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照鏡子的人很多,買家庭健身鏡的人也會多嗎?|GymSquare

2020-12-16 騰訊網

健身時照鏡子,是人類的天性。

作者/夢軒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健身鏡的出現,讓「健身和鏡子」兩件之間的聯繫空前緊密。女性健身者在健身房鏡子前展露身姿,男性健身者對著鏡子矯正硬拉動作。對於眾多健身愛好者,健身房照鏡子從來都是下意識動作。

而在家庭場景,也有了某種特殊的「鏡子」,囊括的功能已遠不止身材展示。

比如從國外lululemon收購的mirror,到國內FITURE、喬山、myShape等,甚至團課健身房Justin&Julie Fitness,都相繼推出家庭健身鏡。用戶不僅對著鏡子看到自己的體態身姿,更可以對著鏡子的課程內容,展開訓練。

但健身房照鏡子的人很多,買家庭健身鏡的人也會多嗎?

從用戶的需求來說,健身時照鏡子,可能是人類的天性。照鏡子對健身促進的作用來看,家庭健身鏡更有激勵作用。

在心理學中,這一現象又稱為「曝光效應」。反應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經常照鏡子的受試者對身材更滿意。即使未達到理想的身材狀態,重複自我觀賞的渴望仍然存在。

甚至「曝光效應」在健身場景下可增強身材自信。當同時面對鏡子和苗條身材的海報,運動科學實驗中的訓練者,在努力程度和情緒狀態都能趨向飽滿。

從科學上,健身和鏡之間的關係,確實可以找到某種勾連。

而相比Peloton主打的單車,健身鏡似乎與家庭場景更契合。比如宜家就推出了在外觀設計和結構形態方面,與居住環境相融合的啞鈴等健身器械。尤其對於人均居住面積小的中國來說,鏡子看起來是一個相對放得下的家具。

當然,這也是更多家庭健身科技公司,用鏡子作為突破口的主要原因,同樣也促成mirror創始人Brynn Putnam,選擇將鏡子作為產品形態。

鏡子在從健身房的公共領域,走向居家臥室的私人空間。作為一種與健身交融的產品,鏡子是很好的家用健身載體。

但介於較高的產品售價,以及尚待普及的用戶健身教育。更多家庭健身鏡,需要給用戶足夠的付費理由。用戶不一定為鏡子付費,更多可能是鏡子中承載的內容。

也就是說,智能健身鏡的價值,並不在於鏡子,而在於產品所承載的激勵、互動和陪伴等體驗功能。能否基於互動,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是包括健身鏡在內,更多家用健身公司的核心壁壘。

當健身房照鏡子

成為一種習慣

在大型連鎖健身房,鏡子是標準健身房配置的一部分。而在各式各樣的團課健身房,鏡子似乎也是無差別融入各種風格的「基礎設施」。

其實,在健身房裡安裝鏡子,早就被寫入場館設計標準。

早在1997年,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健康健身設施的標準和指南》(第二版)建議,所有健身教室應該「至少在兩面牆上裝鏡子」。

放置鏡子的作用,主要在於健身房的視覺效果。在2008年,英格蘭體育委員會發布《健身空間設計指導》,鏡子可以創造空間感,還能將自然光線反射到室內。

因此,委員會建議,每家健身房都應該安裝鏡子,且至少兩米高。明文規定強調,鏡子在抗阻力訓練區、自由重量區、拉伸區和舞蹈工作室的配置。

而更進一步說,安裝鏡子也許可以促進用戶健身。《指導》強調,團操教室的鏡子建議安裝在教練的背後,以便讓用戶在健身過程中看到自己。

此外,鏡子甚至也成為軍隊日常體能訓練的必備。如美國空軍將鏡子列入日常訓練區的空間設計原則,尤其在團體訓練區和器械區,特別要求至少在2面牆上安裝72英尺的鏡子。

美國空軍將鏡子列入日常訓練區的空間設計原則,尤其在團體訓練區(上圖)和器械區(下圖)

對著鏡子自拍,也成為大多數健身愛好者,打卡記錄運動的方式。對於健身博主,從正面露馬甲線,到側身回頭秀臀,再到鍛鍊後大汗淋漓的見證,似乎成為健身房擺拍的經典姿勢。

在Keep上,照鏡子成為和測體重、量圍度的「身材追蹤法」,在熱門話題「你日常觀察身材變化的方法是什麼」中,有超過2300條討論,近5萬人圍觀。大量用戶對鏡自拍來記錄運動成長。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家庭健身公司,在推出智能健身鏡。一款家庭場景的AI智能鏡,像一個家庭健身的物理載體,通過健身動作識別、課程直播、以及社群互動等功能,來承載包括瑜伽、搏擊、HIIT等各種健身形態。

相比於以單車為主打的Peloton,智能鏡似乎是個家庭智能健身產品中,「門檻更低」的產品形態。無論從價格還是佔地空間來看,似乎都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mirror創始人Brynn Putnam被問及「為何選擇鏡子作為家庭健身產品」時表示,「我的公寓裡沒有跑步機或單車的空間,而YouTube視頻也不能激發我的健身動力」。相比較之下,「面對鏡子,我可以看到體形並自我矯正,還看到自己在努力而感動,更加激勵想要繼續健身。」

健身時照鏡子,

是人類的天性

喜歡在健身房裡照鏡子,是人類的天性。

英國調研機構對2000餘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利物浦女性平均每天照鏡子71次,平均每天補妝11次,幾乎每小時一次,而英國男性每天照鏡子的次數高達27次,尤其是27歲左右的男性,每天平均要照52次鏡子。

而對於健身愛好者而言,在鏡子面前運動可能有激勵效果。

比如經常照鏡子,或對身材更滿意。這項結論來自《行為治療與實驗精神病學雜誌》2014年的一項研究。

實驗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被要求注視自己滿意的身體部位(POS EXP),另一組注視不滿意的身體部位(NEG EXP)。結果發現,兩組參與者對身體滿意度都有提高,其中注視不滿意部位的一組,在實驗開始時出現消極的情緒反應。然而,隨著曝光次數增多,參與者的情緒逐漸好轉,且對自我身體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照鏡子頻率增多,身體滿意度提高

來源:2014年《行為治療與實驗精神病學雜誌》

甚至鏡子對健身的激勵作用,會成為一種相互競爭。

例如發表在《國際運動科學雜誌》的研究,將男女參與者分為三組,分別為:在鏡子前、在鏡子和一張擁有理想身材的教練海報前,以及沒有鏡子這三種條件,分別完成20分鐘的單車訓練。

結果發現,參與者在鏡子和海報同時出現的條件下,騎單車的平均速度最快,鍛鍊最努力,且鍛鍊後情緒感受最強烈,這一現象在女性參與者身上尤為突出。

鏡子對健身的激勵作用,或許是家庭健身鏡的機會所在。

鏡子和海報同時存在時,騎單車速度最快,情緒感受最強烈

來源:2014年《國際運動科學雜誌》

除此以外,健身鏡本身更容易融入家居環境,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比如宜家近期推出的健身功能家具「Kondition」就是一個例子。從產品形態上看,是一個帶抽屜的凳子,而中間可以擺放啞鈴等家庭健身器材。

還有英國健身科技公司Pivot Fitness,在上個月推出的PIVOTBed,將一張床通過旋轉掀開,改變支撐位,從而轉變為上拉杆、雙槓和起蹲架等健身設備。

宜家Kondition

健身房照鏡子的人多,

買健身鏡的人也會多嗎?

鏡子正在從健身房這一公共領域,走向家庭場景的私人空間。

但是,「變得更智能」的鏡子,也存在用戶是否願意為其支付高昂價格的問題。

YouTube關於mirror的評論

在YouTube的mirror測評視頻,大量用戶評論,「支付超一千美元購置健身鏡,不如直接打開免費視頻平臺同健身博主鍛鍊。」

和Peloton相比,mirror所缺乏的基於明星教練的直播課,是兩者的差異所在。以單車為主要產品形態的Peloton,在疫情隔離期間,發展勢頭高漲。在外媒平臺Reddit上,用戶發帖公告動態,搶佔課程席位。Peloton的健身課,儼然成為了健身愛好者的「線上派對」。

智能健身鏡的價值,其實並不在於鏡子,而在於產品所承載的激勵、互動和陪伴等體驗功能。

比如在@Wirecutter頻道的一則視頻留言中,@Jason Fuller提出相比於YouTube健身視頻,mirror具有本身的交互,數據分析功能,還可為用戶提供定製化服務。

但從其他用戶反饋來看,mirror現階段所謂的高科技和互動性,似乎尚未引起用戶的共鳴。而伴隨Apple Fitness+的入局,也構成內容服務上的全新挑戰。

如果說健身房照鏡子,是來自人類天性,那麼居家臥室基於鏡子載體健身,背後還有關於健身體驗的加持。■ GYMSQUARE

-END-

歡迎各位從業者參與GYMSQUARE精練

《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

問卷旨在調研中國行業現狀與行業發展

相關焦點

  • lululemon要在門店都安裝mirror,一個家庭智能健身鏡|GymSquare
    作者/啟立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在以5億美元收購家庭健身鏡mirror之後,lululemon做的第一個大動作,是將這個互動式家庭健身鏡,陸續安裝在旗下社區門店。■mirror門店因此,有可能大部分沒有買過mirror健身鏡的人,將在lululemon的門店裡提前體驗到。不過由於課程內容的原因,中國區暫時未包含在首批安裝的門店中。官方表示,安裝這個智能健身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全面的用戶體驗和線上健身生活方式。
  • 智能健身鏡滿足上億人市場 專訪沸騰時刻CEO劉唯劼
    我們很多的訓練內容、產品設計,就是這樣跟王巍一起探索。這些年來我和王巍一直在不同的行業共同朝一個方向努力,傳播積極的生活態度,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健身房並不完全適合中國家庭    關於健身房,其實我們聽得最多的不是誰誰誰去健身房練出馬甲線,而是某個健身房又倒閉了,或者一些健身房緋聞等。
  • ...人進健身房嗎,以及《黑豹》演員博斯曼的健身法|GymSquare Weekly
    「GymSquare Weekly 」是我們的周更欄目,整合一周國內外有趣的健身新聞和健身方式,每周末更新。本期核心話題有三個:健身房惡意競爭:獲客難度增加預示,健身綜藝能讓人進健身房嗎,《黑豹》演員博斯曼的健身法。
  • ...的心理健康是千億美元市場,以及一些健身新消息|GymSquare Weekly
    ■OliveX在中國的家庭健身領域,做健身鏡,看起來是個很好的突破口。除了聚焦剛剛發布的FITURE,做家庭健身鏡的中國公司更多了。相比跑步機、單車,做家庭健身鏡在成為更多中國健身公司的選擇。■myShape拋開產品細節,各家健身鏡的功能近乎相似。鏡子硬體、課程內容、AI交互,構成核心的功能模塊。
  • 蘋果的健身新事業|GymSquare
    ■目前和Apple Fitness+聯通的硬體設備 這並不難理解,疫情一下美國健身房需求大規模轉向家庭健身,Peloton一路上揚的股價,
  • 火爆的智能健身鏡,照見網際網路健身「新常態」?
    文 | 腦極體你有多久沒去健身房了?這可能是今年很多人心中的隱痛。除了你家附近的健身房可能已經付不起租金和工資永久歇業,你可能也過不了後疫情時期留下的心理關,如果是戴上口罩扎堆去人群裡鍛鍊身體,傷身效果比健身效果還顯著。
  • 健身房的急救科學,被忽視的風險管理|GymSquare
    因為這關乎運動健身的意外風險可能,以及健身房本身應承擔的責任義務。 甚至從過去多起健身房運動安全事故來看,法律裁定責任的核心依據,都在於經營者是否及時履行安全保障義務。 掌握急救科學,對於一家健身房來說並非可有可無,相反,應成為重要的風險管理項目。而作為健身的必修課,科學急救是人人應具備的技能。
  • 讓人體驗在健身房被鄙視的遊戲,還好,這只是一個遊戲
    健身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了,因為大家意識到金錢再美好,沒有健康的身體,終究也是過眼雲煙,在遊戲裡面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去提倡這種觀念,於是《健身房模擬器gym simulator》這樣的健身器材的遊戲就會受到很多的歡迎。
  • 任天堂健身環,是非常時期的健身年卡|GymSquare
    而健身換價格的漲幅變動,不只在於當下疫情,去年11月,遊戲的價格就已在700元浮動。可以看到,疫情期間的居家隔離,或許只是健身環價格大漲的間接推手。這款健身遊戲長期火爆的關鍵原因,在於讓「遠離」健身房的人動起來了。
  • 健身環、家用健身器材崛起,你覺得健身的未來會在家裡嗎?
    專業的健身博主 @擼鐵一姐 也肯定了健身環的多種模式,她表示健身環的動作設計為了和遊戲結合花了很多功夫,確實能達到健身的效果。只是她也認為健身環的有些動作講解還不算到位,之後仍然可以繼續優化。除了靠健身環一邊玩一邊鍛鍊外,大家還在買跑步機、橢圓機、呼啦圈、啞鈴、瑜伽墊等用品自己在家鍛鍊。
  • 閃耀GYMSQUARE精練大會,麥瑞克領跑家庭健身時代
    麥瑞克為訓練局運動員獨家提供跑步機、動感單車、橢圓機、划船機、筋膜槍五大品類備戰保障健身訓練產品,助力國家隊員備戰2021年東京奧運會。可謂顏值、實力、話題度全部在線。  作為一家創立於2018年的家庭健身器材品牌公司,麥瑞克注於家庭健身場景,旨在於為消費者提供創新產品和健身解決方案。兩年的高速發展,讓麥瑞克已有行業領導者之勢,橢圓機、筋膜槍、高端動感單車等品類銷量領先同行。
  • 健身公司,為什麼開始做美容了?|GymSquare
    比如:私教包月的中田健身創立了美甲店和理髮沙龍;精品健身房Ringside拓展了美容美體業務線;健身O2O平臺ClassPass,收錄多家美容服務商。然而,相比於其他品類,美容個護消費預期反彈更快,美容對於不少人更為「剛需」。拓展美容業務可以為公司提供多樣化的收入來源,比如美國高端健身房Equinox和美容潮牌Glossier合作,聯名推銷運動相關的美容個護產品;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開拓了「運動美容產品」這一產品線,推出唇膏、面霜等美容個護產品。
  • 不夠健身的普拉提,為什麼能吸引現代人?|GymSquare
    而2014年發表於蒂米什瓦拉體育與康複雜志的研究,分析對比了58位女性的健身數據和動機量表,也發現練習者的首要動機是對普拉提的求知慾和體驗性。 除此之外,愈多人喜歡普拉提的原因,在於個性化的訓練體驗。
  • GymSquare獨家|一兆韋德獲數億元貸款,健身房的當務之急是活下去
    保持現金流,活下去是當下所有健身房的共同命題。GymSquare獨家獲悉,連鎖健身俱樂部一兆韋德,近日獲多家銀行總計數億元人民幣的貸款支持,貸款期限一至三年不等。在融資渠道相對受限的情況下,一兆韋德獲得了短期得以渡過疫情的現金流支持。
  • 健身是一門宗教,「自我成就」是最大的宗教信仰|GymSquare
    雖然信奉宗教的人不多,但健身房的宗教,讓每一名健身者成為虔誠信徒。他們上癮於高強度HIIT時,爆發出的強悍力量,也熱衷於在瑜伽操房,享受冥想時的寧靜。即使是疫情期間,也必須從健身房租賃器械,把健身作為每日朝聖的對象。
  • 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已經到來|GymSquare
    與此同時,當更多人在討論教練「吃青春飯」時,反映了教練職業的職業上升通道狹窄。 但如今,健身教練職業化趨勢,已經全面到來。 包括樂刻、超級猩猩在內的健身房,陸續開拓了「新十年計劃」、「酋長制」等成長階梯。而核心在於,降低教練群體的高流動性,進一步促進標準化職業規範的形成。 除此以外,對健身教練在專業領域的建樹,將有更高的要求。
  • 厭食者:被卡路裡支配的人|GymSquare
    等到了成年,很多女孩連月經都不來了。」 曾患厭食症的B站博主@少女神婆婆張沁文,曾是喜歡健身的女孩,經常跑步,還知道如何計算食物熱量,細心計劃每一頓餐食。 「身邊朋友對我說『你已經很瘦了』,但我依然不滿意。經常在吃飯的時候,將食物藏進大家看不見的地方,比如袖口、口袋以及餐盤的後面。」
  • 健身房訓練的人與居家健身的人,你知道有哪些差距?
    健身房訓練的人與居家健身的人,你知道有哪些差距?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身材體型等方面有了新的認知和要求,,以至於很多人對自己現在的身材比例並不完全滿意,於是人們開始利用健身試圖來改變自己,就這樣健身機構、健身房等來為人們提供鍛鍊的場所也越來越多。為人們健身提供了諸多的選擇。
  • 威爾仕的月付制,和健身俱樂部的新變局|GymSquare
    付費形式叫自主按月扣費(Autopay)產品名為「月月付」,用戶以266元為代表的多卡種月付形式加入會籍,公司打通了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等在內的支付平臺方,實行類似網際網路視頻會員的月扣款模式。
  • 14歲黃多多微博健身視頻惹熱議:事實證明一個良好的減肥環境真的很...
    看看人家這裝置,地板、鏡子、健身墊,多專業,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跑上一跑都覺得不舒服。其次要有一對黃磊孫莉一樣開明的父母,從小就開始對孩子進行「精英教育」。不過上面那句「一個適合用來健身的房間+安置一面健身鏡子」還真沒說錯。沒有黃磊孫莉這樣的父母不是你偷懶的藉口哈,沒有良好的家庭條件,並不代表你就不能擁有一個媲美健身房的運動環境。有句話叫,減肥,氛圍遠比方法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