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奢侈」麻將,由末代皇帝打造,卻成為日本博物館「鎮館之寶...

2020-12-27 騰訊網

現在麻將是風靡全國的一項娛樂活動,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會打麻將。麻將的起源是中國,不過剛開始麻將是皇室貴胄的遊戲,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才慢慢的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了清朝末期很多人都愛上了麻將。不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麻將也是不一樣的,普通老百姓用的麻將是用骨頭或者竹子製作的,而皇室貴胄用的卻是各種名貴的材料。

慈禧太后是麻將的忠實愛好者,經常會和身邊的人打麻將,不過慈禧太后的規矩很多。如果是宮女和太監,那麼打麻將的時候只能跪坐著,只有對方的身份是皇室貴胄打麻將的時候才有坐著的資格。並且打麻將的時候還要注意慈禧太后的心情,如果能讓慈禧太后開心會重重有賞,相反惹得慈禧太后生氣,就有人頭落地的風險。

慈禧太后有很多副麻將,不過最出名就是雲南總督送的羊吉麻將,這副麻將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並且經過慈禧太后長時間的把玩變得珍貴異常。然而儘管慈禧太后的羊吉麻將價值不菲,但是相當於溥儀的五彩螺鈿牌還是差了不少。

五彩螺鈿牌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御用麻將,這副麻將不僅工藝非常的複雜,製作的材料也是十分珍貴,就算用現在的科技水平也難仿製。據說,當時的內務總管為了讓這副麻將變得完美,還特意請了十幾個能工巧匠,製作了一千多張麻將,才最終選定了這副歷史上最奢侈的麻將。

對於這副麻將溥儀也是非常滿意,不管走到哪裡都隨身攜帶著,一直到滿洲國倒臺,這副麻將才離開了溥儀的身邊,被日本人撿走了。後來這副麻將藏在日本千葉縣博物館多年,一直被當作鎮館之寶,不過在2013年這副價值連城的五彩螺鈿牌被日本人歸回了。

相關焦點

  • 末代皇帝也愛麻將!溥儀御用麻將流失日本,專家預估價值2億!
    2017年4月時,國際智力運動聯盟還宣布將麻將正式升級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麻將作為娛樂工具,深受人們喜愛,就連末代皇帝溥儀都沉迷在麻將的魅力之下無法自拔,還專門命人製造了一幅名為五彩螺鈿牌的御用麻將。這副麻將一套兩副,牌體稍大的為男牌,稍小的為女牌。
  • 世界首家麻將博物館將回中國 溥儀御用麻將鎮館
    記者俞國偉  昨日,世界麻將組織秘書長江選旗先生向本報獨家透露:創建於日本的世界首家麻將博物館,包括末代皇帝溥儀所用麻將在內的3萬件珍品整體遷回中國已成定局。百餘年來,麻將在日本經歷了由「賭具」到「競技」的蛻變,發展成提升國民教養的「紳士運動」。1999年,紳士麻將倡導者野口恭一郎先生出資籌建,世界第一座麻將博物館在日本東京千葉縣誕生。  作為東京最大的圖書出版商竹書房株式會社社長,野口先生也是一位麻將迷和麻將文化研究者,日本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專業麻將雜誌《月刊近代麻雀》就是由竹書房創刊。
  • 溥儀有一副最奢侈的麻將,被日本人撿了去,遠渡重洋成為鎮館之寶
    估計是古代娛樂設施太貧乏的緣故,麻將一經興起,從川蜀地區迅速擴展至全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誰都喜歡沒事「搓兩把」,就連皇宮內院都沒能避開,比如說溥儀就很喜歡搓麻將。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溥儀倉皇逃跑之時,才不慎將其遺落,被日本人撿了去。
  • 溥儀有一副最奢華的麻將,被日本人撿走,幾經輾轉成為鎮館之寶
    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同時還派生出了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其牌目及玩法與現今的麻將十分相似,馬吊牌與我國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博戲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據《史記》等史籍文字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出現在殷紂王之前,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長形狀的竹製品,相當於如今打麻將時所用的骰子,多數人認為,麻將形成於清朝中葉,由骰子、馬吊牌和骨牌等古代博戲融合後的新的遊戲形式。
  • 鎮館之寶,溥儀的「御用麻將」,如今在日本博物館
    另一種說法是,在明代,一個叫萬炳琰的人在韓信,創造的「葛葉戲」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最終成為今天麻將的典範。在麻將中,萬、冰、跳都是這個人的名字。在清朝,打麻將並不奇怪。特別是晚清時期,麻將幾乎成為宮廷消磨時間的主要娛樂方式。
  • 溥儀曾有一副奢華麻將,逃亡時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是鎮館之寶
    每個朝廷的晚期都是一段精彩而又沉重的事實,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固然有著一絲封建王朝的黃昏之感,大清覆滅之後,除了洪憲帝跟一些自立為王的土皇帝,「皇帝」一詞再也沒有出現在中國這片大陸上。
  • 日本將歸還中國國寶級麻將 包括溥儀御用麻將
    新華社發  那些沉睡在日本麻將博物館裡多年的、傳說中的國寶級麻將文物,即將回歸中國的懷抱——據世界麻將組織日前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原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溥儀御用麻將——「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
  • 日本的麻將博物館(圖文)
    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管克江    中國是麻將的發源地,但世界上惟一一家麻將博物館卻坐落在日本。它位於東京郊區一個旅遊勝地,徒步5分鐘便是海水浴場,景色秀麗。    麻將博物館是由一個叫野口恭一郎的出版商出面籌辦的。1999年11月建成後已有數萬人慕名而來。博物館共分兩層,展示著收集來的1萬多冊中日歐美麻將書籍、麻將桌、麻將器具和形形色色的麻將牌。麻將博物館將展覽分成不同風格和種類的展臺。按地域分,中國是麻將的發源地,日本有發達的麻將文化,美國曾爆發過麻將熱,歐洲麻將則成為貴人的遊藝。
  • 溥儀御用的一副麻將,價值不菲流落日本,被日本奉為鎮館之寶!
    末代皇帝溥儀是一個很令人在意的歷史人物,他曾經有一副御用的麻將,每一顆都是鬼斧神工,被日本方面視為國寶。這幅麻將之所以會誕生,主要是因為溥儀突發奇想,他想要製作一副獨特的麻將。內務府的人,都知道溥儀的口味比較獨特,一般的麻將款式,根本不能讓溥儀滿意。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
  • 溥儀曾有一副「御用麻將」,後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末代皇帝溥儀對麻將也是情有獨鍾,眾所周知,1912年清朝覆滅後,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溥儀一行人並沒有被趕出紫禁城。 而在清朝還未滅亡時,為了讓溥儀打的暢快,內務府的人還專程給溥儀打造了一副「御用麻將」,以彰顯他尊貴的身份。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姜松評寶:圖坦卡門陵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金面具則是此次發現中最震撼人心的古物。  鎮館之寶:亞歷山大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  姜松評寶:世界上最知名的石棺,描繪亞歷山大大帝的浮雕,是保存完好的2300年前的古代藝術經典。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 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由上萬網民投票選出,你見過幾件?
    在今年5月18日,也就是第33個國際博物館日。由互動百科上萬網民,票選出了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分別來自於首都北京不同的博物館,每一件都說是價值連城甚至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珍品,你認識其中幾件?作品以長卷的形式,生動的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社會階級的生活狀況,是一幅難得一見的名畫,如今是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保利藝術博物館的神面卣保利藝術博物館從香港收購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神面卣」,這件青銅器一反商周青銅器上習見那種獸面紋的神秘、嚴肅的面目,令青銅器專家們嘆為觀止,驚為藝術奇珍。
  • 課本上見過!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
  • 中國30 個知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漲知識!
    曾聽人說,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 《鎮館之寶》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國寶檔案》欄目製作的10集大型系列紀錄片,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4瀋陽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龍虎寶劍「 清太祖努爾哈赤唯一遺物是大明皇帝授予他的…… 」△原諒畫質 瀋陽故宮實在是太神秘了最近有一個文化梗笑話在網上流傳:有一位網友參加漢服活動時,被問到祖上有什麼名人嗎
  • 溥儀出逃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是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
    一、黃三聯璽的來歷根據史書上的記錄,乾隆爺很喜歡收藏各類印璽,各種不同材質刻成的印璽多達1800多方。這是所有皇帝中數量最多的,每次遇到重大的事件,他都要刻一個來表示紀念。而且這石頭色澤好,手感好,乾隆就想打造一方印璽。普通的印璽已經很多了,這次乾隆就找到了手藝很好的老藝人,給他設計製造。在200年前,是沒有機器來雕刻的,全部是手工,這打造出來的成品讓乾隆愛不釋手。
  • 這件東漢「車馬手辦」 如何成為貴州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
    這件東漢「車馬手辦」 如何成為貴州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鎮館之寶」的位置。,最精美完整的一個。車的部分由駕馬、輪與軸、車箱與篷蓋三部分組成,裝配接頭為子母口,由十七個銷拴固定。有意思的是,據考古報告顯示,發掘出土的銅車馬,馬唇外殘留有塗金痕跡,面具也塗有金子。整體來看,這輛銅車馬銅殼菲薄,鑄技高超。不難發現,「手辦」的主人不計工本地用青銅代替真實原型,雖個頭和真實車馬有差距,卻絲毫不減氣質和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