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縣:冬閒人不閒 農牧民群眾培訓忙

2020-12-21 新華網新疆頻道

  連日來,特克斯縣全面啟動2020年脫貧攻堅「冬季攻勢」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特克斯縣各鄉鎮、部門積極利用冬季農閒時間開展農牧業種養殖、烹飪、理髮、汽修等各類培訓班,不斷增強農牧民群眾的致富和就業本領。如今,「冬閒」變成增收致富、掌握技術、學習知識的「冬忙」。隨處可見農牧民忙於參加各種培訓的喜人場景。

  正值隆冬時節,寒風凌冽,但各鄉鎮的活動室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熱鬧景象。12月17日,當記者走進特克斯縣喀拉託海鎮達根別勒村正在開展的農牧民管工技術培訓班時,老師正在向學員們講授幾何圖形的周長、面積公式,由淺向深,帶大家初步掌握管道工初級的技術理論知識,學員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課並做好筆記。

  講完理論課後,授課教師便帶領著學員去附近的人家裡實際觀察、了解鍋爐的運作原理,及安全操作流程。整個培訓過程取得了理論加實踐的良好效果。村民沙拉阿特·艾斯特曾靠放牧和打零工來維持生計,即便家裡摘掉了貧困帽,但身無技能的他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實在是困難。如今,免費的技能培訓班、專業的授課老師,讓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村民沙拉阿特·艾斯特說:「2016年我家脫貧了,但是我還想要更好的生活。現在國家政策也好,我們村開了免費的管工培訓班,跟老師好好的學,早一點拿上管工證,以後有證了,有技術,去哪裡都可以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以後我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

  這兩年,農牧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靠生爐子取暖,而是裝上了鍋爐,燒起了暖氣。鍋爐雖是裝上了,可喀拉託海鎮沒有一名專業管工,後期的維護、維修成了難事。在村民昂賽爾·賽力克的眼裡,管工成為了最「吃香」的行業。

  昂賽爾·賽力克說:「現在我們生活好了,每家都在裝暖氣,可是我們鄉裡沒有裝鍋爐的人,都是從外面找過來的,我現在學管工技術,拿上管工證,從明年開始當一名管工。」

  走進特克斯縣喀拉託海鎮阿克託海村美容美髮培訓班裡,老師正在給一男一女兩位學員畫眉毛,進行現場演示教學。針對他們的性別及臉型,老師很快就畫出了適合他們的眉形。學員們則圍在一旁認真觀看,並拿鉛筆在紙上跟著畫眉。整個教室充滿了濃厚的學習交流氣氛。

  村民古麗森·吾塔爾拜說:「今天學會了如何畫眉毛,趁冬閒,好好學習,拿到初級證書,以後會到別人店裡當徒弟,積累經驗,一邊賺錢。」

  村民美麗沙·沙山別克是一名家庭主婦,平時在家看孩子,照顧老人。看著和她同齡的女性不是創業開店就是政府職工,她決定走出家庭,靠手藝吃飯。今年7月份,她自費報名參加了縣上舉辦的美妝培訓班,並獲得了高級資格證。趁著國家的好政策,她參加了村裡舉辦的免費培訓班,準備把理髮證書也拿上,來年在鎮上開家美容美髮店,將日子過得更紅火。

  麗沙·沙山別克說:「這次參加美容美髮培訓班,跟著老師學好理髮技術,等培訓結束以後,我自己想開一個美容美髮店,給別人化妝,還可以給別人做頭髮,提高自己的收入。」

  通過開展各種技能培訓,使當地農牧民群眾真正懂得了增加收入不能單靠力氣、正確運用科學技能才能儘快致富的道理。技能培訓班不僅提高了農牧民脫貧致富的能力,也充分調動了他們創業增收的積極性。

  特克斯縣生態環境局駐喀拉託海鎮達根別勒村「訪惠聚'工作隊第一書記向軍說:「2021年老百姓的收入增長點,不是僅僅是簡簡單單的去代牧或從事體力勞動,應該有技能,通過技能來增加收入。老百姓非常踴躍地參加這個培訓,並且效果非常好。」

  特克斯縣喀拉託海鎮社會保障民政服務中心主任郭世卓說:「鞏固脫貧成果,促進致富增收,通過為期45天的實用技能培訓讓我們更多的群眾靠掌握的一技之長,提升生活品質。」

  開展脫貧攻堅「冬季攻勢」是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重要部署,是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舉,是解決脫貧攻堅短板問題的有效舉措,對夯實脫貧攻堅基礎、提高脫貧攻堅質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目前,保安、管工、中式烹飪、電焊工、美容美髮等41個技能培訓班正如火如荼開展中,已有1225名農牧民報名參加。

  特克斯縣人社局就業中心主任巴哈提努·卡德爾拉洪說:「人社局在各鄉鎮全面動員,遍地開花式地開展技能培訓。全面提升我們農牧民群眾的就業和創業能力,建立多渠道的靈活就業機制,不斷增強農牧民的就業信心和競爭力,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戰,促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培訓:用一技之長敲開致富之門
    近年來,自治區相關部門在充分尊重農牧民培訓和就業意願的前提下,依託農牧民轉移就業實名制系統,詳細摸底群眾需求,按照培訓項目和培訓方式等由勞動者自主選擇的原則,開展精準技能培訓,有效滿足了群眾學習一門技術、找一份穩定工作的需求,為全區就業局勢持續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 刺繡培訓拓寬農牧民致富之路「金針銀線」繡出幸福生活
    今年,布爾津縣以「冬季攻勢」為抓手,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狠抓農牧民的就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變冬閒為冬忙,不斷增強農牧民實用技術水平和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刺繡技能,比如設計、畫圖等內容,為我就業創業打下了基礎,我會好好學習,藉助布爾津縣良好的旅遊資源,設計更多的刺繡產品提高收入。」村民迪娜·可留斯說。為弘揚傳承民族刺繡文化,拓展婦女群眾手工刺繡技能和就業增收渠道,近日,在布爾津縣哈薩克刺繡基地,布爾津縣婦聯通過開辦刺繡技能培訓班,為20餘名刺繡愛好者傳授手工藝品製作要領。
  • 特克斯縣:冬至臨近 餃子市場火起來
    在中國北方冬至有吃餃子的傳統,特克斯縣各大超市的速凍水餃也因此銷售火爆。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臨近冬至,餃子就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新寵兒,我現在是在特克斯縣圓鴻超市,冰櫃裡面啊裝滿了各式各樣的水餃,琳琅滿目,而且這兩天來購買餃子顧客也非常的多。
  • 和碩縣烏什塔拉鄉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
    為進一步激發貧困戶脫貧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鞏固提高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助力農牧民特別是貧困戶增收致富,2020年6月19日,和碩縣人社局駐烏什塔拉鄉大澇壩村「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周鈺同志充分發揮派出單位做後盾、領導負總責的先天優勢,邀請巴音技術學院的烹飪教師在大澇壩村村委會開展為期10天的「中式烹調師技能培訓」。
  • 西藏華泰龍吸收435位農牧民就業 農牧民轉變成為產業工人
    原標題:農牧民轉變成為產業工人 本報拉薩訊(記者 黃志武)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西藏華泰龍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有力措施助力農牧民轉移就業。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吸納轉移就業農牧民435人,每月增加勞務收入逾300萬元。
  • 截至11月底林芝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3.78萬人
    今年以來,林芝市人社局堅持把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作為助力全市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努力開創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新局面。截至11月,林芝市共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3.78萬人,佔全市勞動力總人數的49.4%,實現轉移就業收入4.3億元,分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8%和143%。
  • 人民論壇:「閒」下來後幹什麼?
    有的經常約三五朋友打撲克牌,玩個通宵達旦;有的「準時」下班後開車四處遊玩,即使單位有事也找不到人……如此「閒」下來後的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雖然是少數,但值得反思。   「閒」下來以後幹什麼?這無疑是眼下各級幹部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毫無疑問,今天之「閒」,是作風改變之效。中央部署和推動反「四風」,歸根到底是為了促進各級幹部進一步密切聯繫群眾。
  • 數說寶「藏」丨靠它,53萬多西藏農牧民脫貧致富
    西藏昌都市邊壩縣草卡鎮的溫室大棚裡,農牧民扎西卓嘎正將雄花的花蕊塗抹在雌花上,進行西葫蘆授粉作業。「現在合作社與技能培訓學校合作,不但教我們農牧民學習生產技術,還解決銷路問題,我們家一共5個溫室大棚,每個大棚年收益有1萬多元。」
  • 東方紅:冬季培訓學習忙 專家授課收穫多
    東方紅:冬季培訓學習忙 專家授課收穫多 2020-12-22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靈璧縣韋集舉辦技能培訓 拓寬群眾就業渠道
    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技能,拓寬群眾就業渠道。12月12日,由靈璧縣人社局定點培訓機構--宿州東潤職業培訓學校到韋集鎮舉辦中式麵點師培訓班。此次培訓經過前期摸排,全鎮共有145人報名,根據各村報名人數,培訓地點定在金銀山和垓下兩個村。
  • 一拳超人番外12:龍捲工作狂,休息日也閒不下來,忙和埼玉搶人頭
    喜歡一拳超人的夥伴們,漫畫月更是不是等得超難熬,再加上作者又幾個月沒更新最新劇情了,沒得看一拳,那番外篇是不是被你忽略了呢……一拳超人的番外篇也是不可忽略的哦,一拳的番外篇和其他動漫的不一樣,一拳的番外往往比正篇還重要……有很多設定的陳述與人物的描述,都在番外篇中。
  • 西藏大力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學會新技能 邁向新生活
    近年來,西藏大力推動農牧民轉移就業,越來越多像普桑一樣的農牧民通過勞動技能培訓實現轉移就業。截至今年10月底,西藏自治區農牧民轉移就業共60.4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5.4億元。其中,全區跨地市轉移就業77289人,區外轉移就業5546人。  建設農牧產業示範園,帶動本地就業  對普桑來說,養牛原先可不是什麼技術活。
  • 精準扶貧讓高原農牧民過上好日子
    精準扶貧讓高原農牧民過上好日子 發表時間:2017-04-05    來源:《黨建》雜誌字體: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西藏曲水縣才納村:精準扶貧讓高原農牧民過上好日子□ 拉珍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才納村堅持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展全村工作,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村貧困發生率從原來的
  • 青河縣以科技為支撐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採取「菜單式」、走進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在農牧民中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工作,舉辦各類培訓、講座56場次,培訓農牧民1720餘人次。圍繞特色產業選派25名「三區」人才開展對馬鈴薯產業、沙棘產業、小麥新品種推廣、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技術服務。申報科技項目,擴規模結合特色產業發展,加大科技項目的組織申報力度。
  • 「縣鄉動態」一起關注七縣在忙啥
    普蘭縣科迦村開展喜迎普蘭新年文藝匯演活動12月10日,普蘭縣科迦村開展了「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暨喜迎普蘭新年文藝匯演活動,科迦村藏戲團、五個作業組為現場群眾帶來了普蘭傳統藏戲、鍋莊舞等節目。動聽的歌曲、優美的舞蹈歌頌著黨的恩情,農牧民群眾在歡聲笑語中更加堅定了農牧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札達縣開展小攤小販專項整治行動近日,札達縣城管執法局在縣城內河北路、團結路等重點路段對小攤小販無序亂擺、商家佔道經營等行為開展了集中整治清理。
  • 新疆特克斯縣28000餘名中小學生共享「雲端」藝術盛宴
    新疆特克斯縣教育局積極響應,組織各中小學教師、學生和家長觀看美育課堂節目,用藝術陶冶學生情操,培育文明風尚。 23日晚上八點,學生和家人一同觀看了「美育雲端課堂」開幕式,螢屏上多所音樂院校師生及陝西延安、山西呂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學生在網上共同合唱抗疫作品《我們》,他們歌唱祖國山河、傳遞團結有愛、增強了大家戰疫的信心。
  • 中國寶「藏」 |西藏農牧民生產經營方式發生歷史性變化
    「我不識字,也沒什麼技能,以前就靠放牧過日子,收入很少。」西藏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村民央拉姆說,「村裡有了合作社以後,牛羊集中放養,我現在做擠奶工,也去茶館幫忙,去年收入差不多兩萬多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 西藏林芝:農牧民的「旅遊飯」越吃越香
    然而,由於交通等基礎設施薄弱和山區農牧民觀念落後,曾經"高顏值"的自然景點景觀,卻"養在深閨無人識"。在國家不斷加大對西藏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下,近年來,林芝米林機場建成開通、改擴建,川藏公路改造升級,拉薩至林芝的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林芝成為除拉薩外遊客進出西藏最重要、最便利的通道。" 2016 年,通往咱村的水泥路修通後,過去人跡罕至的村莊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 閒者時光也,諸多時光構成人生,落寞看客忙累著快樂,用閒不消閒
    就是需要用心,不讓日子白白地從指縫間溜走,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用心費力下功夫。用閒有意義,辛苦卻值得;消閒無價值,輕鬆也無聊。「閒」者時光也,時光是什麼,不就是一截一截的人生麼!個人自主生活被迫中斷,似乎有點懊惱,然若真的一個電話都不打進,一個人都不找來,恐怕又要生出「門庭冷落車馬稀」的失落感,覺得離了「帽子」就廢了,人一走茶即涼。與其清靜著失落,不如忙累著快樂。人啊,真是個矛盾組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