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狼」
記者/錢亦蕉
對於出版業來說,實體書店讓位於虛擬書店(電商)和紙質書讓位於電子書,幾乎是糾纏在一起同時發生的,兩個層面述說著一個故事——狼來了。
對於出版業來說,實體書店讓位於虛擬書店(電商)和紙質書讓位於電子書,幾乎是糾纏在一起同時發生的,兩個層面述說著一個故事——狼來了。
亞馬遜(Amazon)就是這匹「頭狼」。今秋,網絡書店亞馬遜以紙質書和電子書兩種形式出版122種圖書,又一次引起業界的震蕩。「人人都怕亞馬遜!」作家代理兼電子書出版商理察·克魯斯說。亞馬遜已經告訴讀者,你們並不需要書店。如今,它又在慫恿寫作者,你們並不需要出版商。這不是狼,是什麼!
自從2008年推出電子閱讀器Kindle以來,亞馬遜的銷售一直是兩條腿走路,一邊是紙質書,一邊是電子書,而電子書的增長速度驚人。2010年7月,亞馬遜宣布,電子書銷量超過精裝硬皮書;2011年1月,電子書銷量超過平裝書;今年5月19日,亞馬遜宣布電子書銷量超過紙質書,每賣出100本紙質書(包括硬皮書和平裝書)的同時,可以賣出105本電子書(不包括免費下載電子書)。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銷售額也是同樣的曲線圖,雖然銷量一直上升,但電子書的單價卻從2009年的平均每本9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7.57美元,而今年的預計值是5.38美元,也因此電子書的銷售額佔到亞馬遜總銷售額的比例仍然不到10%。
中國大陸沒有亞馬遜這樣集紙質書與電子書於一體的銷售網絡,不過就電子書價格低廉來說,版權意識相對薄弱的中國有過之無不及——因為你要跟盜版競爭。你如果到盛大文學旗下的雲中書城看一下,就會發現在書店裡賣二十幾塊錢、在網上賣十幾塊錢的紙質書,同樣的書電子版在雲城就只要幾塊錢。而且他們還不時推出各種限時特價和秒殺活動,一些暢銷熱推書或者前幾年的老書,只賣到了1.99元,甚至0.99元,真是白菜價了。記者從雲中書城了解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00家出版機構入駐雲城,開了「店中店」。雖說韓寒的《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龍一的《借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的《風語》、海巖的《獨家披露》、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傳統圖書在雲城上都賣得相當不錯,但每本幾元錢的價格,肯定不可能是銷售額的主力。雲城主要銷售額依靠的還是網絡文學(網絡文學基本上已經都是跑量的,字數一部比一部長),而傳統文學圖書還是嘗試的成分多一點,或者說還是在「推」的階段。
出版人路金波也證實了嘗試說。萬榕書業今年3月在雲城上開了「店中店」,「只是測試一下」,但是「銷售情況不好」。價格實在壓得太低,也是路金波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在另一家著名的數字圖書門戶——番薯網上也嘗試了一下,安妮寶貝的新書《春宴》在這周衝上了該網站的銷售榜冠軍,並且售價是19元。路金波認為電子書是紙質書的一半價格是比較合理的。在亞馬遜網站上,暢銷書《斯蒂夫·賈伯斯傳》紙質書的價格是17.88美元,Kindle版電子書賣14.99美元,相差並不巨大。
價格亂相更讓傳統出版社不敢輕易涉水。「它可以價格開得很低,但是真正好的書它根本拿不到。這種亂相,各路人馬各顯神通,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正常起來。」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王為松說,目前人民社的書同時推出電子版的不多,但是整個世紀出版集團也早已認識到電子出版的重要性,所以集團統一在做這個事情,比如他們推出的「辭海閱讀器」就是一個嘗試。
不過,與電子閱讀息息相關的閱讀器在中國的市場並不景氣,漢王、方正、長城等廠商都在虧損,盛大錦書本身應該也不賺錢,是靠賣書來盈利的。而且,現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都在蠶食這個未成型的市場。在採訪中,路金波提到,現在很多數碼圖書都是依賴手機平臺在賣,他覺得這是「非典型閱讀」,只能是低端市場,「我不看好」。
不管如何,電子化這個趨勢無法阻擋。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10月18日在微博稱,「有人問紙質書會消失嗎?長期來說這是必然的。過程:1)僅早採用者買電子書,2)硬體價位低廉+版權保護+電子出版生態鏈俱全+無包袱電子出版崛起= 出版社書店開始倒閉,3)電子書價再下降到衝動購買價+按需印刷也低價到能滿足紙質讀者需求= 書店出版商大批關閉,進入全面電子書時代」。李開復發出這樣預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一本英文版新書沒有通過出版社,直接上了亞馬遜。
不過,亞馬遜同時推出一個版本的電子書和紙質書,還是很耐人尋味的,至少可以說,紙質書還是有它的需求和市場,否則它為什麼不只做電子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