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開陽縣馮三鎮新華村舊寨組的村民袁中貴,只讀到小學二年級,為了賺錢養家,只能幹苦力活:幫人和水泥修房子、開加工坊做粉面、養花、養雞、挖煤,直至不幸患病。
2012年,我左腿使不上勁,只能回家治病,花光了積蓄也不見好。後來,我癱瘓在床,家裡還欠了三萬多元的外債。作為頂梁柱,我幹不了活,家裡就靠我媳婦做農活維持生活,有時一個月都沒有收入,我媳婦150元都借不到,人家怕我們還不上。而且,那時我連大小便都要人幫忙,感覺生活都沒有什麼盼頭了,別人都說我沒有一點生氣。
袁中貴(中)
後來,在一位老中醫的治療下,我的腿慢慢恢復知覺。我每天能趕著家裡的十隻鴨子出去轉兩趟,腿腳逐漸利索起來。 2015年,當時的駐村幹部不僅給我鼓勁,給我申請了2頭生豬、1頭繁殖母豬和飼料,還幫助在讀大學的大女兒申請了助學貸款,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養豬的第一年,就繁育了30多隻豬仔。到2018年,我終於通過養豬,把所有外債還完了。
2020年4月以來,我投資了20多萬元,其中10萬元是貸款的,修建一個新的養殖場,爭取今年5月份將養殖規模擴大到500頭。現在,已經有十多戶村民跟我一起養豬。雖說我還完舊債又背新債,但情形不一樣了,現在的負債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聽說大家還要推選我當村民組長,我很高興。我感謝幫過我們家的人,所以我有機會就要帶著鄉親們一起幹,讓大家也能脫貧致富。 現在,女兒和兒子都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外出務工的妻子也決定回來和我一起養豬。對未來的發展我充滿信心,爭取能實現養殖1000頭生豬的理想。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卉 狄良軍 劉藍嬰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