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堂吉訶德》是騎士小說的終結?

2021-01-08 指尖上的探索

騎士小說興起於西班牙、繁盛於西班牙,也終結於西班牙。而許多文學家都認為,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騎士小說的終結,這種說法有何根據呢?

讀完《堂吉訶德》這本書,你一定會發現,作者寫這本書正是為了打擊、諷刺那些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說的。塞萬提斯看似是在寫騎士堂吉訶德這個人物,其實卻是以他來講述作者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傳統的騎士小說都是以騎士的冒險精神和與貴婦之間的愛情為主要內容的,但《堂吉訶德》卻以當時西班牙人民在生活中遭受的災難為主題,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當時西班牙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習俗的大門。同時,塞萬提斯也毫不客氣地諷刺了之前騎士小說中那些誇誇其談的故事。所以,這本書的內容是對人類共同感情的描寫,而不是專供騎士這一階層享受的。這也是它可以穿越時空,感動不同時代的不同民族的原因。

因此,《堂吉訶德》這本書真實地反映了16~17世紀西班牙的社會狀況,與之前的騎士小說完全不同。因此我們常說,《堂吉訶德》不是一本騎士小說,而是一本「反騎士」小說。

內容來源:「指尖探索·科學」平臺

相關焦點

  • 摧毀騎士小說的《堂吉訶德》
    1603年終於完成傳世巨著《堂吉訶德》的第一部。全歐洲的讀者爭相閱讀,人人都在談論那個瘋騎土和他的胖侍從。因為盜寫續集的困擾,塞萬提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迅速完成《堂吉訶德》第二部,而且在思想和藝術上都絲毫不亞於第一部,於1615年出版。《堂吉訶德》原名《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臺.拉.曼卻》,是一部諷刺已經滅亡了的騎士制度的長篇小說。小說主要寫的是主人公堂吉訶德三次遊俠的古怪經歷。
  • 堂吉訶德真的可笑嗎?讓人發笑的是其行為,讓人敬佩的是其品質
    塞萬提斯有點「腹黑」,他不滿於當時逐漸泛濫的「騎士小說」,於是就自己也寫了一部「騎士小說」,並且用自己的這部小說為這一題材的作品敲響了「喪鐘」。而這部作品的名字就是《堂吉訶德》,分為上下兩部。本來上部故事就已經講完了,下部的出現是一個意外。
  • 堂吉訶德:史上最偉大的Cosplay玩家
    在偽續書的刺激下,《堂吉訶德》第二部於1615年出版。十年前後,上下兩部有著很大的差別。在第一部中,塞萬提斯對於堂吉訶德的描寫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試圖入木三分地揭示出騎士小說對於讀者的毒害,實際上,他也的確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自《堂吉訶德》出版後,西班牙再沒有出版過一本騎士小說。
  • 堂吉訶德的影響-考研筆記60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一——考研筆記60學生李清文 編輯塞萬提斯被後人譽為現代小說之父,他的小說《堂吉訶德》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的最高成就。》對現代小說的啟示和影響。參考答案一: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為西班牙文學帶來了世界性的聲譽,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文學的最高成就,在整個歐洲文藝復興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小說描寫了窮鄉紳堂吉訶德閱讀騎士小說而入迷,帶著僕人桑丘·潘沙行俠仗義的故事。
  • 是喜劇也是悲劇的《堂吉訶德》:做著荒誕的夢的騎士和忠實的僕人
    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曾被哈佛等名校教授列為世界上的偉大小說,並榮登榜首地位。那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滑稽到讓人發笑的堂吉訶德,做著荒誕的夢,碰過荒唐的事。而作者塞萬提斯的經歷也是波折不斷,坐過牢,打過工,負過重傷,當過侍從,也曾流浪街頭,也曾被海盜俘走,最後因為《堂吉訶德》而被稱為「現代小說之父」。由於從小跟著父親輾轉於不同的城鄉,自學成才的塞萬提斯對當時社會文化的了解比他人更為深刻而獨到,這也讓他更容易駕馭多場面的細節描寫。
  • 《堂吉訶德》:塞萬提斯的化身,看似瘋癲的千面英雄
    這就是人們想起《堂吉訶德》時,腦海中浮現的經典畫面。堂·吉訶德,本名阿隆索·吉哈諾,是西班牙德·拉曼恰地區的一個鄉村紳士。他生活簡樸,作息規律。唯一與人不同的是,他酷愛騎士小說。為了讓小說中「黃金時代」重現,他幻想自己是一位中世紀騎士,並自封「唐·吉訶德·德·拉曼恰」,成為一方土地的守護者。
  • 讀書筆記: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對人性的批判、對現實的諷刺、對正義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幻想!故事起因是由於小鄉紳阿隆索·吉哈諾因酷愛閱讀武俠騎士小說並沉迷其中,甚至痴迷到變賣家產用來購買騎士小說這類書籍,幻想有一天自己也成為除暴安良、見義勇為的英勇騎士。
  • 堂吉訶德與阿Q形象比較
    在世界各國文學史上總不乏其人,在此,我以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和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中的主人公阿Q這兩個典型的精神勝利法的代表者作如下的比較:名字的由來:堂吉訶德堂吉訶德的真正名字在小說中有所提及,原名應為「哈羅那」,另一處叫「吉哈諾」
  • 解讀經典:《堂吉訶德》可笑荒唐的背後,是令人心酸的悲劇
    第二次帶上了一個同樣是整天幻想著騎士夢的農夫桑丘,本為侍從,實際上更像一個奇葩同伴。這次的經歷更慘,把風車看作是大得出奇的巨人,把別人的羊群看作是敵人。桑丘大喊說,他前去衝殺的明明是風車,不是巨人;他滿不理會,橫著念頭那是巨人。
  • 《堂吉訶德》的歷史背景,開創了一個時代,同時也斷送了一種文學
    而那最初的一部現代文學作品也是有說法的,它就是《堂吉訶德》,一部有點讓人想不到它有「第一部現代文學作品」稱號的小說。看過《堂吉訶德》的人指定不在少數,書中講述了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一個落魄的老貴族在看騎士小說上癮後,開始了持槍立馬、行俠仗義的騎士生活,而在它生活的那個年代中,騎士早就已經消失了。因此發生了一系列荒誕離奇的故事,並讓人感覺有些搞笑和尷尬。
  • 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中男主手裡拿的書為什麼是《堂吉訶德》
    電影中男主在剛監獄的時候拿了一本書《堂吉訶德》這本書全名是《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訶德·德·拉·曼卻》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長篇小說總共兩部主要描寫堂吉訶德主僕三次遊俠的故事。主人公拉·曼卻地方的一個鄉紳,原名阿倫索·吉哈達,他讀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
  • 少年不懂《堂吉訶德》,再讀時光已蹉跎
    二,堂吉訶德式的幻想,是中世紀的時尚堂吉訶德問世的時候,正是騎士小說紅到發紫,即將過氣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裡,文藝青年喜歡拿著一本騎士小說,並且就像我們一樣,總喜歡以主角視覺帶入自己。於是,他們每時每刻都夢想著可以騎著駿馬,邂逅一位美麗的公主,夢想著仗劍走天涯,大戰巨龍。
  • 《堂吉訶德》的思想意義——考研筆記24
    他以深刻的內容、典型的人物和辛辣的諷刺,抨擊和嘲笑了腐朽荒唐的騎士制度和流行的騎士小說,生動地表現出騎士的長矛和甲冑已進了歷史陳列館,逆時代車輪而行必將碰得頭破血流。事實上,小說問世後,騎士小說在西班牙就銷聲匿跡了。小說為後人提供了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西班牙社會的政治、經濟、道德生活地廣闊圖畫,揭露了封建貴族的驕奢淫逸,反映了在封建統治下人民的苦難。小說在典型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值得借鑑的東西。
  • 《堂吉訶德》:忠於理想的瘋子最終還是被現實所喚醒
    01《堂吉訶德》的創作背景在騎士小說風靡西班牙之際,塞萬提斯另闢蹊徑,創作了反騎士精神的《堂吉訶德》,這無疑是一種另類要知道當時西班牙剛剛依靠數量龐大的騎士隊伍取得勝利,使得戰爭結束。因此在戰後文學作品層出不窮時,騎士精神常常是以正面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風靡當時。塞萬提斯卻反其道而行,創作出了《堂吉訶德》,一個與人們心中的騎士截然不同的形象,堂吉訶德他不是英勇無畏的騎士,而是一個瘦小沒有能力的普通鄉紳。他喜歡騎士小說,為了踐行所謂的「騎士道」,他計劃去做一個行俠仗義的騎士,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弱者。
  • 他們把堂吉訶德請到中國來
    今年是世界文學經典《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逝世400周年。塞萬提斯(1547—1616)是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代表作《堂吉訶德》被譽為第一部現代小說,《堂吉訶德》在中國傳播的旅程也成為文學史中有趣的部分。  今年是偉大的西班牙人文主義作家塞萬提斯逝世400周年。
  • 《堂吉訶德》: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
    而資本的興盛必然帶來信仰的淪落,塞萬提斯通過否定之否定的喜劇《堂吉訶德》,展示了騎士精神在一個新時期的全盤潰敗。《堂吉訶德》在面世時曾被認為是一部用小說寫成的喜劇,被當做供人消遣的通俗讀物,充當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在西班牙曾流行這樣的說法:誰在那邊笑得直不起腰來,誰肯定在看《堂吉訶德》。
  • 《堂吉訶德》:用喜劇方式體現悲劇精神
    「歷史上出版次數最多的作品」《堂吉訶德》:用喜劇方式體現悲劇精神陳眾議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一樣,是西方文藝復興運動鼎盛時期的標誌性人物。然而,在很長時間裡,塞萬提斯被定格為一個通俗作家,甚至是一個不入流的通俗作家,同時代的人瞧不起他,說他寫的東西不倫不類,說沒有比《堂吉訶德》更可笑的作品。
  • 堂吉訶德的長矛刺向何方?
    堂吉訶德是一個不尋常的勵志英雄,集喜劇性與悲劇性於一身。他的長矛指向的,僅僅是風車巨人這樣的荒誕目標嗎?如果我們把它升華一下,可以說,堂吉訶德挑戰的是封建專制,是壓迫個性的現實世界,是人的命運的局限性……當阿隆索·吉哈諾先生把自己關在書齋裡沉迷於騎士小說時,他還是中世紀的人;當他自命為「堂吉訶德」,走出書齋披掛上馬、踏上前途未知的徵程時,他就是一個現代人了。
  • 《堂吉訶德》:矛盾的統一體:瘋子騎士,可笑亦可愛
    堂吉訶德耽溺在自己幻想的騎士世界中,讓人不禁感嘆其可笑滑稽。而更可笑心酸的是,沒有人願意相信堂吉訶德的理想,即使善良老實、忠誠本分的桑丘一路跟隨堂吉訶德去冒險,可作為實用主義者的桑丘,始終無法理解堂吉訶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理想。在堂吉訶德的旅途中,他始終是孤獨的信仰者。
  • 帶你走進——堂吉訶德與桑丘
    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名著《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的巨著,該書展現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在此作品中,衣著破爛、瘦骨嶙峋的老騎士騎著馬兒,舉著長矛,而其僕人桑丘·潘沙則矮墩墩地在一旁。作者用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塑造了這對永遠在路上的騎士形象。作者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這個看似荒誕、看似癲狂的小人物。他堅持了他的操守,即使這個操守看起來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