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也愛麻將!溥儀御用麻將流失日本,專家預估價值2億!

2020-12-16 文物古與今

麻將又稱四人骨牌博戲,它起源於中國,是中國人發明的博弈遊戲、娛樂用具,是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麻將可以說是古人為了增添生活樂趣設置的遊戲方式,它流行於民間,被人們所喜愛著。從古至今麻將已經流傳千年時間,在全國南北方都有不用的玩法和牌子。2017年4月時,國際智力運動聯盟還宣布將麻將正式升級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

麻將作為娛樂工具,深受人們喜愛,就連末代皇帝溥儀都沉迷在麻將的魅力之下無法自拔,還專門命人製造了一幅名為五彩螺鈿牌的御用麻將。這副麻將一套兩副,牌體稍大的為男牌,稍小的為女牌。這副麻將非常精緻貴重,每張牌背的圖案均為極難雕刻的梅花圖,想要做到精緻無異非常考驗雕刻師的技術,因此材料、雕刻師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後在雕刻師的鬼斧神工之下一套精美的麻將就這樣現世了。

這幅世界上最貴重的麻將並沒有在溥儀身邊呆很久。九一八事變後,溥儀被日本人控制,成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溥儀最為痛苦的時間,比小時候在宮裡的日子還要難熬。後來他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寫道這段時間裡他一直被軟禁著,不論是吃飯還是睡覺亦或是上廁所都有人跟著,連作為人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更加無奈的是就連他的婉容皇后都被送到日本軍官身邊。

這個遭遇對婉容皇后的打擊很大,最終導致她走上了墮落的道路。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溥儀結束了被軟禁的日子,他什麼東西都沒拿,就連自己最喜歡的麻將都沒帶走,正準備從瀋陽逃亡的時候被蘇聯紅軍俘獲,被帶到了蘇聯。就這樣被遺留在日本管理範圍內的所有東西都被日本人帶走,其中就包括溥儀深愛的五彩螺鈿牌。

流失日本後五彩螺鈿牌一直被珍藏在日本麻將博物館,其精美和貴重程度遠遠超過館內的其他麻將,堪稱是日本麻將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具有極高地欣賞價值。2012年時,日本麻將博物館曾有意在中國北京舉辦一個拍賣會,將3萬餘件藏品起拍價位16億日元折合人民幣1.21元賣給我國,只不過後來因為意外事件沒有舉辦。

據世界麻將組織在2013年7月16日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塬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目前,日本竹書房全權委託世界麻將組織和中華麻將公開賽組委會主持協調,並洽談落實日本麻將博物館藏品回歸中國之事宜。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副麻將將會回到祖國。

相關焦點

  • 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值超過2億
    若是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能夠看到很多人三五成的堆聚在一起打麻將,在有些影視作品當中,也會出現麻將文化。麻將不僅現在受人們追捧,在清朝時期也擁有著大批粉絲,就連皇上也愛打麻將。尤其末代皇帝溥儀,同樣是麻將的忠實愛好者,他還遺留下一副五彩螺鈿牌。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值超過2億。
  • 日本將歸還中國國寶級麻將 包括溥儀御用麻將
    新華社發  那些沉睡在日本麻將博物館裡多年的、傳說中的國寶級麻將文物,即將回歸中國的懷抱——據世界麻將組織日前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原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溥儀御用麻將——「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
  • 溥儀御用的一副麻將,價值不菲流落日本,被日本奉為鎮館之寶!
    末代皇帝溥儀是一個很令人在意的歷史人物,他曾經有一副御用的麻將,每一顆都是鬼斧神工,被日本方面視為國寶。這幅麻將之所以會誕生,主要是因為溥儀突發奇想,他想要製作一副獨特的麻將。內務府的人,都知道溥儀的口味比較獨特,一般的麻將款式,根本不能讓溥儀滿意。
  • 國寶級麻將流落日本,專家表示價值超過2億,擁有者:無償送還
    晚清的貴族們尤其熱衷於用麻將消遣生活,連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都不例外。胡適曾經寫過一篇名叫《麻將》的文章,他在文章裡批判麻將每天浪費中國人四百萬個小時,與中國三害:小腳、鴉片、八股,並稱為「四大害」。此文雖有偏頗之處,卻可以清晰地看出當時麻將的盛況。
  • 日本將歸還國寶麻將 系溥儀御用麻將
    那些沉睡在日本麻將博物館裡多年的、傳說中的國寶級麻將文物,即將回歸中國。據世界麻將組織日前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原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溥儀御用麻將——「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
  • ...上「最奢侈」麻將,由末代皇帝打造,卻成為日本博物館「鎮館之寶...
    現在麻將是風靡全國的一項娛樂活動,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會打麻將。麻將的起源是中國,不過剛開始麻將是皇室貴胄的遊戲,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才慢慢的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了清朝末期很多人都愛上了麻將。不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麻將也是不一樣的,普通老百姓用的麻將是用骨頭或者竹子製作的,而皇室貴胄用的卻是各種名貴的材料。
  • 溥儀曾有一副「御用麻將」,後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末代皇帝溥儀對麻將也是情有獨鍾,眾所周知,1912年清朝覆滅後,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溥儀一行人並沒有被趕出紫禁城。相反,剛誕生的民國政府每年還會給溥儀提供一筆不菲的資金,以維繫滿清皇族的奢靡生活。 一直到1924年,溥儀才被軍閥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而在這長達12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朝政可以參與的溥儀,平日裡唯一的樂趣就是打麻將。
  • 世界首家麻將博物館將回中國 溥儀御用麻將鎮館
    記者俞國偉  昨日,世界麻將組織秘書長江選旗先生向本報獨家透露:創建於日本的世界首家麻將博物館,包括末代皇帝溥儀所用麻將在內的3萬件珍品整體遷回中國已成定局。百餘年來,麻將在日本經歷了由「賭具」到「競技」的蛻變,發展成提升國民教養的「紳士運動」。1999年,紳士麻將倡導者野口恭一郎先生出資籌建,世界第一座麻將博物館在日本東京千葉縣誕生。  作為東京最大的圖書出版商竹書房株式會社社長,野口先生也是一位麻將迷和麻將文化研究者,日本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專業麻將雜誌《月刊近代麻雀》就是由竹書房創刊。
  • 材質普通的一副麻將,拍賣價達到1.2億人民幣!這究竟有何玄機
    清末帝溥儀閒暇之時喜歡搓兩把麻將,相傳溥儀有一副"五彩螺鈿牌"最終流落到了日本。這幅材質普通的麻將,起拍價居然達到了1.2億人民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關於麻將是由何人所創?已無從可考。相傳明朝中後期,有位叫做萬餅條的人基於韓信所創的"葉子格戲"進行改良最終形成了麻將。麻將當中的萬、餅、條,就是基於這個人的名字而由來。
  • 鎮館之寶,溥儀的「御用麻將」,如今在日本博物館
    眾所周知,1912年清朝滅亡後,溥儀一行並沒有按照清朝的優惠條件被驅逐出紫禁城。相反,中華共和國的新政府每年都給溥儀很多錢來維持滿族王室的奢侈生活。直到1924年,溥儀才被軍閥馮宇翔驅逐出紫禁城。在這12年裡,沒有政府的參與,溥儀,唯一的樂趣就是打麻將。
  • 溥儀有一副最奢華的麻將,被日本人撿走,幾經輾轉成為鎮館之寶
    據《史記》等史籍文字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出現在殷紂王之前,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長形狀的竹製品,相當於如今打麻將時所用的骰子,多數人認為,麻將形成於清朝中葉,由骰子、馬吊牌和骨牌等古代博戲融合後的新的遊戲形式。
  • 溥儀有一副最奢侈的麻將,被日本人撿了去,遠渡重洋成為鎮館之寶
    慈禧當初有一副御用羊吉麻將就已經價值不菲了,但溥儀的這幅五彩螺鈿牌更是難得,可以說如今都很難仿製。當初做麻將可不像現在可以批量生產,都只能手工雕刻,因此內務府一聽溥儀想要做麻將的要求,直接抓狂了。
  • 日本的麻將博物館(圖文)
    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管克江    中國是麻將的發源地,但世界上惟一一家麻將博物館卻坐落在日本。它位於東京郊區一個旅遊勝地,徒步5分鐘便是海水浴場,景色秀麗。    麻將博物館是由一個叫野口恭一郎的出版商出面籌辦的。1999年11月建成後已有數萬人慕名而來。博物館共分兩層,展示著收集來的1萬多冊中日歐美麻將書籍、麻將桌、麻將器具和形形色色的麻將牌。麻將博物館將展覽分成不同風格和種類的展臺。按地域分,中國是麻將的發源地,日本有發達的麻將文化,美國曾爆發過麻將熱,歐洲麻將則成為貴人的遊藝。
  • 溥儀曾有一副奢華麻將,逃亡時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是鎮館之寶
    而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便是有著一份獨一無二的經歷,從清朝皇帝到中國公民,這等戲劇性而又跌宕的經歷,在皇帝中實屬獨一份,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之時,便帶了不少名貴的物品出逃,其中還有著一副樣式別致的「麻將」,結果這副麻將最後還落到了日本人手裡,一度還成為了日本的「鎮館之寶」。那麼這副麻將究竟有著什麼特別之處呢?
  • 八極大宗師霍殿閣,成為末代皇帝溥儀御用保鏢後,為何含恨而終?
    1927年,末代皇帝溥儀對身邊的兩個日本保鏢不滿,提出要給自己請一個中國保鏢,輾轉找到了八極拳宗師霍殿閣。日本保鏢對此非常不滿,主動提出要與霍殿閣切磋武技,結果霍殿閣使用兩個指頭,在三招之內就將兩個日本保鏢工藤鐵三郎與巖田愛之助擊敗,就此成為了溥儀的御用保鏢。
  • 他是「末代皇帝」中的溥儀 林青霞王祖賢都愛慕他 驚豔了整個西方
    尊龍原名吳國良,他是「末代皇帝」是「東方蝴蝶」,是曾經亞洲最美的男人。說起國際巨星,早期成龍憑藉著功夫動作片打開了好萊塢的大門,並成就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章子怡搖身一變「國際章」,但是在此之前,有一個擁有東方面孔的華人,早已經驚豔了整個西方。
  • 末代皇帝溥儀英文手跡曝光,英語水平起碼專業八級?
    今天看到個不得了的東西——那是咱們大清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手跡。這娟秀流暢的字跡有沒有被驚豔到?在大清國200多年歷史中,有2.5位皇帝提倡學習西方文化。一個是康熙皇帝、另一個是光緒皇帝,而最後的半個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 《末代皇帝》演活大反派 批日籍演員表演很失敗
    張春演活皇家御用「大反派」  大型電視劇《末代皇帝傳奇》講述了滿清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帝國皇帝到普通公民的傳奇人生。此番,曾經在《宮鎖沉香》中飾演愛新覺羅·玄燁的臺灣演員趙文瑄在該劇中主演末代皇帝溥儀,「影視大反派」演員張春則在劇中飾演溥儀身邊為的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兩人親密接觸大演「對手戲」,真可謂棋逢對手不乏看點。
  • 末代皇帝的劇本是怎麼描寫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的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皇帝,一直都是所有人敬仰的存在,基本是個人都想當皇帝,可是,在封建歷史的末期,卻有這樣一位皇帝,他的帝位生涯卻是一波三折,讓所有人都為其感到唏噓,這位就是末代皇帝,溥儀。《末代皇帝》這部影片,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拍攝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經過中國政府同意,在故宮內拍攝的電影,這也是這部電影能夠成為經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末代皇帝溥儀:最恨的不是日本人,而是這兩個國人
    作為中國的最後一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充滿了離奇坎坷,他三歲便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還未等他到懂事的年紀,僅僅六歲的溥儀便被趕下了皇位。溥儀一生的遭遇很慘,從皇帝變成逃犯,又被蘇聯關押,回國後又被關押,最終他終於變成中國公民,但他內心總是不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