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當年的動畫片相比,真人版的劇情豐富了,但其潛在的觀念,卻被當初那部令地球村村民眼前一亮的動畫片足足甩出了幾條街去。顯然,與真人版《阿拉丁》一樣,迪士尼又想借這部片子蹭上一把女性主義,既能博取票房與觀眾好感,又能表現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先進性。但他們所塑造的故事,和女性主義已經分道揚鑣。
遙想當初,迪士尼的男權傾向備受詬病,於是乎這些年來,迪士尼進化了。在真人版《阿拉丁》中,公主的「我不再沉默」之歌唱與最終的登基,蹭女權的傾向到了肉麻的地步。但,即便公主登基又如何?那個有問題的社會制度並未改變,獨裁強權體系沒有改變,難道因為公主的父親開恩,把蘇丹之位交給公主,公主有幸啃到了獨裁帝國的一口蛋糕,就成了自由獨立了象徵了麼?
至今,迪士尼公主們的母親也基本等同於透明人,令人懷疑她們是不是從石頭縫蹦出來的神話物種,基本都是父親+女兒的家庭模式。這個年紀小小的女兒,不但沒有被身為監護人的父親所保護,不但要忍受父親的不通情理,還要為了父親隨時準備著豁出這條小命去。她們要為了父親,到野獸的家裡去當人質/深入險地/代父從軍等等……最後,她這個爹,說上幾句好聽的話,把本該屬於她的東西當成恩賜給予她,再一臉神聖慈愛地說幾句我愛你啊,你是我的驕傲,一切就在皆大歡喜中落幕。
沒有哪個公主脫離了傳統父權社會的規則,最後全都乖乖成了聖上的順民或既得利益者。迪士尼的骨子從未改變。
現在,我們再看看《花木蘭》。預告片中,木蘭的父親口口聲聲的「你要為祖宗家族爭光啊,要為咱們皇上服務啊,這是咱們的使命啊,這是咱人生的意義啊」云云,從而在根本上無視了那個皇權集權社會的真正問題,將一個畸形社會的畸形價值觀,愣是給宣揚得偉光正了,這已經背離了女性主義。塑造出一個有點個性有點勇氣的女性角色,然後周圍那些有權有勢之人開了恩,讓她能按照這個畸形社會的價值觀,像個男人一樣,為吾皇萬歲服務了,這就成女性主義了?這樣就成了人性的勝利,與自由獨立的象徵啦?
還有「我們的敵軍有強大的女巫助陣」的天雷滾滾的老套情節,多半,這個故事中百分之二三十的內容,大概又成了「好女人打壞女人」的男權梗老套路,把由男權旗幟下既得利益者發起的血腥戰爭,硬生生給扯到女巫和巫術這上面去,而不是動畫片中木蘭與人高馬大的單于鬥智鬥勇的較量,從而就虛化了戰爭的真實面。
可見,迪士尼的骨子裡,根本還是那一套老東西,沒怎麼改變過。縱然衣裝頻頻更換,但至今為止,迪士尼的「骨」,依然未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