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學小遊戲中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讓幼兒自主探索!

2020-12-16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I

科學教育的核心,重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在平時的科學教育活動中要激發幼兒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好奇心,需教師給幼兒們營造出一個科學氛圍和科學環境,且採用多種靈活的教育手段和組織形式,拓寬幼兒的探索空間。

科學小遊戲,幼兒科學小實驗

幼兒的科學活動形式是多樣的,它可以是正規性的科學活動,或是非正規性的科學活動,也可以是偶發性的科學活動。接下來我們一起通過科學小遊戲來探索科學原理吧!

當光遇到萬花筒

「快來一起變魔術啦!」小精靈嘟嘟拿出一個萬花筒,是的;當光遇到萬花筒時,魔術就開始了……

那麼,怎麼變魔術呢?快來跟著小精靈嘟嘟一起探索吧。

嘟嘟告訴大家,其實這不是魔術的。因為光是一種能量,由光子組成。光子就像一個個小球,遇到障礙物會彈回來,發生光的反射。

我們的眼睛能看到物體,正是因為光線碰到物體表面時發生了反射,然後進入到眼睛。

如果把多面鏡子放在一起,則可以一次性照出很多圖像,我們改變鏡子的角度,可以使光線進行多次反射,照出更多的像,萬花筒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作而成的。

紙飛機的遠行

快來看,一架紙「飛機」飛過轉著圈兒落下來了。哇,這架紙飛機可真漂亮;那麼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它是怎麼疊的?怎麼才能讓它飛得更遠呢?跟著小精靈嘟嘟我們接著探索……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飛機機身的中間位置,把胳膊高高舉起,讓飛機的頭部向前,用手腕的力量用力把飛機投擲出去,看,紙飛機在空中飛起來啦!

那麼,紙飛機是怎樣起飛的呢?

紙飛機的飛翔是利用重力和升力的交互作用實現的。紙飛機本身的重量會牽引機身向下掉落,機翼則會抓住空氣,讓紙飛機在空氣中漂浮,一上一下兩股力量,再加上投擲者幫紙飛機向前滑行的動力(產生慣性運動而順勢滑出),三股力量的平衡,飛機就飛起來啦!

科學教育的核心;勇於實踐,鼓勵幼兒自主探索。

科學的實踐性是很強的,只有通過實踐探究,才能做到學以致用,既能鞏固知識,又能發現知識。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的探索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只有通過科學實踐活動才能讓幼兒發現問題,也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解決問題,在小精靈的科學課堂中,讓幼兒的雙手動起來,在探究中升華知識。

科學小遊戲,幼兒科學小實驗,旋轉的陀螺

你們都玩過陀螺嗎?常見的陀螺是用木頭製成的上頭粗 底下尖想要陀螺旋轉時在地面上平穩地一甩陀螺就飛快地轉起來啦!

那麼怎麼讓陀螺保持平衡;為什麼陀螺能旋轉不倒呢?跟著小精靈嘟嘟我們繼續探索。

為什麼陀螺能旋轉不倒呢?

當陀螺受力旋轉時,各方向離心力總和達到平衡,因此陀螺能暫時用軸端站立,但隨著空氣阻力、地面摩擦力或陀螺重心問題等因素影響,陀螺旋轉地力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時,陀螺也就左搖又晃地倒下來了。

當幼兒在進行親子實踐操作時,在觀察和操作的過程中,幼兒認識各種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同點、差異性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等,在具體探索性的科學活動中,幼兒進行著觀察、比較、分類、推理和判斷。教師要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去指導幼兒,讓幼兒對科學充滿興趣,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讓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我與打氣筒」——在實驗中培養幼兒探索精神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通訊員 韋健 雷凱莉)日前,一個「我與打氣筒」的探索小實驗在杭州仙林實驗幼兒園中三班的「愛思考的興趣教室」進行。氣筒是生活中常見的工具,而該實驗也來源於小朋友的生活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互幫互助,這是興趣教室裡的常態。
  • 如何指導幼兒開展戶外混齡自主遊戲
    遊戲不但是幼兒的權利,還是他們學習的主要途徑。教師是幼兒遊戲的觀察者和指導者,有效指導幼兒開展自主遊戲可以提高遊戲質量,使幼兒的社會性、創造性、表達力、表現力等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依託農村資源,在手工坊中投放石頭、樹枝、瓦片、木塊等材料,用低結構材料激發幼兒的創造性。遊戲保障措施安全保障。安全是快樂遊戲的基礎。為保障戶外混齡自主遊戲的安全開展,教師在牆面和滑梯上張貼安全提示;為防止幼兒在奔跑中被撞傷,在牆角等尖銳的地方包裹防撞貼。
  • 豐富幼兒科學內涵,成都二十二幼帶領幼兒探索磁鐵的「秘密」
    中國網10月30日訊(劉楊)「幫助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理化現象,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近日,成都市第二十二幼兒園以磁鐵為教學工具,帶領孩子們初步探索了磁力世界的「秘密」。
  •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跟著「嘟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奧妙!
    ,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慾,萌發幼兒愛科學的情感。」通過科學教育活動,能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和參加科學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幼兒積累科學經驗,萌發初步的科學意識;培養幼兒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促進智力和動手能力的發展。雨是怎麼形成的?
  • 激發創造力 快樂促成長 陽泉市下千畝坪幼兒園開展自主遊戲活動
    段愛華日前,下千畝坪幼兒園在前期師幼共同創設區域環境、投放豐富多彩的遊戲材料的基礎上,開展了幼兒自主遊戲公開課活動。大班梁文娟老師組織幼兒自主表演了遊戲《今天我是主持人》;中班石曉紅老師組織幼兒進行了角色遊戲《小小理髮師》;小班張曉慶老師組織幼兒進行了建構遊戲《搭搭我的幼兒園》;小小班任華花老師組織幼兒開展了益智遊戲《釣魚》。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選擇遊戲材料和合作夥伴,玩得不亦樂乎。他們不僅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而且提高了想像力和創造力。
  • 如何設置才會激發幼兒熱愛閱讀
    閱讀區如何設置才會激發幼兒熱愛閱讀?我班有個閱讀區,但區域活動時很少有幼兒選擇閱讀區,請問應該如何創設閱讀區環境?什麼樣的圖書是孩子們喜歡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認同閱讀對幼兒發展的作用,伴隨資訊時代的到來,每天暴增的信息讓人應接不暇。
  • 惠濟區開展「戶外幼兒自主遊戲活動行為觀察」經驗交流活動
    參會教師認真聆聽戶外自主遊戲是幼兒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為進一步提升教師科學觀察、正確解讀、有效支持幼兒遊戲的能力,深入開展遊戲專題研討。10月10日,惠濟區教育局組織開展了「戶外幼兒自主遊戲行為觀察」經驗交流活動,全區各級各類幼兒園園長、業務領導、骨幹教師1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參加本次交流活動的共有九個單位,各單位從不同視角、不同形式分享了各園所在戶外幼兒自主遊戲行為觀察方面的理解和方法,交流案例異彩紛呈。
  • 4個兒童科學小實驗,簡單又有趣,讓孩子在遊戲中探索科學大世界
    幾個月前,一則「美國宇航局NASA稱:2月11是地球引力最小的一天。所以,今天的掃把可以立起來」的消息,火爆全網!雖然NASA隨即進行了闢謠。但是基於好奇、探索的精神,有不少家長和孩子們都參與到了這次立掃把挑戰之中。
  • 遊戲,點亮民族地區幼兒生活
    幼兒在遊戲中處於主體地位,能自主地支配遊戲活動,而不是由教師指定和安排;幼兒能夠平等參與遊戲活動,並進行著分工與合作,他們的對話是平等的;在活動中,幼兒能夠獲得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包括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充實感和滿足感;幼兒在遊戲中體現出一種內在手段和內在目的相統一的特徵,他們雖著迷於遊戲,但並不是完全處於被遊戲所控制的狀態,他們能夠自由地進入和走出遊戲。具有遊戲精神,幼兒的生活才有靈魂和意義。
  • 【STEAM課程】幼兒如何在物物市集中置換到自己喜歡的物品
    同時,幼兒園在11月份、12月份分別開展了食物和水的「STEAM」課程。幼兒通過實地探查、親自栽培、種植、觀察記錄找尋水資源等行為,對保護地球環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基於課程的特點及幼兒的關注點,創立了「物物市集」活動,希望能夠支持幼兒後續的探索、發現和關注。
  • 親近自然,成都市第三十七幼兒園帶領幼兒探索「秋天的奧秘」
    成都市第三十七幼兒園晨間活動時,孩子們被風吹落的樹葉吸引了注意力,深秋季節的環境變化引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為此,幼兒園自觀察「落葉」這一現象發端,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秋天主題系列活動。孩子們在走廊、操場觀察植物葉片的顏色變化,了解不同植物在季節變化中的差異性;欣賞樓梯間牆壁上的樹葉拼貼畫;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樹葉的結構,探索落葉的「奧秘」。
  • 編程貓推出小火箭幼兒編程,深耕少兒編程領域開拓低齡用戶
    小火箭幼兒編程課程研發團隊秉承編程貓「No fun go die 」的教學理念,創設互動化、故事化、遊戲化的教學場景,由形象鮮明的動漫IP人物引導孩子探索性學習,充分鍛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 定製研發在線AI動畫編程課,編程貓小火箭幼兒編程上線
    小火箭幼兒編程課程研發團隊秉承編程貓「No fun go die 」的教學理念,創設互動化、故事化、遊戲化的教學場景,由形象鮮明的動漫IP人物引導孩子探索性學習,充分鍛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二、遊戲化教學,五大領域融合攻克思維培養難題什麼才是適合低齡兒童的編程教育?小火箭幼兒編程團隊將突破點聚焦在蒙臺梭利教育法上。
  • 貼近田園 點亮農村幼兒的心燈
    「N+4+2」的課程模式,是指在課程線索的大框架下,每學期開設不限個數的大主題活動,從一個開放性的主題開始,兒童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和興趣特點自行選擇研究問題,組成項目小組,最終確定4個小組:戲劇社、種植社、建造社、遊戲社。一周中有兩天由兒童自主討論計劃完成4個小組的項目任務。
  • 動動小手激發指尖上的智慧,陽泉市幼兒園科學創新助力教育事業
    幼兒通過手指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遊戲環境中,逐漸積累經驗,建構知識,養成好習慣等。陽泉市南山幼兒園全體教師,經過反覆研究和推敲,從最貼近幼兒的生活和需要出發,挖掘、篩選本土及本園的資源,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積極為孩子們創設了激發學習興趣、發展交往能力、鍛鍊手指協調、體驗民族文化的遊戲環境。
  • 珍珠園幼兒園參加馬鞍山市幼兒自主遊戲活動評選暨觀摩活動
    「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同時也是幼兒快樂的源泉,為了更好地促進各園的遊戲水平,10月22日,市教科院在雨山實驗中學報告廳裡進行了馬鞍山市自主遊戲活動優質案例評選。為了此次比賽,來自三區三縣的老師們做了充分的準備。
  • 樹基教育|——如何在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猴子撈月」外傳- 如何在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在閱讀中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讓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描述事物特徵、表達故事情節中多看、多聽、多說,可促進幼兒語言內容新穎、奇特、表達生動,使幼兒的思維活動呈現多向性、獨特性、變通性,提高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為幼兒奠定良好的語言能力及語言素養,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 為幼兒的好奇心開道
    你們看,這些小顆粒可能就是昨天它們結婚產下的吧。」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孩子們討論的過程正是他們思考的過程,也是他們的好奇心不斷萌芽、發展的過程。教師只需要俯下身子耐心傾聽,幼兒身上好奇心的種子就會不斷長大。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間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很難長時間對同一件事情產生興趣。
  • 幼兒教師在遊戲中的作用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遊戲可以說是超重要考點,主要以單選、多選、判斷、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察,需要同學們重點關注。遊戲對兒童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兒童的主要活動。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合理地對幼兒實行指導,是保證遊戲活動的發展和教育作用的重要依據。
  • 鼓勵幼兒玩角色遊戲,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
    最近在小劇場的遊戲中,對於劇場的搭建,孩子們首先討論出了要安裝一個門,這樣才知道從哪裡進出。天天便從材料箱拿了4個紙盒搭成了門。可當「小客人們」陸續進場時,因為門太輕,總被大家不經意踢倒。天天沒辦法表演節目,一直在不停地修門。這時他又環顧教室,然後搬來了一臺「售票機」和小椅子,自己準備坐在椅子上賣票和看門。小客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售票機,直接就從旁邊進入劇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