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過著一種非常糟糕的生活,其死亡率極高

2021-01-08 夏蟲欲飲冰

引言

各位讀者朋友,你們有沒有過穿越的念頭?反正小編以前一直想穿越到大航海時代,然後成為名利雙收的航海探險家,但是當我翻閱多本資料,了解到地理大發現時代水手們的日常生活後,我就打消了這方面念頭,因為其生活太過於糟糕了!

現在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歐洲大航海時代水手們那堪比地獄一樣的日常生活吧。

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奇缺水手

15世紀後,受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歐洲各國的經濟在大航海時代都有著顯著的改變,其社會中的許多人都靠著海洋貿易發了大財,開闢出了許多新航線,但是作為航海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水手的數量卻非常短缺,以致於當時的船長們非常歡迎一切想到海上闖蕩的「棒小夥」。

而事實上,在整個大航海時代的大多數時間裡,水手資源就一直沒有充足過,曾經就有英國海員在日記中寫下了本國不容樂觀的水手資源情況:

「就算全英格蘭的水手都身體健康,同時在工作,也只會佔商船與軍艦所需人力的三分之二左右」。

雖然當時的英國正因為「羊吃人運動」而使得國內勞動力市場爆棚,街上滿是找工作的失地農民,但是大多數農民不到走投無路的那一刻是非常不願意上船當水手的,而其原因有很多,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飽受詬病的水手生活

當時的歐洲人非常看不起水手,將其社會地位列於農民之下,將水手的生活比作地獄,認為連陸地上的罪犯過的生活都要比水手好許多,畢竟水手相比於陸地上的罪犯還多了溺死的可能性!下面是大航海時代英國人對水手生活的真實看法記錄:

「水手的處境基本和囚犯相似,但卻比陸地上的囚犯又多了溺死的可能性,為了玩樂而出海的人,會將環遊地獄當作消遣。」

雖然水手的工資比陸地上的很多工人工資都要高許多,但問題在於大航海時代的水手是有命賺錢沒命花錢,還經常被拖欠工資,而且他們的意外死亡率也極高,尤其是進行三角貿易的水手們更是如此,當時的英國人對此特地進行了統計,其統計結果非常糟心:

「從事三角貿易的海船,其船員死亡率和黑奴死亡率基本一樣,一趟航程下來,死掉四成船員很正常。」

ps: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商船水手的工資較高,一個普通水手的年薪在11.5~15英鎊之間,專業水手的年薪則在33英鎊左右,相比之下,陸地上的家庭醫生和女傭的年薪不過5英鎊。

大航海時代水手們的糟糕住所

水手的住所普遍很差,毫無舒適感,他們只能住大通鋪,幾十上百人擠在一個船艙內,私人空間極少,通常不足一平米,並且通風條件還不好,充滿著「生活氣息」,而因為造船技術的落後,海水還會從船底滲透到船艙內,將木材、垃圾、食物、貨物等東西浸泡發臭,潮氣、體味、黴味等難聞氣味混合起來後,讓普通人難以承受。

以致於當時的船員將船艙描繪成一個充滿惡臭、怨氣、恐懼、嘔吐、多種海上疾病、熱病、痢疾、頭疼、熱氣、肺癆、皮膚腫塊、壞血病、癌症和口腔潰瘍的場所。只有船長、大副等高級海員才能有單獨的房間,擁有一些私密空間,不用忍受大通鋪裡惡臭難聞的氣味。

當海船航行在熱帶海域時,狹小封閉的船艙會變得悶熱無比,甲板縫裡填充的瀝青、柏油會在太陽的照射下融化,然後滴落在水手們的身上、衣服上、吊床上,給其造成許多麻煩,而且悶熱的船艙還會孕育出多種病菌,傷害水手的健康。

木質帆船由一塊塊木板拼合而成,為了防止其漏水,兩塊木板的縫之間要用瀝青、麻繩、草木灰等物品填充

當海船在寒冷水域航行時,船艙又是冰窟一般的存在,能帶走水手身上最後一點溫暖。

水手們在船艙中很難一直取暖,因為為了保證木質帆船的安全,海船都會對火源進行嚴格的時間和地點限制,海況惡劣的時候還不許用火,這就使得水手們不但不能及時吃到熱氣騰騰的食物,而且還不能長時間烤火取暖,所以常常會有水手在饑寒交迫中痛苦死去。

ps:海船在下雨或在潮氣較重的時候,甲板上還會長出蘑菇,讓迷信的水手們恐懼不已,以為是魔鬼在向自己招手。

在15世紀之前,歐洲水手們主要睡在甲板上,繩索堆、帆布堆、貨物箱都是他們天然的床鋪,所以他們無法保證「床鋪」乾燥,溼疹發病率很高,並且當水手睡著後還會隨著海浪的起伏亂滾,只有船長才有開蓋棺材一樣的床睡覺(船長死後,加個蓋子就成棺材了)。等到15世紀後,歐洲人從加勒比海地區的印第安人那裡引進了吊床,水手們這才得以脫離甲板,舒適度大幅提高,不用擔心睡著後亂滾了。

吊床

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居住在船艙中時,還要面對鼠患問題,需要時時刻刻防止老鼠啃食自己的衣物或是咬傷自己,所以當時的海船上都會養貓防鼠。除了老鼠外,船上還有許多更討人厭的小動物,如蝨子、蟑螂、臭蟲等,這些小動物一點也不可愛,不但長得嚇人,還會散布斑疹、傷寒、瘟疫等各種疾病。

為了解決這些小動物,一些有條件的海船會定期清理生活垃圾,排放底艙的汙水,布撒石灰、硫磺粉,但是這也只能緩解,並不能根除,而且很多船隻從下水到報廢,都從沒有經過一次大掃除。

大航海時代水手們糟糕的食物

與水手們糟糕的居住環境相比,他們的日常飲食更為糟糕,通常是腐爛發臭的食物和長綠苔的飲水!

在近海活動的水手通常能吃到不錯的食物,比如新鮮的水果、蔬菜,或是新鮮的肉類。1672年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時,停泊在諾爾錨地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長約翰亞伯勒在日記中就寫道:

今天,(補給船)運來了整支艦隊所需的鮮肉,還有一艘船滿載著3950個捲心菜、21.5蒲式耳(bushels,單位名)胡蘿蔔、189捆蕪菁,這些東西要在幾艘船上先行處理,再分發給整支艦隊,用於補充水手的給養……我從我船上的胡蘿蔔、捲心菜和蕪菁中分出了一部分給整支艦隊,每4個人一個捲心菜,每10個人一捆蕪菁。

近海水手除了能及時補充新鮮食物外,乾淨的飲水也能及時獲得,因此他們常能吃到「相對美味」的燉菜、雜燴菜、燕麥粥等不可多得的「美食」。

ps:什麼是航海雜燴菜呢?就是把麵包碾碎放入大鍋內,添入少量的水、油脂、酒類飲品、醃肉塊、土豆、胡蘿蔔、捲心菜、豆類等食材,然後將其煮成一堆不可名狀的「黑暗料理」,這就是水手們不可多得的營養餐了。

而與近海水手相比,遠洋水手的飲食條件就非常差了,乃至於他們常用悲慘、殘酷等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夥食。而事實上,遠洋水手們吃的食物擺明了就是為了讓人得病,和健康、美味等詞語毫無關聯。

遠洋水手們經常要在大海上漂泊2~6個月,無法及時補充新鮮食物,因此他們的主食通常是餅乾、豆類、麵包、奶酪和醃肉。普通水手一天能得到幾百克的麵包、餅乾和豆子,每周還有兩次機會能吃到肉食,雖然很少有新鮮水果,但這看起來也還不錯,可問題是這些食物無法一直保持乾淨衛生。

當這些食物在船上待幾個星期後,海船上的潮溼空氣很容易就會使食物受潮腐敗,爛成一堆令人噁心的「鋸末」,水手們在食用時不得不捏著鼻子捂著眼,因為這些食物不但會變質,還會腐爛生蛆,只有捏著鼻子閉著眼他們才能將這些「不可描述」的食物殘渣「塞進」自己的喉嚨,水手們甚至為此打趣說:

「黑頭蛆吃起來涼涼的,不像象鼻蟲那樣苦澀。」

水手吃的航海餅乾和麵包,非常適合在乾燥環境下長期保存,它們通常由小麥、黑麥等糧食製作,經過多次烘烤、脫水後會變得非常緊實,更像是磚頭而不是食物,有的水手甚至打趣說自己手中的黑麵包能砸碎敵人的鼻梁。在食用時,水手會用飲水或酒類飲品浸泡自己分到的麵包,否則很難啃下這些堅硬、咯牙的黑麵包。

水手們吃的醃肉,主要是醃豬肉、醃魚肉和醃牛肉,這些醃肉一般來自各個肉製品加工廠,製作商會在冬季時大量宰殺動物,然後將其去毛肢解成肉塊放入倉庫內用大量的鹽醃製,當醃製到一定程度後,製作商就會把這些肉塊碼放進木桶內繼續加鹽醃製,之後就可以售賣了。

醃肉可以存放許多年,但1~3年內的醃肉味道最好。在儲存時,水手們要隨時檢查醃肉的保存狀態,因為在潮溼悶熱的環境下,醃肉容易腐爛,而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下,醃肉可以儲存許多年,許多水手就吃到過5年,甚至是10年前的醃肉,以至於水手們常把醃肉稱為「殭屍肉」。

ps:傳說克羅米亞戰爭時期,英國士兵就吃到過一百多年前製作的「殭屍肉」。

這些醃肉是無法直接食用的,船上的廚師會把醃肉放在大鍋內,然後添水煮熟,在烹煮的過程中,廚師會把飄在水面上的油脂刮取下來,然後以一定的價格賣給水手,水手拿到油脂後,會用油塗抹自己滿是傷痕的雙手或是用這些油脂煎餅乾屑吃(餅乾屑裡有蛆蟲、象鼻蟲)。

水手們分到食物後,要趕緊吃掉,因為食物放涼後不但更難吃,而且還無法重洗加熱,因為海船對火的使用有嚴格的時間和地點設置,私人是不準用火的,甚至都不準在船艙內抽菸,所以水手們常常只能咬牙吃下冰冷的食物。

船上除了會攜帶提前製作的麵包、醃肉外,有些船隻還會攜帶活禽、活畜,比如羊、奶牛、雞等,但這些動物的數量並不多,羊和奶牛主要是為了給船長提供新鮮的羊奶、牛奶,雞主要是負責打鳴和下蛋,只有到緊急時刻普通水手才能吃到這些動物。

水手們有時候也會抓停留在船隻上的海鳥或是水中的魚類、龜類打牙祭,但這些機會可遇不可求,

ps:水手們最喜歡的海洋動物是海龜,將其稱之為「活罐頭」,因為其能長時間的存活,讓水手們隨時能吃到新鮮的肉食,所以水手抓到海龜後並不會立即宰殺吃掉,而是養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若是抓到了雌海龜,那水手們就更會高興許多天了,因為雌海龜體內常會有龜蛋,這在船上是不可多得的鮮味了。

而就算是這麼低劣的食物,水手們有時都吃不飽!

大航海時代的商船船主和船長大多貪婪,他們為了壓縮成本和減少「不必要的」船上空間,會儘可能的縮減船上的食物存量,在經過多次「精密且準確地」計算後,他們會將船上的食物數量堪堪維持在一條「生死線」上,只夠海船進行一次基本的航行,但一到實際操作時,船員們就會發現船上儲存的食物根本不夠他們吃到最近的港口。

海船會因為航線錯誤、暴風雨、逆風等原因延長航程,並且食物也會因為變質、蟲害、鼠患等原因而不能食用,但貪婪地船主們在計算食物儲量時卻總會以最理想狀態下的航行作為標準計算,基本不會將太多意外因素算計在內,這就使得海船經常陷入饑荒狀態。

在所有海船中,販奴船和移民客船最容易發生饑荒,因為奴隸販子根本不把黑奴當人看,總是儘可能多的將黑奴塞進船艙中,他們知道在航行中黑奴會因為疾病等原因而死掉四成,所以自己不需要給每一個黑奴都準備口糧,但問題是黑奴並不會在同一時間一起患病死去,而一旦黑奴沒有因病大量死亡時,船上的食物儲備很快就會被吃光,每到這時候,奴隸販子就會「忍痛」將自己的一部分「人類貨物」丟下船餵魚,減少口糧消耗。

進行跨洋運輸的移民客船也容易陷入饑荒,因為早期的移民大多是貧民,在購買完土地和工具後資金常常陷入短缺的狀態,因而無法籌備太多的糧食。

一旦陷入饑荒狀態,船員們就會變得瘋狂,他們會吃掉任何能找到的「食物」,比如船上攜帶的活禽、活畜和寵物貓、寵物狗,當這一類「正常」的食物吃光以後,船員們就會開始吃人肉或是煮皮革吃,再或者是抓老鼠、蟑螂等難以下咽的動物為食,但問題在於這些動物是傳播危險疾病的媒介,當水手吃掉這些不乾淨的動物後,很容易患病。

雖然海船上有時會有海鳥停留,但如何抓捕它們成了問題,海員們的武器準確度並不高,無法準確的擊殺這些體型較小的鳥類,並且停留在海船上的海鳥數量也太少了,根本無法填滿每一個海員的肚皮。

可能有讀者會問,這些水手為什麼不捕魚吃?

第一,大海裡的魚並不是隨處可見的,容易捕獲的魚大多生活在幾個漁場內,其他海域的魚類就很少了,而很不幸的是,水手就常常活動在魚類不多的遠海上,他們很難抓到魚,所以將大海稱之為「無言的荒漠」。

第二,單打獨鬥式的捕魚法能捕到的魚,和船員們的胃口相比,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船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工作,他們一旦放棄工作轉而去捕魚,那麼船隻的航行速度就會放慢,加重船上的食物消耗問題。

綜上所述,靠捕魚維持遠洋水手的日常飲食是不現實的。

大航海時代船上糟糕的飲水

除了糟糕的食物外,水手喝的飲水也很低劣。腐敗並長滿綠苔的飲水是水手們用於解渴的常用「武器」,水手要忍受極大地生理不適,才能喝下這種散發著下水道惡臭的飲水。

每一個海員都知道在大海上,淡水比食物和金錢更重要,所以會儲備大量的淡水用於航海消耗,但即使如此,水手們每天也只能獲得定量的淡水,根本無法經常洗漱,因而水手的儀容儀表和衛生狀況堪憂。

海員們會將淡水放在大木桶中儲存,有條件的還會把淡水燒開後再裝桶,然後在水桶中置放一銀板殺菌,但問題是這些淡水在船上往往堅持不到三個星期就會長滿綠苔、滋生水蟲,發出難聞的下水道味,而飲用這種發臭的淡水,則很容易胃疼、胃瀉或是得痢疾。

為了確保自己可以喝下這種帶有惡臭的淡水,海員們不得不燒水煮茶喝,但問題是茶葉並不便宜,普通水手消耗不起太多的茶葉,他們轉而使用另一種方法「拯救」自己的飲水,那就是往淡水中添加大量酒類,以掩蓋怪味。

水手們每天都能分到一定數量的酒類飲料,比如啤酒、葡萄酒、朗姆酒等,當水手們拿到這些唯一乾淨的「水源」後,會將一部分兌入飲水中混合飲用,這就是為何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常常醉醺醺的原因了。

當下雨時,水手們會在甲板上擺滿大桶、小桶等一切容器,並扯開帆布,然後將雨水收集起來,這是水手在海上唯一靠譜的淡水補充方式了。當然在寒冷海域,水手們也會通過採冰化水的方式獲得飲用水。

流行在水手中的「惡魔」——壞血病

遠洋水手們的日常食物決定了他們的命運,在工作和「黑暗料理」的雙重摧殘下不出三個月,壞血病就會降臨在可憐的水手中,使其牙齦出血、牙齒鬆動脫落、雙腿腫脹、關節疼痛,最後再帶走患病水手的生命。

為什麼水手們會得壞血病呢?這是因為水手缺少維生素C!

陸地上的人們能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補充維生素C,但遠洋水手們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並且在18世紀之前,人類也不知道新鮮水果能治療壞血病,因而當他們患上壞血病時就只能祈求上帝拯救自己了。

壞血病嚴重影響著海員們的健康,大航海時代的許多水手都痛苦的因壞血病而死。如進行環球航行的麥哲倫艦隊在航海過程中,就因壞血病而死掉了大半船員,其他的例子更是多不勝數!只有等到1753年,英國皇家海軍軍醫詹姆斯·林德才發現新鮮水果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

小編感言

因為篇幅原因,本文到此就結束了,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大家一定對大航海時代的水手生活有一定的了解,相信你們也很好奇在這種生活狀態下,為什麼還能有水手生存,這裡請容許小編賣個關子,咱們下文再講,沒看過癮的讀者朋友,請一定關注我,最後感謝大家的觀看。

參考文獻:

《海盜共和國》[美]科林·伍達德 著《世界盡頭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水手》[中]姜守明 著《怒海爭帆》[美]查·諾德霍夫 著《哥倫布傳》[美]塞·埃·莫裡森 著

相關焦點

  • 看似不共戴天,其實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和海盜們足以互訴衷腸
    接前文所言,大航海時代的水手並非浪漫的職業,反之在踏上甲板那一刻起就將面對身不由己的命運:被風暴捲走、被海水吞沒、被貨物砸中、受海盜欺凌、堪比「007」的工作量,加之流行疾病的肆虐和必須捏著鼻子方能下咽的食物... ...誰都不敢說自己能熬到衣錦還鄉的那一天。
  • 在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看來,996確實算得上福報
    作為聽著鄭智化歌聲長大的八零後之一,筆者一直將水手視作偶像:每天經受狂風暴雨的洗禮、迎接地平線的陽光、感受大海的浩蕩、迎接未知的挑戰,當是一件愜意的事情吧?大航海時代的水手似乎甚至大學時代也對於沒能報考海洋類專業耿耿於懷,直至人到中年終悟到「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的道理之後方有所收斂。
  • 大航海的水手想美女想瘋了,把儒艮看成了美人魚,你相信嗎?
    經常聽到一種說法:以前的歐洲水手一連幾個月在大海上,非常寂寞煎熬,想女人想瘋了。偶然看到儒艮這種海洋哺乳動物,懷裡抱著幼崽露出水面哺乳,一時激動就看成了「美人魚」。因為根據傳說,這種生活在海中的女妖,喜歡用甜美的歌聲和美色吸引水手——當水手沉迷歌聲昏睡之後,塞壬就會把他們拖入海底深淵吃掉。所以中世紀的人們普遍相信,意志不堅定的水手如果遇到塞壬,應該立刻堵住耳朵才行。
  • 我們的徵途是大海與新世界:哥倫布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公元1500年左右是人類歷史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從那時候開始,人類才開始真正的認識世界。在此之前,人們生活在相互隔絕的大陸上,都不知道對方的確切位置,也不知道對方的發展程度。這一切都起源於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的探險者們幫助歐洲認識了世界;而對世界的正確認知,也拉開了世界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融合、對抗與侵略。
  • 歐洲大航海時代對教育的影響
    大航海時代,又名地理大發現時代或探索時代,指的是歐洲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線路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大航海時代發展的本質,是歐洲的資本主義階級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結合的狀態下,驅使著歐洲人的視線要不斷的向著未知的海洋進行拓展。這一階段,也是歐洲航海技術、數學、造船業、醫學等自然科學急速發展的階段。地理大探險時代在海洋上開闢了全新的航路,也讓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經濟等的交流開始大量增加。
  • 歐洲航海員的噩夢壞血病,為何中國航海沒有出現過?主要吃得好
    人們開始長途海洋航行,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水手們都踏上了未知的航程,礁石、海浪、颶風,這些都是他們需要面臨的挑戰。始料未及的是,一個叫做「壞血病」成為了歐洲航海員們的一大噩夢。噩夢的誕生在15世紀末商品經濟的興起和貨幣的流通讓西方國家想要找到更多的財富。
  • 哥倫布開始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崛起,世界的洗禮
    明萬曆年間,明神宗,確是一個神奇的皇帝,在明朝最繁榮的時代,開啟了28年不理朝政的局面。那時的中國是太強盛了,財富差不多佔世界的一半了。還是應了那句古語「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對比整個15-16世紀的世界格局和後續的發展,中國輸給了大航海時代後的歐洲,而歐洲在這時崛起是必然的。我們就攫取其中的一段,看一下歐洲是怎麼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崛起的。
  • 大航海時代的傳奇武士——威廉·亞當斯的日本紀行
    《武士威廉》一書的副標題為「大航海時代的日本與西方」,以威廉亞當斯為引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中,日本與西方接觸、交流以及最終決裂的畫卷。大航海時代遠隔大海重洋,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探險家們對日本幾乎一無所知,那是一片未知區域。
  • 「享受奢靡的生活」-這是歐洲「大航海」的真正目的
    然而在15世紀後半葉,歐洲人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通過大航海發現了另一個世界,接下來的幾個世紀給「地球村」帶來了巨大的地理發現和全球貿易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從的高度回顧壯麗的大航海,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先驅者誰是「不致命的」。
  • 船艦啟程:勇敢的西方冒險家,大航海時代的開啟!
    一艘中世紀的歐洲艦船航行在波瀾壯闊的大西洋上,驕陽照在水面反射著光芒。在船上水手們心中,這是駛向未知的一次旅行,枯燥折磨又充滿危險,可是他們不會想到,在歷史進程中,這是一個時代開啟的象徵,是"睜眼看世界"的重要一步。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我會證明我是對的!」
    在大航海時代興起之時,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改變了世界格局,影響了全人類。研究書寫哥倫布的書籍現在已經超過了幾百本,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1826年在馬德裡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搜集了許多有關哥倫布的家族檔案等珍貴資料,1828年寫出厚著《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歐文文筆優雅清新,他以優美的筆調書寫了哥倫布的生平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行程,質樸的南美人民風土人情,也塑造了一個執著複雜的哥倫布形象。
  • 夢回大航海時代 《怒海爭霸》11月24日登陸Steam
    【總是幻想海洋的盡頭有另一個世界,總是以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兒,總是一副弱不禁風孬種的樣子。在受人欺負的時候總是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一首經典的《水手》不知曾經被多少人傳唱於大街小巷,甚至讓不少男子漢萌生成為一名水手的夢想,在狂風暴雨中舉起酒杯放聲歌唱……雖然最後由於各種現實的原因沒有成真,但是在遊戲的世界中卻可以一圓曾經的夢想。從早期的《大航海時代》到如今的《戰艦世界》,從移動平臺的《戰艦帝國》到主機平臺的《刺客信條:黑旗》,我們經常能在遊戲中找到海戰的元素。
  • 這款航海題材手遊到底有多好玩?可以化身加勒比海盜,體驗大航海時代!
    眾所周知,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歷史之一,對於世界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其衍生出的航海題材同樣也是近代文化娛樂產業的熱門題材之一,從膾炙人口的好萊塢大片《加勒比海盜》系列到熱門日漫《海賊王》,再到光榮特庫摩出品的航海題材網遊《大航海時代OL》,在國內外都擁有眾多粉絲。
  • 海賊王的故事是有原型的,歐洲的大航海時代甚至更加精彩
    伊比利亞人民所開創的歐洲擴張運動並非無動於衷。熱那亞人和威尼斯人,雖然富有航海經驗,卻願意將人力和財力投入正在擴大的世界市場:塞維亞、裡斯本、安特衛普。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試圖打破伊比利亞的壟斷,然後對太平洋進行科學勘察。北歐的水手們在舊大陸東北及新大陸西北尋找中國之路。
  • 開創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人是誰?高貴優雅的王子,偏要當「海賊王」
    對於歐洲而言,1394年是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開創歐洲航海時代的第一人誕生了。他的誕生非常不平凡,一出生就出生在了葡萄牙的王室,據說當時他出生的星象預示著:他將朝著「高貴」的徵伐前進!這個就是葡萄牙國王若奧一世的兒子亨利王子。
  •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並不是最早的大航海時代,看完你就知道了
    提起中國的航海時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家肯定會先想到鄭和,各種課本裡面都有鄭和下西洋的知識,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正是從明朝開始,由他為先例,才開始進入航海時代,帶著我們向著廣闊無垠的大海進發的,但事實可不是這樣的,如果你真的這樣想,就證明歷史白學了,早在明朝之前,就已經有航海了。
  • 被土著人亂石砸死的歐洲航海家,犯了和麥哲倫一樣的錯誤
    13歲他就離開學校,回到農場幫助父親工作,16歲離家討生活,幹過雜貨店店員,也在煤炭運輸船上當過學徒。之後,庫克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打過七年戰爭,也出海繪製了大量的精確地圖。多年的航海經歷,讓庫克成長為一位優秀的船長,得到了皇家海軍和皇家學院的青睞。正因為如此,庫克開始了三次探索太平洋的旅程。
  • 大航海的水手:上了海盜船,才感覺距離「一夜暴富」不遠了
    你要是知道水手上船之前的生活,就會理解為什麼有人心甘情願當海盜了。倫敦貧民窟其實,歐洲人在大海上不斷探索的時代,也正是圈地運動和工業革命的時代。以英國為例,從15世紀末開始,失去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然而,商船水手不可能大富大貴,除非經驗豐富之後,升級為水手長甚至領航員。但大多數人沒這個機會,要麼早就死在航海途中,要麼年齡稍大不願意再出海。當然,令商船水手懼怕的還有一件事:遇到海盜。有些海盜僅僅是劫掠貨物,不會傷害船員。
  • 大航海時代,尋找比黃金還要貴重的稀有物品,現在尋找到了嗎?
    大航海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在公元15世紀,歐洲人為了尋找新的貿易路線,深入未知的海域,歷經各種險阻,最後,西班牙人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葡萄牙人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到了大航海時代,國家和國家連接,整個世界都變成了一張網。同時歐洲人也傳播了文明,建立起了全球化體系最早的雛形。
  • 為什麼是歐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這給中國造成了什麼影響?
    大航海時代其實是日本的稱呼,中國和西方一般稱為地理大發現或新航路的發現。因為日本動漫和遊戲的影響,這個叫法比較流行,在此沿用這個叫法。大航海時代,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中國並沒有與之絕緣,明朝中晚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出現在東南沿海,大量白銀在1567年隆慶開關後湧入中國,歐洲火器技術東傳和在中國大規模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