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的最後一戰,已經投降卻還玩命反撲,兩小時讓蘇軍丟了大臉

2021-01-08 騰訊網

1945年8月6日,美軍對日本本土廣島市投入了一枚原子彈,而在三天之後,蘇聯正式對日宣戰。

在這個時間點對日宣戰,不得不說,當時蘇聯時間點掐得非常準,雖然雅爾達協定之後,蘇聯答應出兵,可此後杜魯門因為原子彈的實驗成功,從此前相邀蘇聯出兵而轉為了想要獨自打下日本本土,獨佔遠東的地盤。

但蘇聯明顯不想看到這一切發生,從而在原子彈核爆廣島的三天後對日本宣戰 ,因為日本投降近在眼前,對日宣戰意味著成為戰勝國,可以瓜分勝利的果實。

而日本方面則更是奇葩,在蘇聯沒有對日宣戰之前,日本還試圖希望蘇聯介入調停事宜,可是日本太過天真的,那麼蘇聯當時有調停之心,也必將會讓日本付出極大的代價。

而這個代價或許和日本自己投降沒有太大的區別,或許最大的區別就是日後日本將站在哪邊陣營中。

蘇聯雖然在雅爾達會議中做出了承諾,可是遲遲不對日宣戰,意味著蘇聯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不管此前的想法是何物,當廣島被核爆之後,蘇聯不得不立即做出選擇。

所以在1945年的8月9日,蘇聯正式對日宣戰,並且百萬兵力開始向日本關東軍的駐紮地挺進。

而另外一邊,由於日本選擇了賭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從而在廣島被核爆之後,日本內閣宣稱廣島事件只是城市被一顆巨大隕石擊中,他們依舊號召全民玉碎。

於是如我們看到的歷史那般,日本本土第二個城市長崎再次遭遇美軍核爆,而這一次日本再也不敢賭博了。在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而在這一天,蘇軍揮筆進入了北千群島的範圍之內。

此時駐紮在北千群島的日軍部隊是日軍戰車第11聯隊,這個戰車11聯隊原屬於日本戰車第二師團第四旅團。

在1944年2月被調往北千群島作為守備部隊,同年5月編入了日軍第91師團,由於戰鬥力很強,從而人送外號「虎之子」。

我們看這個外號便知道,這支聯隊作戰水平是不低的。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後,蘇軍同時進入了北千群島的範圍之內,此時日軍戰車11聯隊有沒有收到投降的命令呢?

按照道理來講,此後日軍戰車第11聯隊的做法應該可以判斷出來,他們收到了投降的命令。

從而在發現了蘇軍之後,日軍戰車第11聯隊並沒有動作,而是開始解除武器,並準備拆卸掉坦克上的武器。

這個動作意味著日軍等著蘇軍上島來納降,而他們也準備好放下武器投降了!

可是隨後發生的事情就過於奇幻了,蘇軍在第二天夜裡開始對北千群島日軍戰車第11聯隊的主島進行了炮轟。

日軍戰車第11聯隊不知道該反擊還是該怎麼辦,而報告給上級後,上級也只是讓待命,但讓他們不要拆卸武器。

也就是這樣,日軍第11聯隊雖然沒有反擊,但又把拆卸掉的武器重新給安裝了起來。

當晚,蘇軍發射了上百枚炮彈,日本士兵們被要求不能反擊,可是遭遇炮擊讓日軍士兵憋著一團怒氣。

而第二天上午蘇軍的炮臺再次響了起來,而這一次,日軍戰車的11聯隊向上級請求反擊,理由是不能看著士兵死於炮轟之下,而上級沉默了半響,準許了這一請求,因為當時投降命令書並沒有送達至日軍戰車第11聯隊。

也正是因為如此,日軍戰車第11聯隊開始反擊。

當時日軍戰車第11聯隊在北千群島下轄著6個戰車中隊和1個整備中隊,並且還有兩個獨立的戰車中隊也歸戰車第11聯隊指揮。

而這8個戰車中隊麾下有19輛97式中型坦克、25輛95式輕型坦克和20輛95式改中型坦克,下屬兵力為750人。

可見,當時當時北千群島的日軍守備力量還是非常足的。

在日軍決定反擊之後,蘇軍的偵查部隊剛好翻越四嶺山準備查探日軍的駐紮地,然而非常不湊巧,這支偵查隊正好碰到一支去往天神山的日軍戰車中隊。

於是兩軍相遇分外眼紅,可是蘇軍的偵查隊哪是日軍戰車中隊的對手,沒有費多大的力氣,日軍戰車中隊便全殲了蘇軍的偵查隊。

在殲滅了偵查隊後,日軍來到了四嶺山下,而此後蘇軍的營地便暴露在了日軍的眼皮子底下,而一場大戰瞬間展開。

此時蘇的先頭部隊並沒有攜帶坦克,並且由於上午天氣情況惡劣,霧氣很大,所以對岸堪察加半島的炮塔也無法給予蘇軍先頭部隊援助。

但同樣的,日軍的視線也受到了濃霧所幹擾,他們看到蘇軍的營地發起了進攻,可是戰鬥效率卻不高,而蘇軍雖然沒有坦克,但卻攜帶了反坦克炮。

從而日軍的坦克沒有發揮出太大的優勢,但日軍指揮官非常果斷,他下令讓日軍士兵放棄坦克戰,攜帶著輕型武器參與作戰。

此時雙方陷入廝殺,但此時由於日軍只有一個戰車中隊,所以蘇軍的先頭部隊並沒有處於下風。可是,隨後日軍戰車第11聯隊主力趕來了,這邊讓戰局發生了傾斜,日軍開始慢慢壓制住了蘇軍。

這場戰鬥僅僅只持續了約兩個小時,日軍為了擊潰蘇軍發起了多次衝鋒,然後此後蘇日兩軍火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特別是坦克失去了作用之後,日軍雖然靠著不要命的勁兒衝鋒壓制了蘇軍,可依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止傷亡過百人,連坦克都被擊毀了21輛,而戰車11聯隊隊長也在衝鋒中陣亡了。

而蘇軍這邊出現傷亡後,指揮官認為在這裡丟掉士兵的生命不值得,所以選擇了不跟日軍正面硬剛,從而宣布了撤退。

這場戰役說不清誰勝利了,因為蘇軍雖然被打退,但人員的傷亡並不是特別大,而日軍雖然擊潰了蘇軍可是傷亡很大。

但從戰略目的上而言,蘇軍更在乎的這場登陸戰的預演,要知道,蘇軍在蘇德戰場上雖然非常厲害,可卻沒有登陸戰的先例。

或許這場本不該進行的戰爭只是蘇聯為練兵而已,但最終沒有得到一份滿意的答卷。

當時間來到1945年的8月18日,日軍91師團正式下達了投降命令,日軍第11聯隊停止了反擊並解除了武器,等待著投降時刻的到來。

相關焦點

  • 二戰日軍的最後一戰,已經投降卻玩命反撲,兩小時讓蘇軍丟了大臉
    按照道理來講,此後日軍戰車第11聯隊的做法應該可以判斷出來,他們收到了投降的命令。從而在發現了蘇軍之後,日軍戰車第11聯隊並沒有動作,而是開始解除武器,並準備拆卸掉坦克上的武器。這個動作意味著日軍等著蘇軍上島來納降,而他們也準備好放下武器投降了!
  • 二戰中日軍的最後一戰,已投降卻玩命反撲,兩小時讓蘇聯丟了大臉
    但蘇聯明顯不想看到這一切發生,從而在原子彈核爆廣島的三天後對日本宣戰 ,因為日本投降近在眼前,對日宣戰意味著成為戰勝國,可以瓜分勝利的果實。 而日本方面則更是奇葩,在蘇聯沒有對日宣戰之前,日本還試圖希望蘇聯介入調停事宜,可是日本太過天真的,那麼蘇聯當時有調停之心,也必將會讓日本付出極大的代價。
  • 東北獵戶無意中發現日軍地下部隊,揭開了二戰最後一戰的序幕
    我們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但有這樣一支日軍因為深藏地下堡壘,並不知道外部消息,被發現後企圖負隅頑抗而被殲滅。這既是二戰最後一戰,也是一場極其殘酷的戰鬥,作戰雙方損失都極為慘重。
  • 1945年8月18日二戰最後一戰千島群島戰役日軍一戰被俘虜六萬
    千島群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8月18日,當時日本天皇已經宣讀完投降詔書,但由於當時信息不太發達天皇詔書直到千島群島戰役爆發之後才傳到了當時與蘇軍正面作戰的日軍第91師團,師部之中千島群島戰役可以說是所謂「北方四島」是日本的說法,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指的是千島群島南部的擇捉、色丹
  • 日本投降後,這個日軍「戰神」向蘇軍挑戰,最後死得很慘
    眾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讀了無條件投降的公告,並命令各地的日軍就近向盟軍繳械投降。 然而,天高皇帝遠,消息的傳播難免有遲滯,再加上不少日軍頑固分子本來就不死心,索性搞出了一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然違抗命令,繼續作戰。
  • 二戰布拉格戰役,蘇軍為何阻止舍爾納向美軍投降?要秋後算帳
    布拉格戰役,是二戰歐洲戰場收官之戰,雖然德軍擁有90萬的雄厚兵力,但在蘇軍三個方面軍200萬大軍壓境下,僅5天時間就投降戰敗。那麼,一向標榜所向無敵的德軍為什麼在這場戰役中敗得毫無亮點呢?1945年5月2日,柏林德軍城防司令魏得林向蘇軍投降,戰至8日,柏林戰役結束。對於仍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90萬德軍來說,此時已經處於無心作戰的境地,德軍總指揮舍爾納要考慮的,是如何投降和向誰投降的問題,因此,對於蘇軍從三個方面軍的圍攻,僅僅是順其自然而已。第二,布拉格德軍是蘇德戰爭的主力,蘇軍必須將其殲滅。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諾門坎之戰在二戰史中地位很重,有人甚至將其列為二戰的轉折點之一。因為在此戰之後,日本人徹底放棄了北上的計劃,百萬關東軍按兵不動,讓蘇聯得以將軍隊調往西方抵抗德國入侵,扭轉了歐洲戰場的戰局。 那麼,諾門坎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日軍和蘇軍到底傷亡幾何?為何蘇軍一戰就能擊垮日軍的銳氣呢?
  • 探秘—日寇投降後的最後一戰
    在二戰期間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東寧是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地方,二戰期間,全縣人數只有數萬人,而日軍在這裡儲備了可以供十萬餘人生活戰鬥的物資,遠遠超過了東寧當地的總人數。東寧雖然地方不大,但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中蘇朝三國交界的中心地帶,而日軍看中就是它地理位置。
  • 二戰後期,德軍投降時還有300多萬兵力,那日軍有多少呢?
    導語:二戰後期,德軍投降時還有300多萬兵力,那日軍有多少呢?1945年,這場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法西斯國家之一的德國,率先發起了投降的信號,領袖希德勒感覺到回天乏力,選擇在自己的房子裡自殺,沒有了核心,納粹德軍也已是強弩之末,然而那時候,他們還有將近400萬的兵力,但奈何本土抵禦不住蘇軍的進攻,即便組織反撲也頂不了多久。
  • 二戰曼施坦因的最後一戰,依然讓蘇軍吃了大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軍,雖然製造了無數災難,但單論其軍事素養,依然值得稱道,在二戰期間,德軍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將領,其中以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最為有名。如果說隆美爾是戰術大師,古德裡安是防禦戰的王者,那曼施坦因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
  • 最後一次閃電戰,蘇軍擊斃8萬日軍俘虜60萬,此人回憶一悲慘遭遇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最終戰敗,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不容否認的是,侵華日軍在14年裡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都在美化侵華戰爭。並且鼓吹所謂的侵華戰爭是幫助中國從歐美殖民者的鐵蹄下解救出來,堪稱是無恥至極,但良知還是在的,有許多日本老兵後來良心發現,紛紛站出來懺悔自己當年的罪行。
  • 近千名日軍藏在要塞絕不投降,蘇軍拿來幾千升燃油,灌進洞口點燃
    當時,侵華日軍為了防止前蘇聯的進攻,同時也是為了方便自己,隨時可對蘇聯進攻,在此修築了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並且還構築了四百多個永久性工事等。 而現今已經被發現的地下軍事要塞有麻達山、勳山、順洪山、三角山等地,這條防線正是東寧日軍侵華要塞,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
  • 日本都宣布投降了,蘇軍還堅持進攻,為何沒有把它分成兩個國家?
    (蘇軍在遠東僅有的海上運輸船隻)首要問題是如何向日本輸送兵力,日本本土沒有讓蘇聯陸軍進入的陸上通道,蘇軍之所以能佔領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依靠的是絕對優於日軍的空軍、陸軍,而且日軍的絕大多數力量都陷在太平洋和中國戰場,日軍守備部隊僅在第一天進行了頑強抵抗,打的蘇軍寸步難行,但在1945年的8月19日,日軍守備部隊收到了4天前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開始消極抵抗蘇軍的進攻,甚至主動要求投降
  • 二戰時期各國軍事實力排名,日軍第二,排第一的是哪個國家?
    今天小編就結合二戰各國軍隊的表現,分析一下哪個國家的軍隊能排第一。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不太好,不能否認他們沒有戰鬥力,主要是戰鬥意識差。只要他們認為自己完成不了任務,就會選擇投降,或者一般情況下,在戰場上遇到人數比自己多的時候也會選擇投降。而在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就像旅行,身上帶著麵包和紅酒。所以義大利軍隊是二戰時期戰鬥力最差的。
  • 外媒解析蘇聯紅軍對日最後一戰始末:堪稱範例
    原標題:堪稱範例 外媒解析蘇聯紅軍對日最後一戰始末參考消息網8月17日報導 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報網站8月11日發表題為《蘇聯紅軍在二戰中的最後一役迄今仍為人稱道》的文章,作者為維克託·巴雷尼金,編譯如下:蘇軍在遠東發起的滿洲戰略進攻在作戰思路和技巧上都稱得上是傑出戰役案例。
  • 抗日結束後,日軍想捲土重來,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戰,知道的人不多
    大家的印象中仿佛所有的記錄都只簡單地交代了日軍在1945年法西斯勢力面臨倒塌時,德意日等國向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宣布投降,中日之間的戰事也隨之完全結束了。其實事實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日軍向中國和世界宣布投降之後,真正的無鬥爭時期還沒有來臨。在那之後,中日還爆發了一場不為人知的戰役,這場戰役的名字叫做高郵之戰。
  • 二戰日軍唯一成建制投降,指揮官流淚對天皇謝罪,日軍高層不承認
    我們也都知道,在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受軍國主義洗腦非常嚴重,在他們的認知裡,戰死沙場是為天皇效忠,所以還是很少會見到日本士兵投降的場景。即便是投降了的日本兵,回到國內還會遭到同族的排斥,即便如此,日軍高層還是將這些事情隱藏了起來,不讓世界知道。
  • 二戰最後投降的日本兵去世
    此時日軍在太平洋的局勢已經岌岌可危。  2、1944年12月17日,小野田寬郎的直屬長官谷口義美少佐命令小野田寬郎率領部屬在島上展開遊擊作戰,並對小野田寬郎說:「我們現在暫時撤退,你們到山林裡進行遊擊戰,我不準你自殺或者投降,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後,我們將會回來,你一定要堅持到我們回來。以上命令除了我,誰都不能取消。」就因為這句話,小野田寬郎在盧班島的叢林中一呆就是29年。
  • 二戰日軍坦克有多小?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鑽不進去
    日本的94式坦克作為二戰中墊底的坦克,一樣能在中國戰場控制戰場,而當面對德國投降後進攻日本的蘇聯時,94式坦克在T34面前就好比向寵物一樣乖巧。不說其他,就是噸位都直接被碾壓,小道出奇。那當時日軍的坦克有多小呢?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根本鑽不進去!
  • 二戰日本投降後,中日雙方還爆發了「最後一戰」,但知道的人很少
    眾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天皇通過無線電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留在海外戰場的日本軍隊喪失了戰鬥意志,開始向附近的敵人投降。不到一周,100多萬日本軍隊放下武器,向中國政府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