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貧女難陀燃燈供佛 蒙佛授記四十劫後成佛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佛教常說六波羅蜜,其一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又分三種,法施、財施和無畏施,無論什麼布施都有相應功德福報。就財施說,布施所得福報大小關鍵是看布施者的願心。上回小編發過一篇故事,題為「老人施石建寺,臨終往生天道」,那位老人只是施捨一塊石頭,死後就能生在天道;今天這則故事,同樣出自《經律異相》,原始出處是《貧女難陀經》。在這篇故事中,貧女難陀依靠乞討所得,布施一份燈油,但她發心很大,因此佛陀給她授記,說她四十劫後可以成佛。

因為燃燈供佛這個功德,四十劫後可以成佛。(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曾有一段時間,釋迦牟尼佛住在給孤獨精舍,波斯匿王非常崇敬佛陀,發心供養佛陀及諸大眾眷屬,為此他在祗洹精舍方圓一百六十裡內,普遍燃起明燈供佛,老百姓們都爭著前來觀看。

當時有一個貧窮的女子名叫難陀,所謂「貧無立錐之地」,用來描述她的現狀,真是一點都不過分,因為難陀不僅衣食無著,而且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那天難陀看到精舍附近這般熱鬧,就問過路的人,這才知道是波斯匿王用一千鬥油燃燈供養佛陀。難陀聽到這個消息,當即反問自己:「我是因為什麼才會這樣貧窮?我應該去供養佛陀。」

於是難陀就去街市,挨家挨戶乞討,得到若干雜飯。難陀心裡思量:「我應該把這些飯菜賣掉,換一點錢用來購買燈油,前去燃燈供佛。」

難陀用手裡這些雜飯換來一個錢,拿著錢幣來到油店。店主問她:「你只買一個錢的油,想做什麼福德?」難陀堅定地回答說:「我想燃燈供養佛陀。」店主聽後非常讚嘆,隨喜難陀這番功德,拿出足夠供一盞燈的油,施捨給她。難陀拿到燈油也很歡喜,就向祗洹精舍走去。

這時佛陀依靠神力已經獲悉難陀即將到來,就告訴大弟子阿難:「有一位大長者要來這邊作無上的福德,不能自己進來,你快開門讓她進來。」

波斯匿王就在精舍之中,聽佛陀這樣講,心裡暗自思量:「我是世間最尊貴的君主,來這裡舉辦供養佛陀的燃燈大會,難道還會有比我更尊貴的人?佛陀為什麼沒有稱讚我,卻稱讚另一個長者?」

過了一會,難陀在阿難引領下,來到佛陀面前,點燃明燈,就在佛陀面前發下大願,還為一切眾生求佛知見,要使光明照徹十方,並讓幽冥惡道中一切眾生都獲得休息。發願之後,難陀退出精舍。

到第二天早晨,佛陀大弟子摩訶目犍連逐一查看所有明燈,發現唯有難陀那盞明燈光亮如前,目犍連嘗試去吹滅明燈,可惜怎麼都吹不滅;他運用神通挪來五恆河水潑明燈,明燈依然不曾熄滅;接著發動迅猛大風,明燈依然光耀如前。目犍連用完各種神通力,始終不能撲滅明燈,心裡不由有些恐懼。

這時候佛陀告訴目犍連:「點燃這盞明燈的人,擁有至誠的心。由於這個原因,這盞燈將長明不熄。即便羅漢及闢支佛運用大神通力,一起來撲滅這明燈,也都不能如願。就算叫大鵬金翅鳥將大海水搬來,或者叫獅子王發出最大震吼,一起來撲滅這明燈,也都不能熄滅。」

太陽出來以後,難陀再次來到精舍,查看昨天那盞明燈,發現不僅沒有熄滅,而且光明絲毫沒有減弱,心裡非常歡喜,再次頂禮佛足,虔誠禮拜。

佛陀已獲悉難陀的願心,知道難陀想求無上正等正覺,於是放出五色祥光,光從佛陀口中出來。要知道佛陀每一次說法,方式各有不同:如果是授聲聞類記,光從佛陀頭頂進入;授闢支佛類記,光從佛陀兩眉中間進入;而授菩薩類記,光從佛陀口中進入。這一次佛陀放出的祥光,上至三十三天,完全通達,回來圍繞佛陀轉了三圈,又從佛陀口中進入。

這時阿難看見光從佛陀口中進入,覺得非常詫異,就站起來發問,究竟是何緣由。

佛陀告訴阿難:「阿難!你可曾看見昨夜燃燈的女子?這名女子壽終之後,因為燃燈供佛這個功德,來世轉女人身成為男子;在其後二十劫之中,不會再墮入三惡道,生到諸天,或成為金輪王;再過二十劫後,他會證道成佛,佛號為三曼陀優訶。」

相關焦點

  • 法華經:佛對三位尊者的成佛授記,從中你能領悟出什麼(36)
    原先尊者們在「念空」的狀態中對成佛不感興趣,認為那是菩薩們的事情。現在他們通過舍利弗、迦葉的成佛授記,心從「念空」的狀態下悚慄搖動,產生了成佛的願望。他們讚嘆佛,共同對佛說:「大雄猛的佛世尊是解開一切釋結的法王,讓我們見到聲聞成佛的授記 ,除掉了我們的熱惱,當下得清涼。」
  • 法華經:佛給迦葉尊者的成佛授記,光德國土其事如何(35)
    前面迦葉尊者以貧子認父記說了他的信解過程。既然真正信解了自己當作佛,佛在這裡給尊者做了授記。尊者未來的佛國是什麼樣子的呢?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佛的名號與因地的修行是很有關係的。根據《楞嚴經》,迦葉尊者是日月燈明佛時開始親近佛法的。從那時起,他常行供養佛的舍利、燃燈、為佛像裝金等佛事,感得自身在生生世世中常有紫金光聚,因為身光熾盛,又稱為飲光尊者。他於種種佛事中積功累德,最後堪破種種佛事的幻象,由法塵而悟入圓通。
  • 燃起佛前燈,照破眾無明!祈願佛光注照,心燈長明!
    《瑞應經》曰:「錠光佛時,釋迦菩薩名儒童,見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蓮華,以五百金錢買五莖蓮,合彼女所寄託二枝為七莖蓮奉佛。又見地泥濘,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發布地,使佛蹈之而過,佛因授記曰:是後九十一劫名賢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 燃燈佛是過去佛中最著名者,在佛教經論中,很多以燃燈如來為中心並說其前後出現諸佛之事例。
  • 《法華經》隨喜者得佛授記
    (第一百二十六段)【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藥王!
  • 法華經:從舍利弗的未來作佛授記中,你能覺悟出什麼?(23)
    這樣解讀四聖諦就是成佛法門。舍利弗領悟到了一切法的頂相,佛陀授記他未來作佛。繼續邊讀邊讀《法華經》【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
  • 《法華經》「提婆達多」得佛授記成佛
    出家後,卻一直懷有野心,至佛陀晚年,還做出了出佛身血與破僧的惡行。但在《法華經》中卻有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成佛的記載。有個阿私仙人,他四處遊歷,想找位「法器」來傳承大乘經典。這天經過一個大國,看到國王親自打大鼓向人民大聲宣布:「現在國家交由太子管理,我要到四方求法。
  • 《佛說菩薩本行經》繞佛一匝得授記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城中有一位婆羅門,他在城外設立祠壇,施設飲食,奉請諸婆羅門舉行祭祀祈福。祭祀完畢後,這位婆羅門就返回城內,此時恰逢世尊入城乞食,婆羅門在道路上見到佛的相好光明,巍巍堂堂,非常歡喜,於是繞佛一匝,向佛頂禮後離去。
  • 佛教常識:佛經中「授記」是什麼意思?初學佛者一定要看
    或者是佛弟子們死了之後往生何處,到最後就專門用來指佛對弟子們未來是證果。或者是成佛名號的預言之說,我們就把它叫「授記」。比如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前面是得蒙授記的,彌勒佛在釋迦牟尼佛身前也是得授記的,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那裡也是得蒙授記的。授記在諸佛成道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 《法華經》舍利弗得成佛授記
    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
  • 法華經:富樓那的成佛授記,那時候的娑婆國土比現在美好(48)
    佛成道後,他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戒,後證得阿羅漢果。他長於辯才,善於分別義理,後來專門從事開演佛法、教化眾生,被譽為「說法第一」。佛在此《法華經》中說,富樓那未來將在娑婆國土成佛。那麼,無量阿僧祗劫後的娑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 地藏經:地獄道中的主命鬼王,為何會被釋迦佛授記為無相如來?
    比如過去佛燃燈古佛就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並且連他的佛號都定好了,而釋迦佛又為未來佛彌勒佛授記,只不過還要許多劫之後才出世,所以我們就尷尬的處於一個「佛前佛後」的無佛世界。但是仔細看過《地藏本願經》的師兄應該都會有一個疑問——這裡面提到一位叫做「主命鬼王」的大鬼王,釋迦佛竟然當場為他授記成佛,相反並沒有提到主角地藏王菩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不成這位鬼王的功德比「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還要大嗎?還是說釋迦佛不小心忽略了呢?
  • 法華經:釋迦牟尼佛授記阿難,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含義(52)
    給五百羅漢授記完畢後,現在該授記誰了呢?根據法的有無,佛弟子可分為有學者和無學者。有學者是指三果以及以下的聖者。因為「有」相沒有斷盡,故稱有學。其修學時尚有法在心。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爾時阿難、羅侯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當佛陀授記完五百弟子時,阿難和羅喉羅也動心了,他們想:「我們每每也是這樣想的,假設我們也能得到成佛授記,這難道不是一件很暢快的事嗎?」
  • 《華法經》佛未弘法先授記舍利弗,是否美好的願景才是前進的動力
    我過去曾跟從佛陀聽聞過此稀有之法,又看到各位菩薩多蒙佛授記作佛,如我等二乘弟子卻沒有獲得佛陀的授記,心中覺得十分悲傷,錯失如來無量難測的智慧見地。我經常獨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或者靜坐,或者經行漫步,常常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們這些弟子同樣得入如來的智慧法性,為何如來佛以小乘法來度化我們呢,這都要歸咎於我們的根性不夠,並非因為世尊的偏心。為什麼如此呢?
  • 為什麼要在佛前供燈,我們為誰而供燈?
    為什麼佛門特別強調要在佛前供燈?尤其在這新舊年份交替之時,更要在佛前供燈?而燈,便是代表著智慧,我們在佛前點燈,點的就是智慧之燈,破除黑暗,燃起眾生心中的智慧,本具的覺性。而一切眾生原本都具有覺性,只是受制於五毒而無法覺醒。通過供燈這樣一個緣起,便是讓眾生有覺悟之機,在覺性當中獲得解脫,離苦得樂。我們都知道,佛是什麼?
  • 恭迎燃燈佛聖誕,燃起佛前燈,滅卻心頭火!
    因為燃燈佛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所以被稱為燃燈佛。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佛教有橫三世佛和豎三世佛之說。橫三世佛,是從空間上來說的,主管中央娑婆世界的,是釋迦牟尼佛;主管東方琉璃光世界的,是藥師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的,是阿彌陀佛。豎三世佛,是從時間上來講的,過去佛,即是燃燈古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佛,是彌勒佛。
  • 釋迦牟尼佛授記這麼多天人未來成佛,住世教化
    這個地方,就是得佛授記的一個地方。多少人得了佛的授記了呢?講了一個經典,佛講經典的時候就得到授記了,就有八那由他欲界色界的天子,復有無量百千人,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提心,都得了佛的授記,號正解脫如來。般舟三昧解脫,叫正解脫。「正解脫如來應供等正覺。」這麼多的,八那由他的和無量百千人得到佛的授記,他們將來住世教化,他們的壽命也是相等的。
  • 佛教:佛前十種供品的寓意和果報,您不可不知
    03供燈——表光明,得智慧供燈是原始佛教的傳統,早在佛陀還住世的時候就有這種習慣了,比如那個貧女供燈的故事,由於她發的心願太大,那盞小燈一直不滅這個習慣也被我們學習和繼承了,現在寺廟裡佛前基本都會供奉蓮花臺樣式的燈燭,非常漂亮,而且供燈的果報也很殊勝,將來可以得到智慧,如果覺得自己或者家人頭腦不是很好,不妨誠心的佛前供上一盞燈,以光明破昏暗。
  • 《法華經》佛說華光如來
    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術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無能知者。若欲行時,寶華承足。此諸菩薩,非初發意,皆久植德本,於百千萬億佛所,淨修梵行,恆為諸佛之所稱嘆。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諸法之門,質直無偽,志念堅固。如是菩薩,充滿其國。舍利弗!華光佛,壽十二小劫,除為王子,未作佛時。其國人民,壽八小劫。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授堅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的香案上,經常花團錦簇,諸佛菩薩宛如在花叢中微笑,顯得極為清淨、莊嚴。那麼,是不是佛菩薩跟凡夫一樣,也貪戀嬌豔美麗的花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以慈悲心平等加持世間一切眾生,並不會因為誰上供鮮花,就對誰格外偏愛。其實,這樣的想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妄想顛倒。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 佛教:用水果供佛時,這三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深究起來,供養屬於菩薩六度中的布施,將世間種種美好之物擺放在佛前,感念佛恩的同時,克服自己內心的慳吝,又能累積巍巍功德,這就是供養。為了方便修行,在家的佛子常把佛像請回家中,並且用新鮮可口的水果供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水果並非給佛「享用」的,諸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並不貪戀世人的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