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曾有一副奢華麻將,逃亡時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是鎮館之寶

2021-01-11 歷史維度

每個朝廷的晚期都是一段精彩而又沉重的事實,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固然有著一絲封建王朝的黃昏之感,大清覆滅之後,除了洪憲帝跟一些自立為王的土皇帝,「皇帝」一詞再也沒有出現在中國這片大陸上。

而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便是有著一份獨一無二的經歷,從清朝皇帝到中國公民,這等戲劇性而又跌宕的經歷,在皇帝中實屬獨一份,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之時,便帶了不少名貴的物品出逃,其中還有著一副樣式別致的「麻將」,結果這副麻將最後還落到了日本人手裡,一度還成為了日本的「鎮館之寶」。

那麼這副麻將究竟有著什麼特別之處呢?

麻將跟撲克算得上是如今最為常見的一個棋牌遊戲,畢竟在電腦還沒有流行的時間裡,麻將跟撲克幾乎佔據了大人們的大部分業餘時間,撲克據說是14世紀從埃及傳到了歐洲,但麻將卻是發源於中國的明朝時代,在一些民國時期的電視劇中,都有不少打麻將的橋段。

可見麻將的存在,足以稱得上是娛樂史上的一段縮影。

畢竟在民國時期,那時候沒有遊戲,也沒有電視劇,打麻將便是成為了人的娛樂方式,而溥儀也不例外,他的麻將並不是一副普通的麻將,還有著一個拗口的名字叫做「五彩螺鈿牌」。

而且在清宮的時候,打麻將也有著階級森明的傳統,比如說宮女就沒資格跟溥儀同坐一張桌打麻將。

而溥儀這套麻將最為特別的一點就是,每一張牌上都有著《水滸傳》上的108好漢,而且都是工匠們一刀一刀雕刻上去的,妥妥的手工作業,並不是現在機械化工業的產物,更是體現了滿滿的工匠精神。

這種好比,為什麼用筆畫的畫,永遠比電腦畫的畫要貴,雖然都是畫,但前者就是能夠比後者更能凸顯匠人精神。

但可惜的是,一副如此具有收藏意義的麻將,最後還是落到了日本人的手裡,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日本人是一位商人,一直以來都很迷戀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這副麻將落入他手裡之時,自然也是對其愛不釋手,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這幅麻將,他還特意修建了一個博物館,還把這副麻將放在了博物館的最中心的位置。

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這位日本人在自己遺囑中還提到,自己去世後,將這副麻將還給中國,最終在2013年7月16日,它回到了中國,如今就收藏在中國的博物館之中,有興趣的小夥伴完全可以去看看。

我們不難看出,傳統文化其實還有有著很多有意思的存在,只要大家加強自己的注意力,很多時候還是能夠發掘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而這副「五彩螺鈿牌」就跟溥儀的命運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飄搖,最終落到了歷史凝固的記憶之中,其實在歷史中,人也好,事物也罷,很難真正改變歷史的進程,有時候我們也會感嘆,時間真的是一種很殘酷的東西,跟記憶有關的東西,都會在它的腐蝕下慢慢變淡,直到無人提及。

相關焦點

  • 溥儀有一副最奢華的麻將,被日本人撿走,幾經輾轉成為鎮館之寶
    據《史記》等史籍文字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出現在殷紂王之前,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長形狀的竹製品,相當於如今打麻將時所用的骰子,多數人認為,麻將形成於清朝中葉,由骰子、馬吊牌和骨牌等古代博戲融合後的新的遊戲形式。
  • 溥儀有一副最奢侈的麻將,被日本人撿了去,遠渡重洋成為鎮館之寶
    但很少有人知道,麻將從出生到興起,歷史其實很短暫。 我們有時候看古裝劇時會看見,一些富太太們喜歡在那搓麻將,並稱之為打馬吊,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馬吊跟麻將是兩種遊戲,只不過麻將的確有說法是從馬吊演變而來,另外也有說起源於麻雀牌跟葉子戲。
  • 溥儀曾有一副「御用麻將」,後被日本人撿了去,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也有一種說法,稱是明朝時期,有個叫萬餅條的人基於韓信創造的「葉子格戲」做了些改良,最終成了麻將今天的模樣,而麻將裡的萬、餅、條,正是根據這個人的名字而來。
  • 溥儀御用的一副麻將,價值不菲流落日本,被日本奉為鎮館之寶!
    末代皇帝溥儀是一個很令人在意的歷史人物,他曾經有一副御用的麻將,每一顆都是鬼斧神工,被日本方面視為國寶。這幅麻將之所以會誕生,主要是因為溥儀突發奇想,他想要製作一副獨特的麻將。內務府的人,都知道溥儀的口味比較獨特,一般的麻將款式,根本不能讓溥儀滿意。
  • 鎮館之寶,溥儀的「御用麻將」,如今在日本博物館
    另一種說法是,在明代,一個叫萬炳琰的人在韓信,創造的「葛葉戲」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最終成為今天麻將的典範。在麻將中,萬、冰、跳都是這個人的名字。在清朝,打麻將並不奇怪。特別是晚清時期,麻將幾乎成為宮廷消磨時間的主要娛樂方式。
  • ...上「最奢侈」麻將,由末代皇帝打造,卻成為日本博物館「鎮館之寶...
    現在麻將是風靡全國的一項娛樂活動,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會打麻將。麻將的起源是中國,不過剛開始麻將是皇室貴胄的遊戲,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才慢慢的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了清朝末期很多人都愛上了麻將。不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麻將也是不一樣的,普通老百姓用的麻將是用骨頭或者竹子製作的,而皇室貴胄用的卻是各種名貴的材料。
  • 末代皇帝也愛麻將!溥儀御用麻將流失日本,專家預估價值2億!
    麻將又稱四人骨牌博戲,它起源於中國,是中國人發明的博弈遊戲、娛樂用具,是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麻將可以說是古人為了增添生活樂趣設置的遊戲方式,它流行於民間,被人們所喜愛著。從古至今麻將已經流傳千年時間,在全國南北方都有不用的玩法和牌子。
  • 日本將歸還中國國寶級麻將 包括溥儀御用麻將
    新華社發  那些沉睡在日本麻將博物館裡多年的、傳說中的國寶級麻將文物,即將回歸中國的懷抱——據世界麻將組織日前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原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溥儀御用麻將——「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
  • 世界首家麻將博物館將回中國 溥儀御用麻將鎮館
    記者俞國偉  昨日,世界麻將組織秘書長江選旗先生向本報獨家透露:創建於日本的世界首家麻將博物館,包括末代皇帝溥儀所用麻將在內的3萬件珍品整體遷回中國已成定局。  其中,最為名貴的當屬末代皇帝溥儀用過的宮廷麻將「五彩螺鈿牌」,也是麻將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套麻將由兩副組成,牌體稍大的為男牌,稍小的為女牌,體現了清代男女不能同桌玩牌的宮廷禮節。而每張牌背的圖案均為極難雕刻的梅花圖,要使螺鈿牌背的圖案一模一樣,製作師非有鬼斧神工之力不可。
  • 溥儀出逃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是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
    溥儀逃離紫禁城時,為什麼只挑中了它,還把它縫在棉襖裡,26年間不離身?它就是乾隆爺的「黃三聯璽」!它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溥儀將它護的這麼好?正是因為乾隆對它的看中,這印璽也是代代傳承,他的子孫嘉慶、道光、鹹豐等皇帝對這黃三聯璽也都喜愛有加。當然也包括了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
  • 材質普通的一副麻將,拍賣價達到1.2億人民幣!這究竟有何玄機
    清末帝溥儀閒暇之時喜歡搓兩把麻將,相傳溥儀有一副"五彩螺鈿牌"最終流落到了日本。這幅材質普通的麻將,起拍價居然達到了1.2億人民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關於麻將是由何人所創?已無從可考。相傳明朝中後期,有位叫做萬餅條的人基於韓信所創的"葉子格戲"進行改良最終形成了麻將。麻將當中的萬、餅、條,就是基於這個人的名字而由來。
  • 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前,曾偷偷帶走一樣東西,如今已是故宮鎮館之寶
    不過,清廷的收藏何其豐厚,即使賠償再多的銀兩,皇家中人也有自己的「小金庫」。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他本該像列祖列宗一樣,在深宮中享受榮華富貴。可是,命運對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3歲即位,6歲就被迫退位,在稀裡糊塗中就被剝奪了皇帝稱號,雖然可以繼續住在紫禁城,每年也有400萬兩銀元使用,但終究趕不上曾經的生活。
  • 日本將歸還國寶麻將 系溥儀御用麻將
    那些沉睡在日本麻將博物館裡多年的、傳說中的國寶級麻將文物,即將回歸中國。據世界麻將組織日前透露,根據日本東京千葉縣麻將博物館持有者(竹書房株式會社)原董事長野口恭一郎的遺願,包括溥儀御用麻將——「五彩螺鈿牌」在內的大批藏品,將回到故土。
  • 為啥日本人搓麻卻習慣用中文讀音?麻將傳入島國後,日本人有多野
    據日本學者考證,麻將是一名日本教師——名川彥作在四川省任職時看到,並在1909年回國的時候帶回日本的。名川彥作的貢獻就在於,他把麻將規則和遊戲方法通過文字性的東西介紹給了廣大的日本人,因而使這種遊戲逐漸推廣開來。
  • 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值超過2億
    若是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能夠看到很多人三五成的堆聚在一起打麻將,在有些影視作品當中,也會出現麻將文化。麻將不僅現在受人們追捧,在清朝時期也擁有著大批粉絲,就連皇上也愛打麻將。尤其末代皇帝溥儀,同樣是麻將的忠實愛好者,他還遺留下一副五彩螺鈿牌。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值超過2億。
  • 日本的麻將博物館(圖文)
    麻將博物館是由一個叫野口恭一郎的出版商出面籌辦的。1999年11月建成後已有數萬人慕名而來。博物館共分兩層,展示著收集來的1萬多冊中日歐美麻將書籍、麻將桌、麻將器具和形形色色的麻將牌。麻將博物館將展覽分成不同風格和種類的展臺。按地域分,中國是麻將的發源地,日本有發達的麻將文化,美國曾爆發過麻將熱,歐洲麻將則成為貴人的遊藝。
  • 他輾轉多地卻貼身藏了一件寶物,晚年上交國家,成故宮鎮館之寶
    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見識了太多常人永遠都無法經歷的事情。嬰兒時期被送到皇宮,成為大清最後的帝王,少年時學習的四書五經還沒等到用武之地,就永久的失去掌國權。隨後出宮前往東北,成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等日本投降後,溥儀重新改造,用普通人的身份迎來了自己的新生。
  • 國寶級麻將流落日本,專家表示價值超過2億,擁有者:無償送還
    人要回家,國寶也要回家。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無數文化瑰寶,娛樂方面有京劇、崑曲等;醫學方面有享譽世界的中醫藥;藝術方面有書法、國畫等。在諸多國粹中,最為人們喜聞樂見,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種,就要數麻將了。麻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最早僅見於宮廷之中,是皇室貴族才能擁有的消遣方式。
  • 70年代,花800元買來的「蘿蔔白菜」,如今成了博物院鎮館之寶
    當時花了800塊錢從農民手裡買來的「蘿蔔白菜」,如今成了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眾所周知,臺北故宮裡有個翡翠白菜,為鎮館三寶之一,而在河南博物院,竟有一根蘿蔔,也是鎮館之寶。中國的象牙雕刻藝術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始於新石器時代。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作為皇家貢品。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如今,昔日皇宮禁地那佔地78萬平方米的重重宮闕,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寶的巨大寶庫,也是記載明清宮廷歷史的鮮活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