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優寶的第一封信:原生家庭欠你的,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來完善

2020-12-24 優媽讀繪本

親愛的優寶,今天是你出生後的第84天,在你快要出生的當天媽媽開始正式休產假,在經過胎膜早破、打催產針等情況下,你遲遲未發動,後來媽媽選擇了剖腹產,一周後出院,因為傷口結痂每周都要去醫院換藥,傷口很疼、每天帶你也很累,但我不後悔。

我曾經向你的外婆抱怨,「有娃之後太辛苦」。

外婆說,」當媽之後,就得一點點熬,該你要經歷的一點都不能少」。

媽媽每天盼望著你可以快點長大,期待你會走路、會說話,這樣就可以帶你去看更多的風景、陪你讀更多的書。

媽媽想和你聊聊關於原生家庭的事宜。

正視原生家庭

爸爸放假的第三天我們一起回到了外婆家,外婆提前生好了火爐,家裡非常暖和,聽說你可以玩氣球,寒冷的冬天,外婆在你睡覺時騎著三輪車跑遍了縣城買回來了紅色的氣球。

在外婆家居住的那段時間裡,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外公喝酒,外婆又因為外公借錢給他那個好吃懶惰的侄子時,兩人吵起架來,我特別害怕,害怕他們再次動手。

爸爸在勸架,媽媽一直強調,「別吵架,優優還在懷裡」。

懷抱中惺忪睡眼的你,聽著周圍的聲音,眨了眨眼睛又繼續睡去,我哭了,我害怕他們吵架,從小到大生活在這種氛圍中,我對此充滿著恐懼。

外公說我,「都快30歲的人了,怎麼還那麼愛哭」。

外公和外婆吵了一輩子,並未因為年齡漸長而減少吵架的次數,毫不誇張的說,作為媽媽的我特別愛哭,和你爸爸吵架時也會因為委屈等各種原因落淚。

外公外婆也希望他們可以帶給我們更好的生活環境,然而這裡面的因素有太多,外公外婆生活的那個年紀大部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自由戀愛,那個年代他們可以選擇的人很少,一切都圍繞著身邊的人。

外婆說那時她體弱多病,總是很自卑,外公生活在一個九口之家的大家庭,生活條件很差,家人也不怎麼努力,那會外婆同意和外公結婚完全是出於外公有一門手藝。

那時你太爺爺也就是外婆的爸爸並不同意這門婚事,認為外公一家人不怎麼勤快、好吃懶做,但外婆堅持,後來事實證明你太爺爺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除了你外公,其他人真的是好吃懶做,於是也就有了無數次因為家人借錢,外公和外婆吵架的場景。

外公和外婆各持己見,誰也不肯讓著誰,他們那個年代的人,離婚很少,忍耐很多,覺得離婚會被人笑話,那會也沒有所謂的婚姻關係課程去學習。

曾經的我極其敏感,對於別人的一句話我可以想很久很久、也足夠自卑,身邊的人對於我的肯定會讓我不知所措,我認為自己不配得很多東西...我的上司對我評價其中有一點是太老實,於是老實的這個標籤也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裡,內向、自我否定,就是在這樣的一種負面情緒下我生活了二十多年。

曾經,我把自己性格的缺陷完全歸結於原生家庭,我在想,如果我生活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或許此時的我會性格開朗、自信且熠熠生輝,然而這只是想想。

媽媽身邊的太多朋友,包括媽媽自己也證實了一點:只有當自己正視原生家庭,且不斷努力,才會過得幸福快樂,否則生活只會越來越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原生家庭」這個詞出現之後,我們都習慣性的將自己的不足與缺失歸結於原生家庭,於是「童年陰影」似乎影響著我們一生,我們習慣性的把自己的不如意不幸福歸咎於童年創傷,認為一切糟糕的境遇,都應該由原生家庭、由父母來買單。

後來,當媽媽想要嘗試改變自己的性格缺陷時,我才意識到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缺陷,並不是我們不成長的藉口,原生家庭欠我們的,只會讓我們越來越強大。

待你再大一些,你也會有自己喜歡的動畫片、電視劇、物品等等,媽媽有段時間特別喜歡看電視劇《歡樂頌》,劇中的每個女主背後都有不同環境的原生家庭,他們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的自我強大。

其中原生家庭烙印特別嚴重的樊勝美有句名言:「一個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她的哥哥好吃懶做,因為欠債不還被債主追上門,家人都不得安寧,後來逃出家門,父母帶著侄兒投奔她,試圖擠在她租來的小屋裡。誰知後來父親忽然得了重症入院,醫藥費、生活費全部落在了樊勝美身上。她被家人充當家庭提款機,苦不堪言的她無奈卻又毫無辦法。

與她成為鮮明對比的是那個古靈精怪的曲筱綃,一出生就可以有家產繼承,名牌衣服、名牌包包隨便買,但真的是這樣嗎?

曲筱綃家庭條件雖然很好,但她也有自己的難處,原生家庭同父異母的哥哥與她爭家產,後來她的哥哥敗光了部分家產,曲筱綃為了家庭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愛情去拯救家族事業。

乖乖女關關不願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一個人來到了大城市。

電視劇中的某些情節著實是我們生活的部分縮影,其實,每個人的背後都有各自的難言之隱。

學會理解並接納

曾經我很羨慕你小鞏阿姨生活的家庭氛圍,她說她的父母如今還會當著她和弟弟的面撒狗糧,兩個人經常單獨外出吃飯,她們不幹預你小鞏阿姨的生活,各自保留一定的空間,她曾經一度以為父母不吵架,後來她的奶奶告訴她,在她還未出生之前,她父母約定好,不當著孩子面吵架,關起門來解決問題,打開門之後問題必須解決。

你的小鞏阿姨,性格外向,活潑聰慧,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這樣的相處模式一度是媽媽的榜樣,我和你爸爸在不同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家庭氛圍有各自的不足,爸爸媽媽在結婚之後也曾討論過,我們儘可能的要給你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媽媽一直以來都認為夫妻關係高於一切,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爸爸媽媽不愛你,而是只有當爸爸媽媽恩愛,才會給你提供更加有愛的生活氛圍。

我記得有次外婆和我視頻時(自從有了你之後,外婆一有空就會視頻,時不時翻開手機看我發給她關於你的視頻和照片),外婆說,「優優要聽媽媽話,不聽話媽媽打」。

之後,我告訴外婆,不要總說這樣的話,因為未來教育你成長的人會是我和你爸爸,我們希望你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獨立且自信的陽光女孩,有規矩,有原則,有標準,但不必成為一個太過於聽話的孩子。

我們儘可能的規避上一代人也就是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教育當中的不足,儘可能的提供有愛的氛圍,愛的環境下你將會變得更加快樂也更加有安全感。

當然,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有不足,也希望你可以理解,並且在成長的路途中以恰當的方式提出。

當你學會理解並且接納的時候,未來的日子你將會走的更加順暢

我們能陪伴你的時間只有短暫的十幾年,待你開始步入大學、邁向社會,你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誠如人類不會十全十美,媽媽和爸爸帶給你的原生家庭也不會完美,但我們一定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給你愛的家庭氛圍,給你足夠的接納與包容,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不以教訓的口吻教育你,而是共同成長。

原生家庭的不足,希望你可以通過自己後天的努力去完善,媽媽不求你能過上多麼富裕的生活,只希望你成為一個快樂、自信且獨立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魔咒
    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尋找光明,而你卻拿來翻白眼。不過既然有了翻白眼的想法, 那麼眼珠子是什麼顏色的,都可以照翻不誤。人生永遠不可能真正的事事如意,人們滿足的閾值只會越來越高。小時候你吃一頓KFC會很開心,現在天天吃KFC,能讓你幸福嗎?
  • 口袋妖怪:天生麗質的寶可夢備受歡迎,後天努力的它最美
    寵物小精靈的世界裡,寶可夢種類繁多,構成了形形色色的寶可夢世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三隻公認最美的寶可夢,其中兩隻都是天生麗質,只有最後一隻是通過後天努力才變美的,它是寶可夢世界中醜小鴨變天鵝的典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以美麗著稱的三隻寶可夢吧。第一隻:仙子精靈,它屬於伊布進化型。
  • 睿智燈塔-突破原生家庭的限制密碼,如果你想,一定可以
    童年經歷,對你的影響遠比你想像的大。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很多人掙扎了一輩子,都無法逃離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在之後的生活中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揮之不去。更嚴重的情形是,父母因為自身的心理創傷,在自己孩子的童年,不僅不能回應孩子的需要,還需要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 「天使」與「魔鬼」的根源,原生家庭的愛與痛
    所有人際關係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係,所有關係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所以,對我們,對每個人,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最早、最大、最久的。我們就像是一個家庭的縮影,這樣的縮影註定關係著我們的一生。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的命運,從我們出生時起,已經埋下了「伏筆」。
  • 大多數重大磨難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心理學家:這可怕,但是很真實
    可以說,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烙印永遠是生命裡完全無法或缺的一部分。原生家庭的影響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似乎我們在這些影響當中,很多人都為自己的失敗和錯誤找到了足夠的解釋。不過其實有些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在這個世界當中,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滿。但是他們仍然釋懷了曾經的過去,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 從樊勝美到蘇明玉:原生家庭無法改變,但你的人生可以
    我真的很努力,但我的同學大多是中產以上家庭的獨生子女,父母在教育上的投資很高,僅僅英語培訓這一項,就不是天賦一般的我僅靠努力就能抹平差距的。於是,我想自費半年。然而,我爺爺因患腎臟疾病,癱瘓在家整整四年了,我哪還有臉提自費交換的要求?只能眼睜睜地失去了這次機會。那些做過交換生的同學,找工作真的很加分,尤其是男生,成績不如我,就業機會卻比我高。
  • 別把你的命運不佳歸咎於你的原生家庭,你要想努力誰都擋不住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有人說:一個人的命運在你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在你的身上,不可避免地會打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父母的烙印,不管你是多麼地渴望和他們撇清關係。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就忍不住想要嘮叨幾句:別把你的命運不佳歸咎於你的原生家庭,你要想努力誰都擋不住。
  • 楊紫「哭訴」原生家庭: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的話題迅速登頂熱搜,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也許遠不止你我所感受到的。現實中,幾乎任何職業都需要考試和培訓,而唯獨做父母這麼重要的身份卻不需要,什麼人都可以做,而作為孩子,根本無法選擇誰來做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還無法逃離。
  • 《都挺好》:再爛的原生家庭,也擋不住一顆想要破繭重生的心
    因為只有自己才能找到所有問題的出口,只有自己才是那個可以改寫命運的人。她開始積極地投入工作,在工作的體驗中獲得自尊和自我肯定。面對疾病她也選擇不放棄,而是積極接受治療。之後的幾年裡,露易絲通過學習不斷釋放對原生家庭的怨恨,與自己和解,並通過治療,身體狀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 不管你的人生有多麼的不堪,也不要抱怨你的「原生家庭」!
    所以如果你想進一步的完善自己的人格,讓自己的事業和生活變得更加的順利,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接納自己的原生家庭,理解辛苦把我們撫養成人的父母,如此你才能夠獲得更加積極的動力,然後進一步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掃清阻礙自己發展的障礙。
  • 高情商的王詩齡告訴你:開掛的人生,要有原生家庭充足的愛和理解
    究竟這樣一種對父母特點的承襲,是基因的天生使然,還是後天的培養更重要?網友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著名作家奧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中認為,始終還是後天教育佔主要因素。
  • 原生家庭能決定前半生 但你可靠這2點決定後半生
    這樣的單子可以列出十萬字,那是不是原生家庭一般的人就沒戲了?/01/有一個叫「王謝子弟」的成語指東晉的「王」與「謝」兩大家族,一個是山東琅琊王氏,即王導一家;另一個個是河南陽夏謝氏,也就是謝安那一家。王導、謝安都做過東晉的宰相,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
  • 心理學告訴你:親密關係的不幸,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
    簡單來說,在親密關係中,通過不停的討好對方,來使關係更加穩定,更加安全,總是卑微的一方,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也會不停的跟對方道歉,主動讓步,以此來結束衝突,可以說,討好型人格是毫無邊界感的人格。
  • 《都挺好》蘇明玉用一生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3個方法與自己和解
    「我要你生我養我了嗎?你把我生下來就要負責,不是光圖快活!」蘇明玉對著重男輕女的母親含淚一頓大吼,換來的是一記響亮的耳光!《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從小被忽視,只因自己是女孩。為了大哥去美國讀書,把她的房子賣了。
  • 《我就是來借個火》:原生家庭欠你的,餘生我用愛彌補
    同樣是關於救贖的故事,跟《撒野》向著光的希望不同,《借火》更傾向於表達成年人擺脫原生家庭的勇氣,跟自己和解的決心,開始新的生活的魄力。在林城步的幫助下,元午嘗試去解開捆綁著他的精神枷鎖,去直面他一直逃避的過往,包括他的親人以及原生家庭。元午和元申是早產兒,出生後哥哥身體一直不太好,爺爺奶奶擔心哥哥身體,兩個孩子五歲時,將他們的名字和身份互換,從此哥哥變弟弟,弟弟成了哥哥。
  • 蘇明玉和樊勝美同樣是原生家庭不幸,為何2人命運走向卻如此不同
    這幾年網絡上經常展開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而電視劇中也常常播放類似的題材,總是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有一句話說的貼切:"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卻需要用一輩子來治癒",可想而知童年生活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
  • 星番|國產劇女主角的原生家庭之殤
    包括徐姑姑說服房似錦接納母親,「你媽都是為了你們的家,她沒有為她自己爭取過什麼」,也讓不少觀眾懷疑人生,質疑該角色太「聖母」,劇情結束地倉促且魔幻。自播出以來《安家》的爭議一直沒有消弭,其中孫儷飾演的女主角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問題是一大爭議點,房似錦前期的冷漠好勝,習慣了省吃儉用,把賺錢當做人生第一目標,包括之後劇情的多處走向,都以「原生家庭梗」,也就是惡人潘貴雨在做推動。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我們又如何應對原生家庭為我們帶來的影響呢? 針對父母子這種三角關係,當兩人的夫妻關係出現問題,某一方可能會通過第三方來降低焦慮感,例如寄情工作,或是過分關注孩子發展。
  • 這7本書告訴你如何和原生家庭和解,好好愛自己
    最近一部熱播劇《不完美的她》又把大家拉回了關於原生家庭的熱點話題當中,這部電視劇吸引我的不是因為周迅、趙雅芝、惠紅英三大主演陣容,更多的是劇中談及的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看過這部劇之後,讓我想到了在果媽閱讀聽過的幾本有關原生家庭、自我療愈的書籍,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的把自己愛回來。
  • 影片《怪獸大學》完美詮釋先天缺陷可通過後天努力來彌補
    可是那些怪獸是不能接觸小孩的,因為小孩上面的那些細菌對於怪獸來講是致命的,所以它們必須的長著恐怖的面容,才能嚇到小孩,獲得尖叫聲,怪獸電力公司則負責收集尖叫,來發動電力來維持整個怪獸社會的運作。一次偶然的小學春遊電力公司,小麥克·華斯基親眼見了恐嚇專員及他們所做的工作,一顆小小的種子便在大眼仔麥克·華斯基生根發芽了,它要當恐嚇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