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1月29日訊(記者趙雅芝)近日,記者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山東省首家民營銀行藍海銀行在其官方APP存款產品中「藍貝貝」仍在「火熱搶購」。
根據藍海銀行官方介紹,藍貝貝是藍海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創新型五年期定期存款,最長持有期限5年。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傳統定期存款產品,藍貝貝可以隨時支取。在其官方介紹中顯示,如客戶提前支取存款,按照相應存期靠檔計算實際持有天數的利息。
藍海銀行APP藍貝貝產品介紹
據了解,監管5月初召開會議,要求清理按日均規模分檔計息的智能存款產品。具體來看,監管要求智能存款類產品自2019年12月1日起停辦,而且在過渡期間新開辦的業務合約到期日不得超過11月30日。
值得注意的是,藍貝貝的最長存款期限為五年,這一時間期限或與監管要求的智能存款合約到期日衝突。藍海銀行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監管要求清理停辦的產品屬性為「根據客戶活期存款帳戶日均餘額、參考定期存款利率、設置分檔利率的活期類存款創新產品」,而藍貝貝則屬於定期存款產品,不在監管要求的範圍之內。
此外,依據存款期限不同,藍貝貝存款利率也不同。具體來看,藍貝貝存款期限劃分為五檔,分別是:0-3個月為3.7%的利率;3-6個月為4.2%的利率;6-12個月為4.5%的利率;1-3年為4.7%的利率;3-5年為5%的利率。
藍貝貝靠檔計息利率
可以發現,藍貝貝階梯式利率均高於目前銀行傳統定期存款利率。業內專家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智能存款其區別於傳統的銀行存款,給客戶的利率高於對應期限的傳統存款產品。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利率市場化是大勢所趨,銀行有權對其存款產品進行定價;另一方面,監管也可能擔心這類存款產品利率較高可能影響大行吸儲利率、影響市場利率、提高社會融資成本。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利率水平已完全市場化,但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及民營銀行仍需注意監控存款利率的偏離度,偏離度過高,銀行在內部經營、風險管理方面更容易出現問題。
談到存款風險,客戶最關注的莫過於能否確保本息兌付。藍海銀行客服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按照存款保險條例,50萬以內100%賠付,但超過50萬的部分則沒有「保障」,而藍貝貝的最高購買額度為600萬。
藍海銀行於2017年5月24日開業,成為山東省首家民營銀行。該行2018年年報顯示,資產規模達188.31億元,營業收入達4.24億元,經營利潤達2.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