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是乾隆皇帝登基的第22年,乾隆發現在自己的統治之下清朝已經日益強盛(當時清朝gdp大約佔全世界的25%-27%左右),心中沾沾自喜,將清朝自封為天朝,其他的諸國全部都是蠻夷小國。乾隆認為其他的國家來到清朝要麼是貪圖清朝的錢財,要麼是偷盜清朝的文化,想要阻止其他國家來清經商。
恰好這時有一個英國商隊在經商的過程鬧了一些亂子,乾隆就借著這個由頭強行關閉了江、浙、閩、魯等沿海地區的海域,只允許外國商隊在廣州及周邊地區上岸經商。這就是俗稱的一口通商發令,也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閉關鎖國。在短時間內閉關鎖國的確有利於維護清朝皇室的統治地位,但是閉關鎖國也讓我國落下了腳步,在工業化道路上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因為閉關鎖國的影響,很多人對乾隆的明君稱號提出了質疑,認為他只是一個仰仗父輩的敗家子皇帝。從客觀上來說乾隆後期的確非常鋪張浪費,但是閉關鎖國在康熙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只是程度沒有乾隆的一口通商這麼嚴重。而且作為全世界公認的明君康熙大帝,其實也有一些愚昧的行為。
在整個清朝,科學技術就像是一片空白,所有民間知識分子都在鑽研儒學八股文,根本沒有發明創造這個念頭。而康熙本人也並不喜歡研究科學,但是卻對數學情有獨鍾。康熙曾經在宮中養了一群西洋來的傳教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來自義大利的畫師郎世寧以及來自法國的數學家洪若翰。
根據洪若翰的描述,康熙對於數學非常痴迷,經常讓洪若翰教他算數和幾何。洪若翰看到康熙如此熱愛數學,就通知了本國一些在數學方面有造詣的同僚前來清朝謀求官職。一名叫凡爾登的法國人為了討好康熙,特意帶來了一臺手搖式計算機獻給康熙。
這臺計算機現在被保存於國家博物館中,在使用的時候用鑰匙撥動,上面顯示的數字就會隨著計算機中的齒輪轉動,可以進行小數字的加減乘除。康熙對這個新奇的玩意愛不釋手,一直把玩。而根據洪若翰的描述康熙在把玩計算機時身邊還有一位皇子(大概率是當時的太子胤礽),康熙發現計算機的奧妙之後就對皇子說道:「勿以滿漢所學。」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見康熙的私心,他認為這種方便先進的工具只要掌握在皇家的手裡就好了,一定不能讓其他人知道,這樣有可能就會威脅到皇家的統治地位。事實上康熙也有過其他類似的行為,康熙在南巡的過程中打壓了很多江南地區的財閥家族,同時對清朝人民實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愚民政策。
正是因為清朝皇族都繼承了康熙的這個理念,所以清朝開始落後。清朝在歷史上的評價也比較靠後,而古代史中評價最高的漢唐兩朝恰恰是我國與其他國家文化交流最多的朝代,唐朝更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其他國家的文化都有包容的雅量,所以又被稱為萬邦來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