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五是四九頭一天: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什麼意思?

2021-01-20 鄉土鄉人

明天是四九的頭一天,也是農曆的臘月初五。在農耕社會,進入臘月之後,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每年的臘月初八,人們都會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臘月初五是什麼節日,俗話說:「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這句話說的就是臘月初五的節日。

臘月初五到底是什麼節日呢?

臘月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告別舊年迎接新年的月份,所以人們都希望在這個月裡,驅除舊年裡所有不好的東西,把一切好的東西帶進新的一年。比如農曆的臘月初五這一天,就是民間傳統的「五豆日」。

「五豆」指的就是黃豆、綠豆、豇豆、蠶豆和豌豆五種豆子,在臘月初五的前一天晚上,人們就會找出這五種豆子,在清水裡浸泡一宿,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家裡的婦女就會用小米或者大米再加上這五種豆子熬粥,被稱為「五豆粥」。

「五豆粥」也是臘月初五這一天的第一頓飯,說是吃過五豆粥之後,來年就會有好運。民間有句俗語叫做:「吃了五豆就糊塗」,意思就是人們辛辛苦苦勞動了一年,省吃儉用,但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就要捨得花錢,讓自己放鬆一下,吃一些平時吃不到的東西。由於以前人們生活水平較差,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頓肉或者白面饅頭。

所以在過年的時候就要忘記一年裡所有的不愉快,糊糊塗塗地過一個紅火的年,從臘月初五吃過五豆粥之後就開始糊塗,一直到正月二十,也就是四十五天,才算真正的過完年了。所以就有了「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的說法。

五豆日的來歷

相傳在宋朝時有一個窮書生,從小生活貧寒,住在一個破廟裡,靠賣一些詩文艱難度日。有一天他又去城裡賣詩文,就遇上了一位財主家的千金選秀,繡球就掉進了書生的懷裡。不過財主一看是一位窮書生,根本不同意女兒嫁給他。

但是女兒看過書生的詩文之後,就被他的才華打動,於是就跟著書生私奔了。兩人就在破廟裡結為夫妻,但是結婚後書生就有點得意忘形了,慢慢地也就不專心讀書了,幾次考試都落榜。於是妻子就告訴書生說:「夫妻就是『福齊』,有福同享、有苦共嘗。以後賣詩文的錢都交給我,你專心讀書就行了。」這可能就是老婆管錢的來歷吧?

妻子管錢之後,書生每天都會吃上一頓豆子煮的飯,也不至於餓肚子了。後來才知道妻子為了不影響丈夫讀書,自己就悄悄地在破廟後面開了一塊荒地,種瓜種豆。書生知道後熱淚盈眶,從此開始發奮讀書,後來就高中進士做了大官。

書生做官後就再也不吃五豆飯了,也開始貪圖享樂了。在臘月初五的時候,妻子就讓廚房做了一碗五豆粥,對丈夫說:「綠豆綠,做官莫忘破廟裡;黃豆黃,做官莫忘寫文章;豇豆豇,做官莫忘瓜菜湯;蠶豆蠶,做官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位高志莫短。」

聽了妻子這番話後,他幡然醒悟,就喝完了這碗五豆粥,並且立下家規,每年的臘月初五,家裡都要吃「五豆粥」。後來就傳開了,老百姓紛紛效仿,於是臘月初五也就成了「五豆日」,就有了喝「五豆粥」的習俗。

這就是五豆日的來歷,而那位書生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當然最初的「五豆粥」是憶苦思甜的意思,後來就成了人們過年放縱自己的一句俗語:「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據《幼學故事瓊林》記載「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徵。」 古時秦國人在年末之時,以狩獵的獸類祭祀先祖稱為臘。所以,至今把農曆每年最後一個月,稱之為臘月。秦始皇當年名叫贏政,而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所以至今把正月的「正」字讀為「zhēng」。
  • 今天臘月初三,「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臘月下雪多嗎?
    今天是農曆2020年臘月初三,已經進入了寒冬臘月了。臘月在農村指的是農曆的十二月。按照農村的風俗,進入臘月就到了年,過了臘月初八就是年。近兩天從農村的熱鬧氣氛來看,確實的有一定的年味了,現在農村開始殺年豬、買豬肉、趕年集、制臘肉、灌腸等等過年的氣氛非常的濃。
  • 臘八節到,「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啥意思?你知道它的下半句嗎?
    不過,臘八節一到,天氣就會變得越來越冷,在農村流傳著這樣的諺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八之後真的有這麼冷嗎?聽說這句農諺還有下半句,你知道是什麼嗎?1、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農曆十二月稱臘月。「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指臘月的初七、初八,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冷的能把人下巴凍掉,當然這有些誇張的成分,表示這兩天的確非常的寒冷。所以人們才有了熬製臘八粥禦寒的習俗,認為這樣一整個冬季都不會凍手凍腳了。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五月初五,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端午節,因其月、日均為五,五五相重,故又稱「重五節」,屆時都吃粽子,故又俗稱「粽子節」。端午節,是我國歷史上最為悠久、影響最為廣泛的重要節日之一。據《禮記》中記載說:「仲夏之月,是月也,命有司(指執掌祭祀大權的古代巫師)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樂」。
  • 還送「五窮」,指的是啥?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什麼是「破五」?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因漢族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在神話中,他的妻子是讓人討厭的背叛丈夫的妻子,被封了窮神之後,更是被世人唾棄,所以在初五這一天就要「破」她。②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還有一種說法是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在這一天要放鞭炮,大擺宴席,迎接財神的到來。各地都會燒香上供,為的就是不忘祖宗。大年初五有什麼習俗?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臘月賞詩: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這個三白,是指什麼?
    「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紅紫花遲,借著東風萬玉枝。歸田計決,麥飯熟時應快活。身在高樓,應在山陰一夜舟。」南宋範成大《減字木蘭花臘前三白》
  • 今天臘月第一天,五種傳統食物不要忘了吃,寓意美好,年味濃鬱
    今天是我們農曆年裡面的臘月第一天,正式的進入了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月,也代表著我們距離新的一年越來越近了。在臘月的第一天裡面也有著很多的習俗,就有五種傳統食物是我們在今天一定要吃的,寓意都非常好,而且口感也都不錯哦。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臘月吃臘腸,和這蔬菜搭配,綠色健康,下酒下飯都合適
    臘月的話題熱度不比春節低,因為到了臘月,就有很多的風俗活動。比如吃臘八粥,臘八蒜等等,不同地區的風俗活動都不一樣。作為一年中的最後一個農曆,古人會舉行一些祭祀活動,因此也叫做「臘祭」,祭祀的對象是列祖列宗以及各路神仙。臘月裡,家家戶戶都會開始準備春節的事宜,比如製作臘腸。
  • 初五吃什麼餡的餃子?初五吃這餡,美味可口,寓意十足
    初五吃什麼餡的餃子?初五吃這餡,美味可口,寓意十足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過年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不僅要過年吃,年後吃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各種不同餡料的餃子還有不同的寓意,那麼你們家今年過年吃了什麼餡的餃子呢?
  • 在農村,老人常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今天小編要分享是的老人常說的「春不撿雞,臘不撿兔」。在農村,老人常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老話也常說「家禽萬貫,帶毛的不算」,而這些雞一旦得病就會大批量的死亡,農戶會無奈地把這些死雞扔了,而扔的這些雞千萬不要去撿,因為這些雞都是已經病的了,身體裡有大量的病菌,吃了之後會對人造成生命上的危險。臘不撿兔而「臘不撿兔」與「春不撿雞」的由來都差不多。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現在既是三九,也是小寒,正是整年中最冷時期。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度變化,給身體帶來病痛。年紀大的老人尤其要保暖,老人身體素質差,寒冷天氣最易生病。
  • 正月初五叫什麼節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正月初五叫什麼節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時間:2020-01-29 10: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五叫什麼節日?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正月初五,又叫做破五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承載了很多人的希望與憧憬,因為這一天有很多的禁忌。
  • 正月初五有大講究,為何被稱作「破五」?到底要破除什麼?
    一、破五習俗的來歷在我國民間素來有正月初五「破五」的習慣,在我國古代,初五這一天要祭拜財神,而且有婦女不能出門而且要吃餃子的傳統,今日婦女不能出門的顧忌早已被取消,但吃餃子這事卻一直傳承下來了。那麼為什麼我國出現了初五祭財神這樣的習俗呢?傳說這事兒和姜子牙有一定關係。
  • 庚子年 農曆七月初七道德臘之辰
    道德臘(農曆七月七日),道教五齋祭日之一。《雲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五臘日並宜修齋,並祭祀先祖。」三元五臘三元五臘,漢族傳統節日。三元節日是: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節,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節,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節。五臘節日是:正月初一日天臘,五月初五日地臘,七月初七日道德臘,十月初一日民歲臘,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臘。 三官大帝 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
  • 二十三、二十四、正月初五、正月十五,你的家鄉小年是哪一天?
    一些民俗專家認為,北方在南宋以前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為臘月二十四;鄱陽湖等地居民,小年則定在臘月二十五。所以現在北方地區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地區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但是,具體說來,又有很多的例外,比如:北方的山東境內的臨沂地區,山西境內的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在臘月二十四日祭灶過小年。
  • 臘月要講究?俗語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老農民為您分析
    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再過幾天,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2020年,在山東煙臺出現了許多90後年輕人扎堆結婚的現象,聽說多半為了來年要個吉祥的牛寶寶。同時,也為了迴避明年的「寡春」。不過進入臘月之後,農村結婚卻戛然而止,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農村有「臘不定,正不娶」的老話,有著古老的 臘月習俗呢。那麼,「臘不定,正不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結婚禁忌,意思為在臘月不能定親,在正月不能娶親,具體原因與這兩個月份的特殊性決定的。臘月的「臘」為祭祀的意思,祭祀祖先為「臘」,祭祀百神為「蠟」。
  • 美國黑五是什麼意思?2020年美國黑五是哪一天?
    黑色星期五就是一個購物狂歡節,是商家促銷盈利最多的一個時候,那麼2020黑色星期五是哪一天?2020年美國黑五是幾號呢?  什麼是黑色星期五  美國聖誕節大採購一般是從感恩節之後開始的。感恩節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因此它的第二天,也是美國人大採購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