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與他的「白」

2021-01-13 CHV探索家

滿頭銀髮、一襲黑衣,是原研哉先生出現在人們面前的經典形象。一如他的設計風格,簡約,追求本質,充滿禪意。

原研哉

作為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先生的設計吸引了無數人,他所著的《設計中的設計》《白》等書籍也被許多人奉為設計聖經。2012年3月,《白》開始在中國大陸發行第一版,4月就開始第二次印刷。

書籍《白》①

「白」,是在談到原研哉先生時繞不過去的關鍵詞。之所以是「白」而非「白色」,代表它探討的並不是一種顏色,而是實體。原研哉先生試圖找到那通過「白」的概念營造的簡潔和微妙的日本美學的源頭。

在人們的通常印象中,白代表著單一、純潔;在自然界中,白是所有可見光的混合——大繁至簡,在「白」這個字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書籍《白》②

在原研哉先生看來,作為顏色的「白」,其意義高於其他顏色。白色的獲得,既可通過混合光譜中的所有顏色,也可通過去掉墨與其他所有顏料。白同時是「全色」和「無色」,包含著轉化為其他顏色的可能性。白還能包含「間」和「餘白」這樣的時間與空間感,或是「無存」和「零」這樣的抽象概念。

作為生命的「初始顏色」,白幾乎只存在於想像之中,因為生命一來到世上就接觸了其它顏色,向混沌狀態轉移。不過,有這種「白」的意識很重要,即使它僅僅出於幻覺,但只要它存在過,就會一直成為對混沌灰色的抵抗。因此,對原研哉先生來說,「白」就是一種創造,需要人的努力,也可以視之為設計。

他在《白》的序中說:設計是我的工作。我為人類的溝通而努力。這意味著比起做「東西」來,我更多地是在解析「環境」和「條件」。

他的設計作品中,既有大量的「白色」運用,也處處可見「白」的理念。

原研哉先生為日本蔦屋書店設計的LOGO,主體為日文漢字「屋書店」,只在漢字下方加注字號較小的英文「TSUTAYA BOOKS」,在色彩選擇上也採用了穩重的黑白組合。運用大量留白,但不會顯得空,使畫面更富有張力。

長野冬奧會開閉幕式節目手冊也是原研哉先生的作品。在手冊的材質選擇上,他使用柔軟的紙張,顏色依舊是白。將文字與圖案壓在上面,纖維壓上去的地方會有部分的融化,像冰一樣透明,此紙張有「冰雪之紙」的稱號。而這種壓痕使人聯想到冬天腳印踩在積雪上的感覺,達到了觸覺與視覺上的統一。

長野冬奧會開閉幕式節目手冊

我希望,當你讀完本書,「白」對於你,看起來已經有所不同了。如果你能覺出它正在以一種新的、更高的清晰度放射著光芒,我們就可以說,你的感覺已被精煉過了。這樣一個提升了的對「白」的認識也提供了一種條件,讓我們能在更亮的光裡看我們的世界。

——原研哉《白》

現在【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購票通道已開啟

詳情請識別下圖二維碼獲取購票信息

相關焦點

  • 原研哉:「白」不是顏色 只存在於感覺認知中
    核心提示:在《白》這本書裡面,原研哉講到,前言一開始就講的很清楚,本書講的不是顏色,其實他是在嘗試探究一個叫做白的實體,白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說它不是個顏色呢,他這麼說,白這樣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其實白只存在於我們的感覺認知中,因此我們一定不要試圖去尋找白,而是去找一種感覺白的方式
  • 從原研哉的哲學中學習海報設計
    梁木東:我寫的這篇文章,是出於某一位平面設計界的大師的敬仰,他的每一張海報我都琢磨過很長一段時間。這位大師是原研哉。 提及平面設計界的大師,原研哉是其中我最敬仰的一位,我非常喜歡原研哉的設計作品,他的設計既簡單卻蘊含豐富的情感。每當我們談及原研哉的設計理念時,總會談及到「白」、「觸知」和「容納性」。
  •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設計是一種教養
    作者:設計浪人來源:MOT/TIMES線上誌「設計是一種教養」,日本當代設計界代表性人物原研哉,說出在他心中設計的定位,他認為「設計師在上一回透過設計浪人的採訪中,原研哉除了暢談展覽『SUBTLE』 PAPER SHOW的策展理念外,更難得地聊起了自己對於設計的諸多想法,也給予年輕設計師一些創作上的建議,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原研哉的設計世界裡吧。Q:您曾寫過一本名之為《白》的書籍,針對「白」以各種角度分析詮釋。在我人生當中,目前曾看過最白的事物是參加親人的撿骨儀式時看到的「白骨」。
  • 原研哉:從「無」中挖掘意義
    有人這樣形容原研哉:「他是個有個性的人,高個子,有著嚴苛、精準的好品位。 2001年8月,無印良品的第一代藝術總監田中一光邀請原研哉參與該公司的藝術指導工作。2002年1月8日,原研哉帶上另一位優秀的設計師深澤直人拜訪了田中一光,他們一起討論了無印良品的設計與未來。田中一光說:「這件工作令我夜不能寐,它可真是迷人啊。」談話三天後,他便突然去世。而無印良品的接力棒便傳到了原研哉手中。
  • 設計家|大師原研哉:從「平面」到全人類的設計傳播旅途
    原研哉(Kenya Hara),1958年06月11日出生於日本,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在《設計家》節目的專訪中,他說自己是個設計的傳播者。今天,設計娘帶你重溫原研哉對日常生活方式的獨特思考。
  • 日本原研哉村上隆作品分別在上海南京開展
    近日,日本當代設計師原研哉、村上隆的作品展分別登陸上海與南京,吸引大量藝術愛好者,特別是年輕人前去參觀。原研哉作品以簡潔、內斂的風格著稱,而村上隆的作品則色彩豔麗,極度張揚個性。
  • 原研哉:「再設計」一個「家」
    他們,是為了原研哉而來。設計大師,「無印良品」之父,都是原研哉為人熟知的標籤。    一頭銀髮,一副眼鏡,一襲黑衣,原研哉當天的裝扮延續了他一貫的經典形象,一如他的設計風格,簡約、自然,充滿無限禪意。    在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中國首店落戶青島之際,與無印良品聯手打造家裝項目的少海匯邀請原研哉來到青島,帶來了這場關於設計哲學的頭腦風暴。
  • 原研哉:設計影響消費模式 無印良品"這樣就好"
    穿過展覽現場簡潔、素雅的布置,一些實物作品被嵌在白色的牆壁或桌子裡,每個作品旁邊都有原研哉親自寫的說明。 走進辦公室,原研哉正在等待這一次的訪問,他的團隊們,近十個日本人還在小聲的討論著什麼方案,第一句話原研哉先問我,你好嗎?「如此陰冷的上海,近百名觀眾在排隊等待看原研哉的設計展,而因採訪可以與原研哉交談一小時,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我輕聲地對著翻譯說。
  •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在上海與觀眾共話「設計之美」
    中新網上海3月11日電 (鄭瑩瑩 鬱玫)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11日來到上海浦東圖書館,與此間讀者共話「設計與生活」理念。此番文化創意微公益講壇由上海浦發公益基金會、浦東圖書館和喜瑪拉雅美術館聯合主辦。啟動儀式上,原研哉先生向浦東圖書館捐贈了《設計中的設計》、《白》、《日本的設計》等中文版專著,浦東圖書館向原研哉先生回贈了捐贈證書。
  • 原研哉:認識未知是設計的開始
    設計學院的老師首先回顧了原研哉2002年來美院參與「再設計」展覽時的基本情況,然後為大家介紹了本次講座的內容——作為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的原研哉帶領學生們所作的一個名為「Ex-formation」的項目。原研哉介紹道,所謂「Ex-formation」是和人們日常熟知的「information」所相對的,即探索未知的東西。接下來,他配合圖片詳細為大家再現了這個項目。
  • 原研哉:創意來自看似平凡的生活
    灰白頭髮,深淺不一的黑色襯衫與西服層疊出純淨溫和的豐富色調——這是日本國際級平面設計師原研哉(KenyaHara)給人的乾淨溫和的印象。這種印象,一如他所強調的設計概念,至純至靜,卻張力十足。9月22日,由東京趕來的原研哉,出現在「理想國文化沙龍」上。
  • 原研哉的設計到底牛X在哪裡?
    這位看起來酷酷的蜀黍就是原研哉本尊,文藝青年、做設計的小夥伴門肯定都認識他。他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無印良品MUJI的藝術總監,也是愛知世博會文宣、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節目紀念冊的設計師,也是大名鼎鼎的蔦屋書店代官山旗艦店的品牌設計師。
  • 原研哉:在寂靜中尋找存在與設計的本質
    灰白頭髮,深淺不一的黑色襯衫和西服層疊出純淨溫和的豐富色調——這是原研哉給人的印象——平靜溫和。這種印象,一如他所強調的設計概念,至純至靜,而張力十足。原研哉熱愛旅行,聊起旅 行的話題,他的談興漸濃:「我最喜歡出發時從家到機場這段路程。旅行最有意思之處就是,你並不清楚那個地方會給你帶來什麼新鮮與刺激」,原研哉說,設計師 的最大功能是發現。而旅行未必要到什麼著名的觀光點,即使只是坐在小攤上吃一頓飯,也可能發現店家的碗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北京的大屋頂的角是微微傾斜 的,而日本的屋頂都是垂直的。
  • 專訪| 原研哉,家的另一種可能
    項目總發起人,原研哉先生也幾乎每天都在展場內四處溜達,收集觀者對於這片「理想生活試驗場」的體驗和反饋。 「 原本的話呢,感覺國慶節應該來的人會更多一些,但沒想到現在中國這邊一到長假期,大家都喜歡去國外旅行,或者乾脆就待在家裡好好休息。所以來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 儘管長年往返於中日之間,也對中國人的生活有細緻的觀察、調研,國人在出行方面的喜好變遷還是讓原研哉有些意外。
  • 日本原研哉設計作品:無印良品的海報
    原研哉,提到這個名字,我想大部分中國設計師都是懷著敬畏的心情,並豪不吝嗇將各種溢美之詞用於他的設計。的確,看原研哉的作品,有序、精緻、嚴肅而從容,你能從中感受到他的思考,好像一個時間羅盤,一圈一圈的將觀者帶回到一個最本原的世界,發現原始之美。看原研哉的書,那些隨處可見的啟發、蒙示、思省和反芻每每都給人以醍醐灌頂般的酣然。
  • 「新生代日本平面設計界教父」原研哉作品賞析
    在我們留戀於城市的美景時,他告訴我們,平靜的大地才是最美的;當我們被五光十色美輪美奐的色彩所迷醉的時候,他告訴我們白色才是最單純的。他在面對各種變化的時候,喜歡把所有複雜的、繁亂的、色彩繽紛的東西劃歸到一個永恆的起點來重新審視。他就是被人譽為新生代「日本平面設計教父」的設計大師——原研哉。
  • 米蘭家具展上原研哉新作品:泡沫浴缸
    New Desire - Discovering Bliss 是原研哉在2012米蘭家具展推出的作品。這次他利用空氣與水這兩項元素,設計出他理想中泡澡體驗。以三個展間呈現給參專群眾:Experientail bath, Visionary bath &Beyond bath。
  • 喜歡他,就偷走他,看世界級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教你做海報
    設計菜鳥原研哉就是從偷海報開始,一步步最終成為了設計大師。從一枚小小的JR車票背景設計到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的節目紀念冊以及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原研哉可謂是大小通吃,其根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這本小書是原研哉的設計散文集,真實生動地展示了原研哉設計生涯的心路歷程。讓人看到大師的成功也有跡可循。
  • 原研哉2011中國展作品——展覽的展覽
    無印良品雜誌廣告「家」藝術總監:原研哉2004年MUJI magazine advertisement無印良品宣傳海報「地平線(蒙古草原)」藝術總監:原研哉MUJI Advertisement, 2003 "Horizon
  •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設計應隱隱透出批評的味道
    在與時代周報記者長時間地談論他的設計經歷和設計思路後,原研哉在採訪結尾講到了他給中國年輕設計師的建議,「中國現在發展特別快,世界矚目,但是不是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我們居住的環境中樹立起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就是獲得真正的進步?是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追求經濟發展、追求物質上的獲取,就能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