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卦」象辭「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破解

2020-12-10 子夏故壇

(上接「一、卦圖破解」)

二、象辭破解

象辭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一)釋字(詞)

《說文》:「節,竹約也。從竹即聲。」《說文·段注》:「節,竹約也。約,纏束也。竹節如纏束之狀。《吳都賦》曰:『苞筍抽節』。引申為節省,節制,節義字。」

節的本義指竹子或草木莖部分枝長葉的部分。引申泛指事物生長發展過程中的數度。竹木有節,以分段分枝而長,不能節外生枝;四時變化有節,以分節氣也,所謂「天地節而四時成」,四時成而有二十四節氣;文章有節,分段落也,段落分而文理明矣;音樂有節,分節奏、節拍也,節奏分而樂矣;君子修德,飲食、言行有節,節飲食,慎言行,君子之道也。

《說卦傳》云:「艮於木也,為堅多節。」又云:「艮為止」。《雜卦傳》曰:「節,止也。」由此可見,《節卦》與「艮」體有密切關係。《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節卦》九五是卦變動爻,卦變後成為艮體主爻。「艮於木也,為堅多節,」故卦名曰「節」。「節」的本義就是指竹木成長的階段性結束,故曰「止」。竹木每生長一段,就要做一個節。「節」的作用除了分枝外,還有助於增加莖的機械強度——能使莖更結實,不易倒伏。就竹類而言,其莖是中空的,莖上只有節的部位不是中空的,而且節又長得更加堅硬、突出,就像一道道箍一樣,大大加強了莖的強度。

數度

指事物內部所固有的定數和量度。泛指規律性的東西。《周禮·春官典同》:「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

《徐曰》:「議,定事之宜也。」《書·周官》:「議事以制」。《禮·曲禮》:「公事不私議。」《文中子·問易篇》:「議,其盡天下之心乎。」《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說文》:「議,語也。」《廣雅》:「言也,謀也。」《廣韻》:「評也。」

「議」從言從義。「義」指適宜,合乎道理的(言行)。《釋名》:「羲,宜也。裁製事物,使各宜也。」《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羲。」「議」,言以定事之宜也。

《說文》「制,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裁衣曰「製」,判木曰「析」。

「制」的本義是斷布以裁衣,泛指判斷的意思。如:因地制宜。

「德」從目而上有準星,目正也,從心而為一,心一也;從彳而行於道也。故目正、心一,而行乎道者曰「德」。「德」,泛指循道之準則,規範。

(二)釋象

《節卦》上坎下兌,「坎為水」、「兌為澤」,故曰「澤上有水」。「澤」是卑溼之所,澤因上有水源而能得補充,故不會幹涸;水因下有卑溼之所而能容納,故不會泛濫。「澤上有水」,互為調節,故卦名曰「節」。節者,豐涸可調也。

《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先變為《節卦》,然後《節卦》再變為《困卦》。《泰卦》九三是卦變動爻。《泰卦》九三為震體主爻,「震為蒼筤竹」。卦變時,《泰卦》九三上行而得中正之位,成艮體主爻,「艮於木也,為堅多節」,《節卦》九五象竹木向上生長而在關鍵處束節,故卦名曰「節」。節者,竹木之有束約也。竹木有節,既可分枝而生,繁茂其身,又有助於增加其莖的機械強度,使其更堅而不易倒伏。「節」之義大矣哉!

《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節卦》五九是卦變時的動爻,卦變後,九五得中正之位,這就是《彖傳》所謂「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九五為艮體主爻,「艮為成」,又「艮為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說明九五得居尊位而有所成。雖然這樣,九五還為坎體主爻,「坎為加憂,為心痛」,說明九五雖然高居尊位而有所成,卻能以中正之德而憂天下,此節道也,故卦名謂「節」。節者,君子居尊而憂,修中正之德也。

《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上坤下乾,「乾為天」「坤為地」,故曰「天地」。卦變為《節卦》後,《節卦》為上坎下兌,兼有互震,又九五、六四、六三、九二組成一個結構上的大離體。震為仲春之卦,離為仲夏之卦,兌為仲秋之卦,坎為仲冬之卦。這樣,《節卦》一卦而兼四時之象,《泰卦》變《節卦》可謂「天地節而四時成」,故卦名曰「節」。節者,節氣也,天地生四時,每時分三段,每段有節氣二,一年凡一十二月而二十四節氣者也。

《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是消息卦,陰消而陽息,恰為三陽三陰,故《泰卦》及其所變之卦的天時在卯。卯時為一年當中的仲春之月,亦為一天當中的日出之時,即凌晨6時左右。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節卦》正當其時也。《禮記·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正權概。」《泰卦》變《節卦》,在「剛柔分」的基礎上,而能「剛柔分而剛得中,」故曰「制數度」。「剛柔分」即三剛三柔而均等,其為數;「剛得中」,即指卯時剛用事而能取中,《節卦》九五得中正之位也,有中正之德也,故曰「德」。卦變時,九五由下而升上,為「行」。行而以中正之德,故曰「議德行」。「議德行」即《彖傳》所謂「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意思就是君子修德,當明其數,節其度,以中正之德行事,這就是節道。

相關焦點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解析「節卦」之卦圖
    第六十卦 節 卦卦圖:象辭: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卦辭:節,亨。苦節不可貞。上六:苦節,貞兇,悔亡。象曰:苦節貞兇,其道窮也。一、卦圖破解(一)卦變與天時《節卦》是《泰卦》變為《困卦》的中間過渡卦。《泰卦》先變為《節卦》,然後《節卦》再變為《困卦》。
  • 君子制數度議德行,馬某活埋老母也活埋了自己,怨恨父母者必折福
    父母年輕的時候,也許因為諸多的無奈,委屈了子女不少,尤其是離異家庭,家家有本更難念的經,子女怨恨其實都是不孝。一個人能來到世界上,母親對於子女的恩德是最大的,生孩子都是從鬼門關闖過來的,為此一生都要知道生母之恩難報。如有怨心於所生所養,猶不足報母恩,必折自己一生的福報。「人不孝父母,不足以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為孝」。
  • 白話講易經,第六十卦,水澤節卦,節制要剛柔並濟,不可苦節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渙卦,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事物不能總處在離散渙散的狀態下,要有節制,天地有節才能常新,國家有節才能穩固,個人有節才能進步。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節卦。來看一下節卦的卦象,上卦為坎卦,坎為水,下卦為兌卦,兌為澤,所以節卦的全名就叫做水澤節卦。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湖澤裡有水,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滿溢泛濫,節制過度就會幹涸,君子從這種現象中得到啟迪,在節制民眾的行為時,制定典章法度,並且做出高尚的德行表率。來看一下節卦的卦辭:亨。苦節,不可貞。
  • 如何理解「節卦」卦辭「節,亨,苦節不可貞」?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節,亨,苦節不可貞。釋義:《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其天時為卯 。卯為一年當中的仲春之月,仲春之月,正是生機勃勃,萬物出達的季節,故「亨」。植物拔節而長,合乎天時,故通達。節以制度,節而適度,過度則失去了節的意義。故曰「苦節不可貞。」
  • 「節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節,亨,苦節不可貞。釋義:《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其天時為卯 。節以制度,節而適度,過度則失去了節的意義。故曰「苦節不可貞。」「苦」有過度過分的意思。《節卦》是《泰卦》變為《困卦》的中間過渡外,《泰卦》上卦為坤,共三個陰爻,當《泰卦》最終於變為《困卦》後,這三個陰爻唯有上六苦守極位而不移,故《節卦》上六爻辭曰「苦節」,其《象傳》亦釋曰:「苦節貞兇,其道窮也」。
  • 雨澤德性,節之有度
    「雨澤」二字取自《周易》中的《節》卦,「《象》曰:『澤上有水,《節》』」,《節》卦的下卦為兌,上卦為坎,兌為澤,坎為水,故《節》之卦象是澤上有水,乃水泛濫於澤外,必須築岸以節制之。聯繫實際,不知節制,恰好是當代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性』。」澤上有水表示行為太過,越乎制度禮節,而君子觀《節》之卦象與卦名,從而建立制度,論定德行之準則。
  • 「革卦」象辭「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二)釋象《革卦》上兌下離,「兌為澤」、「離為火」,故曰「澤中有火」。火炎上,澤溼下,水火相遇而不相容,矛盾不可調和,不是火把澤烤乾,就是澤把火熄滅,故卦名曰「革」。《革卦》上兌下離。
  • 「家人卦」象辭「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家人卦》上巽下離,「巽為風」、「離為火」,故言「風」言「火」。《家人卦》之所以有「風」,是由於巽體的九五爻出自下面的離體,故曰「風自火出」。從另一個角度講,空氣的流動形成風,那麼空氣是如何流動起來的呢?空氣流動的動力就是火,火是熱源,空氣受熱膨脹,密度降低,於是上升,周圍的冷空氣再補充過來,於是形成空氣流動,這就是風。風是結果,火是原因,故曰「風自火出」。
  • 「鼎卦」象辭「水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破解
    二、象辭破解象曰:水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一)釋字鼎《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鼎從「目」從「析木」。正反兩個片,象為一分為二,從中間判析開的木。《鼎卦》上離下巽,「離為目」、「巽為木」,判木以燃火,腹大以烹食,鼎之象也。鼎者,熟食器也。正位凝命本義就是承天命而世襲為王。「正位」指王權世襲制的正式確立;「凝命」指天命所凝,天命所賦而承之。(二)釋象《鼎卦》上離下巽,「巽為木」、「離為火」,故曰「木上有火」。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後面還有啥?
    17.澤雷隨: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18.山風蠱: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19.地澤臨: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27.山雷頤: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28.澤風大過: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29.水為坎: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 「夬卦」之象辭「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決」就是鑿開冰封或擁堵的水道,使積聚的澤水排洩出來。「訣」就是突破語言的障礙,把憋在肚裡的話表達出來,或用語言排解心情。「快」就是打開情緒的缺口,心情得到排解後,感覺很痛快。「玦」,就是環狀而有缺口的玉佩,有時用作「扳指」,有缺口,故利於套在手指上。
  • 「節卦」九二爻辭「不出門庭,兇」破解
    (二)釋象《節卦》是《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先變為《節卦》,然後《節卦》再變為《困卦》。《泰卦》共有三陽,《泰卦》九三先出達於外,《泰卦》先變為《節制》;接著《泰卦》初九亦出達於外,則《泰卦》經《節卦》再變為《困卦》。
  • 「革卦」之卦圖破解
    第二十五節 革鼎之道 第四十九卦 革卦卦圖: 象辭: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徵兇,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一、卦圖破解(一)卦變與天時(數)《革卦》是由《大壯卦》變化而來的。
  • 「兌卦」上六爻辭「引兌」破解
    上六:引兌。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一)釋字引《說文》:「引,開弓也。從弓|。《注》:臣鉉等曰:『象引弓之形。』」《集韻》:「引,導也。」《易·繫辭傳》:「引而伸之」。《萃卦》:「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
  • 易經:象數解讀蒙卦的意義
    蒙卦山下有水,山止在外,水陷於內,水為必行之物,遇山而止。主卦陷險不安,客卦又行之不去,君子不知所往,故昏蒙之象。《象》曰:山中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同理,前半句說卦,後半句對應人事。坎為體,為陽,又陽剛居中,足以見其行之果決。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象徵的是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 正本清源話論語 學而.05章 明節卦之用,則王道可期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言節。易經有個節卦,象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和這段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 「井卦」上六爻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破解
    「巽為木」這裡引申為草;「坎為水」,《易》常引申為酒,又「坎為月」,「月」在造字中通常指「肉」,而肉是食中之貴者,故泛代指「食",所以坎有「酒食」之象。如《困卦》就有「困於酒食」之說。艹(草)在上,酒食在下,有「覆食」之象,「覆食曰幕」(見《說文》),故曰「幕」。《渙卦》雖有「準水井」之象,卻「有井而幕」,這個水井是靜態的,並沒有「往來井井」的汲水之象。故《渙卦》為井,卻「有井而幕」。
  • 「乾卦」一條龍的成長軌跡 - 醉讀周易
    作為一條龍,其命運也是有波峰波谷的,作龍不易,且作且珍惜。小夥伴們,大家好,斷更了兩周,今天繼續講《周易》。前面我們說講了一些周易的「象」與「數」,還有《易傳》中的「說卦」與「繫辭」。這一篇我們正式進入《易經》的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