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那年美美
本文純屬原創,感謝評論與轉發!
『【美美談情感】,每天趣談人物,社會,熱點等情感新鮮事。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期待您的關注!』
早在小學的語文教科書上,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幫著毛四阿婆收拾穀子的善良的少年毛澤東。
而這樣的他,除了一身正氣,還懷揣著滿腔熱血,投身到救國救民的洪流當中,把自己的這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革命。
1893年,毛澤東誕生在湖南省湘鄉縣韶山沖的一個貧困小村莊,母親文七妹生下他後,又相繼有了弟弟毛澤民,毛澤覃,後來還收養了一個女兒毛澤健。
對父母的感情,毛澤東無疑更偏向於母親,因為父親比較嚴厲,也不善溝通,還經常踐行棍棒教育,相形之下,母親對他的理解,寬容與支持,更讓毛澤東感覺到了童年的幸福。
而毛澤東的一生,除了母親文七妹對他的影響比較大,其實還一個女人,也在他的生命長河裡,留下了不可泯滅的印記,這個女人,就是毛澤東的一生至愛楊開慧。
1920年冬天,毛澤東和楊開慧結合成了夫妻,兩人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在那時候的舊中國,楊開慧一不坐花轎,二不要嫁妝,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與毛澤東結合,以示「不做俗人之舉」。
用今天的話來說,毛澤東和楊開慧兩人就是勢均力敵的愛情,他們惺惺相惜,情比金堅,有共同的志趣和愛好,在革命的道路上共同成長。
然而,在那個軍閥當道的革命年代,兩人的夫妻情緣,僅僅維持了短短十年。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的識字嶺被害,年僅29歲。
在遇害之前,她被捕入獄期間,審訊官提出,只要她宣布同毛澤東脫離關係即可獲得自由,這位堅貞不屈的革命女子毅然回答:
一個弱女子尚且能為了中國革命赴湯蹈火,這無疑更加堅定了毛澤東革命的信心,也在他後來遭遇打擊和絕境的時候,給了他無盡的力量。
等到新中國成立,和平年代的到來,毛澤東找到楊開慧當年的保姆,細問楊開慧當時被捕的經歷,得到答覆後,他仰起頭來,閉上眼睛,兩行清淚流了下來,沉重地嘆了口氣,說:「今天的革命,實屬來之不易。」
是的,這麼多年投身於革命以及新中國的建設,毛澤東耗費的,不僅僅是精力和心血,還有他的身體與健康。
毛澤東晚年時期一直睡不好,也很少說話,身體情況越來越差。
自從1971年冬天后,大葉性肺炎等疾病,就時輕時重地一直困擾著他。
1972年1月13日,毛澤東肺心病發作,高燒嚴重,缺氧,突然休克,搶救過來後,他的聽力逐年減退,繼而又雙腿浮腫,步履艱難。
1973年8月召開黨的十大時,他勉強參加,事先從中南海遊泳池住處,搬進人民大會堂118廳暫住,以便在代表們進場之前,先扶他坐於主席臺上,免得讓人看出他的健康真相。
大會期間,他無法獨自起立,散會時本應全場起立,鼓掌歡送他離開,但礙於他的身體情況,只好改為所有代表離開之後,再由專人扶他回到居住處。
1975年12月2日,在會見外賓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的身體狀況不好,我與上帝有個約會,我很快就要去見上帝了。」
1976年春天,毛澤東病情危重,發生過兩次嚴重的心肌梗塞,雖都經搶救脫險,但身體從此愈加虛弱。
5月27日,他以極大的毅力,最後一次會見外賓,說話的聲音小而含糊,要由他的侄女王海榮聽清楚後,譯成普通話,再譯成英語。
即便病情嚴重,毛澤東依然不願意吃藥,也不願意打針,堅持自力更生,依靠自身的抵抗力,不靠打針吃藥這種外援,幾經醫生勸說,方才同意插上鼻飼管。
1976年8月月26日,毛澤東心臟病又一次發作,經常處於昏迷狀態,彌留之際,由中共委員們輪流坐鎮病房。
一次,當葉劍英站到他的病床前,毛澤東的眼睛突然一亮,他動了動手臂,努力翕動著嘴唇,好像要對葉劍英說些什麼,但又說不出來,葉劍英緊握著他的手,耳朵湊到他跟前,但始終聽不清,葉劍英又急又悲,佇立良久,方才退回。
據孟錦雲回憶說,9月8日晚7時10分,毛澤東對她說了此生最後一句話:「我很難受,叫醫生來。」接著昏迷,血壓下降,使用藥物都難以維持。
9日0零時4分,毛澤東的口鼻抽吸了兩下,血壓根本無法測到,零時6分,自主呼吸已經完全消失,零時10分,我們最敬愛的毛主席,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而在主席生病期間,經常來看望和陪護的葉劍英,在得知主席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居然是這一句時,他有些懊悔自己當初在主席病床跟前,怎麼就沒有努力聽清楚。
在病痛面前,毛澤東依然堅強如初,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跟病魔抗爭,死磕,足見滿滿的求生欲。
這種抗爭,不是因為他害怕離去,而是他的心裡,還一直想著新中國的發展和改革開放,想到這裡,葉劍英不免心生悲痛,淚流滿面。
毛澤東作為偉大領袖和導師,年輕時曾帶領紅軍南徵北戰,爬雪山,過草地,吃了不少苦,建國後,又操勞國家建設,關心人民疾苦,一直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實在令後人敬仰和愛戴。
無論怎樣,他永遠都是人們心中偉大的領袖,是老百姓心裡的紅太陽,更是14億中國人永遠瞻仰和懷念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