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有一副最奢侈的麻將,被日本人撿了去,遠渡重洋成為鎮館之寶

2020-12-11 騰訊網

麻將作為一種輕鬆休閒的博弈遊戲,深受各種中老年群體以及部分青年群體的喜愛,這種喜愛不分時間空間,從古代一直持續到現在。

如今去到四川旅遊,隨便竄進哪條小巷中,都能聽見「譁啦譁啦」的麻將聲,包括我自己的祖母,自從退休後就每天按時到麻將館報導,比上班都還積極。但很少有人知道,麻將從出生到興起,歷史其實很短暫。

我們有時候看古裝劇時會看見,一些富太太們喜歡在那搓麻將,並稱之為打馬吊,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馬吊跟麻將是兩種遊戲,只不過麻將的確有說法是從馬吊演變而來,另外也有說起源於麻雀牌跟葉子戲。

反正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突如其來一夜之間仿佛麻將就傳遍了大街小巷——當時還不叫麻將,叫骨牌,因為當時的麻將多為骨頭或者竹子製成。估計是古代娛樂設施太貧乏的緣故,麻將一經興起,從川蜀地區迅速擴展至全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誰都喜歡沒事「搓兩把」,就連皇宮內院都沒能避開,比如說溥儀就很喜歡搓麻將。

慈禧當初有一副御用羊吉麻將就已經價值不菲了,但溥儀的這幅五彩螺鈿牌更是難得,可以說如今都很難仿製。為何?太貴了。當初做麻將可不像現在可以批量生產,都只能手工雕刻,因此內務府一聽溥儀想要做麻將的要求,直接抓狂了。

換了眾多材料後,內務府總管還是覺得,骨質的手感比較好,於是就決定以骨為底,再用黑檀木為面體現尊貴。溥儀對這些材質手感沒啥要求,他就想要好看,要比慈禧的那副麻將更好看,於是提出想要五彩螺鈿梅花圖案鑲嵌在黑檀木上面。

手工製作的物品,很難不出現誤差,但麻將牌如果有哪張圖案不一樣,不就可以直接讓對方猜到牌了嗎?沒辦法,內務府總管加緊製作了1000多張麻將牌,好不容易才從中挑選出一套至少肉眼看上去一模一樣的麻將牌,趕緊刻好牌面給溥儀送了過去。

溥儀拿到麻將喜愛異常,從此後無論去哪都要帶著。1924年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要帶著,1925年去到天津居住要帶著,1932年去偽滿洲國上任時,還要帶著。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溥儀倉皇逃跑之時,才不慎將其遺落,被日本人撿了去。

後來這幅麻將出現在日本千葉縣岬釘的全球首家麻將博物館內,成為了該館的鎮館之寶。該家麻將博物館的館長名為野口恭一郎,還是日本東京竹書房株式會社社長。在他2011年逝世時留下遺言,希望能將收集而來的這些麻將送回它們的祖國。

因著館長的遺願,2013年時,一批包括了五彩螺鈿牌在內的中國藏品,終於提上了歸還國內的計劃,目標是回到麻將的發源地川蜀地區,藏於成都博物館內。

相關焦點

  • 溥儀曾有一副奢華麻將,逃亡時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是鎮館之寶
    而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便是有著一份獨一無二的經歷,從清朝皇帝到中國公民,這等戲劇性而又跌宕的經歷,在皇帝中實屬獨一份,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之時,便帶了不少名貴的物品出逃,其中還有著一副樣式別致的「麻將」,結果這副麻將最後還落到了日本人手裡,一度還成為了日本的「鎮館之寶」。那麼這副麻將究竟有著什麼特別之處呢?
  • 溥儀有一副最奢華的麻將,被日本人撿走,幾經輾轉成為鎮館之寶
    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同時還派生出了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其牌目及玩法與現今的麻將十分相似,馬吊牌與我國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博戲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據《史記》等史籍文字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出現在殷紂王之前,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長形狀的竹製品,相當於如今打麻將時所用的骰子,多數人認為,麻將形成於清朝中葉,由骰子、馬吊牌和骨牌等古代博戲融合後的新的遊戲形式。
  • ...上「最奢侈」麻將,由末代皇帝打造,卻成為日本博物館「鎮館之寶...
    現在麻將是風靡全國的一項娛樂活動,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會打麻將。麻將的起源是中國,不過剛開始麻將是皇室貴胄的遊戲,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才慢慢的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了清朝末期很多人都愛上了麻將。不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麻將也是不一樣的,普通老百姓用的麻將是用骨頭或者竹子製作的,而皇室貴胄用的卻是各種名貴的材料。
  • 溥儀曾有一副「御用麻將」,後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也有一種說法,稱是明朝時期,有個叫萬餅條的人基於韓信創造的「葉子格戲」做了些改良,最終成了麻將今天的模樣,而麻將裡的萬、餅、條,正是根據這個人的名字而來。
  • 溥儀御用的一副麻將,價值不菲流落日本,被日本奉為鎮館之寶!
    末代皇帝溥儀是一個很令人在意的歷史人物,他曾經有一副御用的麻將,每一顆都是鬼斧神工,被日本方面視為國寶。這幅麻將之所以會誕生,主要是因為溥儀突發奇想,他想要製作一副獨特的麻將。內務府的人,都知道溥儀的口味比較獨特,一般的麻將款式,根本不能讓溥儀滿意。
  • 鎮館之寶,溥儀的「御用麻將」,如今在日本博物館
    另一種說法是,在明代,一個叫萬炳琰的人在韓信,創造的「葛葉戲」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最終成為今天麻將的典範。在麻將中,萬、冰、跳都是這個人的名字。在清朝,打麻將並不奇怪。特別是晚清時期,麻將幾乎成為宮廷消磨時間的主要娛樂方式。
  • 末代皇帝也愛麻將!溥儀御用麻將流失日本,專家預估價值2億!
    2017年4月時,國際智力運動聯盟還宣布將麻將正式升級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麻將作為娛樂工具,深受人們喜愛,就連末代皇帝溥儀都沉迷在麻將的魅力之下無法自拔,還專門命人製造了一幅名為五彩螺鈿牌的御用麻將。這副麻將一套兩副,牌體稍大的為男牌,稍小的為女牌。
  • 日本將歸還中國國寶級麻將 包括溥儀御用麻將
    千葉縣麻將博物館繪有《水滸傳》人物的麻將牌(資料圖)。新華社發新華社發  那些沉睡在日本麻將博物館裡多年的、傳說中的國寶級麻將文物,即將回歸中國的懷抱——據世界麻將組織日前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原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溥儀御用麻將——「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
  • 世界首家麻將博物館將回中國 溥儀御用麻將鎮館
    百餘年來,麻將在日本經歷了由「賭具」到「競技」的蛻變,發展成提升國民教養的「紳士運動」。1999年,紳士麻將倡導者野口恭一郎先生出資籌建,世界第一座麻將博物館在日本東京千葉縣誕生。  作為東京最大的圖書出版商竹書房株式會社社長,野口先生也是一位麻將迷和麻將文化研究者,日本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專業麻將雜誌《月刊近代麻雀》就是由竹書房創刊。
  • 材質普通的一副麻將,拍賣價達到1.2億人民幣!這究竟有何玄機
    清末帝溥儀閒暇之時喜歡搓兩把麻將,相傳溥儀有一副"五彩螺鈿牌"最終流落到了日本。這幅材質普通的麻將,起拍價居然達到了1.2億人民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關於麻將是由何人所創?已無從可考。相傳明朝中後期,有位叫做萬餅條的人基於韓信所創的"葉子格戲"進行改良最終形成了麻將。麻將當中的萬、餅、條,就是基於這個人的名字而由來。
  • 溥儀出逃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是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
    溥儀逃離紫禁城時,為什麼只挑中了它,還把它縫在棉襖裡,26年間不離身?它就是乾隆爺的「黃三聯璽」!它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溥儀將它護的這麼好?不僅顏色要正,黃的徹底,還要十分的通透,純淨,不能有其他雜質混在其中。福建那邊都有一兩黃石三兩金的說法,石頭比黃金還要貴上三倍,可想而知其價值有多高。三、雕刻工藝罕見黃三聯璽成為絕世寶貝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的雕刻工藝相當的高超。
  • 日本將歸還國寶麻將 系溥儀御用麻將
    那些沉睡在日本麻將博物館裡多年的、傳說中的國寶級麻將文物,即將回歸中國。據世界麻將組織日前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原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溥儀御用麻將——「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
  • 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值超過2億
    若是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能夠看到很多人三五成的堆聚在一起打麻將,在有些影視作品當中,也會出現麻將文化。麻將不僅現在受人們追捧,在清朝時期也擁有著大批粉絲,就連皇上也愛打麻將。尤其末代皇帝溥儀,同樣是麻將的忠實愛好者,他還遺留下一副五彩螺鈿牌。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值超過2億。
  • 溥儀出逃前,將此物縫在衣服裡26年不離身,上交後成國寶中的國寶
    乾隆田黃石三鏈章就是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1950年由中國的最後一任皇帝溥儀捐獻,在這件寶物的背後還有很多的故事。 因為三條田黃石製成的鏈條將三枚印章綁在了一起,田黃石三鏈章也因此得名。其中兩枚印章是方形的而一枚印章呈橢圓形,方形所刻的文字是「乾隆宸翰」與「惟精惟一」,而圓形印章刻的則是「樂天」。「惟精惟一」與「樂天」都出自於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中的《尚書》。
  • 為啥日本人搓麻卻習慣用中文讀音?麻將傳入島國後,日本人有多野
    日本還有《麻雀最強戰》這樣的綜藝節目,總體說來就是看大家一起打麻將。其中還有很多名人也去參加,比如著名的年輕演員——本鄉奏多。多哥可以說是被演藝事業耽誤的麻將高手了......日本還設有世界上首家麻將博物館,於1999年落成,位於日本千葉縣。館內展出了從世界各地搜集而來的幾千件展品,包括麻將牌、麻將桌、麻將圖書和各種麻將資料。其中鎮館之寶是當時溥儀的貴人們使用過的麻將——「五彩螺鈿牌」。
  • 他輾轉多地卻貼身藏了一件寶物,晚年上交國家,成故宮鎮館之寶
    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見識了太多常人永遠都無法經歷的事情。嬰兒時期被送到皇宮,成為大清最後的帝王,少年時學習的四書五經還沒等到用武之地,就永久的失去掌國權。隨後出宮前往東北,成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等日本投降後,溥儀重新改造,用普通人的身份迎來了自己的新生。
  • 國寶級麻將流落日本,專家表示價值超過2億,擁有者:無償送還
    人要回家,國寶也要回家。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無數文化瑰寶,娛樂方面有京劇、崑曲等;醫學方面有享譽世界的中醫藥;藝術方面有書法、國畫等。在諸多國粹中,最為人們喜聞樂見,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種,就要數麻將了。麻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最早僅見於宮廷之中,是皇室貴族才能擁有的消遣方式。
  • 日本的麻將博物館(圖文)
    麻將博物館是由一個叫野口恭一郎的出版商出面籌辦的。1999年11月建成後已有數萬人慕名而來。博物館共分兩層,展示著收集來的1萬多冊中日歐美麻將書籍、麻將桌、麻將器具和形形色色的麻將牌。麻將博物館將展覽分成不同風格和種類的展臺。按地域分,中國是麻將的發源地,日本有發達的麻將文化,美國曾爆發過麻將熱,歐洲麻將則成為貴人的遊藝。
  • 一眼千裡,這些龍泉青瓷憑什麼成為「鎮館之寶」?
    青姬《國家寶藏》火了,同時也帶火了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鎮館之寶」或獨一無二,或聲名遠播,對於一個博物館來說,是靈魂所在。暑假將至,很多家長帶孩子出去旅行,往往也會到博物館去參觀,看看那些「鎮館之寶」。今天,我們把被各博物館列為「鎮館之寶」的龍泉青瓷做個匯總,一共是11件,其中三件是日本國寶,這期就重點介紹這三件。
  • 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前,曾偷偷帶走一樣東西,如今已是故宮鎮館之寶
    不過,清廷的收藏何其豐厚,即使賠償再多的銀兩,皇家中人也有自己的「小金庫」。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他本該像列祖列宗一樣,在深宮中享受榮華富貴。可是,命運對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3歲即位,6歲就被迫退位,在稀裡糊塗中就被剝奪了皇帝稱號,雖然可以繼續住在紫禁城,每年也有400萬兩銀元使用,但終究趕不上曾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