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翻譯行業有所了解的話,肯定都知道同聲傳譯是翻譯行業中收費最貴的,門檻也是最高的,想要進入同聲傳譯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語言功底,成熟的會議經驗之外,還需要有很強的求知慾望,因為職業的需要,譯員在做翻譯的同時往往要與很多領域的知識打交道,掌握廣博的知識也是做好同傳的重要前提。
在整個翻譯市場,同聲傳譯是最被看好的, 被業界形容為「不缺錢,只缺人」。因為同聲傳譯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於稀缺人才,也是最難培養的人才之一,據相關統計,全球專業的同聲傳譯人員總共也就幾千人,我國的同聲傳譯人才更是緊缺。今天知行翻譯公司想和大家具體聊聊我國的同傳翻譯市場現狀是怎樣的。
首先,我國的同聲傳譯教育非常匱乏。我們應該知道同聲傳譯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翻譯方式,95%的國際會議都是採用同聲傳譯,曾經有這樣一組數據,截止到2003年,我國擁有聯合國或歐盟認證的最高級的同聲傳譯人才僅僅30餘人,而且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而且我國語言專業的高校也只有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廈門大學等為數不多的幾所高等院校開設口譯專業。由此可見,我國的同聲傳譯教育的匱乏程度可見一斑。
其次,同聲傳譯的要求非常苛刻。我們要明白高級翻譯和口譯人才的定位本來就很高,想要獲得加入同傳學習的資格就先要通過全國高級翻譯資格考試。實際上,能通過全國初級翻譯資格考試就已經相當於英語專業八級水平了,以當下的考試情況來看,通過率不超過10%,至於通過高級翻譯考試的更是鳳毛麟角了。再有一點,同聲傳譯需要做到耳聽,眼看,手記,嘴說,這四點幾乎是同時進行,「一心四用」的能力已經是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高峰了。因此同聲傳譯的苛刻程度可見一斑。
最後,同聲傳譯行業逐步擴大。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與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在各個領域都有比較密切的合作,使得國際會議的召開頻次不斷增加,也催生了大量的同聲傳譯需求,有資料顯示全球年翻譯產值達數百億美元,亞太地區佔30%,僅中國市場就佔了200億人民幣左右的市場份額。現在各大高校的優秀口譯畢業生已經成為各企事業單位的爭搶對象,也為大學生就業開闢了一條前景光明的坦途。
寫到這裡,知行翻譯公司想在強調一下,同聲傳譯的收費高,門檻高是受諸多因素影響,不僅僅是高水平譯員資源匱乏,還有就是同聲傳譯對場地的高要求,相應設備的租賃和使用,這些都關係到同聲傳譯的收費和質量。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大家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