯剩菜捨不得扔掉,菜場小販給的塑膠袋也不捨得扔掉,家人買的新的工具不捨得用,非得舊的壞到修理大爺也「回天乏術」為止……

通常這樣的人,充分貫徹「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但是未免有些過猶不及,他們需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

1. 忘記成本

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做「沉沒成本」,意思就是你投入了很多精力、人力、物力、財力,而扔東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忘掉這些成本,不要惋惜不要心疼,放眼當下自己需不需要這件物品,如果總覺得以後有用,那麼別著急下定義,小豐將在下一個部分幫你分析。

2. 舍不等於棄

中國人常說:有舍才有得,這句話並不是毫無道理。很多人覺得,舍等同於棄,其實這兩個詞只有一小部分的交集。舍,不單單是放進垃圾箱,我們還可以賣,可以捐贈,物品離開了我們依然可以發揮它的價值,為別人提供便利,由此可見,扔並不是等同於浪費,這就是我們在扔之前需要認識的一點。

02立刻實施

調整好心態之後,就不要再觀望猶豫了,趁著現在趕緊行動,那麼具體應該扔哪些東西?

1. 一年之類沒有使用過的東西

如果一件物品放在家裡一年還沒有使用,基本上就可以被定義為「閒置物品」,你總不能指望往後的三五十年還用得上它吧?這樣的物品就可以處理掉了,無論是賣還是捐都可以。

2. 失去使用價值的物品

我們不得不「功利」地承認,物品之所以是物品是因為它具備的價值能夠方便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油畫等裝飾品,還是具有實用價值的衣服。而當這些物品不能再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還留在家裡做什麼?佔用了空間,還破壞房間布置的美感。

3. 反覆維修的物品

特別是電器。一件電器如果反覆維修了很多次,不是商品質量不好就是它的使用壽命到了,不要再修修補補,維修的錢都能去買一件新的了,趕緊扔掉,壞掉的電器容易引起短路漏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03三思而後「買」

隨著各大購物平臺優惠活動、全民帶貨的現狀和購物節狂歡營造的氣氛,這樣的大環境下,購買商品可以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輕鬆完成。

而往往越是簡單的事情,人們越不會仔細思考,自己的購買行為是否對自己有益,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衝動消費。

我們買東西的原則,主要需要考慮的就是——需求。思考自己是不是很需要這件東西,這些商品是否對自己很有幫助,沒有會怎麼樣,自己能否負擔得起?問完自己這些問題再決定買或是不買。要做到家裡的每件物品都各司其職,而不是在家落灰,很快就閒置。

小豐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扔東西確實是一項技術活,很多人不會扔,要麼就是不捨得扔,或因為追趕潮流,為了扔而扔,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扔東西的科學方法就是,關注自己當下的需求。

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菏澤:收納整理師悄悄走進我們的生活
    「收納師」作為一個新興職業在菏澤剛剛存在半年,「收納不僅僅是整理衣櫥,還要對整個房間的空間進行前期診斷,從而合理規劃,讓住在房間裡的人更舒適,享受精緻生活帶來的樂趣,這才是收納整理師要做的事兒。」昨日,作為菏澤第一批收納師的劉虎笑著告訴記者。一段視頻發現商機今年32歲的劉虎是一名專業的婚禮主持人,已從業10年。
  • 想要精緻生活?日本「收納女王」教你如何整理房間
    日式收納給你是什麼樣的印象?「整齊」「乾淨」還有些「強迫症」。>她因為會做家務登上了《時代周刊》,且是第一個靠著做家務登上奧斯卡典禮的人。19歲就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無數粉絲直呼:「她拯救了我的生活!」將清理整潔至高等級稱之為「近藤」,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近藤麻理惠出生於日本東京,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的作者,該書在全世界售出了200萬冊。
  • 清理物品,騰出空間,做生活和精神上的《斷舍離》
    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斷舍離這三個字,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斷舍離?山下英子在書中告訴我們,斷是指斬斷物慾,舍是指捨棄廢物,離是指脫離執念。它強調立足當下,通過整理、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斷舍離的最終目標是趕走心頭烏雲,過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斷舍離也是「出」之美學。其核心是「出,則進」「進,則出」的循環反覆。進與出一樣,都是不可或缺。清楚了斷舍離真正的概念後,山下英子在書中又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無法對物品放手的原因以及教給我們如何對物品進行斷舍離。
  • 《斷舍離》教你做好生活的減法運算,留下怦然心動的小美好
    她在書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告訴我們,過減法人生,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物質、欲望和執念的多多益善並不會使你的人生幸福加倍,你試試把生活當成一道減法運算,或許會發現柴米油鹽的日子也是一首浪漫的詩歌。你是否是那條困頓在水槽淤泥裡的鯰魚?
  • 職業整理師晨熙開課講《幸福整理術》——整理不止於斷舍離,從心...
    斷舍離這個概念,在這兩年已經被大家熟知,加上節能、綠色等觀念深入人心,二手平臺崛起、vintage復古潮流再現等趨勢,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到一個新興的職業-職業整理師。
  • 「整理師」悄悄走入杭州城
    面對「斷舍離」,有的顧客很果斷,也有顧客糾結到崩潰。整理師會建議屋主暫時保留,隔一周再確認一次,以免一時衝動。「家裡居然有24雙冬季男襪、9支護手霜,我都找不到要重新去買了。」吳先生說。當所有的物品完成篩選、分類後,整理師根據屋主的生活習慣重新定位物品,進行快速收納。留出來的空間不僅收容了原本堆放在外的大件物品,甚至還有空餘。
  • 取經日本頂級收納師的整理收納乾貨,不允許你不知道
    好像上天欠我們所有人一個包文婧,急需被賦予包教包會包不亂的收納黑魔法。你還別說,每周四湖南臺播出的《嗨!我的新家》裡真有!高級職業收納師、嫁到上海的日本媳婦、和中國丈夫花銷AA制、對生活永遠不滿足收納師池田惠美返場《嗨!我的新家》,親自教大家整理收納的技巧,減輕你的頭疼感!
  • 規劃整理師:懂得「空間的魔法」,讓生活更有序
    近年來,「斷舍離」、「極簡主義」興起,整理收納行業快速發展,「會收拾」的職業規劃整理師也逐步走近大眾視野。 90後郴州姑娘侯莉蘭就是這樣一名入行4年的規劃整理師。在她看來,收納整理物品、規劃利用空間這件事「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完成一次規劃整理工作至少需要三個階段,耗費數天。
  • 分享自己生活總結的家庭收納整理:收納整理其實很簡單!
    這種夢想不適合有孩子的家庭或者說不適合家庭=-=那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呀!怎麼辦!儘可能的整理唄~之前我也買過一些日本的國內的整理暢銷書。我發現。。。。基本沒用。一本書版本廢話,實際上還是要靠你自己觀念的改變。而且千篇一律的文字根本讓我提不起整理的興趣!!
  • 整理收納的歷史古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需求不僅僅只限於溫飽問題;對精神和物質的選擇越來越多,新時代下衍生的新職業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你所不知道的整理師!
  • 莉家整理:用家居整理打造美好生活「港灣」
    什麼是家居整理收納?近幾年,關於 " 整理收納 " 的話題,總是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2009 年,《斷舍離》《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整理暢銷書先後出版,迅速地引爆了全球的整理狂潮。所謂整理師,是精通整理方法和收納技巧的專家,他們會從一個專業的角度,審視客戶的房間,引導客戶整理,並向客戶提出適合他們生活方式的收納建議。因此它與家政是有區別的。「中國式」整理收納日漸成型有數據顯示,因為物品雜亂,人們一生花在尋找物品上的時間可以達到3680小時,也就是大約153天。
  • 疫情以來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願花上萬購買收納服務
    疫情發生以來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收納服務  不求「斷舍離」 只求「被治癒」  新業態調查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整理師月入過萬真的是普遍狀態嗎?整理收納行業從日本舶來,我們常看到的是「美女收納師月入萬元」等零星案例,對整理收納這一不算新興的行業卻依舊陌生。  整理收納服務的客戶是哪些人、市場規模如何?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近日,記者隨整理收納師上門服務,並同業內人士進行深度訪談,一次滿足你對這個行業的好奇。
  • 斷舍離智慧:嘗試斷舍離的生活,為人生減負,活出精彩人生
    「漫」的解讀是工作任務對生活生、心理空間的過度佔據形成的偽滿足感,其實是將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掩蓋你的不良運作習慣。怎麼理解呢,在幾年前經朋友推薦我曾經讀過一本叫《斷舍離》的書,偏偏其中有一個觀點我印象很深,叫做「從小的地方著手,分類別整理好」。
  • 不會整理房間?教你正確「斷舍離」,全球400萬人都在用
    前段時間,我把我的苦惱說給女同事,女同事淡淡一笑,「這有何難,我告訴你一個辦法」。「什麼辦法?」我趕緊問。「我給你推薦本書,名字是《斷舍離》,讓你老婆看。我們家的情況以前跟你們差不多,我就是照著書上做的,家裡整潔多了。現在每天回到家,心情非常愉悅。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整理只會斷舍離,其實是本末倒置
    這個方法看上去極其簡單的方法,只有真正整理的時候,才會發現,人很難清楚的知道人生中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不必要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整本書其實不是主要在教我們如何整理每件物品,而是在教給我們對於整理的認識。
  • 收納整理師需要考證嗎?收納整理師應該如何考證?
    很多人都在問,整理師是否需要考證,以及如何考證問題,為解決大家的疑惑,今天就和大家談談整理師證書這件事兒。首先,收納整理師是否需要考證?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下大家,學習整理師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還沒有想明白的,這邊建議暫時先不要學習整理師,因為目的不明確,即使賺到錢,也會漸漸迷失自我。
  • 日本35歲家庭主婦,堅持斷舍離10年,將生活過成詩
    是啊,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並不是單純的花一天,去整理雜物,而是捨棄那些影響自己生活健康的不良習慣。斷舍離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自我探尋之旅。等你開始實踐,就會發現"斷舍離"不僅能提高你的審美和品味,收穫精緻優雅的生活方式;還能幫你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讓你邏輯更清楚、做事更高效;更能成為你的心靈修行術,提升你對幸福的感知力,真正體驗到活在當下的自在和美妙。
  • 兒童收納整理技巧,讓你的家告別雜亂和擁擠!
    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是一本教會孩子整理身邊物品的書。它從整理好自己的玩具開始,通過教給孩子物品分類、確定物品擺放位置、處理掉不需要的東西等步驟,從而讓孩子學會如何整理身邊的所有物品。通過整理,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逐步的學會自立。自立的第一步,就是從收拾身邊的點滴開始。
  • 日式「斷舍離」: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
    眾所周知,「斷舍離」這一詞的概念起源於日本,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的。它不僅僅是一種家居整理的秘籍,更是一種人生整理觀念。在日式「斷舍離」之中,從日常家居界的整理開始,教會人們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那就是審視你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重新塑造正確的物質觀念。
  • 斷舍離:看了這份清單,我丟掉了家中50%的物品,生活卻更精緻了
    「斷舍離」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扔掉家中不需要、不喜歡、無意義的物品,從而清理自己的心靈。不過也許很多人都想嘗試一下斷舍離的生活,卻不知要從何做起,這裡就給大家提供了一份清單,照著上面扔,可能會丟掉你家中一半的物品,不過相信扔完以後,你一定會心情舒暢起來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