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跟館長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從兒時到現在總有那麼一兩部日本妖怪動畫「陪伴成長」,有些稱得上「經典中的經典」,直到現在的新番也難以超越,到底這些動畫裡作者施放了什麼「配方」? 館長跟大家探討一下
【鬼太郎】
無論從作品還是作者 水木茂 先生的角度出發,鬼太郎 可以稱得上是妖怪動畫中的NO.1
估計看過 鬼太郎 的朋友不一定知道水木茂先生是「獨臂」的,水木茂先生參加二戰的時候失去了左臂,在家徒四壁 生活拮据的情況下創作出 鬼太郎,可以說比常人更為刻苦。而水木茂先生勾勒出日本妖怪世界觀的「藍本」,直到現代很多妖怪動漫的角色都是來源於水木茂先生創造的妖怪形象中。
建議:想深入了解水木茂先生的朋友不妨可以看看日劇《怪怪怪的妻子》,講述了水木茂與妻子一同度過艱難歲月的故事;水木茂先生也創作了《日本妖怪大全》裡面有眾多妖怪的圖鑑,喜歡的朋友可以購買看看。
很多朋友會留意到「第六季」的 鬼太郎中發生了不少變化,雖然 水木茂 先生已經離開我們,但鬼太郎的版權歸屬於東映動畫,所以故事的走向發展和角色造型隨時代改變 東映擁有著絕對「話事權」。
鬼太郎 作為「老牌IP」擁有一定知名度和粉絲數,「第六季」的重啟掛著「動畫化50周年」的名號,但更明顯為了激發角色活力和商業周邊營銷的「產物」,館長看了幾集後發現這次鬼太郎的定位並不單純「子供向」,而且內容也相當優質。
新一季動畫切換到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背景,雖然保留了傳統的「信件聯絡」,但便捷的手機通信也派上用場,鼠男更為此做了手機版的「鬼太郎官網」!估計看過 地獄少女 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東映這次向 地獄少女「學習」,大大拉近觀眾與時代的代入感。
最讓粉絲驚訝的 貓女 的造型變化,變得更美豔了... 畢竟上一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貓女也長大(女大十八變 這只是館長的個人「見解」而已)。主要這次角色設計師為了更符合「主流審美」,在新番競爭中 女性角色吸引力 十分重要,越火熱的角色熱度越高 帶動周邊的銷售(館長已經看到貓女的新手辦情報了),東映更想把 貓女 打造成「搖錢樹」角色。
新一季的故事情節 依舊圍繞著 鬼太郎 在人類和妖怪「中立」的位置,當問到鬼太郎為什麼要幫助人類的時候,眼珠老爹提及鬼太郎小時候被「水木的青年」救了一命(明顯這位就是水木茂先生,傳承鬼太郎作為人類與妖怪間「橋梁」的作用)。動畫中映射了很多當代「尖銳的社會問題」,例如低俗的直播、人類的貪念、自私等(八百狸這集中更諷刺日本政X的無能,可以說相當大膽)。
其中「欲望的金剛石」這集相當有「深度」,本身館長從事珠寶行業的,鑽石以物質的角度看只是碳元素,但是在商業炒作中追捧與「愛情」掛鈎,而且價格嚴格地被監管控制著。鼠男利用人類製作「人肉鑽石」(這橋段跟 人肉叉燒包 無異),不僅令鑽石變得廉價 而且人類瘋狂搶購的循環十分諷刺,加上這集催化鼠男 與 鬼太郎 之間萬年不變的「塑料友情」,可惜時間限制最終還是「虎頭蛇尾」地完結了,很多細節本可以處理得更完美,例如人不能恢復原狀 會把故事賦予「血性」的教育意義(當然這太黑暗,估計不適合小孩觀看)
除了故事的「三觀」十分正確,新動畫中某幾集也嘗試弱化 鬼太郎 的位置,以「局外人」的形式來講述故事,其實 鬼太郎 作品一直傳遞著正能量影響著幾代人成長。
【地獄老師】
地獄老師 同樣是十分優秀的妖怪動畫,估計現在知道的朋友很少了。 跟鬼太郎不一樣的是 地獄老師 把舞臺搬到學校中,強大的 神眉 與問題學生們的碰撞產生了別樣的火花,故事在搞笑與嚴肅間徘徊。
其中 地獄老師 優勝之處在角色的設定上, 例如 神眉老師 本身跟鬼手就是「矛盾的結合物」,藉助鬼手的力量驅魔除靈,而且作者也在 神眉 身上設下不少「謎團」讓觀眾慢慢開拔。還有 美豔「愛吃醋」的雪女、百年「狐狸精」玉藻京介、靈力渣渣「愛賣肉」的東名、甚至童守小學5年3班的學生,每一位角色的性格刻畫十分出彩,容易深入民心 讓人大呼精彩。
地獄老師 其實是「文畫合壁」」的產物,大家不妨留意封面上 (原作)真倉翔、(漫畫) 岡野剛,估計不少朋友會疑惑怎麼有兩個人? 原作的意思就是故事大綱的創作人,如果說「編劇」 大家會更容易明白,而漫畫的繪製則是由另外一人負責 (在日本這種模式十分常見,想了解的朋友不妨看看「食夢者」,大場鶇和小畑健就是經典的組合)這樣的搭配大大提升了作品契合度。
故事中把冒險、友情、搞笑、驚險等元素結合,完全符合「王道」漫畫的要素,可以說是很多經典動漫的「教科書」。(館長建議大家可以從漫畫入手)
雖然 神眉老師 在臨危的時候十分可靠,但是生活中「屌絲」的形象 給讀者「反差萌」的印象,重點還給他安排了虐心的「三角戀」,估計不少朋友也在 律子老師 和 雪女 之間「站隊」,到底誰比較適合 神眉老師 ,當然最後結果已定。(算是館長一個小小的遺憾)
岡野剛曾經感慨:如果當年是現在的審核制度,恐怕作品也就沒有這麼精彩了。的確 地獄老師 中帶給粉絲很多擦邊球的「福利」,基本上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都有「賣肉」場景。其中偶然客串「賣肉」的 葉月東名 更是推出了個人作品 「靈媒師東名」,喜歡的朋友不妨看看 裡面福利更多(應該算是作者的自我放飛了),不變的是內容同樣在 嚴肅 與 搞笑間徘徊,蘊含人生哲理或溫情。
【地獄少女】
地獄少女 同樣把日本妖怪動畫推到一個「新高度」,跟傳統的妖怪動漫不一樣, 地獄少女 中將人類欲望和怨恨陰暗面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借用網絡跟異世界溝通 這個想法也十分貼近當代 更具真實感。
雖然 地獄少女 跟 鬼太郎 的形式過於「相似」 都以通信式求助,但是與 地獄少女 籤訂契約後,被詛咒的人被送落地獄,當然委託人死後同樣也會入地獄,並非像 鬼太郎 的「正義行為」,每集觀眾往往最為期待的就是「懲戒」時刻和委託人事後的真實情感流露。
估計不少朋友會疑惑 地獄少女 算得上妖怪動畫嗎?為了輔助 地獄少女 的工作設定了幾位手下幫忙, 其中最為核心的 輪入道、骨女、一目連 都「顛覆」了傳統妖怪形象,能幻化為人類的姿態和契約時使用的稻草人,而且動畫中也常常提到這幾位妖怪的故事以及在人間的日常,讓配角更具「血性」和吸引力。
跟之前介紹的作品相比 閻魔愛 個人情感被 地獄少女 這個「職位」所約束 不會流落太多情感,但通過臺詞和回憶可以感受 閻魔愛 內心的迷茫和痛苦,而隨著每季劇情的發展最後 閻魔愛 也會「犧牲小我 完成大業」 ,跟骯髒醜惡的人類相比 閻魔愛 更顯「真善」。
【夏目友人帳】
估計不少朋友也會聽過 夏目友人帳 這部「治癒系」的動畫,跟傳統的妖怪動畫相比缺少了驚悚刺激元素,但溫情的故事往往最打動人心。
作為動畫裡最重要的道具「友人帳」,只要妖怪的名字在「友人帳」上,就不能違背持有者的召喚,應該算是妖怪的「賣身契」,同樣「友人帳」僅僅是紙做,只要燒掉或撕毀 紙上被寫名字的妖怪便會死亡,所以很多妖怪為了「贖身」還會主動上門的。
為了保護「友人帳」和 夏目貴志 ,必需設定一個強大的「保鏢」,那非 貓咪老師 莫屬了。因為跟 夏目貴志 約定死後「友人帳」歸他所有,各種上門想要名字或想打「友人帳」注意的妖怪都要過了 貓咪老師 這關,而日常中 貓咪老師 吉祥物的造型,不僅拉動周邊的售賣,還增加動畫中的搞笑元素。
值得一說 夏目友人帳 畫風偏「耽美」,天然呆的 夏目貴志 和腹黑驕傲的 貓咪老師「CP感」強烈,故事中兩者都十分重視對方(估計也是作者的意圖,畢竟這戲沒有明確的女主角)
夏目友人帳 中角色的設定同樣出彩,但因為 綠川幸老師 畫風的原因,妖怪的造型基本上「擬人化」,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動畫中很多妖怪都是帶著面具或面紗,其實機緣巧合下和妖怪容易與人類發生牽絆,換個立場「擬人」更方便說故事,而看不見樣貌跟人類「無別」。
館長最喜歡的角色就是 夏目玲子,作為「友人帳」的原持有人,擁有強大的妖力,缺被人類視為「異類」,玲子只是把這些傷痛隱藏在心裡,內心深處對人類還是相當關心。事實上「友人帳」並不是為了奴役妖怪們的「產物」,正如其名是一本記錄著朋友的名字,並且能夠聯繫到朋友的本子,同時那些妖怪也是因為玲子的溫柔和善良而自動與其籤署契約甘願受玲子命令的。(可惜很多怪物都不知道玲子早就去世了,一直沒有聯繫 以為被玲子所騙,懷有怨恨)
夏目友人帳 跟傳統「恐怖向」的妖怪動畫相比更「治癒向」,當然某幾集中故事也是相當「驚悚」,作品更想表達某些妖怪流連於人間,甚至比人類更為專注而忠誠的情感去珍惜這一段緣分,加上 夏目貴志 的繼承了祖母 夏目玲子 溫暖的性格 充滿了「感染力」,十分值得細細品嘗的作品。
【百鬼夜行抄】
館長之前一直糾結要不要提及 百鬼夜行抄?因為這個只有漫畫和真人版,但是故事質量也是相當高。
百鬼夜行抄 講述從少擁有靈力的 飯崎律 可以看到各種妖魔鬼怪,而他的外公 妖怪小說家飯島「蝸牛」(筆名)同樣擁有使役鬼怪的能力。而整個故事的「轉折點」 律的父親一回到家就猝死在門口,死去的父親卻在葬禮上忽然復活而且性情大變,「蝸牛」生前與式神「青嵐」訂下契約,將其束縛在律父親體內,代替自己守護律直至十八歲。
由於 百鬼夜行抄 故事情節和設定上跟 夏目友人帳 「十分雷同」(如果按時間順序 百鬼夜行抄 的確是幾十年前的作品了),目前大家也是沒有深究這個問題。
故事中 飯崎律 的身邊除了強大的式神「青嵐」守護著,還有容易「誘引妖怪」的表姐 飯嶋司 和「尾白」「尾黑」兩隻烏鴉天狗,世間魑魅魍魎悉數出沒在眾人面前。
很多朋友會說 百鬼夜行抄 漫畫很難看得懂,的確漫畫的敘事風格「別具一格」,瀰漫一種淡然和平和,即使是怨恨和執念,最後都能找到最合理的結局,娓娓道出一段段或悽美或雋永的世間奇談。(夏目友人帳 雖然也是遵循這種規律,但 百鬼夜行抄 更具優雅的韻味)
【妖怪手錶】
最後推薦的 妖怪手錶 估計朋友們不會陌生,因為這幾年十分火熱的「子供向」作品,在小學生中廣受歡迎傳播,周邊更是被 BANDAI萬代 「承包」了(上一次這樣現象級的動畫就是 KERORO軍曹 )
首先 妖怪手錶 是同名任天堂3DS遊戲改編而成的動畫,屬於跨媒體計劃作品的一部分,這個說法是不是有點「熟悉」?其實 妖怪手錶 模式跟 Pokémon寵物小精靈 十分相似,同樣都是收集各式各樣可愛的妖怪,妖怪間屬性相剋還可以進化融合。
值得一提 妖怪手錶 中的妖怪其實很少源自民間傳說,更多妖怪是多元文化結合的「產物」,例如人類生活的「陋習」演化的妖怪或者是靈感取材自外國的妖怪。
故事中小學5年級的 天野景太 偶然接觸到不可思議的妖怪世界,在困難的時候可以用硬幣召喚妖怪,並且可以藉助妖怪的力量對抗惡靈。作為「吉祥物」和主角的 地縛貓 算是 妖怪手錶 的靈魂所在,雖然靈力不強 卻熱衷於「偶像文化」(這點跟 KERORO軍曹 「不務正業」的設定十分相同,但關鍵時刻還是挺可靠),經常闖禍 笑點的製造者。
各地都開始引進 妖怪手錶 的動畫,所以 地縛貓 的形象開始深入民心,加上動畫的熱播,可以說在小學生間是「洗腦般的植入」。
從開播的兩年間 妖怪手錶 已經成為價值十億美元的IP產業,是前面介紹的妖怪動畫無法達到的境界,當然 妖怪手錶 動畫本身從道具到造型就是設定為「吸金的工具」 ,跟國內以玩具造型為動畫主角的套路無差,但跟 寵物小精靈 相比下妖怪角色的並非養成向的「寵物」設定,更具鮮活性。
妖怪手錶 的成功離不開人氣精準的定位,動畫內容相對「低幼」,但是小朋友不需要過於「繁瑣」的劇情,搞笑 + 可愛 更容易在小朋友間的傳播,而被小朋友「看上了」無論從玩具到日常周邊都是「第一選擇」,家長們也只可以「乖乖」掏錢包。
Q萌活潑的妖怪造型給與 妖怪手錶 無限的可能性,例如跟 三國志、最終幻想遊戲的聯動,可以說是突破「次元」,之前館長也提及過 KERORO軍曹 當年有類似的遊戲聯動。而國內這幾年麥當勞推出的 妖怪手錶 玩具也「暫露頭角」,可惜國內動畫過多「阻撓」了其發展,人氣也是「水土不服」。
老實說從 妖怪手錶 開播到中後期,館長都感受到其製作團隊都是參照了 KERORO軍曹 的模式,特別是周邊相當「雷同」(畢竟都是被 BANDAI萬代 「金主爸爸」承包過套路接近),可惜同樣隨動畫的完結 熱潮終究會退去,綜合的勝利是相當難的一件事情,估計結果也是一樣。
隨著 妖怪手錶 邁入第五年,無論遊戲還是動畫都必須「突破」現有的狀態,給粉絲新鮮感。其中2017年上映的《妖怪手錶 陰暗面 鬼王的復活》無論從故事和畫風都「突變」,這次面向群體不再只是小朋友,加入恐怖陰暗的元素,更貼近傳統的妖怪動畫。
最讓人「驚喜」的是跟 鬼太郎 的聯動,電影中主角為拯救人類尋求幫助,來到 鬼太郎 等人居住的神秘森林。其中鬼太郎、眼珠老爹、貓娘、鼠男、撒砂婆婆、子泣爺和一反木棉 全員登陸,可以說是兩部妖怪動畫跨時代的合作,可惜目前電影的資源還
館長跟大家分享個人對妖怪動畫的看法,當然還有很多優秀的妖怪動畫沒有提及,畢竟每個人心目中都有「最佳」 ,每部作品都蘊含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與哲理 值得細細品味,如果你看到文章這個尾部,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