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入門答疑:音讀訓讀是什麼?明明是同一個字發音卻不同?

2021-01-20 千秋日語網校

我們還沒有學習日語之前,聽到南方方言,經常感覺「聽上去像日語。」

我們都知道,漢語和日語有著深遠的關係,那在發音方面,漢語有沒有影響日語呢?影響有多大?

而在開始學習日語之後,背單詞時經常聽到老師說音讀、訓讀,這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我們來聊聊。

◆ ◆ ◆ ◆ ◆

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後來,漢文化傳入日本,日本人開始用漢文記事。

日語的漢字讀法分為音讀和訓讀。

模仿漢語讀音的是音讀。而訓讀是日本固有的讀音。

大部分的日語漢字都有音、訓兩種讀音,也有一些漢字只有音讀或者訓讀。

音読み(おんよみ)

模仿了漢字的讀音,發音聽上去跟漢語較像,比如山(さん)、愛(あい)、人(じん)。

而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不同,可以分為「吳音」「漢音」「唐宋音」。

/吳音(呉音 ごおん)

最早傳入日本,公元5世界至6世紀由中國江南地區傳入日本的讀音。是音讀所佔比例比較高的讀音之一。多用於佛教用語。

比如

建立(こんりゅう)

行儀(ぎょうぎ)

/漢音(漢音 かんおん)

公元7、8世紀從中國隋唐時期的長安、洛陽一帶由遣隋使、遣唐使帶回日本的讀音,曾被當做標準讀音進行推廣。

比如

経済(けいざい)

説明(せつめい)

/唐宋音(唐宋音 とうそうおん)

在宋代之後由僧人、商人等傳入日本,模仿中國南方地區的發音,主要是與禪宗相關的詞彙及一些器物和食品的名稱。

比如

椅子(いす)

布団(ふとん)

據《日本基本漢字》一書的統計,日語中最常用的3000個漢字共有音讀4012種,訓讀1538種,其中漢音讀音2197種,佔全部音讀的54.8%,吳音讀音1516種,佔全部音讀37.8%。而現代漢語中讀唐宋音的詞,僅佔音讀詞彙的1.5%。

/慣用音(慣用音 かんようおん)

慣用音指的是不屬於以上吳音、漢音、唐宋音的讀音,基本算日本人的原創。一般是約定俗成的誤讀或者為發音方便而做的改讀。

比如

輸入(ゆにゅう)

消耗(しょうもう)

訓読み(くんよみ)

日語固有的讀音,比如山(やま)、春(はる)、人(ひと)。

有的漢字只有一種訓讀,而有的漢字有很多種訓讀。一般來說,只有一個字的的詞彙,動詞、形容詞等容易訓讀。

比如

海(うみ)

秋(あき)

比べる(くらべる)

慌ただしい(あわただしい)

◆ ◆ ◆ ◆ ◆

兩個及以上組成的單詞中,有音讀、訓讀混合的情況。

1.重箱読み(じゅうばこよみ):音讀+訓讀

(重箱讀,「重」為音讀「じゅう」,「箱」為訓讀「ばこ」)

本棚(ほんだな)

団子(だんご)

豚汁(とんじる)

2.湯桶読み(ゆとうよみ):訓讀+音讀

(湯箱讀,「湯」為訓讀「ゆ」,「桶」為音讀「とう」)

朝晩(あさばん)

雨具(あまぐ)

手帳(てちょう)

以上,是音讀訓讀的小小科普。

歡迎大家繼續提問,會記在小本本上回答的~

相關焦點

  • 日語中一個漢字兩個讀音,究竟是音讀還是訓讀?不要傻傻分不清
    你是否還在為日語漢字,音讀還是訓讀而煩惱,耐心看完這篇文章,音讀和訓讀其實很簡單。音讀 (おんよみ)訓讀(くんよみ)就是日本語中漢字的兩種讀音。為什麼日語中漢字有兩種讀音呢?古代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很密切,日本人知道某樣事物怎麼讀,但不知道它怎麼寫,於是就來中國求教,中國漢字的發音和日本人認知的事物的發音不一樣,所以這才導致了一個漢字有兩個讀音。音讀(おんよみ):從文中演變而來的發音。
  • 什麼是日語五十音圖中音讀與訓讀?
    作為漢字的讀音只有音讀和訓讀兩種,但由兩個和兩個以上的漢字組成的詞,很多情況下都不是只讀音讀或只讀訓讀,因為經常會出現音訓混讀。所謂音訓混讀,就是在一個單詞內,有的漢字音讀,有的漢字訓讀,這樣形成的音訓混合體。
  • 與日語結緣,從了解日語入門基礎知識開始
    有人說,我與日語的結緣是從熱血動漫開始;有人說,我與日語結緣是從日本料理開始;與日語之間的緣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其實,與日語結緣我們也可以從了解日語入門基礎知識開始!今天就跟著第六時限張老師來一起看看日語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吧。
  • 日文的音讀和訓讀的小知識,快來了解一下吧
    接下來讓我們看下日文中音讀和訓讀到底是什麼呢?音讀(おんよみ):按照中國的發音去讀的漢字。訓讀(くんよみ):按照日文原有發音去讀的漢字。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幾個例子①「雲泥(うんでい)の差(さ)」(意為天壤之別)和「泥棒(どろぼう)」(意為小偷)在這兩詞中,我們會發現「泥」的兩種讀法,音讀為「でい」,訓讀為「どろ」。
  • 日語數字,訓讀記憶法,看一遍就記住了
    日語也不例外。日語區別於其他外語是日語分為音讀和訓讀。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音讀還是比較好記的,訓讀就簡直讓人有點崩潰了,感覺毫無規律。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發展軌跡和原因的,如果我們能從源頭上多了解一點,再輔助一些聯想記憶法,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 初學日語須知,中文字讀法和記憶技巧,入門必備
    日文的漢字基本上可以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日語學習過程中都是音讀的單詞更好掌握而訓讀的單詞不容易掌握,下面這篇文章小編給大家介紹初學日語須知的中文字讀法和記憶技巧,希望對大家的日語入門學習提供助力。日語漢字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兩種。
  • 【日本小常識】日語中音讀和訓讀的區別
    日語中通常一個漢字都有兩種讀法,分別為音讀和訓讀。這其中音讀主要來源於該漢字的中文發音,訓讀則是日本人自己的讀法。 比如【桃】這個漢字,音讀為とう,而訓讀則為もも。一般來說,如果是用在特定場合下(比如說地名、人名等特定詞彙)是用音讀,而單純的表示含義的則是用訓讀。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零基礎學習日語如何入門
    零基礎學習日語如何入門?日語入門初始,最先接觸到的就是五十音圖,五十音圖就是日語的「字母」。 日語的字母叫做假名,每個假名代表一個音節。假名有兩種書寫方式,即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用於一般書寫,片假名則用於表示外來語和特殊詞彙等。
  • 你所不知道的日語讀音規則,在這裡都有~
    同樣大家都知道日語中有非常多的漢語詞,這些漢字給我們這些初學者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不少的麻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語中漢字的讀音系統和我們的中文有些許不同,由於單詞的組合不同,會出現不同的讀音、甚至還有濁音變、長音變、促音變等諸多變化,這就讓習慣了中文表達的小夥伴非常頭疼。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日本漢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羅馬字:Kanji),又稱日文漢字,是書寫現代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從中國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
  • 曹彥琳:通過日語了解字訓異讀有妙用
    一個日語單詞通常由兩部分組成——漢字和振假名。橫向書寫時,漢字在下,振假名在上;豎向書寫時,漢字在左振假名在右。漢字是日語中的當用漢字,起到表形和表意的作用;振假名通常用音讀法或訓讀法來標註,起到表音的作用。也有人將漢字部分簡稱為「字」,將振假名部分簡稱為「訓」。
  • 記憶日語單詞,捷徑真的存在!
    【寫在前面】一言概括全文主旨,理解日語單詞發音規律,就能一通百通!!超簡單的日語單詞發音規律掃盲篇!!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日語單詞的讀音:日語的單詞分為音讀和訓讀這兩種音讀就是按照他的讀音來發音,訓讀就是按照日語他本來的那個字的意思來發音,訓讀當然是沒有什麼規律可言的。
  • 讀音如此相似,日語真的來自麗水古越語?
    很多學日語的人發現,雖然日本使用漢字,但是日語的發音跟漢語普通話中的發音相去甚遠。如果沒有學過日語,根本就聽不懂他們說話,即使漢字的讀音也是如此。不過日語中的漢字分為訓讀和音讀。音讀是模仿中國古代不同時代或不同地方的讀音。
  • 「土田國際教育」為什麼日語會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書寫形式
    全世界使用日語的人口約有約1億3000萬,日語是世界排名第九的被廣泛使用的語言。日語內部大致可分為東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九州方言。現代日語的書寫系統包括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漢字和羅馬字,這三種寫法雖然不同,但發音相同。日語中使用的文字有平假名、片假名、漢字三種。
  • 自學日語正確讀日語漢字的方法有哪些?
    日語漢字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兩種。 音讀:模仿漢語的讀音; 訓讀:借用漢字的字形和意義而按日本固有語言來讀的音。
  • 學習日語超強日語單詞快捷記憶方法,你可以試試!
    音讀和訓讀有其規律,抓住綱目,分清條理,是記詞的關鍵。只要抓住音和訓,記詞即非難事。但因音讀和訓讀狀況極其複雜,不加深究,則無法弄清其實際,所以學習者感到無從下手。同一漢字,在這個詞裡音讀,在那個詞裡訓讀;況且音讀和訓讀都有數種讀法,更使人無從掌握。為了順利地記住日語詞,首先必須弄清什麼是音讀和訓讀。自從漢語和日語發生關係以來,就在日語中引起了這個問題;這是個十分古老的問題。
  • 什麼是日語裡的「熟字訓」?
    什麼是「熟字訓」經常有同學問我:老師,日語單詞好不好背啊?我覺得跟其它的外語相比,日語的單詞算是好背的。因為它其中有很多的漢字詞,比如「天気」「學生」「大統領」……這樣的單詞發音很有規律,一般是讀「音讀」(おんどくおんよみ),也就是模仿漢字的發音方法。比如「天」字,音讀是「てん」(ten),「気」的音讀是「き」(ki),那麼「天気 」就讀成(てんき)(tenki)。
  • 對日語初學者想說的話,名師經驗談,日語初學者學日語易犯的錯誤
    日語作為一門與漢語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語言,中國人在日語入門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日語中存在著大量表意的漢字,漢字的音讀普遍也有規律可循,部分漢字的音讀只有一個,在學習日語詞彙積累到一定量之後,遇到新的漢字單詞,就可以順口讀出這些漢字。但是,日語初學者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想要掌握任何一門語言,不下點苦功夫是不行的。
  • 《日語學習》:第一課,日語的文字體系
    藍色下劃線則是,日語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英語的外來語。綠色下劃線的拉丁字母,在日語中叫羅馬字。下面我們就來通過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的順序來學習日語。雖然,日語中的漢字基本都是從中國傳入的,但是在較長的時間歷史中,日語中的漢字發生了變化。從字形、發音和意義上三個角度來說。1)字形上,日語把漢字進行了簡化。但是也有一部分日語漢字和漢語的繁體字,簡化字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