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黃國璽。2018年3月,我派駐開陽縣米坪鄉伍寨村,成為一名駐村幹部。
2018年4月,我有幸與村裡貧困家庭李應祥一家結識。
記得初次到老李家走訪時,了解到他自小體弱多病,患有小兒麻痺症和肺部慢性疾病,與妻子結婚多年無兒無女。
因為做不了重體力活,他一輩子都沒有出過伍寨村。因為收入不高,再加上治療慢性疾病,他家成了村裡的貧困戶。
談及自己的事,他也是十分懊惱,不是自己不想去努力,而是自己年過半百,身體條件上已經無能為力了。
黃國璽幫助困難群眾 於是我連同駐村工作組和村支兩委多次召開會議,收集類似老李家的村戶。
大家集思廣益,對他們進行精準幫扶。有孩子的家庭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過上了新的生活,對孤寡老人我們採取國家民政兜底幫扶,對老李一家則通過大力發展養殖產業。
我們先是聯繫種牛,讓老李去慢慢養殖。養成以後幫他買賣,再擴大養殖規模。
現在兩年的時間過去了,老李家從一頭牛,發展到了四頭牛,通過養殖慢慢地改變自己的貧困狀況。老李還加入了公益性崗位,成為了一名護林員,每月都有了固定的收入。
「謝謝駐村工作隊的幫助,讓我脫貧致富奔小康!」每次見到老李,他總是不停道謝。
黃國璽幫助困難群眾通過這些年的幫扶工作,我也明白了:精準幫扶要注重激發貧困戶的脫貧內生動力,只有那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脫貧質量,確保不返貧。行之有效的政策幫扶,才會給貧困戶的收益帶來改善。現在,每當看到村民們露出幸福的笑容,我覺得一切都有意義。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晨陽
編輯 章虹
編審 閔捷 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