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型人格自我救贖手冊

2020-12-10 拆書

你是否是這樣的人,對周圍的人竭盡全力地努力做到最好,即使委曲求全自我,如果你是這樣的,那麼你就屬於聖母型人格的人。

聖母型人格的人想要竭盡全力地做到最好博得周圍人的認可是自我喪失了自我肯定的表現,如果將自我認可的決定權全部交由他人,不僅會讓自己喪失自信,還會活得很累,那麼如何來進行調整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聖母型人格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對症下藥,才能有效地調整。

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經常會因為小孩子調皮就說:'你再怎麼樣我就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在小的時候覺得自己擁有的是有條件的愛,因為只有他變得很乖父母才會喜歡他愛他,那他從小就會形成這樣的觀點,只有自己怎麼樣才能獲得他人的認可。

擁有聖母型人格的人一個是由於原生家庭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由於自己的刻板的觀念造成的,比如自己會在心裡給自己定了相關的自我準則,對他人一定要做到什麼,不然就怎麼樣這類的句式,這樣非常不客觀的準則會讓自我的認可完全剝奪,把自我評價權交由外部,而喪失了自我認可權利。

那麼我們將如何擺脫聖母型人格呢?

首先我們要善於觀察自我,經常自我對話,比如艾拉的克制自己對男友的要求,是為了儘可能地避免衝突,這個觀念其實是不客觀的觀點,艾拉一味地克制著自己對男友的需求,而這種克制和壓抑的影響則會導致她心裡或者身體總有哪裡覺得不舒服,當自我細心觀察發現這一現象艾拉就應該客觀地來看待這一問題,找個合適的機會與男友溝通說出自己的訴求,因為讓對方知道各自的需求是讓對方更加了解彼此的路徑,也是增進感情的方法。

其實把自己腦中的必須、應該都替換成可以,比如我必須做到早起改為我可以做到早起,可以代表著選擇的權利,即使沒有做到也沒有關係,有時候一個詞的變化真的可以讓我們放過對自己不現實的苛求,大大減少自我挫敗感,做一個擁有自我認可,幸福感高的人,因為我們讓別人感到舒適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是幸福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聖母型人格?聖母型人格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所以作業很快做完的她,有時候,會被老師安排她去幫助其他基礎薄弱或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的小朋友,大家也很喜歡她。但是有時候,大部分的學生有點調皮,就會被校長批評。到了第二個學期,這個女生拒絕來到這個晚託班,女生告訴家長的原因是:被老師安排幫助其他同學,覺得這邊的校長太兇。
  • 「聖母型人格」的枷鎖:不願麻煩別人
    聖母是什麼?1.迷信者稱某些女性的神。2.天主教徒稱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聖母型人格是什麼?聖母型人格,是處處向人表達善意,不敢麻煩、拒絕他人的性格特徵。在心理學上,擁有聖母型人格的人,在社交中永遠處於被動的狀態,但是內心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於是時時刻刻站在對方角度,優先解決他人問題,哪怕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也在所不惜。
  • 聖母型人格的爆發:為什麼「老實人」生氣,這麼可怕
    01聖母型人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特徵,這種特徵輕易不會改變,時間一長,就成為了我們的人格。而聖母型人格,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討好別人,不想或者是不敢麻煩別人的人。在這些人的眼中,麻煩別人是一件很過分的事情,他們害怕自己找別人幫忙,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對於他們來說,別人的討厭,是最難以接受的。
  • 3招,擺脫「聖母型人格」,合理應對人際交往
    像小卓的這種靠取悅別人滿足他人對自己期待的心理,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聖母型人格」。01 什麼是聖母型人格?具體有哪些表現?心理學家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行為準則並因此受盡委屈的人們稱為「聖母型人格」。英國心理諮詢師雅基馬森說過,「聖母型人格」曾經是她的性格標籤,她自己就曾一度受「聖母型人格」的困擾。在參加侄女的生日聚會時,她不幸摔傷了胳膊,但是為了不影響氣氛,她忍著疼痛若無其事的繼續跳舞。
  • 致「聖母型人格」的你:求你了,別再做個「假聖母」了
    這就是聖母型人格的典型特徵,總是因為別人壓抑自己的情緒,放棄自己的需求,委屈自己,成全他人。《風平浪靜的閒暇》中的大島凪就是如此。職場中,她是那個隨叫隨到的「老好人」;戀愛時,她是個溫柔體貼的女朋友;生活中,她是個懂事聽話的好女兒。
  • 《時間之舞》:一個「聖母型人格」的中老年家庭婦女的破局之法
    1、人生匆匆60年,薇拉所顯現「聖母型人格」,早已根深蒂固,與她如影隨形。這種「聖母型性格」的養成,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薇拉的爸爸便是這麼一位「好好先生」,為人和善、說話溫柔,貌似都是一些稱讚的詞,但薇拉的媽媽卻是這麼評價的「他是在『裝聖人』」。
  • 《可愛的詛咒》:擺脫討好型人格的實用手冊
    《可愛的詛咒》:擺脫討好型人格的實用手冊小陳是一家農業公司的辦公室人員。年初復工後,老闆說農場找不到臨時工,讓她和其他兩名辦公室的姑娘去農場幫忙,其中,包括一名會計。這類人,心理學一般稱其為「討好型人格」,通俗點兒說就是聖母。而《可愛的詛咒》的作者則稱這類人中了「可愛的詛咒」。渴望被肯定,渴望愛。
  • 聖母型人格自救
    討好型人格習慣於將全部能量用於溫暖他人,贏得他人的認可,而且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疚,仿佛受到了一場「聖母詛咒」。川尻松子就是受到了「聖母詛咒」的女人。她的內心世界是:「我不可愛,我不值得被愛,我要用我的全部去換取愛」。
  • 《九型人格:職場指南》:認知自我、了解他人的人生進階手冊
    《九型人格:職場指南》這本書,就提供了很好的指導。可以說是我們認知自己的「個人手冊」,也是我們與他人互動的路線圖。正如作者比特麗絲切斯納特所言:「九型人格促進了工作中的共享和交流,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同事,發展他們的領導能力,建立更加強大的關係、團隊和組織。」
  • 重度鑽牛角尖型人格和指責型人格,會害了自己也會害了你的婚姻!
    作者:阿秋,二級心理諮詢師、情感導師,情感作家,著有新書《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治癒手冊,一本集治癒方法與心靈療愈的健康讀物,與你遇到最好的那個自己!鑽牛角尖型人格和指責型人格,與這樣的伴侶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生活中,我們都會不知不覺地成為這兩種人格的人,只不過是「程度輕重」的區別而已。第一種是:鑽牛角尖型人格;第二種是:指責型人格。
  • 大五人格理論發飆,每個人都有精神障礙
    大五人格理論 大五人格理論指的是人格特質的一種分類方法。它從五個維度來分別表徵個人的人格特徵,分別是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緒穩定性。
  • 《克洛德·格》: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剖析克洛德·格的救贖之路
    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識才能影響著身邊人,喚起肖生克一點點自由的味道。胸有丘壑,崇尚自由。最終「越獄」成功,完成了身體和靈魂的雙重救贖。肖申克的救贖之安迪紀伯倫曾說過,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從克洛德行竊到他被送上斷頭臺,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步步「淪陷」軌跡遵循著弗洛伊德心理學的三重人格理論: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種人格意識。而他的覺醒就是在這三重人格意識之下不斷升級完成的。本我,是指潛意識裡的本能反應。即生本能,性本能,死本能。簡言之,它是一種自然屬性,不受外部環境條件的制約。
  • 照顧出軌的丈夫,原諒小三魏亞雲,劇中的張芝芝是聖母型人格嗎?
    張芝芝的一系列行為讓很多觀眾不滿,難道她是聖母型人格?寧願委屈自己也不為難別人?在劉洋出軌後,她還願意照顧生病的劉洋;在可以打壓小三的時候,她卻選擇了原諒。你是不是也問號臉了?劉洋在大街上暈倒,被查出糖尿病腎病,張芝芝帶著雨薇到醫院,她對劉洋說你什麼都別想,先看病。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源自小說,豆瓣評分9.7分,一部監獄題材的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經典,被很多人列為男人必看的電影之一。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當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不敢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好像犯了錯一樣;幫其他人做事的時候,總是小心謹慎,如果這件事沒辦好總會責備自己;借給別人錢,不敢和他們要回來,就算說了這件事也感覺自己做錯了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你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心理學家:一個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和麻煩別人,是危險人格
    在英國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的著作《可愛的詛咒》中明確表示,如果一個人不拒絕別人,因為拒絕他人會讓自己感到內疚,即便委屈自己也不願意愧對他人,這類人屬於聖母型人格(Notre Dame Personalit),是一種被動的心理傾向和態度傾向。
  • 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成長,是一個孤立無援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要咽下不少苦,扛下不少累,吞下不少委屈,承受不少傷痛,這個過程,是一個自我提升,自我修繕,自我救贖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只是這個救贖的過程,並非那麼容易,那麼簡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對自我的救贖。
  • 偏執型人格很怪又自我? 關注鉑瑞思或許會讓你理解他
    你了解偏執型人格特質嗎?什麼是偏執?簡單說來就是過度執著於一邊,你說「今天好熱啊,好像天上有兩個太陽。」你知道天上只有一個太陽,這是事實,不是觀點。「兩個太陽」的想法是你的主觀感受,它是比喻,是觀點,不是事實。
  • 她資產1100萬,被丈夫推下懸崖:爬山現實版,聖母型戀人如何自救
    這類人,就是現在我們經常聽說的「聖母」型戀人。「聖母」型戀人,通常不僅對糟糕的愛人不離不棄,甚至還認為,自己有責任「拯救」對方,讓對方變得更好。他們相信,只要自己付出足夠多的愛和耐心,總會把愛人救出生天。
  • 偏執型人格者/妄想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我永遠都是受害者!
    偏執型人格者/妄想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我永遠都是「」受害者」!張琪和於樂是一對戀人。在外人看來,於樂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男生,在一家業績不錯的公司上班,有著不錯的穩定收入。而且對張琪很體貼、愛護。因此,很多人認識他們的人都說張琪的運氣真好,找了這麼一個稱心如意的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