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翻車!2020年,迪士尼還在拍「想像中的中國」

2020-09-12 文化產業新聞

9月5日,騰訊微博團隊發布公告稱,騰訊微博將於2020年9月28日停止服務和運營,屆時將無法登錄。因為關停而搶佔新浪微博熱搜位的騰訊微博,卻讓人不禁有些唏噓,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其關停?關停意義何在?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回復「騰訊微博關停」,獲取更多相關信息。


迪士尼想在中國賺一波電影票錢的念頭終究是落了空。


而這一切,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迪士尼搞砸了《花木蘭》,這大概是它在中國市場中最為慘烈的一次滑鐵盧。


國內第一日首映過後,《花木蘭》的口碑跌至4.8。網上的負面路透迅速影響了國內觀眾的購票選擇,比起這部迪士尼公主真人大電影,更多人將目光轉向了更有「中國味兒」的《八佰》與同期上映的另一部好萊塢巨作《信條》,因為「看不懂可以二刷,看爛片就是浪費錢了。」有影迷直言不諱地說道。


貓眼數據顯示,《花木蘭》上映首日排片佔比達到38.4%,然而上座率卻僅有8.9%,不及已經上映多時的《八佰》、《信條》。今日排片佔比達到36.8%,依舊遙遙領先,但上座率卻跌至7.7%,這也可以看出雖然國內影院對於這部影片抱有很高期望,但觀眾「用腳投票」的結果說明了一切。


以「迪士尼唯一東方公主」為噱頭的《花木蘭》,在中國觀眾面前實實在在地翻了車。當東方公主跌下神壇,好萊塢也將終於明白——


中國人的電影票再也沒那麼好賺。


100條熱搜預熱:中國人的期待被營銷「搞涼了」


《花木蘭》這個IP究竟有多大商業價值?


自從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耗資7000萬拿到了3.04億美元的票房,併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多項提名,拿下了安妮獎10項大獎後,這個勇敢堅毅的東方女孩已成為迪士尼公主系列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獨特面孔。


此外,對於中國人來說,《花木蘭》是迪士尼電影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大部分主角由華人出演、講述中國傳統故事、全球範圍傳播的真人電影,這對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舞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與影響。


這種情感羈絆在三年前劉亦菲獲選木蘭一角與一年前《花木蘭》預告片首發時的盛況可見一斑。即使是凌晨發布的預告,仍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被全網「刷屏」,觀眾紛紛為劉亦菲的英姿颯爽而拜倒。


此後,嘗到甜頭的迪士尼中國宣發團隊在影片預熱期的一年內展開了「轟炸式」的營銷。


從影片的選角定妝、預告片細節、影片刪減到各國海報、影片定檔、撤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一出話題大戲,這部本該製作完成的電影也隨時事熱點不斷「加戲」、「刪減」,「Me Too」事件掀起高潮之時,迪士尼甚至為了「政治正確」生生將原始CP拆掉。


據統計,在上映前一年間,關於影片《花木蘭》的熱搜就已有上百條,前期圍繞著劉亦菲男裝、舞劍、上馬、落淚甚至項鍊衣裝瘋狂營銷,後期則是在一次次撤檔中百般賣慘。


這些熱搜與話題詞條,要麼是與演員自身相關,要麼則與發行事件相關,真正關於影片內容的介紹少之又少,雖然看上去話題熱度不斷,觀眾期待值也與日俱增,但實際上引導觀眾注意力的究竟有幾分真正與影片相關?宣發團隊並沒有給出一個答案。


當宣發從影片本身持續跑偏到「場外」因素,窮盡心思討好市場與觀眾,反而將影片價值邊緣化之時,「站得越高、摔得越慘」的隱憂也會愈發凸顯。


《花木蘭》的翻車與其說是一種對被打擾、注意力被消耗的在意,不如說更多是一種對影視作品開始「濫用期待」的失望。影片宣傳可以「揚長避短」,但影片內容的核心不能是那個被藏起來的「短」。


一味吹捧式的「熱搜」,在影片上映後成為觀眾「落差感」的元兇。

貨不對板:政治最不正確的「政治正確」


「花木蘭濃妝」

「花木蘭為什麼住福建土樓?」

「鞏俐眼罩」

「李連杰傅滿洲造型」

......


從預告片中寥寥幾個鏡頭釋出至今,國內觀眾對於《花木蘭》服化道的質疑就從未停止。


即使片方拿出歷史課本中的「原圖」做比對,《花木蘭》影片中跨越歷史朝代,甚至跨越大半個中國的時空割裂感還是讓從小必修中國歷史的觀眾們感到生理不適。


本以為劉亦菲的「小丑」式濃妝與福建土樓的背景會成為這部電影最大的「槽點」。但在看到正片後,你才會發現,在《花木蘭》中你能實現各種形式的「穿越」。


你不僅能見到花木蘭鳳凰于飛與超能力國產女巫1V1戰鬥,還能見到魏晉背景下的宮廷嬪妃打著陽傘在滿清風格的宮殿面前嬉笑打鬧,這些「奇葩」場景的出現,足以見得製作方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在意與不遵守。



此外,迪士尼還精心打造了一些「政治正確」。


受MeToo運動影響,早在劇本創作階段,《花木蘭》就把原版動畫中的李翔一分為二,變成花木蘭的導師唐將軍和同隊的士兵陳宏輝,只是為了避免「上下屬戀情」。


《花木蘭》導演Niki Caro也表示,早期版本中還有一場花木蘭和陳宏輝的吻戲,但迪士尼中國高管認為「這對於中國人而言不太合適」,就刪去了這一片段。為了吸引中國觀眾,電影中化用了《木蘭辭》中的「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實際上,這些看似「政治正確」的操作根本沒有觸及到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宣揚的忠孝內核。而對於花木蘭這一人物本身令人動容的女性精神與獨特品質卻雜糅得不倫不類。


在花木蘭的人設打造中,片方注入了西方的個人主義和女性主義,將東西方文化進行融合,電影中的花木蘭獨立自主、機智勇敢,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實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並且勇於追求自由和幸福,這是典型的西方女性主義思想。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汲取中,花木蘭似乎又顯得過於刻板。獨立自主的女英雄始終遵循著傳統的「忠孝」觀念,誓死保衛皇上,要為家族帶來榮耀,皇權和家庭似乎遠比實現自我重要。


所謂的「忠勇真」更像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於是花木蘭從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代表變成了拒絕傳統禮教崇尚自由式的女權代表,從孝道典範變成了女權典範。



價值觀的搖擺模糊,讓這部影片變成了「四不像」,成為了最貨不對板的「政治正確」產物。

電影中的左宗棠雞:2020年,迪士尼還在拍想像中的「中國文化」


如果說內容創作上的錯漏百出來源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那「中國特供」版的海報就足以見得迪士尼對中國電影市場的理解,仍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刻板印象。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在情感上難以接受的核心,其實在於對於中國文化走向國際的滿滿失望。


即使中國已經成為公認的世界第二大票倉,西方人還在試圖以「想像中的中國文化」騙取中國人的票房。


本以為《花木蘭》能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招牌,卻沒想到這一重要的歷史文化IP卻成為了好萊塢文化挪用、文化誤讀的典型例證,有著濃濃的東方主義色彩。


實際上,東方主義源於歐洲中心主義世界觀,包含西方人對泛東方文化的刻板印象、藐視態度和偏見性思維;西方人通過想像對東方故事進行本土化重構,客觀上會加劇雙方誤解和認知偏差,是為實現自己利益而對其他文明進行壓制、同化的行為。


在世界電影史乃至輿論場上,很多時候中國的自我表達都處於失語狀態。真實的、正統的內容傳播不出去,過時的刻板印象便佔據了主流。


在過去,好萊塢影史中的中國形象要麼是封建落後與愚昧的代表,要麼就是極富神秘色彩的高能人設。而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崛起,西方電影對於中國人的形象更偏向正面化,但仍未脫離「生搬硬套」、「強行植入」的範圍,有的強行加上中式場景、中國元素,有的一定要在隊伍裡插進個中國配角,但對於中國文化的內核卻始終難以把握好。

從結果上看,《花木蘭》的跨文化交流無疑是失敗的,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迪斯尼、名演員、全英文、超級大IP、巨額投資,幾乎把電影界能用的最優質資源全用上了,只為向世界講一個中國傳統文化主題的美好故事,結果究竟為何是這樣?中華傳統文化的國際化之路任重道遠,中國電影IP實現文化輸出的康莊大道究竟路在何方?


部分資料來源:河馬電影、虎嗅APP、網視互聯、營銷娛子醬、娛理、晨讀書局

作者:金小碗

美編:石芮嘉

推廣:黎曉燕

文化產業新聞:

創建於2013年4月,微信內創建最早、最有價值的文化產業諮詢平臺,在業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中國文化報》曾做專訪,刊發題為《生產高品質內容,做專業自媒體平臺---文化產業新聞:不做新聞的搬運工》的報導。發送最新行業動態和分析報導,連結政府、企業、學界的信息中轉站,文化產業相關從業者學習、交流、宣傳的必備工具。


相關焦點

  • 《花木蘭》翻車:2020年,迪士尼還在拍「想像中的中國」
    文|文化產業新聞 金小碗迪士尼想在中國賺一波電影票錢的念頭終究是落了空。而這一切,都是自己「作」出來的。迪士尼搞砸了《花木蘭》,這大概是它在中國市場中最為慘烈的一次滑鐵盧。國內第一日首映過後,《花木蘭》的口碑跌至4.8。
  • 為什麼說迪士尼拍不好中國花木蘭
    1、復古海報從大陸海報發布的那刻起,迪士尼《花木蘭》就走向了被嘲諷的道路。》幾乎是1998年迪士尼動畫片《花木蘭》的復刻版,而動畫片版雖說不上經典,但也獲得了一致好評,全球總票房超過3億美元,獲得了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豆瓣評分也比較可觀。
  • 《花木蘭》:迪士尼公主與家國想像
    引子迪士尼2020版《花木蘭》在上映後飽受惡評,作為一個逆向文化產品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爭議,圍繞「文化輸出」還是「文化挪用」的說法,輿論批評主要集中在「不夠正宗中國」這一老觀點上。但事實上,迪士尼為影片做了大量的工作、建構了自身的邏輯,這個標準不能以正宗不正宗來衡量。
  • 《花木蘭》:迪士尼公主與家國想像
    引子迪士尼2020版《花木蘭》在上映後飽受惡評,作為一個逆向文化產品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爭議,圍繞「文化輸出」還是「文化挪用」的說法,輿論批評主要集中在「不夠正宗中國」這一老觀點上。但事實上,迪士尼為影片做了大量的工作、建構了自身的邏輯,這個標準不能以正宗不正宗來衡量。
  • 糟蹋《花木蘭》的迪士尼,這次虧慘了
    比 如,花木蘭的故事背景是北魏時期,但電影中花木蘭住在於宋元時期出現的福建土樓。再比如「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真的拍成了並排跑的兩隻兔子…原詩中,不是用來形容木蘭十幾年沒有被識破女兒身嗎?2迪士尼還是頭一次這麼慘花木蘭的爛,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讓本就因為疫情虧慘的迪士尼雪上加霜。
  • Q3財季虧損、《花木蘭》翻車,迪士尼的「本命年」有點難過
    而坐擁IP,依託動畫或電影中的經典場景和人物而建起的迪士尼主題樂園,多家也被迫暫停營業。上個月,迪士尼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巨虧47.2億美元(近330億元人民幣)。而迪士尼的中國市場也有些尷尬,雖然最早恢復遊樂園業務,但 「最貴」公主《花木蘭》口碑票房雙崩,同時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的「迪士尼英語」培訓業務也敗走中國。
  • 1998年動畫片《花木蘭》,迪士尼最成功的中國元素作品
    因為那部動畫片簡直太好看了,堪稱迪士尼最成功的中國元素作品,該重溫一下了。現在回想起來,九十年代末的影視市場,花木蘭簡直就是一個超大的IP,除了電影,連電視劇都是一部接著一部拍,不過最亮點的還是迪士尼那部動畫片。一、製作花費大這部動畫片的總製作成本是7000萬美元,現在看來簡直是太少了是不是。
  • 迪士尼被群嘲,《花木蘭》定檔海報翻車?但卻是一次成功的營銷
    ,在中國也發現了其未來無限的空間,《花木蘭》當年內地的配音陣容也是異常強大的,也是從此開始,拉開了迪士尼動畫片明星配音的慣例。因為這次的《花木蘭》的海報,很像簡單的複製粘貼PS作品,同時也看不出什麼所謂的設計感,很難想像這是一款可以在迪士尼嚴控品質層面下通過的海報。小翼君甚至覺得是不是製作海報的同學聽錯了,迪士尼要的是定檔本土海報,而不是土海報。
  • 迪士尼《花木蘭》的宿命:難以擺脫票房的低迷
    由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早就官宣了預告片,觀眾也發表了一堆的評論,可是,原本定檔的2020年3月27日院線上映卻因為疫情宣布撤檔。接著等來的消息便是取消北美院線上映,取而代之的是將在美國及部分市場於9月4日起直接上線Disney+,訂閱用戶需要額外花費29.99美元的租賃價格觀看此片,這相當於人民幣兩百多塊。
  • 迪士尼拍的《花木蘭》不符合我的胃口
    今天看了下迪士尼拍的《花木蘭》,為了不給抱有不管你說什麼我就是要看的朋友留個空間,我不會劇透,但是我認為我打分的話會打不及格。中國古人講究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花木蘭作為一個中國古代的美好童話,並沒有神鬼之說,而是花木蘭為了盡孝,替父盡忠,為國守則(匹夫有責),踏上了女扮男裝,徵戰沙場的血色浪漫。
  • 花木蘭電影花木蘭迪士尼真人 花木蘭迪士尼真人預告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最新海報和預告片的發布,劉亦菲柔中帶剛的眼神中,為這部電影奠定了基調。那麼美國人眼中的花木蘭為什麼是她?據了解,《花木蘭》的選角導演團隊訪問了五大洲,看了近1000名候選人。因為這個角色需要可靠的武術技能、流利英語的能力,以及最難以形容的要求:明星素質。
  • 《花木蘭》口碑撲街,網友:迪士尼這次是欠我一張電影票
    從迪士尼接連邀請兩位華人圈的大咖導演來扛《花木蘭》這個大旗來看,迪士尼這次的《花木蘭》從一開始就是「誠意滿滿」,我們作為中國觀眾,看到美國頂級的影視娛樂公司為了迎合國內市場做出的努力更應該感到自豪。花木蘭作為迪士尼「公主系列」中的唯一一位來自中國的公主,這次的《花木蘭》真人版迪士尼從一開始可謂就是「煞費苦心」。
  • 《花木蘭》爛在什麼地方?迪士尼,不願意了解中國,那就滾出中國
    這些金光閃閃的招牌,讓《花木蘭》成為了無數人最值得期待的影片。因為受今年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迪士尼公司損失慘重,本來指望著《花木蘭》回一波血。第一次在「迪士尼+平臺」上線後,爛番茄指數高達79%,一周後在中國上映,卻一下子惹怒了中國觀眾。
  • 因「花木蘭」符合迪士尼選題標準,劉亦菲真人版《花木蘭》來了
    今天我們來聊聊迪士尼拍中國傳統故事「花木蘭」的故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這首美妙的樂府詩是我們從小就熟讀和背誦的,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很喜歡這位傳奇女子的。
  • 《花木蘭》:迪士尼真人電影的又一次失敗
    從1989年的《小美人魚》動畫電影到2020年的《花木蘭》,中間的每一部迪士尼出品的電影我都有看過,而且很多電影都不止看一遍。動畫看了很多遍,花木蘭也是迪士尼歷史上第一個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主角,即使動畫在東方外衣裡面講的還是十分美式的故事,但是當年迪士尼的敬業,專業以及創意都促成了這部動畫的成功,讓所有動畫愛好者迷上了這樣忠勇真兼備的花木蘭。隨著時間推移,劉亦菲主演的真人電影版《花木蘭》預告各種資訊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期待這部電影。
  • 求求迪士尼放過我們的花木蘭吧!中國網友:就這?
    那些曾滿心期待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信誓旦旦要去影院多刷的盆友們,你們還好嗎?迪士尼和irregular choice聯名的花木蘭鞋所以,不懂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真的拍不好中國故事?中國觀眾:???所以,真的是因為外國人拍不了中國故事嗎?
  • 蹭迪士尼《花木蘭》熱度?國漫版《花木蘭》導演:我們做得更好
    迪士尼《花木蘭》電影在本月正式上映,而動畫版《木蘭:橫空出世》將於10月上映,卻被網友指蹭迪士尼《花木蘭》熱度,導致動畫版導演親自回應!如果要問現在什麼電影最熱?那必然是由迪士尼出品,劉亦菲主演《花木蘭》電影了。
  • 豆瓣評分4.7,迪士尼的《花木蘭》為什麼討好不了中國觀眾?
    同時作為一個在中國成長、生活的普通人,你也會因為電影中的一些情節和細節感到違和。《花木蘭》是一部獻給中國觀眾和女權主義者的電影。電影中的女主角經歷自我認同和身份認同的過程,女性之間的互相幫助讓花木蘭走向榮耀。而在討好中國觀眾方面,電影其實也做了不少的功課。片頭的兩隻兔子就是大家熟悉的《木蘭辭》中的那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 迪士尼經典動畫花木蘭,翻拍真人電影,BBC稱:2020不容錯過佳作
    2020年,備受矚目的電影《花木蘭》將帶來迪士尼的第一位中國公主。相信《木蘭辭》的詞句還在很多人的腦海迴響,一晃便已是流年飛逝,1998年上映的迪士尼的經典動畫電影花木蘭,作為不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或許也沒有幾人再記得哪部動畫。
  •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裡的中國秘密,你發現多少?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從選角到拍攝再到宣傳,都備受關注,當地時間3月12日晚,《花木蘭》英國首映禮在倫敦舉行,劉亦菲等主創盛裝出席。而就在幾小時後,迪士尼官方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花木蘭》全球撤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