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究竟如何?

2020-12-22 騰訊網

據統計,我國現在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祖國越來越強的同時,我們也忍不住為她而感到驕傲,:"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強國,華夏民族締造了很多輝煌燦爛的文明。在近代之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全方面引領全球。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農業曾是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強大的標誌。在中國古代,以自然小農經濟為主的經濟形態讓我國在世界經濟的地位一直屬於前列。據數據統計,北宋時期,中國的GDP達到了全球的60%。馬哲裡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麼研究中國古代的經濟對理解中國古代的全局是必不可少的。那麼中國古代經濟一路走來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簡單研究一番。

一、 歷代經濟情況

古代中國是東亞大陸的核心區,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周邊地區包括東亞、東南亞具有輻射性影響。了解中國古代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兩個階段,以地理大發現為界限。

1.先秦時期

上古三代的資料已經很少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爭霸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管仲變法"(以商止戰)讓齊國成為春秋首位霸主,"商鞅變法"(以農為本)則使秦一統天下。管仲和商鞅各自的模式成了後世兩千多年的範本。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向長江流域擴展,與周邊地區連成一片,繼續向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擴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區,也是東亞大陸的核心區,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周邊地區包括東亞、東南亞具有 輻射性影響。

周邊地區的遊牧經濟、原始農業經濟乃至採集漁獵經濟與核心地區的農耕經濟和手工業經濟有互補作用。

先秦時期的經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一般對西方和南方貿易都是輸出絲綢,輸入珍寶,即所謂的奢侈品。

2.漢唐時期

西漢初年,百廢待興。文景兩帝崇尚道家,無為而治,休養生息,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後漢武帝利用桑弘羊改革,則又亂成了一鍋粥。唐朝的時候國家專營的鹽、鐵、都由民間自主經營。

當時絲綢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也提供了較高的方便。唐代中葉以後,絲綢、瓷器、茶葉的長途販運,促進了對外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現代西方經濟學倡導"小政府、大社會",唐朝似乎是一個古代版本。

3.宋元時期

宋代的工商業非常發達,出現了商業高度繁榮的標誌性之一的紙幣——交子。宋朝的經濟政策又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比如允許官員經商,不抑制兼併等等。官員經商給商業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後世稱貨幣為"鈔票"也跟宋朝的經濟政策的先進有關係。

元朝時期堪稱世界性帝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文明程度高,經濟繁榮,人口增長幅度大,大城市人口可達上百萬,成為東亞地區最具影響力、最具有典範意義的國家,並由此形成東亞文化圈。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既有深厚的積澱,又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和相互輝映的多種經濟形式並存。

4.明清時期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到清代前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事實上,鄭和七次下西洋展示的造船技術、航海規模,展現了當時中國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實力,世界經濟的中心仍然在亞洲,中國在亞洲和世界經濟體制中繼續佔據支配地位。

一直到鴉片戰爭前後 (19 世紀中葉),中國仍然憑藉絲綢和瓷器的出口在世界、經濟中處於主導地位,對外出口始終保持順差。 明清兩代耕地面積、糧食總產量、人口數量都在不斷增長,私營手工業發展顯著,商品種類增加,商品總量明顯增長,工商業城鎮繁榮,國內市場發育更加成熟,對外貿易和經濟交往也更為擴大和頻繁,因此也有學者認為社會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超過此前歷朝,清代前期出現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高峰。

二、 為什麼會如此?

中國古代經濟一直處於世界前列,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中國人口很多,一直佔世界的20-30%,這麼多的人口,創造的財富也是很大的。

二是中國人一直比較勤勞,耕地面積相對廣闊,在自然經濟中一直名列世界前茅,宋朝時鼓勵貿易,航運發達,一度佔世界經濟總量的50%以上。但是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我國逐漸落後了。

古代中國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久、始終保持文明傳承的國家。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雖然晚於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中東地區的古代國家,但那些古代國家並沒有延續下來,民族和文明也都因種種原因中斷了。

而後來形成的橫跨洲際的大帝國,如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等,由於核心區都比較小,也沒有廣闊的經濟核心區的支持,這些曾顯赫一時的大帝國都沒有逃脫分崩離析的命運。

世界上延續時間最久、始終保持文明傳承的大國只有中國。作為東亞核心地區的中國,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與其他大國和文明地區都有著交往和文化貿易往來。

中國精耕細作式的小農經濟是同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古代歷朝的經濟制度也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制度。

中國在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經濟文化交往中,融匯吸收。 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雖然也有曲折,也有波瀾,但在不斷局部調整生產關係、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始終具有不斷向前的活力。

三、 自然經濟的黃昏

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後,明廷下令"閉關鎖國",沿海人民禁止與外國通商,否則會被嚴懲。而與此同時,哥倫布帶著100多人,三條船直奔美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男耕女織的傳統模式出現了家庭紡織業的繁榮,造就了農戶周邊越來越多的交易集市。中國的城市化開始逆轉,經濟和人口重心都轉移到了農村。

中國的城市化率在漢、唐、宋分別有17.5%、20.8%、22%,但到了明清已經下降到了7%。而明清兩代的工商業則由政府掌控,明清三大商幫——晉商、徽商、廣東十三行商人全部因此而得利,商人已經沒有自己的獨立性了。

鴉片戰爭前夕,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經敵不過西方的資本主義經濟,這個領先世界近兩千年的帝國迎來了它的黃昏。

結語

正如文首所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經濟基礎好,生產力高的情況下,國家可以睥睨世界;一旦經濟衰落了,各方面的優勢便蕩然無存。

先秦時期,古希臘、古羅馬文明與中國不相上下;隋唐宋元時期,西方進入黑暗時期,中國政經文科領先全球;至13世紀,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後又開展了兩次工業革命,而明清則固守男耕女織閉關鎖國,那個東西強弱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鴉片戰爭後徹底偏向西方。

相關焦點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中國古代經濟之古代農業(一)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中國古代經濟之古代農業(一) 2020-04-09 18:23:42|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3月22日統考筆試時間將推遲,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
  • 當今中國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
    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並沒有達到想像的高度,反倒是落了下風。 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文化沒有趕上世界的飛速發展,導致傳播範圍不廣,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文化有著自己的特殊性,不便於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在封建統治時期,中國文化對周邊的國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今在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的文化中,還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重要影響。
  • 大熊貓在古代叫什麼?地位如何?據說古代就有熊貓外交!
    並且,大熊貓作為我國的「外交官」,在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建立友好關係的過程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原來,我們國家為了表示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友誼,常常送給其他國家大熊貓,但是後來我們改為了租借給其他國家。大熊貓們作為「國之重禮」,每到它訪問的國家,總能得到國家元首級的禮遇。不過,如此呆萌可愛的國寶,在古代時,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的地位如何呢?
  • 渡邊信一郎:音樂在古代國家制度中的地位
    【譯者按】渡邊信一郎(1949-),日本著名的中國古代史學者。渡邊先生早年致力於研究農民經濟與生產力,後來則關心古代政府的運行與禮儀秩序的建構。這兩種不同的思路可以追溯到日本戰後史學的發展,與渡邊信一郎獨特的學術背景之上。
  • 古代商人的地位是否一直很低?通過唐朝的榷鹽商一探究竟
    文丨張濤歷觀(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在古代封建社會,統治者皆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受到朝廷政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士農工商」,可見商人的地位有多卑微,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古代商人的地位是不是一直非常低
  • 中國古代戰爭究竟是怎麼打的?
    這說明,中國古代雖然有著極其偉大的歷史敘事傳統,但就「古代戰爭究竟是怎麼打的」這一點,其實連歷朝歷代的歷史學家也弄不明白,更別提以訛傳訛的演義小說了。 正史有意無意忽視戰爭細節 正如李碩在《南北戰爭三百年》的前言中所寫,「中國古代的戰爭究竟怎麼打?
  • 古代中國的天帝,古希臘的神王,誰更適合做神話中的世界主宰?
    在古希臘的神話體系裡,世界的最高主宰者,被稱為「神王」,而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位神王,便是大名鼎鼎的宙斯。那麼同樣作為各自神話體系中的至高者,此二者究竟誰才更適合做神話中的世界主宰呢?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帝」,在人們心目中是怎樣的形象?
  • 韓國備受尊敬的世宗大王,究竟有何成就,在當時的中國什麼地位?
    然而在中國大多數人所學習的歷史當中,都沒有聽說過這號人物,那麼這位傳說中的世宗大王在歷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呢?其實在這麼一個世宗大王所出現的時間,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明朝,而當時的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雖然現在韓國電視劇中一直將世宗大王塑造成當時的皇帝形象,但其實這在當時是一種僭越。既然這位不是開國皇帝,地位也並不是很高,那麼為什麼韓國人如此尊敬這位世宗大王呢?而這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推動發行了現在韓國的文字。在當時韓國都是用漢字當作自己的文字,所以在查找韓國的歷史書的時候,可以發現他們的古代書籍及古代文獻全都是用漢字書寫的。
  • 分析中國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價值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祖先不僅發明了造紙法、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還發明了瓷器,在世界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作為炎黃子孫無不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中國瓷器在世界上有什麼地位?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第一,中國瓷器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 在中國古代,一個家族中嫡女和庶子誰的地位更高?
    「嫡庶有別,長幼有序」這是中國封建王朝家庭地位的表述,看起來嫡比庶的地位要高;但還有一句話「男尊女卑」同樣適用,男比女的地位高,這就讓後世費解了,嫡女和庶子誰的地位高呢?一般情況下,古代嫡女的地位要比庶子高,但有兩種情況除外:1、家中無嫡子,而這個庶子是要繼承家業的子嗣,那麼這個庶子的地位要比嫡女高。
  • 外媒: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進一步鞏固
    國際在線專稿: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當日,《華爾街日報》發文對此進行報導,稱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勢頭強勁。報導稱,11月,中國的經濟活動全面復甦且勢頭強勁,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者支出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
  • 地理環境與古代文明:埃及與兩河文明究竟如何產生與發展?
    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二,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地區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埃及文明與美速不達米亞文明。人們普遍認為,在文明起源的最初階段,地理環境對兩大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就來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影響這兩大文明的誕生與發展的。
  • 龍永圖:新經濟將推動中國處於全球經濟有利地位
    近日在京舉行的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來自科技、創投、商界、政界的跨界大咖齊聚,縱論過去十年我國新經濟的發展成果及最新發展趨勢。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前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會上提出,面臨強大的國際競爭環境,中國網際網路經濟仍具備許多不可替代的優勢,新經濟有望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力。龍永圖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在5G為代表的新經濟基礎設施方面,中國與世界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第二,中國人口眾多,且中高收入群體日益龐大。
  • 積貧積弱的大宋,卻是中國古代經濟的巔峰,這裡面有何秘密?
    也面臨著很大的外患問題,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從建國之初就被遊牧帝國所壓制的王朝,並且宋朝除了面臨著嚴重的外患以外,還有這十分獨特的內部政治結構。但是一直以來都被叫做積貧積弱王朝的宋朝卻其實是中國古代王朝中經濟最巔峰,宋朝的商業之發達是讓後世所無法想。
  • 這個國家這麼厲害也沒有打到中國來,中國古代實力到底有多大?
    亞非歐都霸佔了一大塊,怎麼就沒打到中國呢?是沒野心還是沒實力?古代羅馬最厲害的時期,應該是凱撒的死後的時代。雖說那時古代羅馬最強盛時,地跨幾個大洲,其實主要領地都在歐洲。只不過佔了亞非兩洲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地區,距中國依然相隔千山萬水。古代羅馬在後防不穩的情況下,沒實力也沒必要對我們國家有什麼想法。且中國正值漢代,有著衛和霍兩大名將,使得邊界外族人不敢往南。
  • 專家探討中國古代機械:"木牛流馬"長什麼樣?
    古時懸棺究竟是如何被送上懸崖的呢?爭議頗多且被教科書刪掉的張衡地動儀真的是「造假」嗎?在「四大發明」以外,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技?神秘的「木牛流馬」究竟長什麼樣?
  • ...黃金|世界讀書日|詹姆斯·萊德貝特|中國黃金|中國古代金銀首飾...
    4月23日,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對於黃金珠寶行業者們來說,閱讀相關書籍是了解黃金珠寶文化,獲取相關知識的重要途徑,中國黃金網就趁著讀書日的契機,給大家奉上一份精品小書單,請查收。我國黃金市場的中國特色如何?這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答案。作者簡介:高級經濟師,現任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曾擔任國家黃金管理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經研室主任、中心副主任,《中國黃金經濟》副主編。對我國黃金市場化改革全過程進行跟蹤、觀察、研究、總結的專家之一。
  • 疫情衝擊下的世界經濟與中國對策
    基於此,本文試圖通過探討疫情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分析中國在此過程中應採取的應對策略。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將更加脫離,實體經濟將更加趨向虛擬化發展,美國業已高度金融化的經濟結構將更加穩固;相應地,其對外部資金的依賴也將更為嚴重,並對國際資本流動、產業鏈布局以及國際關係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二是此輪超級QE對「美元體系」的影響究竟如何?換言之,疫情之後美元的國際地位將會發生何種變化?這將是影響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的重大問題。
  • 世界經濟發展,中國是製造業大國
    「如果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某一個特定的國家,從經營角度有風險,但是一定會選擇中國」這是日本東芝公司中國代表宮崎洋一在採訪中所說的。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有人說近幾年中國的製造業的形勢有了改變,勞動成本的優勢不再,中國「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極有可能被取代。
  • 專訪:進博會是中國在世界貿易中地位不斷提高的象徵——訪希臘企業...
    新華社雅典11月1日電專訪:進博會是中國在世界貿易中地位不斷提高的象徵——訪希臘企業局執行董事亞歷山德羅普盧新華社記者李曉鵬 于帥帥「進博會是中國在世界貿易中地位不斷提高的象徵。我們的目標是在進博會上進一步擴大希臘產品在中國的影響力。」希臘企業局執行董事貝蒂·亞歷山德羅普盧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4日在上海開幕。對於新冠疫情下的國際貿易形勢,亞歷山德羅普盧強調,進博會對世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活動,也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渠道。在全球經濟正努力從新冠疫情影響中恢復的背景下,進博會的舉辦更具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