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人名反應——Diels-Alder反應(Diels-Alder Reaction)

2021-01-08 KingDraw結構式編輯器

Diels-Alder反應(Diels-Alder Reaction)

Diels–Alder反應(D-A反應),又叫狄爾斯–阿爾德反應、雙烯加成反應,是一種環加成反應,共軛雙烯與取代烯烴(一般稱為親雙烯體)反應生成取代環己烯。即使新形成的環之中的一些原子不是碳原子,這個反應也可以繼續進行。一些Diels–Alder反應是可逆的,這樣的環分解反應叫做逆Diels–Alder反應(retro-Diels–Alder)。

1928年德國化學家奧託·迪爾斯和他的學生庫爾特·阿爾德首次發現和記載這種新型反應,他們也因此獲得195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Diels–Alder反應用很少能量就可以合成六元環,是有機化學合成反應中非常重要的碳碳鍵形成的手段之一,也是現代有機合成裡常用的反應之一。反應有豐富的立體化學呈現,兼有立體選擇性、立體專一性和區域選擇性等。

Diels–Alder反應機理

這是一個協同反應,反應時,雙烯體和親雙烯體彼此靠近,互相作用,形成一個環狀過渡態,然後逐漸轉化為產物分子:

正常的Diels-Alder反應主要是由雙烯體的HOMO(最高含電子軌道)與親雙烯體的LUMO(最低空軌道)發生作用。反應過程中,電子從雙烯體的HOMO「流入」親雙烯體的LUMO。也有由雙烯體的LUMO與親雙烯體的HOMO作用發生反應的。

該反應是非對映選擇性的。

環二烯產生立體異構產物。由於二次軌道相互作用,通常通過動力學控制來有利於內產物。

相關焦點

  • 手性選擇性Diels-Alder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手性選擇性Diels-Alder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0:45:51 復旦大學化學系陸平研究小組在手性選擇性Diels-Alder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 又見邢大本,Reimer-Tiemann反應
    這一人名反應在邢其毅教授編著的《基礎有機化學》中出現過。大學本科時期我們還接觸過另外兩個形成芳香醛的人名反應,今天我們來聊聊Reimer-Tiemann反應(Reimer-Tiemann reaction)。
  • 有機人名反應——酮醇縮合(Acyloin Condensation)
    酮醇縮合(Acyloin Condensation)反應機理連結: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00227112359酮醇縮合是發生在兩個酯之間的還原偶聯反應。雙酯基在金屬鈉,二甲苯回流條件下反應生成α-羥基酮,也被叫做酮醇。反應需要在惰性氣體環境下,以免中間體被氧化。當R基團是脂肪烴或惰性基團時,反應進行良好。如果R烷基鏈越長,需要更高沸點的溶劑。
  • 錳催化的烯烴發散矽烷化反應
    錳催化的烯烴發散矽烷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4:06:09 2020年12月14日出版的《自然·化學》雜誌報導了南京大學謝勁團隊的最新成果,他們開發出一種錳催化的烯烴發散烷基化反應
  • ...自然•化學生物學》發文報導活細胞內的「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狄爾斯-阿爾德反應(Diels–Alder reaction)是久負盛名的雙烯加成反應,在現代合成化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逆電子需求的狄爾斯-阿爾德反應」(Inverse electron-demand Diels–Alder reaction,「(逆)狄-阿」反應)開始被應用於抗體修飾、材料合成和活體標記等多個領域。
  • 超快電子轉移反應中振動波包的相互作用
    Scholes課題組揭示了超快電子轉移反應中振動波包的相互作用。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2月7日出版的《自然—化學》。 電子轉移反應促進了生物和化學中的能量傳遞和光催化過程。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子振動可以使某些電子轉移反應的劇烈加速,並通過抑制和增強反應路徑來控制它。 該文中,研究人員通過超快光譜實驗和量子動力學模擬實驗揭示了量子振動如何參與電子轉移反應。
  • 科學網—活細胞內的生物正交反應研究獲突破
    本報訊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鵬課題組長期致力於發展活細胞內的外源化學反應,特別是生物正交消除反應的提出,豐富了生物正交反應的內容
  • 電場作用下反應分子的共振碰撞屏蔽
    電場作用下反應分子的共振碰撞屏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7:46 科羅拉多大學的Kyle Matsuda團隊採用電場實現了反應分子的共振碰撞屏蔽。
  • 用電噴霧質譜法觀察反應過程中的單原子催化位點
    用電噴霧質譜法觀察反應過程中的單原子催化位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1 21:03:53 加州大學洛杉磯化學與生物化學Ning Yan研究團隊發現用電噴霧質譜觀察反應中的單原子催化位點方法
  • Global Change Biology:土壤有機碳隨氮添加的長期放大反應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徐俠教授團隊分析了全球369個試驗地點60年間的大型數據集,以探索土壤有機碳隨氮添加的長期放大反應。相關成果發表於Global Change Biology(IF=8.555)。
  • 手性選擇性催化的鈀氨基化-Heck串聯反應
    手性選擇性催化的鈀氨基化-Heck串聯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2:59:51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Jieping Zhu課題組近日在手性選擇性催化的鈀氨基化
  • 不同的生化反應速度導致物種特異性的分節時鐘周期
    不同的生化反應速度導致物種特異性的分節時鐘周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27:30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Miki Ebisuya小組的最新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化反應速度導致物種特異性的分節時鐘周期
  • 表示不同反應的兩個語調技巧 Two Intonation Tips
    這個詞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發音方式來表示兩種不同的反應。人們在對話的時候經常會用到這個詞,當我們在聽並作出反應的時候會用到。So, someone's talking to me and maybe my reaction would be: Oh, really? Really?
  • 通過探測冷碰撞中的彈性散射和反應散射確定量子共振的性質
    通過探測冷碰撞中的彈性散射和反應散射確定量子共振的性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15:07:43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Edvardas Narevicius研究團隊揭示了通過探測冷碰撞中的彈性和反應散射來確定量子共振的性質的方法
  • 大火的reaction如何影響視頻社區生態?
    Reaction視頻被直譯為反應視頻,顧名思義就是博主一邊看視頻內容一邊做出反應,並將其錄製下來,最後剪輯出的成果叫做reaction,是一種從國外舶來的內容形式。現在大熱劇綜的二次創作中都可以看到reaction的身影。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在生物進化上,綠硫細菌的反應中心被認為可能接近於地球上原始的光合反應中心【1】。在此之前,地球上已知的光合生物類群中代表性物種的反應中心結構已經被解析,綠硫細菌 (與酸桿菌類似) 的反應中心是迄今唯一結構尚未被解析的反應中心【2】。
  • 最新《Nature》劍橋教授用原位核磁共振揭秘電池反應機理!
    由廉價和可持續的氧化還原反應材料製成的有機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一種具有極大前途的存儲技術。同釩基電池相比,更便宜且對環境的危害更小,但壽命更短且能量密度更低。因此,需要從分子水平方向去尋找提高性能的方法。近日,英國劍橋大學Clare P.
  • 幾個直男看綜藝引來百萬人圍觀,Reaction Video究竟有什麼魔力?
    這是「蚊嘰嘰」做的第4條愛奇藝選秀綜藝《青春有你2》reaction視頻,四期累計播放量超過100萬。 這樣的節目形式在B站上並不少見,學名為「reaction video」,即「反應視頻」,從外網「泊來」的一種視頻形式,多數表現為博主一邊看視頻一邊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者評價。在國內平臺紮根後,發展出了「本土化」趨勢。 reaction video如何製作?門檻是高還是低?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鵬課題組報導活體動物中的生物正交新反應
    2016/05/16 信息來源: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生物正交反應(Bioorthogonal reaction)是指能夠在活體環境下進行的化學反應, 對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都具有重要意義
  • 金屬有機骨架修飾氧化亞銅納米線用於選擇性光催化CO2還原制CH4
    金屬有機骨架修飾氧化亞銅納米線用於選擇性光催化CO2還原制CH4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28:00 香港城巿大學Yun Hau Ng團隊揭示了金屬有機骨架修飾氧化亞銅納米線用於選擇性光催化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