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祭奠:萬枝鮮花寄情思 綠色文明祭掃大型公益活動小程序今天上線

2020-12-15 浙報融媒體

如今,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傳統祭祀方式正逐漸被鮮花、網絡祭掃等方式取代,文明祭掃新風撲面而來。

記者日前來到位於平水的「海豐花卉」加工中心,清明節臨近,這裡的鮮花包裝格外忙碌。總投資7000萬元的鮮花加工出口生產中心佔地25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有11條花卉加工生產線,流水線上的工人修剪枝條、挑選品種,然後放在加工生產線上裁切、綑紮、包裝,沒幾分鐘,一束束鮮花就包裝好了。值得一提的是,「海豐花卉」有配套保鮮冷庫6700平方米,鮮花從採摘到出口全冷鏈運輸,鮮花插瓶還能保持20天。

需要注意的是,填表時請註明申請人姓名、聯繫電話、祭掃對象、選擇祭掃公墓名稱以及墓穴詳細編號等信息。該活動面向柯橋區7處公墓,分別為齊賢街道金白山公墓、錢清街道福壽園公墓、福全街道寶家山公墓、夏履鎮西山公墓、漓渚鎮美女山公墓、蘭亭街道印山公墓、柯巖街道安樂園公墓。

特別要提醒的是,網友在小程序留言的同時,請同步將留言內容及聯繫方式發送到郵箱:61863862@qq.com(截至4月6日),我們會選取留言中感人肺腑的20位網友,贈送一束美麗鮮花。領取時間:2020年4月16—17日,地點:柯橋傳媒集團一樓。

相關焦點

  •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又近清明。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怎樣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更有意義?該怎樣為清明節注入時代內涵?
  • 雲端祭掃、鮮花寄思...這個清明,我們這樣緬懷先人和英烈...
    每逢清明寄哀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清明期間,我市暫停了現場祭掃活動,市民紛紛選擇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綠色文明祭祀方式緬懷先人和英烈,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向英雄表達崇敬與懷念之情。
  • 江門市舉辦2020年清明鮮花代祭公益活動
    為防控疫情,江門市在疫情期間暫停清明祭掃活動,為滿足群眾緬懷先人的需求,4月2日,我市舉辦「文明追思念先人,攜手同心戰疫情」為主題的清明鮮花代祭公益活動,緬懷追思,倡導文明,共抗疫情,守護安康。本次活動由江門市民政局聯合市文明辦、市普法辦共同舉辦,江門市殯儀館、江門長青墓園承辦。
  • 做好自身防護,是生者對逝者的最好告慰 我市推出清明免費鮮花代祭...
    與往年不同,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江門市日前發布通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市清明現場祭掃按下了「暫停鍵」。為滿足廣大群眾清明節祭祀祖先的願望,代獻花、寄心語、掛絲帶等,成為我市許多墓園今年的「標配」。將舉辦鮮花代祭公益活動「現在我們墓園已經全封閉了,不接受市民個人祭掃,但是請您放心,我們工作人員一定會代為敬獻鮮花,把您的思念傳遞給故人。」
  • 江西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開展清明祭掃工作 倡導「雲祭掃」「代祭掃」
    江西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福慶在會上表示,該省將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開展清明節祭掃工作。  江西省民政廳:倡導「雲祭掃」「代祭掃」  張福慶表示,江西省將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開展清明祭掃,針對疫情防控風險較高的殯葬服務機構,可採取暫緩現場祭掃服務;針對具備條件且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殯葬服務機構,可提供現場祭掃服務。
  • 今日清明,鮮花寄哀思
    倫教慈善會聯同思源堂公園管理處於4月3日、4日開展鮮花代獻祭掃活動,倫教慈善會彌陀慈善基金捐贈鮮花3050支,花籃45個,思源堂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將逐一為每個墓位獻上一支鮮花,為每個骨灰室獻上一個花籃。 勒流慈善會在大鳳崗公益墓園開展公益鮮花代祭活動。
  • 掛甲寺街開展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活動
    11月1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寒衣節,為貫徹落實《天津市文明促進條例》,掛甲寺街於11月1日啟動了寒衣節禁燒工作安排,向各社區發放《一束鮮花寄親人》宣傳海報和《倡議書》,通過宣傳引導居民「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科學的文明祭掃方式。
  • 讓哀思更有寄託,讓懷念更有意義 文明祭掃,「風」起清明
    為此,古園工作人員不僅替陳老先生擦拭墓碑、敬獻鮮花,還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讓身在異鄉的陳雨思目睹祭掃全程,與逝去的爺爺進行超越時空的交流。  疫情期間,「不出門,少聚集」是對家庭、社會負責。3月19日,南京市上線「寧思念」App,實現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祭奠逝者的願望。
  • 「代客祭掃」「雲祭掃」傳達追思之情
    3月24日,西安市鳳棲山人文紀念園舉行隆重的清明代祭掃公益活動,代祭掃工作人員以鮮花、鞠躬之儀,表達市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本報記者 喜順攝工作人員擦拭墓碑,將鮮花整齊地擺放在墓碑前,滿足了市民特殊時期的祭掃需求,彌補親人不能親自到場祭掃的遺憾。
  • 實地祭掃需預約,鼓勵「雲祭祀」還可微信視頻
    實地祭掃需預約,鼓勵「雲祭祀」還可微信視頻又是一年清明時,掃墓踏青是不少人的習俗,但今年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地暫停現場祭祀掃墓。據了解,成都全市公墓於1月28日暫停實地祭祀活動,不少市民提出疑問,今年清明前後,還能否同往年一樣進行祭祀活動?
  • 惠州老人微信群賦詩祭先烈 綠色作別祭奠方式悄然改變
    在線上,除了現在網上祭英烈外,老人們還在微信群裡賦詩詠懷先烈;線下,學生們未成年人重溫入團誓詞緬懷革命先烈,激發未成年人愛國情懷,傳承民族精神。在惠州大力倡導「文明祭掃、綠色殯葬」的氛圍下,市民用綠色作別,以文明告祭,祭奠方式悄然改變。
  • 又到清明:遠程祭掃,不變的是哀思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多地紛紛開通「雲祭掃」等遠程祭掃平臺,鼓勵公眾通過遠程祭掃、緬懷逝者,寄託對親人的哀思。業內專家認為,祭掃重在心意,貴在文明,隨著時代發展,遠程祭掃等新方式多元化,共同形成文明祭掃新風尚。
  • 共青團金平縣委積極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線上線下祭掃活動
    共青團金平縣委積極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線上線下祭掃活動。一是倡導居民線上綠色文明祭掃。眼下,疫情防控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依然面臨巨大壓力。為避免清明祭掃引發的人流聚集,共青團金平縣委依託退役軍人事務局設立的網上祭掃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大力推行線上綠色祭奠活動,倡導居民開展網上文明祭掃,足不出戶為烈士敬獻鮮花、贈送祭品,表達對英烈的緬懷與致敬。
  • 重陽拜祭迎小高峰,民政部門倡導「雲祭掃」
    今年清明期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州暫停現場祭掃,有部分市民選擇在重陽節祭奠逝者。重陽臨近,民政部門倡導市民群眾選擇綠色、文明、簡約的祭掃方式。墓園重陽預約過千人多於往年記者從花都區金鐘墓園了解到,今年重陽節適逢周末,已有過千人預約在周末兩天前往墓園現場掃墓。
  • ...軍人事務局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和線下祭奠...
    清明將至,緬懷、祭掃英烈是人民群眾的自發需求,也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現場祭掃人群聚集增加感染風險,切實保障好烈士親屬和退役軍人等祭掃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蜜桔……清明節前,成都市民蘇子豪按照在網上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帶著侄兒來到成都市磨盤山公墓祭奠逝世的親人。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中國多地祭掃加速「觸網」,預約錯峰祭掃、雲祭掃、代祭掃等成為「熱詞」。 「每年清明前都會來這裡和他們說說話,通過網絡預約入內還是第一次。」蘇子豪回憶,小時候父母會帶自己來磨盤山公墓為爺爺奶奶祭掃,現在自己也會帶著晚輩懷念長眠於這裡的父母、爺爺奶奶。
  • 擋不住的思念「雲」上見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石家莊4月2日電(記者趙鴻宇、楊帆)2日一早,在河北省南和縣西北部村的陵園,村黨支部書記要獻昌通過手機和在外打工的村民要書廷進行視頻連線,將志願者為其父親代理清掃、代獻鮮花的畫面通過網絡進行直播。
  • 「2020清明」貴州:文明祭掃,就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春來景芬芳,又至清明日;文明寄哀思,共戰疫情時。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迎來不「疫」樣的清明節。為營造安全、文明的節日環境,各公墓將提供便民可及的祭掃服務,開通移動客服端、微信公眾號、熱線電話等服務渠道,提供代理祭掃等,盡力滿足群眾祭掃需求。祭祀在「心」,不在「形」,別樣的清明,別樣的祭掃,因「疫」而變,共戰疫情,貴州各地倡導這樣來紀念,弘揚文明祭祀新風尚!
  • 省林草局發出清明節「文明祭祀 嚴防火災」倡議書
    春風吹散病毒的霧霾,綠色伴靚美麗山西的底色。當前,綠滿山川的三晉大地正在鋪展出表裡山河的底蘊和芳華,植綠護綠應當成為三晉兒女的家園情懷和自覺行動。清明時節風乾物燥,寄託哀思為人之常情,護林防火更需警鐘常鳴。在這個特殊的春季,我們傳承慎終追遠、緬懷故人、敦親睦族的忠孝文化,更要弘揚保護生態、呵護綠色、維護安全的文明理念,在移風易俗中寄情感於綠色,在祥和文明中還生態予安寧。
  • 惠安螺城:鞏固疫情防線 倡導文明祭掃
    為避免人員扎堆聚集,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的交叉感染風險,做好清明期間的森林防火工作,惠安縣螺城鎮全力做好轄區內清明祭掃的相關安全保障工作。近日,在惠安縣中醫院路口,螺城鎮新霞社區工作人員和縣交警大隊民警在轄區內各上山祭掃的要道設立檢查站,並對部分路段實行暫時封閉管理,守好上山祭掃最後一公裡,確保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