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海員的噩夢壞血病,為何中國航海沒有出現過?主要吃得好

2020-12-15 寧文山

海洋,作為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備受人類的關注。他的神秘莫測驅使著一群又一群的人進行探索,但這樣的探索總是充滿了意外。人們開始長途海洋航行,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水手們都踏上了未知的航程,礁石、海浪、颶風,這些都是他們需要面臨的挑戰。始料未及的是,一個叫做「壞血病」成為了歐洲航海員們的一大噩夢。

噩夢的誕生

在15世紀末商品經濟的興起和貨幣的流通讓西方國家想要找到更多的財富。為了找到更多的黃金,西班牙人開始了橫渡大西洋的航行路線。這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大航海時代誕生了。

而這個時代的標誌事件就是哥倫布首次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雖然這次航行獲得了成功,但在其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哥倫布航行

在航行開始幾個月後,哥倫布發現許多水手們的身體開始出現異樣,他們食欲不振,情緒開始煩躁甚至抑鬱。

最初船長認為這是水手們活動範圍受限造成的。一段時間後,一些水手們的身體上開始出現成片的紅色出血點,但船醫認為這是他們在勞動中無意擦傷引起的。

他們並不知道有一場噩夢等待著他們。後來,這些水手們開始出現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的症狀。很快,他們開始持續高熱、肌肉骨骼疼痛。

這些全身疼痛無力、高燒不退的水手們只能臥床休息。水手們接連出現這些症狀,航行隊伍的力量很快被削弱。這不僅給船員們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同時給海上航行增添了許多風險。

船員患敗血病

無法擺脫的病魔

哥倫布的航行獲得了成功,但是這個噩夢並沒有結束。在哥倫布之後,另一位偉大的航海家麥哲倫開始了航海挑戰,他要完成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他的船隊遭到了比哥倫布船隊更嚴重的打擊,其中三分之二的船員因為受病症影響而死亡。

原本有兩百多名船員的隊伍,最終完成環球航行的船員僅有18人。當時的船醫對於突如其來的病症束手無策,航海員們一直被這「海上惡魔」糾纏著。

病魔出現時,大家都沒有應對方法,只能任由得病的船員一個又一個的離去。病症會使人體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從而引起皮下黏膜出血,當病員們的四肢潰爛之後就會把它鋸掉,但是病症還是會影響身體其他部分。人們認為病魔的侵襲讓人體內的血液壞掉,所以將這種病稱為「壞血病」。

沒能破解壞血病的發病原因,人們開始病急亂投醫。有人發現船隻上的老鼠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依舊活潑好動,認為老鼠體內有特殊的因子可以抵抗病毒。就這樣,老鼠成為了船隻上的熱賣品,人們的哄搶讓老鼠的價格抬高了不少,但這根本毫無作用。

當時人們選擇醫治壞血病的偏方多種多樣,用動物血洗澡、給病人放血、健身等,這些方法都沒能幫助人們擺脫病魔。

東方船隊的天壤地別

與西方航海曆程比較,在哥倫布開始海上航行前幾十年,中國的鄭和已經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來回7次。但在當時的中國航海隊伍中,並沒有出現壞血症。在歐洲國家橫行霸道的病魔在中國完全水土不服

一些研究學者們更加好奇是什麼原因讓兩隻國家航海隊伍產生如此大的差異,有人將兩國船員的生活進行細緻對比。

人們發現,西方海員偏好肉類和奶製品,他們在船上的食物大多是肉乾、肉罐頭、幹奶酪、乾麵包片等。這些食物能夠給他們提供充足的能量,保證他們在漫長航行中的體力。但這些食物都有一個特點,含水率較低

西方船員們攝取水分是通過儲存的淡水,但顯然不能滿足長期的需求,所以他們偏向於以酒代水。他們的船隊為了能夠開闢新航線,往往長時間在海面上漂泊,靠岸補給的時間極少

而東方的海員們會選擇攜帶含水量較多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中國特有的泡菜也成為了船員們的「下飯神器」。中國海員們的食物種類相對較豐富,而且水分補充較充足。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在鄭和下西洋期間,船上儲備了大量的茶葉,船員們也更偏愛於飲用茶水。而且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進行國力的宣揚,所以船隻們時常靠岸休息。物資的補給也較為充足,食物也更為新鮮。

噩夢的真相

終於在人們仔細的觀察與研究之後發現了壞血病的真相。1753年,蘇格蘭海軍軍醫發現了此病與飲食有密切關係,並由另一位英格蘭探險家進一步證實。

他們發現飲用橘子水、檸檬汁後,可以治療和預防壞血病。原來壞血病就是由於體內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它又被稱為維生素C缺乏症。

維生素C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參與細胞間物質的合成含量不足會引起消化道出血,這也是最初船員們出現食欲不振的原因。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出現皮下組織和骨骼出血

而人體獲得維生素C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成年人每天維生素C供給量約為30毫克。選擇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是預防壞血病的關鍵,新鮮的蔬果是最佳的選擇。

從壞血病的病理分析,中國航海隊伍沒有被壞血病所糾纏的原因顯而易見。船員們喜愛食用蔬果,這能夠有效的預防壞血病。船員們也有更多的機會去獲得更多新鮮豐富的食物,這樣的飲食習慣更為健康。

中國特有的醃製泡菜經過長期保存,能夠存留一定的維生素C。喜愛的茶葉中也有大量的茶多酚和維生素,這也是船員們獲得維生素C的一大重要途徑。總之,中國船員們在飲食上的習慣能夠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自然而然,壞血病就不會找上門來。

壞血病的出現讓歐洲航海隊伍陷入困境,病症將他們置於危險的邊緣。查清病症的本質,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同一時代的中國,航海曆程並不像他們一般曲折,古人們利用自己的智慧打敗了所謂的「海上惡魔」。藏在生活中的小細節就替中國船員們躲避了危險,中國文化的智慧功不可沒。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大航海時代西方船員常得壞血症,而東方船員幾乎沒有,這是為何?
    世界上主要的航海事件集中在同一個世紀,可以說,15世紀真的是關於航海的世紀了。迪亞士畫像壞血病出現,成為航海家們的噩夢在西方遠洋航行的過程中,支持航海的皇室為航海家挑選了一批身強力壯的海員,在航海的途中
  • 麥哲倫航海時,三分之二人口因壞血病死亡,為何鄭和下西洋卻沒事
    在古代,人們最多只是在接近岸邊的地方捕魚和航行,不會離岸太遠,但是當人類的科技進步後,船的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為了能夠走得更遠,人類開始在遠海航行。遠距離航行,在當時船的性能以及各種條件都不好的情況下,有危險性非常高。大海中,除了海上有很多未知的危險之外,疾病也是當時航海造成死亡最多的一種意外。其中,壞血病就曾經是無數次遠程航海過程中的殺手。
  • 結束了大航海時代的噩夢,雖是外國人發現,如今卻是中國人說了算
    大家好,師言萬象,分享你我。今天我們來說說維生素C,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點讚。維生素C的發現——大航海時代船員的噩夢:壞血病在大航海時代以前,人們對壞血病的認識非常有限。十字軍東徵期間,士兵們就出現了壞血病的症狀,但因為不是短時間致死的疾病,而一旦返鄉,吃到新鮮水果蔬菜之後,病症就會消失,讓人們忽略了壞血病的存在。
  • 航海日尋訪鄭和故鄉,細數大航海時代東西方實力差距,踏海前行!
    大家好,我是尋蹤壯遊!今天,是中國航海日,1405年7月11日,偉大的航海家鄭和開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航行,這一天,後來被定為「中國航海日」,在今年的航海日到來時,我再次走進了位於昆明晉寧的鄭和公園——鄭和的出生地,緬懷、致敬鄭和這位偉大的航海先驅。
  •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過著一種非常糟糕的生活,其死亡率極高
    引言各位讀者朋友,你們有沒有過穿越的念頭?反正小編以前一直想穿越到大航海時代,然後成為名利雙收的航海探險家,但是當我翻閱多本資料,了解到地理大發現時代水手們的日常生活後,我就打消了這方面念頭,因為其生活太過於糟糕了!現在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歐洲大航海時代水手們那堪比地獄一樣的日常生活吧。
  • 哥倫布開始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崛起,世界的洗禮
    而歐洲在時隔半個世紀之後,開始了大航海時代。1487年,迪亞士沿非洲海岸航線發現好旺角。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出海,從歐洲往西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1519年,麥哲倫開始環球旅行。而這時候的中國呢?
  • 大航海時代,尋找比黃金還要貴重的稀有物品,現在尋找到了嗎?
    人體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事,需要很長時間才搞明白,一直到19世紀末,誰也沒有想過飲食需要搭配均衡。對於食物人們只是從口味上進行區別,沒有想過這些食物當中含有的重要元素,這些重要元素缺失會造成精神不振、關節痛、容易感染、視力模糊等。即使到了今天,人們對於掉頭髮,腳踝腫等都沒有認識到是缺少礦物質所導致的。
  • 歐洲懼怕百年的敗血症,為何鄭和船隊無人得?專家:因一常見飲料
    當時讓整個歐洲航海家最懼怕的,其實是一種疾病。 其便是壞血症,乃是一種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引發的血液類疾病。由於船員在海上航行,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長期以往普遍患上壞血症。由於得不到及時救治和維生素補充,當年不少船員就這樣有去無回。
  • 航海模型在歐洲開展得早,16世紀時,歐洲首先興起了帆船模型比賽
    航海模型在歐洲開展得早,16世紀時,歐洲首先興起了帆船模型比賽航海模型是指各種艦船、航海設備與裝置的模型的總稱。這項運動科學技術性較強,運動員不受年齡限制。古人造船曾以船的模型作樣,按比例放大之後製造出成船,現代造船業仍在應用這种放樣原理。所以說船模是船的母體。
  • 歐洲大航海時代對教育的影響
    大航海時代,又名地理大發現時代或探索時代,指的是歐洲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線路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大航海時代發展的本質,是歐洲的資本主義階級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結合的狀態下,驅使著歐洲人的視線要不斷的向著未知的海洋進行拓展。這一階段,也是歐洲航海技術、數學、造船業、醫學等自然科學急速發展的階段。地理大探險時代在海洋上開闢了全新的航路,也讓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經濟等的交流開始大量增加。
  • 握圖臨宇,從大航海時代海圖繪製看15世紀航海家所承擔的風險
    ,上面記載的是航線中各個點以及海道,而之所以強調領先於歐洲各國,是因為當時中國已經有了鄭和下西洋,當時他們鄭和採取諸多在海上辨明方向的手段中,就有詳細的海圖作為嚮導。其實在中世紀的歐洲,有關羅馬在航海的運用並不是沒有,而是很少使用,因為他們並不清楚羅盤的工作原理,而且當時羅盤指引方向並不準確(磁偏角),因此也只有少數幾個有經驗的船長悄悄藏起來使用,隨著後來遠洋航行逐漸興盛以後,羅盤作為指引方向的工具,才被人廣泛地接受。
  • 開創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人是誰?高貴優雅的王子,偏要當「海賊王」
    在1917年葡萄牙與摩爾人的戰役中,亨利王子獲得了一個機會,他從摩爾人口中得知了一條可以通往桑海帝國的商道,但必須穿過撒哈拉大沙漠。葡萄牙當時沒有穿越沙漠的經驗,所以亨利王子向他的父親提出,希望可以允許他從海路探索通往桑海帝國的通道。
  • 《大航海探險物語》噩夢難度通關攻略
    導 讀 大航海探險物語噩夢難度怎麼開局?噩夢難度的挑戰性還是很高的,小編這裡帶來了大航海探險物語噩夢難度通關攻略,想要嘗試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是歐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這給中國造成了什麼影響?
    大航海時代,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中國並沒有與之絕緣,明朝中晚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出現在東南沿海,大量白銀在1567年隆慶開關後湧入中國,歐洲火器技術東傳和在中國大規模模仿。
  • 大話航海史 當哥倫布遇到鄭和:老兄,你的小船有點大
    荔枝新聞專稿 記者/高志鵬 王晟  7月11日是第16個「中國航海日
  • 他是歐洲人的航海英雄,卻是印第安人的噩夢
    讀世界史的時候,書中經常介紹哥倫布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探險家。如果,你知道這位對財富充滿了強烈欲望的義大利人,畢生最大的渴望就是帶著「無敵艦隊」去尋找東方世界的印度和中國,你心裡還認為他「偉大」麼?因為家境貧困,他還沒來得及完成正規教育,就一頭扎入了風靡歐洲的航海事業,做了一名小小的船員。很快,他的航海天賦就在無數人中嶄露頭角,並擁有了自己的團隊。此時,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剛剛開始,葡萄牙人捷足先登,掘得航海時代的第一桶金。但是,「地圓說」還不被人們所接受,唯有哥倫布深信不疑!
  • 從中西方差異對比來看,古代中國為何會錯過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名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闢,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的一系列活動。在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全世界不為人知的地區,哥倫布到達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等。而在同一時代下,處於明帝國統治時期的中國為何會錯過此次大航海時代呢?
  • 古代中國為什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是指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船隊在世界各國的海面上,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和路線,促進經濟的繁榮的時代。在這期間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麥哲倫等。正是因為這些航海家們的勇於探索,讓世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將整個世界的各個大陸,都聯繫到了一起。但遺憾的是,在這場探索世界的盛宴當中,中國卻最終缺席了。
  • 明朝的「航海時代」比歐洲早80年,為何沒能成為海上霸主?
    不開放被指責為「保守」,開放又被罵成「混亂」,唉,真是不得不驚嘆後人在批判上的把捏啊其實,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達到頂峰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暫時性的開放,就像明朝。1405年(永樂三年),三寶太監鄭和在明成祖朱棣的授意下,帶領一支由27000人和208艘艦船組成的強大編隊,浩浩蕩蕩地開向西洋,從而掀開了中國航海史上短暫而又輝煌的一幕。一直到1433年(宣德六年),鄭和先後七次出海,其足跡遍布太平洋、印度洋、非洲東海岸、乃至紅海沿岸,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傑出貢獻。
  • 中國,為什麼錯過大航海時代?
    雖然當時的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是遺憾的,但原因也有許多方面。然而,中國先於歐洲發明了指南針,卻被歐洲人領先一步找到新大陸;歐洲和中國都只是與新大陸隔著一片大洋(大西洋與太平洋),按理說歐洲能發現美洲東部,中國理應發現美洲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