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喜劇也是悲劇的《堂吉訶德》:做著荒誕的夢的騎士和忠實的僕人

2020-12-22 愛讀書的二小姐呀

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曾被哈佛等名校教授列為世界上的偉大小說,並榮登榜首地位。那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滑稽到讓人發笑的堂吉訶德,做著荒誕的夢,碰過荒唐的事。

而作者塞萬提斯的經歷也是波折不斷,坐過牢,打過工,負過重傷,當過侍從,也曾流浪街頭,也曾被海盜俘走,最後因為《堂吉訶德》而被稱為「現代小說之父」。

由於從小跟著父親輾轉於不同的城鄉,自學成才的塞萬提斯對當時社會文化的了解比他人更為深刻而獨到,這也讓他更容易駕馭多場面的細節描寫。

塞萬提斯寫城市,寫鄉鎮,寫村寨,寫不同的遊歷。他寫城裡人穿長衫,領子高高豎起,寫鄉下人就光著膀子,描摹得非常形象。

除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堂吉訶德》也以為嚴肅和滑稽的共存而散發出獨特的光芒。說是喜劇,卻到笑到後面越來越覺得悲哀,說是悲劇,卻每每讀起來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堂吉訶德雖有幾分癲,卻個性十足,反襯出幾分智,他遵從自己的內心,堅守自己的信仰,有一顆行俠仗義的心,這都是他讓人羨慕的地方。

堂吉訶德有血有肉,也有堅毅、勇敢、肯吃苦的騎士美德。在他身上我們仿佛能看到了塞萬提斯的膽量,和一絲瞬間變得高大的英雄氣概。

有時候,塞萬提斯會借堂吉訶德來表達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也有時候,塞萬提斯把自己的滿腔熱忱,和到頭來的失望寫進《堂吉訶德》,借著自黑來吐露心中的傷感。

當然,這個無畏的夢想者也必不可少要經常受打擊,屢屢撞壁甚至成為備受嘲笑的對象。

他不顧一切要把客店當城堡,還要老闆娘封他為騎士;他不計後果挑釁商人,導致自己身受重傷;他把風車和羊群假想成巨人和敵人,不分青紅皂白要破壞。

本是見識高明的人,一想到騎士就分不清現實與夢想,遠大理想不從實際出發,卻一心想著遙不可及的過去,這也的確是堂吉訶德身上所不可取的。

值得一提的是,侍從桑丘的刻畫也很成功。從一開始覺得他傻,到後來覺得他踏實,桑丘不是陪襯的綠葉,而是另一個主角,是堂吉訶德的另一面。

雖然桑丘只顧眼前,還是個享樂主義著,但他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他的一片忠心不離不棄,他對異想天開的堂吉訶德的不嫌棄,都是不可多得的。

相關焦點

  • 《堂吉訶德》:用喜劇方式體現悲劇精神
    「歷史上出版次數最多的作品」《堂吉訶德》:用喜劇方式體現悲劇精神陳眾議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一樣,是西方文藝復興運動鼎盛時期的標誌性人物。然而,在很長時間裡,塞萬提斯被定格為一個通俗作家,甚至是一個不入流的通俗作家,同時代的人瞧不起他,說他寫的東西不倫不類,說沒有比《堂吉訶德》更可笑的作品。
  • 讀書筆記: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楊絳先生的翻譯的《堂吉訶德》,幽默中透著睿智與煙火氣,果然名家翻譯不同凡響。本書是西班牙大師塞萬提斯劃時代的巨著,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巨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訶德一方面脫離現實,愛幻想,企圖仿效遊俠騎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剷除人間邪惡。
  • 騎士道精神的沒落,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在他的僕人桑丘陪伴下出遊,而這一設定無疑是充滿趣味的。此前還不曾有文學作品有過這樣的設定。堂吉訶德無疑是理想主義者的代表,他覺得世界的拯救不容自己遲疑耽擱。堂吉訶德和桑丘堂吉訶德的匡扶正義、行俠四方的理想崇高而美好,然而騎士精神早已被時代拋棄。《我,堂吉訶德》歌中唱到:「你這人間已病入膏肓,放眼望儘是墮落癲狂。」
  • 解讀經典:《堂吉訶德》可笑荒唐的背後,是令人心酸的悲劇
    一、表層含義:用騎士小說反抗當時流行的騎士文學。這層含義和大部分讀者從作品裡看到的內容基本相同,一個非常不合時宜的人,堅持做一件非常不合時宜的事情。生活在鄉村裡的一個破落紳士阿隆索·吉哈諾,沉醉在騎士小說裡,開始自己的騎士之旅。
  • 「最後的騎士」堂吉訶德:明明骨瘦如柴,卻幻想自己是健壯的騎士
    在塞萬提斯筆下,也存在這樣一位類似聖愚的騎士,他就是堂吉訶德。在堂吉訶德的眼睛裡,這個世界是充滿魔力的。巨人,魔鬼,無處不在,又隨時可在。於是,他便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以騎士之名伸張正義。但是這條路上,只有僕人桑丘一直陪著他。
  • 堂吉訶德真的可笑嗎?讓人發笑的是其行為,讓人敬佩的是其品質
    塞萬提斯見到這樣的情況,不得不提筆寫了第二部《堂吉訶德》,並且在其中針對盜版的情節予以批評,不止一次以「堂吉訶德」的口吻提到盜版故事裡的情節,告訴讀者這些內容都是假的,「堂吉訶德」根本沒有做那些事情。幻想斬殺惡龍、幻想與妖魔大戰,並且遵循著那些荒誕故事裡為騎士所製造的規則,比如對待佩劍、鎧甲、戰馬、侍從、女子等的方式。而這些行為顯然是在荒誕的「騎士小說」所引導下進行的,所以行為可笑,更能體現出這些故事對於人精神的荼毒。但是,「堂吉訶德」是一個什麼人?他是一個在荒誕鬧劇中還能不忘初心的真正騎士。
  • 《堂吉訶德》:忠於理想的瘋子最終還是被現實所喚醒
    但他的騎士行為常常得不到人們的理解,被人取笑。他雖然心懷善良,常去幫助人們做一些事情,但好心總辦壞事,他得到的不是人們對他的感謝,而是抱怨……總之,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可謂是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它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大現實主義巨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堂吉訶德:一個生活在虛妄幻想之中的人註定了他的悲劇人生
    一、《堂吉訶德》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堂吉訶德》是一部諷刺已滅亡的騎士制度的長篇小說,小說主人公叫堂吉訶德,是一個受到嘲笑、遭到打擊的理想主義者的悲劇典型。為了追求自己的正義理想而致自身危險與不顧,願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從這個角度看他又是一個帶有悲劇因素的人物,他令人可笑,可嘆,可悲,又可敬。作者通過喜劇形式把堂吉訶德性格中悲劇性的實質揭露出來。
  • 堂吉訶德究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還是可笑的人物?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寫出了《堂吉訶德》這樣一部作品,是發表於文藝復興時期反映現實主義的文學巨著。小說描繪了男主角堂吉訶德懷著扶助正義的理想,遊走天下,行俠仗義,每天幻想著自己就是一位騎士,可是最終還是回歸現實,在家鄉死去的故事。
  • 少年不懂《堂吉訶德》,再讀時光已蹉跎
    趕路的時候,他見到一個風車,「勇敢」的他把風車當作怪獸,和它進行了殊死的搏鬥,身負重傷,被送回了家。養好了傷後,他帶著上次被自己拯救的僕人,再一次遠徵。這一次,他又大戰了羊群,路遇了死屍,智鬥了水車,撿到了頭盔,最後又被送回了家中。最後的最後,堂吉訶德始終沒有成為一個騎士,而是邂逅了無數美女,經歷了無數探險,甚至差點在一座小島上被立為國王。
  • 摧毀騎士小說的《堂吉訶德》
    期間寫出了《未發表的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有膽有識的西班牙人 》《走運的妓院老闆》和《阿爾及利亞浴場》等作品,所刻畫的社會層面十分廣闊,顯示出塞萬提斯超人的文學創作才華。然而不幸還是佔據了塞萬提斯生活的主流。回國後命運多舛的他還因各種看似荒唐的理由數次入獄。就是在這樣波折動蕩的生命中,塞萬提斯始終筆耕不輟,沒有向命運屈服。1603年終於完成傳世巨著《堂吉訶德》的第一部。
  • 帶你走進——堂吉訶德與桑丘
    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名著《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的巨著,該書展現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在此作品中,衣著破爛、瘦骨嶙峋的老騎士騎著馬兒,舉著長矛,而其僕人桑丘·潘沙則矮墩墩地在一旁。作者用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塑造了這對永遠在路上的騎士形象。作者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這個看似荒誕、看似癲狂的小人物。他堅持了他的操守,即使這個操守看起來很可笑。
  • 堂吉訶德:不是瘋癲可笑的殉道者,而是跪在現實面前的逐夢人
    瑞典的諾貝爾文學院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作品《堂吉訶德》被推選為最優秀的文學作品。然而就是這樣一部被民眾廣泛認可的小說卻因翻譯及傳播影響,長久以來被人們曲解為一部堂吉訶德的瘋癲史,太多人讀完堂吉訶德的故事後一笑而過並洋洋得意,覺得自己高堂吉訶德一等。
  • 閱讀經典|《堂吉訶德》,所有激情壯闊,不過美夢一場……
    他有百折不屈的精神,愈挫愈奮,最後是同村的加爾拉斯果學士,裝做一個騎士把他打倒了,令他回家隱居一年,堂吉訶德這才履行諾言,回到了家。之後又外出冒險遊俠,以善良願望做了許多荒誕之事。最後在垂危中理智醒來,發現過去自己的荒唐,死前立下三條遺囑,一是過去付給桑丘的一筆錢,都不用算了,花剩下的都給他用,因為這個人心地純良,做事忠實;二是遺產全部歸甥女,但如果嫁人時,那個人要讀過騎士文學,就不要嫁給這樣的人,遺產全部收回,撥給宗教充做宣傳費用;三是向以他為題材的作者致歉,令其寫出了這部荒唐的書,自己為此有良心負擔。最後,這位騎士便安心地死去了。
  • 《堂吉訶德》: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
    但青年人往往會錯把熱情當做天賦,和絕大多數的文學青年一樣,作為「詩人」和「戲劇家」的塞萬提斯籍籍無名。但相比於塞萬提斯一生的失敗而言,文學創作起步時的失敗簡直不算什麼——塞萬提斯出生在沒落貴族家庭,父親大學肄業後做遊醫,一生流離失所又窮困潦倒。塞萬提斯生於1570年,自幼夢想成為榮耀的騎士。
  • 堂吉訶德的長矛刺向何方?
    這座廣場也是我國的西班牙語學習者所熟知的,因為西語課本第一冊裡就有關於這一勝跡的課文:「我」在廣場上閒逛,遇到一個手持《堂吉訶德》的年輕人,還指點「我」去街邊的書攤買這本文學巨著——這個情節或許是課文編寫者的戲仿,因為《堂吉訶德》上卷第九章中也有類似的敘述:「我」在街頭偶然買到一卷手抄本,那裡頭就是堂吉訶德的故事。
  • 如果腹肌明哥有國籍,他一定是西班牙人 | 堂吉訶德與堂吉訶德
    德雷斯羅薩的向日葵花田,也是取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那廣袤的向日葵丘陵。每年6-7月,正是這片豪邁又狂放的花海怒放之時。塞萬提斯曾一再聲明,他在寫《堂吉訶德》是為了諷刺當時盛行的騎士小說,「把騎士文學的萬惡地盤完全搗毀」。騎士小說產生於11到13世紀,繁盛於法國和西班牙,一般以騎士為主角,他們「忠君護教」、「冒險行俠」、「忠於愛情」,是英雄的化身。
  • 堂吉訶德的影響-考研筆記60
    》對現代小說的啟示和影響。論述2: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對現代小說創作的影響。複習的初階段,主要是收集歷年真題,研究如何解答。以下是收集自網絡的一些參考答題,雖然良莠不齊,但是拿來作為參考,與自己的答案做個對比或者補充,也未嘗不可。學無止境。
  • 《堂吉訶德》的歷史背景,開創了一個時代,同時也斷送了一種文學
    而那最初的一部現代文學作品也是有說法的,它就是《堂吉訶德》,一部有點讓人想不到它有「第一部現代文學作品」稱號的小說。看過《堂吉訶德》的人指定不在少數,書中講述了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一個落魄的老貴族在看騎士小說上癮後,開始了持槍立馬、行俠仗義的騎士生活,而在它生活的那個年代中,騎士早就已經消失了。因此發生了一系列荒誕離奇的故事,並讓人感覺有些搞笑和尷尬。
  • 為什麼說《堂吉訶德》是騎士小說的終結?
    騎士小說興起於西班牙、繁盛於西班牙,也終結於西班牙。而許多文學家都認為,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騎士小說的終結,這種說法有何根據呢?讀完《堂吉訶德》這本書,你一定會發現,作者寫這本書正是為了打擊、諷刺那些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