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成本居高不下,藍光發展規模擴張承壓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隨著地產融資環境整體趨緊,一些高槓桿房企承受的資金成本日漸增大。

隨著地產融資環境整體趨緊,一些高槓桿房企承受的資金成本日漸增大。

12月10日,「川系」房企藍光發展(600466.SH)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在境外發行3億美元、期限2.25年的無抵押固定利率債券,同日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該票據利率達10.40%,將於2023年到期。

超過10%的發債成本,已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房企境外債券融資平均票面利率8.04%,融資成本超10%的多為陽光集團、景瑞控股等中小房企,而旭輝控股、正榮地產等融資成本維持在5.25%~5.45%區間。

同為已跨入「千億陣營」的房企,藍光發展的融資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譬如今年5月份,該集團發行的一筆2.5億美元高級無抵押票據,票息率11%;2020年度第一期及第二期債權融資計劃,掛牌利率也高達10.5%。

受境外疫情反覆、全球政治經濟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近期境外債市整體低迷,房企融資成本有攀高傾向。除去宏觀環境影響,槓桿率較高、規模擴張放緩等基本面走向,也是影響藍光融資成本的重要因素。

作為從四川走出的「黑馬房企」,藍光發展在過去五年內飛速擴張,並於2019年首次邁進千億銷售大關。不過,激進的發展速度,讓藍光發展背上較為沉重的債務負擔,資金成本高企,連踩融資新規「三道紅線」。

今年以來,藍光發展開始有意控制資產負債比率,截至三季度末,集團淨負債率由上半年的105.6%下降至97.6%,從「紅檔」降為「橙檔」; 期末剔除預收帳款的資產負債率為70.6%,現金短債比0.81。

年初業績會上,藍光發展總裁遲峰曾表示,今年現金流必須做大做強;要降低融資成本,控制資產負債比率;銷售端加強銷售回款,加強利潤管理;提高區域效率;聚焦住宅開發和物業服務,非主業推向市場。

截至目前,藍光發展槓桿結構略有改善,但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回款和利潤管理、做大做強現金流還未見明顯成效。

今年前三季度,藍光發展銷售金額662億元,同比下降7.4%;權益銷售金額471億元,權益比率71.15%,對應回款率僅54%。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藍光發展全口徑銷售額910億元,仍未追平去年,行業排名下降7位。

銷售及回款疲軟,直接影響了該集團的盈利表現。前三季度,藍光發展營業收入313.8億元,同比增長12.5%,歸母淨利潤26.7億元,同比僅增長5.4%。從銷售業績到各項盈利指標,藍光發展已較往年明顯降速。

土儲是房企發展的基底,在飛速擴張的那幾年,西南片區曾為藍光貢獻了主要業績。但隨著行業競爭日漸激烈,藍光發展的區域布局明顯受限,於是其將戰略重心東移,在上海開闢總部,以期拓展華東的拿地和融資資源。

遲峰便是為助力藍光的新戰略而來。市場信息顯示,遲峰上任後,開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部分大區整合,包括江蘇區域合併安徽區域,河南區域合併兩湖區域(湖南、湖北)等,縮減總部、增強區域,提升一線效率。

為了補充彈藥,今年藍光新進入了多個城市,頻繁高溢價拿地。4月份,藍光發展以8.47億總價競得河南南陽一宗地塊,溢價率達到122.9%;8月份,以7.93億元拿下石家莊一宗地塊,溢價率逼近100%。

多個市場人士認為,藍光發展加大在三四線城市的拓展力度,且拿地成本高企,未來盈利狀況或將承壓。在石家莊街頭,藍光發展已掛出多個巨型項目展位,而其能否在遍布龍頭的低溫市場下突圍而出,仍是未知數。

「房地產行業是現階段去槓桿的重要領域,未來十年,融資將成為房企的核心能力。在房價漲幅有限、行業利潤有限的情況下,融資成本成為首要考慮指標,成為考驗房企融資能力的分水嶺。」易居控股CEO丁祖昱認為。

將高成本借來的錢,投向一些前景並不明朗的市場,藍光發展能否在規模訴求下守住安全邊界,挑戰頗多。廣發證券表示,該集團的風險因素有,新進入城市去化放緩,影響公司銷售,地產結算進度不及預期等。

孫夢凡

相關焦點

  • 「紅線」壓頂、融資成本攀升,藍光發展怎守「千億俱樂部」?
    但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房企境外債券融資平均票面利率 8.04%,而藍光發展超過10%的發債成本,已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藍光發展高利率發債漸成常態。2020年5月,公司發行的一筆2.5億美元高級無抵押票據,票息率11%;2020年度第一期及第二期債權融資計劃,備案金額合計11.9億元,掛牌利率也高達10.5%。藍光發展離總裁遲峰年初提及的「降融資成本」目標差了不少。「三條紅線」政策出臺,令房地產行業進一步收緊融資端,藍光發展高成本借債模式還能持續多久?
  • 藍光發展踩兩紅 負債規模1861億 楊鏗:三高之下 何為優秀
    公開資料顯示,藍光發展成立於1992年,2004年正式進軍住宅地產開發業務。2008年開始向四川其他區域擴張。2015年,藍光發展重組上市,並逐步開始全國化布局。隨後4年,藍光發展全面開掛,實現了從百億到千億的黑馬進階。
  • 藍光發展過度依賴槓桿遭「反噬」,網友:打死不買藍光!
    一位地產資深人士表示,從「寵兒」到「棄子」,迪康藥業呈現的是藍光階段性發展的橫切面,逆周期擴張考驗不小,迪康藥業盈利堪憂,藍光發展一味填補虧空負重前行,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雖然藥業發展不爭氣,但是借殼迪康藥業上市之後,藍光地產確實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5年其銷售額僅為182.72億元,2017年飆至581.52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78.4%,並於2018年挺進千億房企陣營。只是急速擴張期併購及銷售擴規模之後,融資回款頻見乏力,加之遭受融資收緊及經濟下行壓力,今年上半年藍光的業績並不十分好看。
  • 深讀|踩中「兩道」融資紅線,藍光發展千億不易
    而在貝殼研究院的統計中,11月,房企境外債券融資的平均成本為8.04%,融資成本超過10%的多為陽光集團、景瑞控股等中小型房企,旭輝控股、正榮地產等房企的融資成本均維持在5.25%至5.45%之間。與此相比,藍光發展超過10%的票面利率,處於行業高值。
  • 藍光發展2020年半年報:負債率超紅線,自身造血能力有待提高
    圖片來源:藍光發展1-6月經營情況簡報儘管權益佔比相對較高,但整個上半年公司銷售情況,只完成了2019年全年1095.3億元的銷售規模的35%。對去年剛邁進千億銷售規模俱樂部的藍光發展,要想繼續維持千億規模,下半年至少要實現620億元的銷售金額,從藍光當前銷售狀態來看,難度較大。
  • 藍光發展CEO遲峰:贏得尊重 走得更遠 才是長期主義
    原標題:藍光發展CEO遲峰: 贏得尊重 走得更遠 才是長期主義   自2019年12月20日就任
  • 藍光發展(600466)融資融券信息(12-16)
    藍光發展(600466)2020-12-16融資融券信息顯示,藍光發展藍光發展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藍光發展(600466)融資融券信息(12-10)
    藍光發展(600466)2020-12-10融資融券信息顯示,藍光發展藍光發展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餘馳「出走」藍光發展,楊鏗次子走馬上任|深讀
    同時楊武正不再擔任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投資發展中心副總經理,以及股權投資部總經理等職務。資料顯示,餘馳自2008年加盟藍光發展起,歷任藍光地產成都公司總經理、成都區域董事總經理、投資副總裁、常務副總裁。
  • 精益化管理:藍光做好當下,打響「持久戰」
    同時,藍光發展確立了「精準投資、卓越運營、資本突破、變革創新」的16字經營策略。  日前,30年藍光宣布開啟第三次創業徵程,提出要做「長期主義者」。藍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藍光發展董事長楊鏗表示,藍光的長期主義,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十年磨一劍,去實現戰略目標。
  • 藍光發展:千億銷售額存「貓膩」,降負債有「法寶」
    不難想像,未來藍光發展歸母淨利潤增速有放緩或下滑的可能。眾所周知,房地產是一個重資產重資金行業,規模擴大和負債膨脹通常相伴相生,藍光發展的負債情況如何呢?永續債規模由2016年末的7.8億,上升到2017年末45.53億,截至2019年末為39.68億元,如果把這幾十億的永續債計入負債,恐怕藍光發展的淨負債率沒這麼低吧?值得注意的是,永續債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可以降低企業的淨負債率,但永續債融資成本要高於一般債務,如長期依賴於此,其利率將越來越高,最終吞噬企業利潤。
  • 藍光發展——憑藉預見性戰略目光,使得融資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引導企業立足於社會的根本基點是創新的理念與以人文本的思想觀念,其中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前進動力,是順應千變萬化外部環境的基礎。藍光發展作為一家優秀企業,已經牢牢捕捉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讓企業發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藍光地產到藍光發展,企業性質發生了變化,同時企業對自己的定位也產生了新變化。
  • A+H:藍光發展2019資本突破 一體兩翼助雙擎模式落地
    2019年10月18日,藍光發展旗下藍光嘉寶服務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大陸第16家,西部第1家在港股成功上市的物業服務企業,這意味著藍光嘉寶服務將獨立邁入國際資本市場。在重資產的房地產開發板塊之外,輕資產的物業服務則有著可持續經營和快速擴張的特性,這使得藍光在整體產業布局上更完整,產業板塊間的協同更有效。
  • 藍光發展目標落空跌出千億,楊鏗逼退老臣安排二代接班
    除了銷售倒退之外,一號君發現,藍光發展在年初業績發布會上對媒體和投資者披露的許多目標均未完成。比如,藍光發展提到,公司今年全年的投資任務繼續按照1500億貨值的規模去做鋪排。年中的時候,藍光發展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新增拿地項目36個,總建築面積約589萬平方米,貨值約800億元。
  • 藍光發展或跌出千億規模:又發高息美元債 借款創新高_個股資訊...
    藍光發展或跌出千億規模:又發高息美元債 借款創新高
  • 「四川地產一哥」藍光發展發債5億!稱年內淨負債率降至100%以內
    此前的9月25日,上清所披露信息顯示,藍光發展擬發行2020年度第二期5億元,基礎發行規模為5億元,發行金額上限10億元,為固定利率,將通過集中簿記建檔的方式確定。  至於募集資金用途,藍光發展表示,本期中期票據將全部用於償還有息債務,即「17藍光MTN001」,到期日為2020年11月1日,發行規模為30億元,擬償還金額10億元。
  • 對話眾安張堅鋼:「內外兼修」,穩健中謀規模擴張
    ━━━━ 管理紅利時代來臨,房企需「內外兼修」 「三道紅線」監管新規壓頂,融資環境再次收緊,極端藉助槓桿規模為王的地產遊戲規則不再,此前依靠市場、政策以及人口紅利獲得高昂利潤的方式已經過去
  • 藍光嘉寶服務姚敏:用智慧物業守護業主健康 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答:藍光嘉寶服務的發展是有明確目標的,我們計劃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成長為一家具有高成長性的、高美譽度的、高影響力的,集數字科技化平臺特徵一體的、行業排名領先的現代服務企業,在發展上做大做強,堅持規模與利潤並重,實現高質量增長。
  • 第三方檢測再獲早期巨額融資!高營收背後系運維成本增加,行業...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隨著專業檢測機構內生需求的不斷加大,融資需求逐漸從早期就開始吸納巨額資金,繼年初嘉檢醫學完成B輪1.1億元融資後,環保檢測領域康達檢測昨日(3月24日)完成A輪7000萬元融資。從企業早期發展的融資規模來看,類似融資數額在其他行業中並不多見。
  • 翻譯成本居高不下 網絡文學藉助AI破解出海難題
    (原標題:翻譯成本居高不下,網絡文學藉助AI破解出海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