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賣早餐的,都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盛的都是滾燙熱飯,有毒嗎?

2020-12-10 食味菜譜

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餐提供的能量,可供全天30%的消耗量,尤其是孩子或者上班族,會影響注意力聽講,幹工作也力不從心,早晨起得晚,懶得動鍋了,出門隨便找個早餐店,3-5塊錢搞定,一般就是一碗稀飯,一根油條,或者一碗胡辣湯、豆腐腦,配點小鹹菜,很多早餐店都是露天營業,上一餐客人吃剩下的碗,上面都套了一個塑膠袋,到我這直接換了個新袋,熱氣騰騰的飯就端上來了,原來倒沒感覺什麼?現在不禁一想,塑膠袋經過高溫一燙,難道這東西沒毒素嗎?

只要您在外面吃過早餐, 那麼90%應該會碰到過此事,尤其是在路邊攤或者早市,商家這樣做,無非就是圖省事,免去了刷碗的工序,如果挨個洗一遍,耽誤事不說,還要增加額外的成本,而一分錢一個的塑膠袋就解決了大麻煩。

人們總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使用,你要打包帶走,肯定就要用到,你要在這吃,肯定也要用到,如果裝些涼菜、涼皮,也就算了,但剛出鍋的饅頭、包子、油條、溫度十分的高,商家說用塑膠袋裝乾淨,食品級的沒毒,誰信呢?他自己都不吃。

早餐的黃金時間,也就2個小時,作為夫妻搭檔,一個加工製作,一個售賣,如果不套用塑膠袋,在效率上可能會損失一部分客源,多搶幾個顧客,多賺一點是一點,剛出鍋的油條,高溫能直接燙漏塑膠袋,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有的朋友要說了,之前網上科普過,白色塑膠袋的原材料是聚丙烯顆粒,能達到安全無毒,我要說您想多了,方便袋在小作坊就能生產,白色袋大多是醫療垃圾,成本低廉,真正的聚丙烯顆粒成本有多高,合著幾千塊錢一噸,你是真不了解咱們的製造能力啊,真正的食品級塑膠袋,上面必須印有「食品級」三個字,縱觀回想一下,咱們吃的塑膠袋有嗎?

網友1:我都混到吃露天攤了,還談什麼健康?

網友2:我月入十幾萬,也經常吃路邊攤,雖然我知道不健康,但是沒辦法,到處都是這樣,也沒有人管。

網友1回答的問題,話糙理不糙, 但是轉念一想,難道吃泡麵、吃路邊攤就沒資格談健康了嗎?咱們從來不缺網絡「鍵盤俠」,國家明確規定了「限塑令」,成人們能忍,主要是學校周邊,也慢慢發展成了這樣,吃上三五次也沒啥影響,孩子經常吃等於慢性中毒,對神經造成損傷,嚴重的會致ai,有的塑膠袋拿酒精擦拭後,還會出現可怕的掉色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塑膠袋無處不在,也確實給人們提供了方便,如果用來裝涼菜、涼皮,是沒啥問題的,如果超過70度的高溫,可要小心了,只能說儘量避免,不僅為了健康,更是為了環保。

1、裝滾燙的食品,比如拉麵、油條、熱粥、胡辣湯、稀飯等等時,儘量自帶餐盒,遠離塑膠袋。

2、選擇食品容器時,儘量選擇食品級不鏽鋼、陶瓷、玻璃等等。

3、多喝水,增加新陳代謝,能夠排出體內的塑化劑。

塑膠袋套在碗上,再倒入滾燙的食物,有沒有毒,我想應該都能判斷出來,塑化劑了解一下,你作為消費者,能接受用塑膠袋裝早餐嗎?

相關焦點

  • 街頭賣早餐的,都愛在碗上套「塑膠袋」,裝上滾燙的熱飯,有毒嗎
    生活好了,早餐也變得豐富多樣,有人喜歡在家裡做早餐吃,主要乾淨衛生,還吃得舒服,有人也喜歡在外面吃早餐,主要方便,還多樣化,特別是起早貪黑的上班族,根本沒有時間在家裡做飯,很多時候吃早餐都很隨意,在外面買袋麵包,買個洋快餐,更多人愛在街邊的小吃攤吃早餐,因為它們種類多,又價格便宜,
  • 帶著塑膠袋的早餐衛生嗎?和滾燙的食物接觸後會不會有毒?
    相信大家平時走在大街上都看到過路邊攤,很多賣街頭小吃的老闆都會在碗上或者盤子上套一個塑膠袋。或者平時大家上班的時候來不及買早餐,尤其是大城市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經常見他們帶著早餐邊走邊吃。那麼有的朋友就發問了,帶著塑膠袋的早餐衛生嗎?和滾燙的食物接觸後會不會有毒?
  • 街頭的早點,都在碗裡套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對於經常在外面吃早點的人來說,會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別管是盛湯還是盛稀飯,早點攤的老闆看似很衛生地將一個塑膠袋套在碗裡,然後一勺熱湯便澆在了碗裡,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對此,有些人認為不乾淨、有毒,而有些人卻認為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感覺很正常,這個做法衛不衛生呢?
  • 用塑膠袋打包滾燙飯菜,有毒嗎?只要不超過這個溫度,還可以將就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塑膠袋,尤其是早餐店,黃金時間有限,老闆為了節約時間,會在碗上套個塑膠袋,一個顧客吃完,把塑膠袋一扔,換一個新的就好,即使來買早餐的也一樣,為了方便,老闆會直接會用塑膠袋給顧客裝食物,但有沒有人想過,用塑膠袋來盛滾燙的飯菜,會不會有毒呢?
  • 多數塑膠袋都有毒 專家忠告最好用布袋
    南方網訊儘管有關方面多次呼籲,用塑膠袋裝食品不利於健康,但人們還是習慣於用塑膠袋包裝食品。對此,有關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千萬別忽視塑膠袋有毒這一事實。隨手抄起塑膠袋就用來裝食品,是健康的大敵。    據介紹,現在人們使用的塑膠袋有三種:一種是既不能沾皮膚,又不能放食物的,只能用來裝建築材料;一種是可用來裝服裝;還有一種是可勉強用來盛放食品的。這三種塑膠袋有的含「毒素」,如聚氯乙烯塑料就是有毒的品種,其原材料是無毒性的,但在製作塑料的過程中加入了有毒的增塑劑。另外,有些塑料製品中加入了穩定劑,而這些添加的穩定劑主要是硬脂酸鉛,也有毒性。
  • 早餐攤只賣豆腐腦,八旬老爺爺每天都來吃,一碗兩元每天賣幾百碗
    因為磨豆腐是一整套事情,從選豆子洗豆子泡豆子,再到推著石磨反覆磨三遍,所以有些地方的老年人至今還把豆漿稱作三漿,大豆富含蛋白質很容易變質,因此磨豆腐都是當天做當天賣,磨豆腐的人是睡半夜起五更。豆漿做好之後點上滷水凝固定型就是豆腐了,豆腐的老嫩程度由點多少滷水決定。豆漿點的滷水少就是豆腐腦,做豆腐腦相對而言要比做豆腐和豆腐乾輕鬆很多。
  • 瀋陽4點開門的餛飩店,用塑膠袋裝著吃,7元1碗皮薄肉少客人也愛
    做早餐可以說是餐飲業中最辛苦的一環,早起晚睡休息不好不止,而且利潤也不高,最關鍵的是味道不好,很快就會被淘汰,因為來吃早餐的基本上都是固定人群,只要不對胃口,客人自然就越來越少了。陳師傅的爺爺最早在南京賣餛飩,後來父親在上海也賣過,自己回到瀋陽紮根後,就把爺爺和父親的手藝接過來,就有了這家小店,在瀋陽演技開了15年,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都能賣幾百碗,飯點店裡基本上沒位置,只能坐在路邊吃。陳師傅家的餛飩小碗7元大碗8元,是附近小吃榜第一名,餛飩皮非常薄,肉餡也不多,皮薄肉少但是客人卻很愛,好多衣著光鮮開著豪車的人也愛來吃。
  • 早餐煮碗面啥都不放,醬油簡單調味5分鐘上桌,全家都說好吃
    不上班的日子,全家都不用定鬧鐘,睡到自然醒再說,小區裡也是比較安靜,沒有喇叭聲、沒有廣場舞,安靜得很,我們都是八九點才起床,然後簡單吃個早餐,家裡麵條、餃子、饅頭、包子都有,也很方便,爸爸說,現在每天的早餐感覺很簡樸啊,一碗麵都都把我們打發了,你是咋想的,還不是起床晚的原因,趕緊吃點算了
  • 阿姨街頭賣橡子涼粉,1碗5元,1天的收入讓兒子都羨慕!
    阿姨街頭賣橡子涼粉,1碗5元,1天的收入讓兒子都羨慕!她說注意比例,1碗粉6碗水,熬煮至粉面變成糊糊,糊變色就盛出放涼即可!但是在攪拌的過程中只用筷子肯定是不行的,很容易就會糊鍋,而且還會有很多顆粒狀,不均勻!所以他們使用的都是新買來的電鑽,來攪拌橡子粉!
  • 楊樹浦路1963弄依仁裡 施山靈老伯伯 (老虎灶,吃泡飯和寧波碗)
    如果燃燒起煤球爐子,也不用往冷飯裡,衝進滾燙的開水了,直接把盛有冷飯的鍋子,倒進冷水,坐到火旺旺的煤球爐子上,燒熱也就完事,然後吃唄。開水嗎。手拎著一隻,細竹條辮成的竹殼空熱水瓶,和帶上一分錢在口袋裡,去到老虎灶上,讓給灌滿一熱水瓶熱水,然後給燒老虎灶的人一分錢,用這一瓶應該就是滾燙燒開的熱水,衝泡冷飯,泡成泡飯。用滾燙開水,衝泡上三次,為吃口最佳。
  • 自己做的菠蘿飯好吃又實惠,果香濃鬱口感豐富,每一口都是享受
    每年的菠蘿季都會在家裡做許多次菠蘿飯,因為實在是太好吃了!喜歡自己做的菠蘿炒飯,口味清香,果香濃鬱,可以放很多很多種食材,吃進去的每一口都是一種味蕾的享受!製作菠蘿飯其實沒那麼複雜,最常見的就是做好的炒飯裡加上菠蘿丁一起再炒一炒,再裝進菠蘿碗裡就可以食用,如果想讓味道更濃鬱,還可以把裝好炒飯的菠蘿碗放到蒸鍋裡蒸一蒸或者放進烤箱裡烤一會兒,通過加熱,讓菠蘿的香甜浸入炒飯裡。
  • 塑膠袋有毒 專家提醒千萬注意勿用塑膠袋裝食品
    新華網哈爾濱8月4日電(張蕊)儘管有關方面多次呼籲,使用塑膠袋裝食品,不利於身體健康,但是人們在生活中還是習慣於用塑膠袋包裝食品。對此,哈爾濱市環保局有關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千萬別忽視塑膠袋有毒這一事實,隨手抄起塑膠袋就用來裝食品,這是健康的大敵。
  • 地攤最火的早餐小吃,做法簡單,味道獨特,6塊錢1碗,顧客排隊買
    我很樂意為大家做飯,也很樂意將做飯中的經驗和樂趣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希望大家給予我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動力,為大家做出更健康美味的美食導語:地攤最火的早餐小吃,做法簡單,味道獨特,6塊錢1碗,顧客排隊買自從國家開放地攤經濟以來,我們這邊的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擺地攤的
  • 時隔半個多月再次上熱搜,「二次元」這碗飯,喬詩語不吃了?
    時隔半個多月,喬詩語再一次上了微博熱搜,很多人以為又是什麼新的「瓜」,但是後來才發現,這還是之前那件事,只不過對她造成的影響蔓延得更深而已。 「我崇拜的配音哥哥,我喜歡帥哥,我看了,我喜歡,我轉,怎樣?」
  • 用塑膠袋裝食物有毒嗎?怎麼挑選安全健康的食品用塑膠袋
    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僅僅可以果腹就好,今天要求兼具色香味,一天之中從早起到晚睡需要消耗大量的食品,隨之而來的就是塑膠袋到處可見,用塑膠袋裝食物有毒嗎?怎麼挑選安全健康的食品用塑膠袋?今天小編就來解答這些問題。
  • 重慶人的「早餐」,黃豆、香菜、海椒,一樣都不能少
    重慶人早餐吃什麼? 辛辣又美味,一碗小麵條打開了我們的味蕾 無論身分高低,無論男女老幼,在一家麵館裡,都不過是一個食客。一碗麵條是一個盛宴。吃完之後,相當於補充能量,準備去上班了。對於新的一天,加油!
  • 山西大媽去美食城吃飯自帶飯缸子:小心點總沒錯
    4月20日中午,位於山西太原的一處地下美食城已經恢復了疫情前的熱鬧,商家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人們摘下口罩坐在一起吃飯有說有笑,但基本所有人使用的餐具都不是一次性餐具。只有一位中年阿姨不同尋常,她手中拿的餐具一看就是從自己家帶出來的,經過簡單詢問阿姨告訴我們:飯缸是自帶的,雖然疫情已經不那麼嚴重,但在外面吃飯還是要注意防控和衛生,既對他人負責,又能保障自己的健康!(圖左美食城,圖右為帶飯缸的阿姨)在美食城一家賣麵條的小攤前,老闆在桌子上放了兩摞用餐的碗,往來吃飯的顧客們大多都是直接用飯店的碗吃飯,只有筷子都是用的一次性的。
  • 復工帶飯吃什麼,這篇帶飯攻略值得你看一看
    如今疫情開始緩和,各地開始復工,對上班族來說,吃飯是個問題,既衛生又合胃口的午餐無疑就是自帶盒飯,現在很多上班族都是選擇這個方法來解決午餐的。需要注意的是,帶飯也有很多限制,如:什麼菜餚可以帶?哪些的菜餚不易變質、更適合微波爐加熱?飯盒應該怎麼選擇?吃什麼好?下面小編將為你一一揭曉。
  • 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幾代人記憶 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在翔安馬巷老街內,街邊美食碗仔粿撐起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在馬巷,池王爺廟門口、五甲尾路口以及馬巷車站和馬巷鎮政府附近,碗仔粿攤位隨處可見,攤主幾十年如一日,用心做好這道馬巷人最愛的美食。  最綿長的鄉愁是家鄉美食,回故鄉最短的路是從嘴到胃。對馬巷人來說,不管離家鄉多遠,家鄉的味道都難以忘懷。《走街串巷話馬巷》之美食系列報導今起推出,記者帶您暢遊「舌尖上的老街」。
  • 早餐是「暴利行業」嗎?為什麼連阿里巴巴都開始賣早餐了?
    大部分年輕人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都是行色匆匆,能空出時間來吃早餐,屈指可數,早餐,似乎逐漸成為了一種奢侈,很多年輕人的早餐也從傳統的稀粥、豆漿、油條變為了牛奶和麵包。如果市場沒有發生改變,一切似乎也就這樣了,但是在新零售的背景下,阿里再次做出驚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