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臘月初三,「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臘月下雪多嗎?

2021-01-20 宗元三農

今天是農曆2020年臘月初三,已經進入了寒冬臘月了。臘月在農村指的是農曆的十二月。按照農村的風俗,進入臘月就到了年,過了臘月初八就是年。

近兩天從農村的熱鬧氣氛來看,確實的有一定的年味了,現在農村開始殺年豬、買豬肉、趕年集、制臘肉、灌腸等等過年的氣氛非常的濃。

什麼是寒冬臘月?在古代寒冬臘月是指的三個月份,那就是農曆的十月稱為寒月,農曆的11月份稱為冬月,農曆的12月份成為臘月。現在引申為寒冬臘月就是指的農曆的十二月,也是因為臘月非常的寒冷,三九四九基本上就在臘月份,因為三九四九才是一年最寒冷的時候。

寒冬臘月基本上是下大雪的季節,尤其我國北方地區寒冬臘月是雪堵門,而且非常的厚,氣溫非常的低,更使得雪化得非常的慢。寒冬臘月下雪是非常好的,至少對於農作物生長是非常有利的,減少了一些病蟲害的發生。

農村俗話:「臘雪是寶,春雪是草。」這句農村俗語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那就是臘月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下的雪是寶,立春以後下的雪,就像草一樣沒有多大的價值。

「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等等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說明了,冬天下雪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寒冬臘月下了大雪,對於農作物是非常有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農作物在冬天也是生長的,只是生長的速度比較慢,因為氣溫比較低的原因。在冬天下了大雪,能夠把農作物蓋在雪的下面,這樣能夠擋住凜冽的寒風,能夠起到保溫的效果。雪化了水就成為了水,誰能夠滋潤農作物的生長,也就是說起到了保溼的效果。

下雪天不冷,化雪天冷。一旦在大雪化雪的天氣裡面,這使得地表的溫度驟然下降,就會使得農作物的地下害蟲被凍死。這也就是為什麼農民在寒冬來臨之前要耕地,主要是把地下的害蟲翻到地表上面,在寒冷的冬天到來就會把蟲卵或者一下地下害蟲凍死的一個主要原因。其實北方地區的蟲害相比南方要少很多,就是這個原因。大家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臘月的雪是寶的一個主要原因了。

「春雪是草」,指的是立春以後下的雪,就像草一樣沒有多大價值。俗話說「打春的雪,狗追不上」,意思是說立春以後下的雪化的非常的快,根本不像寒冬臘月雪起到的保溫保溼的效果。

立春以後下雪很容易形成倒春寒的現象,這一點毋庸置疑。立春以後下雪是正常的天氣狀況,「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到了清明節有可能才不下雪了。

但立春以後下雪確實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倒春寒現象,一旦遇到立春以後,下大雪對農作物生長是極其不利的,會形成嚴重的倒春寒現象,特別對於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遇到一場嚴重的倒春寒,直接凍壞了這些正在生長的農作物。大家也就明白了,為什麼立春以後下的雪比喻為草了。

在民間臘月的雪是寶還有另一個用途,那就是把臘月下的雪裝在瓶子裡面埋在地下或者是放在其他的地方,等到來年的三伏天氣比較炎熱的情況下,孩子身上會起痱子,用這樣的雪水塗抹痱子就會消失掉。但對於立春後下的雪就不能用了,因為立春以後萬物復甦,蟲子、細菌開始活躍,這就使得血裡面會含有這些東西。

今年臘月下雪多不多?

目前東北地區正在下大雪,而且新一輪的寒流即將到來,預計在明天就能夠到達華北地區以及華東北部地區,氣溫下降到零下12度左右,這個溫度還是非常低的,當然帶來的就是風雪的天氣,好多地方可能會出現暴風雪。

今年的臘月下的雪還是非常多的,至少現在只是臘月初三,距離臘月結束還早,而且北冰洋帶來的寒流非常的多,尤其今年北冰洋的溫度特別的低,不斷的向南方的移動。加上我國從去年8月份到現在,始終拉尼娜現象比較嚴重,那你那使得暖溼氣流和北方來的冷空氣相遇就形成了雨雪的天氣,所以今年臘月份的雨雪還是非常多的。

總之,對現在已經進入了農曆的12月,年味越來越多,加上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比較嚴重,使得人們外出的機會少了,所以今年的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主要是人們居家消費比較多。但對於臘月的一些農村俗語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臘雪是寶,春雪是草」,說的就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也是一個非常有生活事實經驗的總結。

相關焦點

  • 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身為農村人的你知道嗎?
    古時候,寒冬的臘月指的是三個月,即農曆的十月叫做寒月,農曆的十一月叫做冬月,十二月叫做臘月。這裡被引為寒冬臘月,也是因為臘月很冷,三九四九基本上都是臘月,因為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基本來說,寒冬臘月是下大雪的季節,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寒冬臘月的雪堵著門,而且很厚,氣溫很低,更使雪化得很慢。冬天臘月下雪很好,至少對作物生長很有好處,減少了一些害蟲的發生。春雪如刀。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明日就要進入臘月了,臘月的天氣情況對於農民預測來年雨水乾旱情況是有指導作用的,當然,這些俗語說法都是前人在農耕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關於臘月初一的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我們從表面上可以理解為:在臘月初一這天天空飄落了大雪,那麼,在第二年早春的時候會出現乾旱少雨的天氣。
  • 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進了臘月之後,人們上街買東西的也多了,小城鎮也熱鬧起來了,很多平時沒空回來的農民工現在回來了,回來後也要馬不停蹄買上禮品去走親戚,把親情給補起來。
  • 臘月賞詩: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這個三白,是指什麼?
    「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紅紫花遲,借著東風萬玉枝。歸田計決,麥飯熟時應快活。身在高樓,應在山陰一夜舟。」南宋範成大《減字木蘭花臘前三白》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現在既是三九,也是小寒,正是整年中最冷時期。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度變化,給身體帶來病痛。年紀大的老人尤其要保暖,老人身體素質差,寒冷天氣最易生病。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據《幼學故事瓊林》記載「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徵。」 古時秦國人在年末之時,以狩獵的獸類祭祀先祖稱為臘。所以,至今把農曆每年最後一個月,稱之為臘月。秦始皇當年名叫贏政,而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所以至今把正月的「正」字讀為「zhēng」。
  • 臘月初五是四九頭一天: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什麼意思?
    明天是四九的頭一天,也是農曆的臘月初五。在農耕社會,進入臘月之後,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每年的臘月初八,人們都會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臘月初五是什麼節日,俗話說:「臘五吃五豆,糊塗四十五」,這句話說的就是臘月初五的節日。臘月初五到底是什麼節日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臘八遇大寒,三白定豐年」,這話啥意思?今年年景好嗎
    今天也是進入到臘月的第二天,也是臘月初二,進入到了臘月以後天氣也是將變得更為寒冷,畢竟在平時的年份裡臘月也是三九天開始,所以一年當中三九天也是比較寒冷的,加上三九天又在臘月出現,那麼臘月自古就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叫花」的說法,在古時候一些叫花子也是怕臘月,因為天氣寒冷,叫花子穿得單薄吃得又差,所以有的叫花子就會在臘月裡死了,所以說這個也是說明臘月比較寒冷的意思
  • 臘月要講究?俗語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老農民為您分析
    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再過幾天,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2020年,在山東煙臺出現了許多90後年輕人扎堆結婚的現象,聽說多半為了來年要個吉祥的牛寶寶。同時,也為了迴避明年的「寡春」。不過進入臘月之後,農村結婚卻戛然而止,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農村有「臘不定,正不娶」的老話,有著古老的 臘月習俗呢。那麼,「臘不定,正不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結婚禁忌,意思為在臘月不能定親,在正月不能娶親,具體原因與這兩個月份的特殊性決定的。臘月的「臘」為祭祀的意思,祭祀祖先為「臘」,祭祀百神為「蠟」。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緊臘月,慢正月」農村裡過年的講究,臘月時間緊都在忙些啥?
    今日臘月初一,又到了一年的歲尾,距離春節僅剩一月的時間。我們即將告別多災多難的鼠年,迎接牛氣沖天的新一年。在以前的農村,到了這個時候,忙碌一年的老百姓也閒下來了,殺雞鴨宰豬羊,置辦年貨,為過春節做準備。在農村裡就有「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是冬月」的說法。
  • 進入臘月,農村俗語:「臘月的兔和正月的雞」都不能揀,啥意思?
    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今天是1月16號 ,已經進入三九第九天了,還有四天就進入大寒節氣 ,大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 ,大寒節氣過後就是立春了。農村俗語 ,是經過千百年來老農民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就是告訴後人們必須遵守的,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 ,臘月裡的死野兔不能揀,春天裡的死野雞不能吃 ,動物死亡都是有原因的,不明真相千萬不能揀。
  • 俗話說「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啥意思?秋分時節要注意什麼
    由於以前並沒有預測未來天氣的設備和技術,所以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很多關於節氣天氣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秋分天氣如何呢?秋分西北風這裡說的「西北風」,說的是從西北方吹過來的風,但是實際上強調的是北方冷空氣南下,說明今年北方冷空氣強勢,在秋分時節就吹起來了,說明今年冬季雨雪多。
  • 老話「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個啥?今年你遇見了嗎?
    再過一個多月就到臘月了,臘月裡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做: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臘月遇三白,這裡的三白又指的是什麼呢?如果大家沒聽過臘月遇三白,那一定聽過「瑞雪兆豐年」和「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其實,臘月遇三白和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這裡的白啊,就是指白雪,三是約數,指很多。
  • 臘月年光如激浪,歐陽修告訴你急景凋年,卻又催促你忙裡偷閒
    「臘月年光如激浪,凍雲欲折寒根向。謝女雪詩真絕唱。無比況,長堤柳絮飛來往。便好開尊誇酒量,酒闌莫遣笙歌放。此去青春都餉。休悵望。瑤林即日堪尋訪。」宋朝歐陽修《漁家傲·臘月年光如激浪》初衣解詩: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因為古代有臘祭,這一個月叫做臘月,這一個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草木凋零,天氣寒冷,看起來仿佛田郊無事,進入了冬藏和農閒。但實際上幾乎從古到今的每一個人,臘月卻是非常忙碌的。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沒有辦法做決定的,比如什麼時候出生和什麼時候去世,也正是因為這些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做選擇,所以人們才覺得人的出生時間和去世時間就有了好壞之分。
  • 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對於生死,古人有過這樣的一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從字面來理解,似乎不論是臘月出生還是臘月去世,都不是一件好事,那麼,這其中原因何在?古人的很多人生經驗,來自兩個渠道。一個是對生活的觀察,另一個則是建立在分析和猜想的基礎上。而有意思的是,本文所提到的這句俗語,既是一種人生經驗,又是一種分析猜測。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