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陽生:七律•春雪一一步韻唐代李商隱《春雨》
七律·春陽融雪 一一步韻唐代溫庭筠《利州南渡》 周瀚博士每日抄唐詩致早安,今發唐代溫庭筠《利州南渡》七律,詩云: 澹然空水對斜暉,
-
唐代書學理論家 孫過庭
唐代書學理論家孫過庭 唐代書學理論家 孫過庭 孫過庭(646~691),名虔禮,字行。 唐代 孫過庭《書譜》
-
唐代歌舞音樂與酒文化
酒與音樂相互交織,不論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歌舞昇平,文人貴族宴請賓朋時的即興詞作,還是酒肆樂伎的以酒佐興縱情歌舞,酒已經成為唐代歌舞音樂中重要的藝術符號和文化精神。酒文化在唐代經歷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劉禹錫云:「無人不沽酒」,就是對唐代酒業繁榮的真實寫照。
-
唐代李商隱《板橋曉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歌寫於唐代汴州(今河南開封)西的板橋店。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
-
千唐志齋:千餘品飽經滄桑的唐代墓誌 記錄下唐代書法演變歷史
,或坎坷曲折,或傳奇神秘,或平淡如水……清清冷冷中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唐人生活畫卷,以獨特的方式留下一部形神兼備的唐代書法演變史書。因這些墓誌大部分都是唐代的,於是,這座窯洞被命名為「千唐志齋」。 《千唐志齋藏石目錄》記載,當年張鍅鑲嵌在牆壁上的各類墓誌共有1578品,除了唐代墓誌,還有西晉、五代、宋、元、明、清、民國的墓誌。 千唐志齋博物館館長陳花容說,近年來,博物館又陸續從民間徵集墓誌近千品,目前共藏墓誌石刻2500餘品。
-
從盛唐邊塞詩,看唐代詩人的風骨,探索唐代詩人任俠尚武的精神!
唐代的邊塞詩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無論在文學藝術價值還是在歷史研究價值上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我們研究唐代文人思想、唐代歷史戰爭最珍貴的文獻。邊塞詩可以說是唐詩中地位最高的,最能體現「盛唐之音」、「盛唐氣象」。唐朝著名的詩人幾乎都有寫過邊塞詩。
-
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一、《虢國夫人遊春圖》-畫家基本簡介《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由盛唐時期著名畫家-張萱所作。張萱-京兆人士(今西安人),他擅長於畫人物畫和仕女畫等。尤其是所畫的仕女,皆是以豐滿的藝術形象出現,頗有盛唐時期的卓越風姿。
-
唐代杜牧《山行》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長安譯語人
唐代長安的譯語人就是這樣一種官職,主要見於鴻臚寺及中書省兩個機構中,職位雖不顯,但在各個接待環節都不可少。由於語言上的優勢,常由胡人擔任,其在處理外交事務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韓香,陝西師範大學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
精品賞析 唐代海獸葡萄鏡
唐代是我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唐初期,銅鏡的紋飾主要以海獸為主,海獸鏡比較盛行;唐高宗至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上出現了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富麗絢爛;而唐德宗至晚唐時期,則主要流行對鳥鏡、瑞花鏡、盤龍鏡等。
-
唐代飲酒詩:唐代酒與詩的完美邂逅,醉了整個盛唐
在這盛世高歌之背景下,唐代子民的臉上有了較多的笑容與愜意。清末學者王國維曾在《宋元戲曲史序》有過很經典的總結:「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因此,「唐詩」也就成為有唐一代文學的「全權代表」。
-
文物說:唐代梅枝仕女俑
由於唐代經濟的繁榮以及厚葬之風的盛行,陶俑數量很多並且從題材到面貌都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工匠在"以胖為美"風尚的影響下,根據女性的等級地位,刻畫出許多不同形象的仕女。這件仕女俑身著唐代典型服飾,身形豐滿,面部圓潤,繼承了唐代中期主流的審美。仕女手持一枝梅花,微微抬頭,閉眼的神情似在細嗅梅花的芳香。
-
唐代茶道的基礎:不厭其精、不厭其細
唐代茶道是繼承性與創造性的結合。唐人在沿襲前人茶葉加工方式的同時比前人更加的嚴格、更加的精細。陸羽倡導的「煎茶」,更是將飲茶追求到了極致。總結出了飲茶的品類和技能所難以掌握的九個環節。唐人的創造力,唐代茶道的創造性,在陸羽《茶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雖然唐時的團、餅、片茶是沿襲前人加工茶葉的方法和形制才出現的,唐代茶道卻對茶葉本身的要求更加嚴格、加工的方法更加精細、飲茶方式更加講究。陸羽倡導的「煎茶」法飲用的也是餅茶,而把達到「精極」的地步作為「茶中三昧」。
-
唐代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劉長卿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
-
唐代海獸葡萄鏡了解一下?
濟南文物保護與收藏家協會會員李軍說,一位市民收藏的唐代海獸葡萄鏡也足夠驚豔,可以並列「全場最佳」:「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最最輝煌的時期,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唐代的銅鏡在經濟價值、藝術價值都是最高的,是中國有銅鏡以來的頂峰時期,今天看到的這個海獸葡萄鏡就是當時非常著名的一個題材。
-
唐代服飾裝飾部分對日本和服裝飾的影響
唐代服飾。 【摘要】唐代服飾裝飾部分對日本和服裝飾影響頗深。本文從唐代服飾與日本和服起源上解說兩者的淵源關係,並著力從唐代服飾的裝飾部分,如顏色、紋樣、配件、袖領細節等方面,說明唐代服飾上裝飾部分對日本和服上裝飾的影響。 作者:吳小帆,江蘇師範大學 【關鍵詞】唐代服飾;和服;裝飾 唐代政治、文化、經濟呈現一派繁榮,服裝更是多彩、華麗、端莊、性感。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唐代的常服
唐代初年,皇帝的常服沿循隋代制度,仍採用赤黃色的圓領窄袖袍衫、向上反折的頭巾、九環帶和六合皮靴。在唐人繪製的唐太宗畫像。上,就可以見到這套常服的全貌。官員們的常服也仿照帝王,採用圓領襉衫。這時的斕衫比較短,下及小腿,露出靴子。現在可以見到的唐代壁畫、陶俑、石刻等食物中,官員們穿著的大多是這一類型的常服。
-
大紅大綠的唐代建築彩畫
唐代完整建築彩畫留存至今的幾乎沒有,但是隨著考古發現的越來越多,透過大量墓葬中的影作木構彩畫、敦煌壁畫絹畫、出土建築模型、傳世繪畫、部分唐末至北宋的彩畫實例以及文獻記載,我們還是能夠大致推知唐代建築彩畫的面貌。若要簡單歸納其發展,便是大紅——大紅大綠——花花綠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