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被稱為「海賊王」的男人,成就戚繼光民族英雄之人

2020-12-03 史海魅影

五千年歷史的中國,雖有漫長的海岸線,而中華文明卻是依靠黃河與長江發展開來。對於海洋的探索,有關的歷史記載並不多見,因此能夠在正史中出現的海盜更是鳳毛麟角。殊不知,明朝時期的中國東南沿海經常遭受倭寇侵擾,這時期也是中國海盜爆發時期。在這無秩序的海上,王直瞬速成為倭寇中的佼佼者,被稱為「海賊王」的男人,那麼王直在海上勢力如何?他與戚繼光沒有任何碰面的機會,為何有成就了戚繼光民族英雄的美名?

海盜造型

著名的日本漫畫《海賊王》中有關於洛克斯海賊團情節中斯庫拉奇曼·阿普的原型很多人就猜測就是王直,在日本長崎縣至今還有汪直的等身銅像,可見王直在日本影響力有多大。相比於現代的日本,明朝時期的日本確實貧困潦倒且戰爭頻發,由於元朝曾經兩次派遣軍隊攻打日本,致使日本對於元朝態度不友善。

日本長崎縣汪直的等身銅像

明朝東南沿海走私的盛行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古代有沒有先進的通訊技術,日本依然對於明朝派出的使者充滿敵意。朱元璋本著從源頭化解明朝倭寇之亂,所以一直保持友善的態度爭取日本能夠來表朝拜、消滅倭寇。經過日本戰爭結束,日本現任統治者開始積極主動與明朝交好,此時明朝皇帝已經換成朱棣,對於日本這種願意主動朝貢的行為當然表示歡迎,同時日本統治者為了表達對於明朝的敬意,將抓獲的倭寇交給明朝處理,當然日本統治者也不少白痴,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明朝賞賜的物資。作為天朝上國的明朝,賞賜的物資是日本政府主要的財政收入,所以日本統治者才會「玩了命的」向明朝朝貢。

當然,日本政權的不穩定,導致日本的朝貢也時有間斷,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居然在寧波發生了日本使者的爭貢事件,嘉靖皇帝也怒了,徹底不和「貪心」的日本統治者玩了,明朝的大門也就不向任何日本人敞開,日本的商船無法靠近明朝東南沿海的港灣,但是生意還是要做的,所以日本商人選擇與走私者合作,將貨物販賣到明朝。

倭寇搶劫商船

王直的崛起

嘉靖年間,明朝東南沿海走私盛行,王直也因此得到人生第一桶金,讓他更確信走私是一個好的行當,於是他加入了當時許棟率領的海上武裝集團。

在明朝東南沿海有一個叫做雙嶼島的地方,曾作為過鄭和下西洋的補給站,是一個天然的深水港灣,對於這樣的彈丸之地,明朝政府自然不會多看一眼,確實像這樣的島嶼,實在是無任何利用價值,然而明朝政府不去管理此地,就被許棟率領的海上武裝集團佔領,成為了海盜集結地、「走私」天堂。

好景不長,明朝浙江巡撫朱紈率領官兵剿滅了雙嶼島的武裝力量,許棟武裝集團被消滅,然而王直卻僥倖率領殘部逃跑。雙嶼島被毀,王直率領一眾海盜在日本長崎的五島列島重新建立起根據地,逐漸的在日本站穩了腳跟。

王直的夢想可不是在日本站穩腳跟這麼簡單,他要的明朝取消海禁政策,徹底開放東南沿海地區,因此他幫助明朝政府解決倭寇問題,當然我們也懷疑他有私心,畢竟他幫助明朝政府消滅的倭寇不是他手底下之人,有利用明朝政府之手消滅其他勢力的嫌疑。王直因此也建立屬於他的海上秩序,明朝地方官員也持默認的態度,同時他的「五峰旗號」也成了海上的通行證,黑白兩道通吃。

海戰

明朝沿海地方官買王直的帳,但是明朝抗倭將領可不願意與他同流合汙,所以抗倭名將俞大猷就率船圍堵了王直,不過未能逮住他。一怒之下的王直在日本稱王,自封為「淨海王」,率領巨艦百餘艘反擊明朝。面對這麼強悍的倭寇,明朝政府也是「頭疼」,即便是把捉拿王直的賞金提升到「萬金」加「伯爵」,仍然也是拿王直沒辦法,抗倭已經被提升到壓倒一切工作地位。

面對抗倭僵持的局面,剛上任的御史胡宗憲認為,「外交」與軍事打擊雙重進行,才能破除此僵局,當然他的首選目標肯定是王直,因為他與王直是老鄉,藉助這層關係,可以更好聯絡王直。經過兩年多的對話,王直同意接受詔安,在嘉靖三十六年率領部下上岸談判。其實,胡宗憲的本初想法是讓王直牽制眾倭寇,奈何朝廷政敵卻橫插一槓,將王直逮捕。

胡宗憲劇照

倭寇的報復,戚繼光的崛起

王直被捕,其手下開始瘋狂在明朝東南沿海地區搶劫,無人約束加報仇名義,破壞力不容小覷。此時最尷尬的應該是嘉靖皇帝,不殺王直,好像怕了倭寇似的,殺了王直吧!又要謹防倭寇報復沿海地區。倭寇與遊牧民族其實差不多,不是他們戰鬥力爆表,而是明朝政府根本找不到他們,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打法讓明朝政府很苦惱。

對於王直的處置是一拖再拖,直到兩年後才下定決心處決王直,因為此時王直死不死已經影響不到抗倭的大局了,但朝廷處決王直總要有個罪名,可笑的是給王直的罪名卻不是「海盜」,而是「叛國」。

背華勾夷,罪逆深重——王直的罪名

恰恰相反,王直非但不是聽命於日本人,反而是日本人聽命於他,這怎麼說叛國呢?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既然要讓王直死,何處無罪名?嘉靖38年,一個小轎子抬到了杭州城的菜市口,此轎中坐著正是王直,他應該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被用轎子抬到刑場上之人了。

戚繼光雕像

自從王直被捕以後,倭寇無人管控,兩浙百姓深受倭寇其害,此時戚繼光正好被朝廷徵召消滅倭寇。不受控制的倭寇自然是比平常更難消滅,因此也成就了戚繼光抗倭名將的頭銜。如果王直沒有被捕、被殺,估計戚繼光的名聲難超胡宗憲、俞大猷等人,因此王直算是間接成就了戚繼光。此後明朝海禁政策的改變,也讓倭寇問題迎刃而解,戚繼光抗倭英雄的美名也被世人傳承至今。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

相關焦點

  • 「海賊王」王直,的悲劇人生
    日本朝貢貿易使團的規模,被大量縮減(從400人,縮減到40人),甚至有一段時間,完全斷絕。我們要說的王直,也逐漸嶄露頭角。王直本是,安徽歙縣人,本名鋥,又號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走私商人,有名的海盜。這應該是,王直留給中國人的印象,甚至還有點悲情,有點像水泊梁山的宋江,接受招安,反而被害。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提到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戚繼光吧!誠然,戚繼光帶領戚家軍立下戰功無數,東南沿海一帶也正是在他的保衛下才能免受倭寇侵犯,被稱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俞大猷呢?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民族英雄戚繼光:倭寇不僅是日本人,更多的是「漢奸」
    戚繼光是抗倭名將。明朝時期,戚繼光帶領「戚家軍」抗擊倭寇,奮勇殺敵,狠狠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取得了最終勝利。然而近年來,網絡媒體有人搞噱頭:戚繼光抗擊的倭寇,並非日本人,大部分是中國人。戚繼光是民族英雄,已經說了400年,並且他的光輝事跡,寫入了教科書。
  • 178 王直,明朝倭寇中的另類英雄
    東亞歷史第178篇:中國亂世循環之明朝那些事兒。 王直,出生於今天安徽歙縣,個性豪邁任俠,年輕時便投奔盤踞在寧波雙嶼島的徽州同鄉許棟的部下,許棟乃是當地最大的走私集團。當時日本走私船到了寧波,與中國商人交易,而中國商人與權貴勾結,仗勢刁難,往往銀貨交割不清不楚。
  • 百將英雄榜 長城登臨憶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
    百將英雄榜,一百單八將; 一首定場詩,說說戚繼光: 十載斬倭十五萬,畢生功勳平東洋。長城登臨憶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詩,甘於奉獻精忠報國,抗擊倭寇,留下經典詩篇
    近幾百年來我國沿海海患從未中斷,那麼倭寇到底是一些什麼人呢?他們起初只不過是日本九州島上一些流離失所的漁民組成的海盜集團,無所事事的他們經常活躍於我國和朝鮮的沿岸,但是威脅並不是很大,未對我國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但是到了明朝這些海上的強盜越發的無法無天,使得初期許多官員在海上慘遭劫持,這讓朱元璋勃然大怒,於是派戚繼光遠赴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對盤踞在那裡的倭寇進行打擊。
  • 中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但能被稱為民族英雄的又有哪些呢
    民族英雄分狹義的與廣義的兩種類型,隨著歷史觀或族群認同的變化,人們對民族英雄的認識可能會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我們該對這些民族英雄不變的敬仰之情!中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挑選出最著名的幾位來簡單的了解一下。西漢名將——衛青衛青(?
  • 他是明朝民族英雄,使沿海免受倭寇侵擾,這個紀念館你一定要來
    那就是剛進門處蓬萊水城的【登州古船博物館】和【戚繼光紀念館】,一個介紹的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海史,一個介紹的是明中後期,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部沿海的抗倭事跡。這篇我們先介紹戚繼光紀念館,登州古船博物館會放在另一篇說。
  • 王直與明朝的改革開放
    在強烈的求生本能驅使下,淪為赤貧的吳越人不得不投靠海上各路勢力,開啟後世海疆動亂之源。 明朝官軍毫無疑問小看了商業傭兵的戰鬥力:1555 年,一隻六十人特種作戰小隊從杭州灣登陸,晝夜輾轉兩百裡,斬殺官軍四千餘人,一路攻至南京城下,令朝廷顏面盡失。明朝在和王直的戰爭中未佔上風,於是轉變策略,招撫王直,利用王直的徽州同鄉——朝內開海派領袖胡宗憲,想盡辦法獲取王直信任。1557 年,聽聞朝廷願意開放海禁,王直決定回國受降。
  • 中國「海賊王」鄭芝龍:吊打荷蘭人,兒子鄭成功是民族英雄
    鄭芝龍在日本還娶了媳婦,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所以按照現代詞彙來說,鄭成功是個中日混血。鄭芝龍的運氣其實很好。李旦得病去世後,他侵吞了乾爹的大部分產業,由無名小卒一躍成為東亞海域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好運氣還遠未結束。
  • 倭寇的主人王直
    什麼人死後竟然受到如此唾棄?其實,這個人已經死了452年了,他的名字叫「王直」(也有人稱其為汪直),是明朝最有名的走私犯,甚至擁有上萬人的武裝隊伍。可以說,他是明帝國走私經濟的典型代表。   爭貢之役後,嘉靖皇帝對海禁政策的執行力度越來越大,大批東南沿海的百姓被逼到了死亡的邊緣。
  • 古代海賊王「王直」的上岸歷程,歷經千辛萬苦卻被兵刃相向
    hello,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王直上岸的故事,王敖回到了日本,見到了王直以後,跟王直講了這幾個月以來,他和胡宗憲相處的一些經歷,並且判斷胡宗憲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我們可以接受他的招安,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人就是蔣洲,也就是胡宗憲,大概一年前派到王直,身邊的一個特派員,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他此時已經取得了王直的信任,也在旁邊不斷地給王直強調著,胡總督的「免罪、授官、開海」的諾言。
  • 海賊王原型人物,向日本出售軍火、開啟日本熱兵器時代的徽商王直
    提到王直,很多人會想到明末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大宦官汪直,但是此汪直非彼王直。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人可能作為反派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但在日本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了。《海賊王》這部耳熟能詳的動漫有一個角色就是以中國人王直為原型塑造的。有人說羅傑的一句話開啟了大海賊時代,王直的一句話拖垮了大明王朝。可別覺得天方夜譚,這句話可是有理有據的。
  • 海賊王:凱多究竟欠大媽什麼恩情,通過銀斧和王直的隕落可以確定
    在海賊王漫畫的劇情中,凱多和大媽已經聯合起來了,海軍把他倆的聯合稱之為洛克斯的復活,原因就是凱多和大媽之前就是洛克斯的船員,在洛克斯海賊團解散之後
  • 「科普」海賊王中王直(汪直)人物巔峰介紹
    雙嶼島被日本學者藤田豐八稱為「十六世紀之上海」,在如此繁華的區域,有著一定實力和權力的汪直邊想加入更大的集團來進行走私(像極了超新星中有一部分加入四皇麾下),其中實力最為強大,掌握話事權的是福建商人李光頭與徽州商人許棟四兄弟。
  • 海賊王957話:洛克斯手下三位強力海賊,約翰船長、王直、銀斧!
    #海賊王情報#海賊王第957話的劇情非常炸裂,而最讓在意的是【洛克斯海賊團】的船員們。【洛克斯海賊團】可以說是最豪華的,擁有神仙般陣容的海賊團。其中隨便拉出一位來,就是以後叱吒風雲的大海賊。我們已知的【洛克斯海賊團】的成員有白鬍子、BIG MOM、凱多、金獅子,還有就是約翰船長、銀斧和王直。可以說船長洛克斯有著夢幻般的開局,但卻在神之谷一戰中折戟沉沙。很是不應該啊。洛克斯海賊團的這些神仙陣容中,我們大多數都是認識的。但約翰船長和銀斧以及王直是怎樣海賊呢,能夠讓戰國記住,也是很不一般的大海賊吧。
  • 「威鎮海門」的戚繼光
    戚繼光(1528—1588年),山東登州(治今蓬萊)人,字符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出身將門的戚繼光調任浙江都司僉事、參將一職,招募農民、礦工,編練出一支新軍,史稱「戚家軍」,挑起抗倭大任,並於嘉靖四十年取得台州大勝。第二年,倭患南移至福建,福建巡撫遊震得上疏朝廷,請求派兵清倭。明世宗遂下旨胡宗憲,令戚繼光出兵福建。
  • 胡宗憲巧用連環計,海盜王直中計伏誅
    王直就出生在這樣的商業環境中。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仗義,也就是有江湖義氣。人們都稱呼他為「五峰船主」。此外,他還很聰明,腦子快,主意多,因此,得到周圍人的信賴和擁護,在他的身邊自然就聚集了一批朋友,如葉宗滿、徐惟學等人。後來,王直帶領眾人乘海禁鬆弛之際,開始用巨艦運送大量違禁物品,到日本或西洋等國貿易,獲得巨額利潤。
  • 明朝名將戚繼光,為何將兒子就地正法,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說出這句話的就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民族英雄,他為何要不顧別人的求情,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原因。戚繼光的簡介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但也有人說他祖籍是安徽,後來在山東出生。到了明朝戚繼光那個時代的時候,已經推崇文學,所以當時滿是高談闊論的文人雅客,卻少有舞刀弄槍的將軍騎手。
  • 歷史上六位怕老婆的名人,不僅有民族英雄,還有開國皇帝
    如今在許多家庭中,妻子的地位都排在丈夫之上,丈夫會「怕」老婆,在四川,怕老婆的男人都被稱為「耙耳朵」。而在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很重,可仍然有怕老婆的現象存在,當時稱之為「懼內」。為什麼叫懼內呢?《辭海》中解釋得很清楚:「舊時妻有內子之稱,因謂怕妻子為『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