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的兒子,手握兵權卻不參與奪嫡,為什麼還能如此高壽?

2021-01-13 深更讀史

康熙皇帝35個兒子當中,除了那些英年早逝的之外,可以說有20個左右的兒子在爭寵。即便早早地就選定了太子的康熙,到了自己的晚年,對於接班人的問題仍然是頭疼不已。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兒子一個接一個的奪嫡,不惜爭得你死我活,這讓康熙非常的心痛。

然而,其中有一個兒子比較特殊,他並非不受康熙寵愛,能夠掌握兵權足以說明問題。但是他也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竟然還能如此高壽,這是為什麼呢?

允祹,原名愛新覺羅·胤裪,很多人對此人不是太熟悉。這也正常,他既不是接班人,也不是那些出盡風頭的皇子,給人的感覺非常低調,也因此很多人忽略了他的存在。

允祹是蘇麻喇姑撫養長大的,蘇麻喇姑算是蒙古人,她是孝莊皇后的侍女,孝莊嫁到滿清後,她也跟著來了。

她是大清初期很多事情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曾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她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康熙的啟蒙老師。

我們知道這個其實是很困難的,要知道皇宮的侍女非常多,她能夠從一個侍女到被皇室成員視為至親,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

在當時按清宮慣例,只有嬪以上內庭主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康熙能夠讓蘇麻喇姑撫養允祹,表明康熙帝對蘇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視。

但是可以說康熙沒有選錯人,蘇麻喇姑通過二十來年的言傳身教使得允祹養成了生性淡薄、與世無爭的性格。

胤祹深得康熙喜愛,經常陪伴在康熙身邊,當時的允祹,也擔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有權力和地位。從牌面上看他完全有能力爭一爭,就算不是自成一派,也可以加入哥哥們的陣營,與他們一起爭奪太子之位。

但是,允祹卻沒有。

在九子奪嫡期間,允祹基本上保持著中立的態度,當然,並不是他完全沒有機會。完全是出於蘇麻喇姑對於允祹的教導。

雖然在雍正繼位後,他並沒有得到重用,爵位甚至一降再降。但是與那些曾經和雍正爭奪過皇位的人來講,待遇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到了乾隆登基之後,對於自己這位德高望重的皇叔,也是非常尊重的。他被封為履親王,還曾在朝中掌管禮部。

可以說,允祹與世不爭的性格,讓出生在皇室的他,擁有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在很多人眼裡,有人會認他與世無爭,沒有進取心。

但是雖然他沒有登上最高位,但是一方面活得安心自在,另一方面又保全了自己的家人,其實能夠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

相關焦點

  • 康熙手握重兵的兒子,擁有舉世才華卻不參與奪嫡,躲過雍正清算
    古時候人們最喜歡的就是多子多福,但是在古代皇家,兒子多似乎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皇位只有一個,所以在皇家因為皇位的繼承兄弟相殘,父子反目的大有人在,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康熙時期的九龍奪嫡了。九龍奪嫡最後的結局令人唏噓,康熙因為這件事廢了這個兒子,罷黜那個兒子,可是萬萬沒料到,百忍成金的雍正也參與其中。
  • 康熙皇帝最長壽的兒子是誰?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在胤禛、胤禩和太子胤礽等人看來,確實如此。但是就有康熙的皇子,認為自己當王爺很好,不需要成為九五之尊,康熙的十二阿哥胤祹就是這樣一位王爺。 胤祹,他的生母是定嬪萬琉哈氏,滿洲鑲黃旗五品郎中的女兒。對比宮中那些出生王宮貝勒家的女子,定嬪的出身很低,因此在宮中沒有多高的地位。定嬪一生勤懇的侍奉康熙皇帝,從不想爭名奪利,直到康熙皇帝去世,依舊只是個嬪位。
  • 康熙帝的五皇子很有實力,為何沒有參與奪嫡?
    注意,康熙五十六年正值「九子奪嫡」進入到白熱化的關鍵時期,康熙皇帝的身體狀況之所以迅速衰敗,就是憂心於皇子之間的手足相殘、你爭我奪。但在如此敏感的時期,皇五子胤祺如此進言,康熙皇帝只是給予了拒絕,並沒有任何懲罰甚至連點訓斥之言都沒有。
  • 平安是福——那些沒有參與到「奪嫡」爭鬥中的康熙皇子們
    二十四人中,除了參與奪嫡的九人,尚有十五人,內裡四人幼年夭折,即: 皇六子胤祚,夭折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時年六歲。 皇十一子胤禌,夭折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時年十二歲。
  • 康熙對五阿哥胤祺評價極高 為何他沒有參與奪嫡 雍正為何放過他
    雖然根據歷史資料證明,雍正是名正言順得到皇位,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康熙除了這九個兒子,明明還有一個優秀的五阿哥,他為何沒有參與到奪嫡中?  祖母疼愛,地位尊崇  胤祺是康熙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頗受寵愛的宜妃,因此從小就受到父母疼愛,地位在宮中也很高。而皇太后也十分喜歡這個孫子,便從小親自帶他,祖孫之間感情非常好,皇太后也無形中,成為胤祺最大的靠山。
  • 康熙朝「九王奪嫡」中最陰險的人是胤禵嗎,為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雍正帝的一眾兄弟為避帝諱只改了名字中的胤字,而允禵要兩個字都改的原因所在。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小眾的說法,這裡就不去鋪開說了。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允禵從來也不叫胤禵!因此,提問者問題中的胤禵這個名字是有問題的。▲清世宗雍正帝潛邸時期畫像。不管允禵原來叫什麼,我們姑且就按照後來為了避帝諱而改的名字允禵來稱呼他吧。允禵這個人陰險嗎?恐怕也談不上。
  • 乾隆為什麼如此受康熙的喜愛,中間明明隔了雍正
    乾隆為什麼如此受康熙的喜愛,中間明明隔了雍正標籤:中國人文歷史、清代話題事件人物、乾隆為何受康熙喜愛?乾隆康熙雍正、古代帝王隨筆雜談故事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帝制一直都是一代一代相傳的,很少有跳過兒子直接傳位於孫子的情況,但是在歷史中卻發生了這麼一件不合常理的事,他中意的是自己的孫子做皇帝,當他把帝位傳給他兒子的時候也預定給了他的孫子。
  • 九子奪嫡為什麼會開始?又因為什麼而結束?其實都是康熙一手造成
    九子奪嫡為什麼會開始?又因為什麼而結束?其實都是康熙一手造成康熙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一生留下了許多的事跡,而他的存在也讓中國的名聲再次響徹世界,當時很多的西方國王都把康熙視為偶像。和康熙有關的事件有很多,而到了康熙晚年,最為人熟知的自然就是九子奪嫡了。
  • 胤祉並未真正參與奪嫡之戰,又主動向雍正低頭,為何還是被囚禁?
    康熙晚年,九位阿哥為爭奪繼承權發起「九子奪嫡」之爭,最終四阿哥胤禛順利登基,其餘八位阿哥則都遭到了胤禛的清算。「八爺黨」、「九爺黨」的頭頭八阿哥、九阿哥直接被逐出宗室,就連與胤禛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胤禵也沒能倖免於難。
  • 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為何沒能奪嫡成功?有胤禵在,想成功太難
    可屢敗屢戰的皇八子胤禩,卻一直處在屢戰屢敗的尷尬境地,直到皇四子胤禛接過康熙皇權,皇八子「敗者為寇」。黨羽勢力最為強大,不缺錢、不缺人、不缺智慧的皇八子胤禩,為何會在奪嫡過程中屢屢戰敗乃至徹底失去聖心,並最終奪嫡失敗呢?
  • 康熙九龍奪嫡,十四阿哥為何放棄四阿哥,轉而而支持八阿哥?
    常言道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這句話在康熙的兒子中明顯不適用,其中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胤禛和胤禵就立場鮮明不同陣營交鋒,十四阿哥堅決站隊八阿哥。第三,至高無上的權力面前,不可靠的親情作為康熙的兒子,對那個頭頂位置若說沒有半分念想,其實是自欺欺人。封建社會皇權至高無上,歷朝歷代對於儲位的爭奪幾乎是頭破血流,父子相殘,兄弟鬩牆常有發生,有些掩於歷史塵埃,有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 沒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們,落得何種下場?只要不作,絕對沒事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為由,將其儲君之位廢黜。豈料,太子一朝被廢,一直於暗裡湧動的「奪嫡之爭」直接展開了正面角逐,清朝歷史上有名的「九子奪嫡」就此拉開序幕。
  • 康熙69歲病逝?是正常死亡還是另有隱情?已經是皇帝中的高壽
    康熙出生於公元1654年5月4日,病逝於公元1722年12月20日,死的時候年69歲。不少人以康熙一向身體健康為由,認為他69歲就去世過於突然,其實這是站在現代醫學的角度來推演皇帝的壽命。古代皇帝人均壽命並不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歷史上有有559個皇帝,他們的平均年齡大約為40歲,而如果活到60歲那麼就會超越大部分的皇帝,堪稱皇帝中的高壽。
  • 為何李世民沒有殺那些手握兵權的重臣呢?因為不需要,答案很簡單
    但是,在他們死後,他們的子孫後代還能守住這世界嗎?此時,原來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功臣們就成了最大的威脅,所以也就有了殺功臣的行為。項羽殺韓信、彭越,逼迫英布、盧綰、韓王信,朱元璋幾乎要殺自己的開國元勳,以李善長為首的文官制度和以藍玉為首的武官制度,全部遭到大清洗。然而,唐朝的開國皇帝並沒有殺掉功臣。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稱帝。
  • 康熙王朝:明珠審判索額圖有功,康熙為何不放他?大師成雙成對
    《康熙王朝》中,索額圖和明珠,就是一對權謀大師,他們既是為了鬥倒對方,也是彼此存在的條件。索額圖風光,明珠跟著飛黃騰達;明珠倒下,索額圖也跟著兵敗如山倒。索額圖入獄後,因其老奸巨猾,李光地等人也奈何不了他。不招供,就沒法定罪,於是,康熙派已經倒臺的明珠出馬,很快就將索額圖繩之以法。按理說,明珠這是大功一件,而且還有大阿哥求情,可康熙為何還是不肯放過明珠呢?
  • 康熙最狡詐的一個兒子,比老四狠,比老八奸,卻被張廷玉識破
    還好,康熙皇帝是從大風大浪裡過來的,緊要時刻一點都不慌,連下三道命令,就控制住了局面。 第一,調狼覃的部隊進駐八大山莊,接替原來皇帝的警衛部隊,負責行宮宿衛。狼覃沒有在劇中出現,但在書中,這位將軍和魏東亭一樣,是康熙皇帝最信任的將軍之一,關鍵時刻,對康熙忠心耿耿的狼覃,比那些居心叵測的兒子們都可靠。
  • 第一次見到12歲的乾隆,為何康熙驚得酒杯掉了?不光因為長得俊
    據史料記載,當時康熙帝之所以把皇位授予皇四子胤禛,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出於對其子弘曆的喜愛,而據說雙方在第一次見面時,康熙就驚得放下了酒杯,到底是怎樣驚為天人的氣魄,能讓早已見慣大場面的康熙帝有如此反應?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查一查你的祖上,這是朝廷用人的手段之一。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 《雍正王朝》明明胤禛感染風寒,為什麼康熙還要拉他去木蘭秋獵?
    康熙皇帝斬釘截鐵的說:去,到熱河去養病。明明老四胤禛風寒未愈,拖著病體不便出行,為什麼康熙還要強行將他拉走,前去木蘭圍場狩獵?康熙的目的何在?有人說,出去走走有利於養病啊,這顯然顯得小兒科了,話可以這麼說,受了風寒的人,出去走走,你試試。所以,很明顯,康熙是有意圖的,這要從刑部冤獄案說起。
  • 康熙生了20多個孩子,為了皇位打成一鍋粥,最後的結局都如何?
    康熙號稱是"千古一帝",這個名號大家也就聽個樂。康熙最為人熟知的是兩件事,一是喜歡"微服私訪",二是生了一堆兒子,為了皇位打成一團。康熙一共有24個兒子,其中有4個兒子在年幼時不幸夭折。分別是:六子胤祚;十一子胤禌;十八子胤衸;十九子胤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