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朝「詩豪」劉禹錫這首《陋室銘》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謹記,短短幾十字抒發出自己的高雅情趣,以及對於俗世的厭惡,此作品中很多詩句都有警醒、規誡作用,被稱為千古絕唱!
自劉禹錫的《陋室銘》問世以後,便有無數的書法家用精湛的書法將之抄錄下來,將這篇銘文發揚光大,賦予更多豐富的意義。
其中,元朝的一代書法奇才趙子昂,也十分偏愛此文,他30歲時抄寫的《陋室銘》,可謂是冠絕一時。
趙子昂,宋末元初人,可以說是書法史上少有的「全才」式的人物,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被譽為「楷書四大家」,其行書、草書、小楷更是廣為流傳,潤澤無數人。是書壇一代「奇才」;除了書法,趙氏的繪畫也十分了得,他開闢出元朝獨特的繪畫風格,堪稱一代宗師!
趙子昂還有著元朝「翰墨之冠」一稱,讚揚他詩詞精湛、文採斐然。並且趙氏在為官期間,也是造福一方。
在書法方面,趙子昂最高的成就體現在他的行楷之上,即是楷書中帶有行書的筆意,一筆一畫卻有一股飄逸之感奔湧而來。
尤其是前文提到的《陋室銘》,可以說是後世學習楷書的典範。此件《陋室銘》,在文末落款「子昂」二字,將唐朝高古大氣的法度與晉代豪放飄逸之氣概融匯到一起,代表了趙子昂早年楷書的特色。
很多人覺得,學習趙子昂的楷書,應該選擇其中年或者老年的書法,因為中年或者老年的書法最為精湛、水平更高。
其實不然,作為書法初學者想要學習趙子昂的楷書當從其早年的書法入手。
為何?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書法的學習要講求一個循序漸進、由簡到繁,趙氏中老年的書法造詣固然深厚,可是我們在沒有打好基礎的前提下,貿然去學習趙子昂造詣深厚的書法,如同走路上不穩的孩童去練習跑步,自然是不得其要義。
唯有先練好趙氏早年的書法,才能慢慢過渡到趙子昂造詣更加深厚的作品中去。
縱觀趙子昂筆下的《陋室銘》,通篇結體扁方,字勢飽滿渾圓,氣度酣暢儒雅,體現出趙子昂深厚的學識素養。
趙子昂此作《陋室銘》通篇結體較為扁方,字勢圓潤,氣息醇和而儒雅,此卷盡顯雍容和氣、雄渾深厚之感,下筆雖醇厚卻不失靈動,體現出趙氏儒雅的素養以及深厚的書法技藝。
此卷為楷書作品,卻加入了行書的筆意,兼具行書、楷書的特色,豐富的表現力加上平和雅融的氣息,可以說是雅俗共賞,書法門外漢也能欣賞。
趙子昂的書法作品《陋室銘》,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是其「鎮館之寶」!今將之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始風貌,一筆一畫都呼之欲出,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編輯 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