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挖貝網
隨著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進,定增市場逐漸回暖。
2月份,3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完成定向增發,募資總金額26億元,環比增長133%。基礎層是定增的主力軍,29家企業融資20億元。
同時,挖貝網注意到,業績優良的公司更容易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註:1、月定增案例根據企業的定增股份變動日進行選取;2、數據支持:挖貝新三板研究院、wind。)
33家公司募資26億元
新三板啟動改革,「激活」了整個市場。
2月份,新三板定增市場持續回暖,33家公司實施定增,預計募資27.83億元,實際募集達到26.48億元,完成率95%。平均每家企業募資8024萬元。
同1月份相比,2月融資總金額環比增長了133%。
從各企業募資情況來看,飛馬智科(873158)、創元期貨(832280)、中科儀(830852)等5家企業募資規模均在1億元以上。
飛馬智科融資規模最大,為7.17億元,發行股票2.3億股。公司的認購對象包括馬鋼集團、馬鋼集團投資有限公司2名在冊股東,與安徽省高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4名外部投資者。
飛馬智科表示,此次募集資金將用於馬鞍山市智能裝備及大數據產業園、長三角數據中心項目一期一階段項目。
從企業募資用途看,73%的企業是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另外,也有潤晶科技(837240)、鼎泰藥研(835412)等5家企業面向高管、核心員工展開股權激勵,以調動公司成員的工作積極性。潤晶科技此次增發中,董事長張在忠、總經理隋希之、財務總監劉猛在內的15名高管參與認購。
同時,挖貝網注意到,2月份定增市場中,基礎層企業為主力軍。29家企業融資20億元。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不少基礎層企業為了能在今年分層時順利升入創新層,實施了不低於1000萬元的定增計劃。
數據顯示,有9家基礎層企業定增金額超過1000萬元,且它們在此前沒有過定向發行經歷。
績優者更受機構青睞
無論在哪個資本市場,績優股都是核心資產,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青睞。
在2月實施增發的33家新三板公司中,14家獲得外部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總金額達7.7億元。
挖貝網觀察到,以上14家公司普遍業績優良,盈利能力較強。以2019年中報數據看,11家均實現盈利,6家半年利潤超1000萬元。
飛馬智科是上月募資規模最大的公司,認購對象中,有安徽省高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江蘇蘇鹽國鑫發展基金、馬鞍山基石智能製造產業基金合夥企業3家機構類投資者。
飛馬智科也是定增企業中利潤最高的。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5272萬元。
飛沃科技(839826)募資1.1億元,投資者是湖南文化旅遊創業投資基金企業、北京華軟智能創業投資合夥企業等4名機構投資者。
業績方面,飛沃科技2019年上半年實現利潤3940萬元。
以上2家企業的盈利能力,甚至超過部分主板上市公司。
附表1:2020年2月新三板企業定增募資情況
附表2:2020年2月新三板企業獲機構投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