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路遙文學精神的重要平臺——市社科普及基地延安大學路遙文學...

2020-12-22 延安市人民政府

傳播路遙文學精神的重要平臺——市社科普及基地延安大學路遙文學館介紹

發布時間:2020-08-06 09:34:04 來源: 延安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路遙文學館是延安大學在優秀校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路遙先生病逝十五周年之際專門投資修建的。路遙文學館於20071117日正式開館,新華社曾專門發通稿報導,路遙女兒發賀信感謝。經過多年的建設,該館於2019年獲準「延安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與「陝西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稱號。

國內第一個路遙紀念、研究與交流的文學專館

路遙文學館位於延安大學著名的窯洞建築群一排,背依安葬路遙的文匯山,面臨窯洞廣場,佔地約180平方米,館名由當代文學大家王蒙先生題寫;文學館館長由文學院院長梁向陽教授兼任。

路遙文學館以翔實完整的資料,生動感人的表現手段,緊緊圍繞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人生主題,全面而系統地反映路遙短暫而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以及其輝煌的文學成就。整個館體設計風格厚重、大氣、深沉、向上,館內陳列從多側面地再現了路遙的不斷追求的人生精神和文學風採。

文學館有序廳、主體館、音響題字廳以及文學研究室四個部分組成。序廳概括介紹路遙成長的環境、人生經歷、人生品格與主要成就。主體館布展的主要內容分為六大部分:「苦難的童年生活」、「文學搖籃期」、「延大啊,這個溫暖的搖籃……」、「抒寫城鄉融合的獨特感受」、「詩與史的恢宏畫卷」、「永遠的人格力量」。主體館展出了路遙苦難的童年、艱難的小學初中求學、文學起步、延安大學求學、進入《陝西文藝》、成為陝西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以及路遙病逝後各個時期的珍貴照片百餘幅,展出刊登路遙作品的原始報刊,各種版本的路遙著作,國內外研究路遙的著作,路遙創作使用過的寫字檯、椅子、檯燈和電扇等實物,以及路遙作品的部分手稿。音像廳擁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授權複製的《平凡的世界》152集長篇小說連續廣播節目、《人生》廣播劇節目,以及介紹路遙創作的電視專題片,電影《人生》等音像資料,還陳列陳忠實、賈平凹、王巨才、白描、肖雲儒、白燁、曉雷、高建群、聞頻、費秉勳等國內文學名家為文學館的題詞、題畫。

路遙文學研究室是路遙文學館進行路遙研究與學術交流的平臺。先後合作編輯了《路遙研究資料彙編》《路遙紀念集》《路遙再解讀》《路遙與延安大學》等權威研究著作,合作出版內部不定期刊物《路遙研究》。梁向陽教授特邀編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路遙全集》;撰寫的《路遙傳》自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1月出版以來,先後14次印刷,發行10萬冊以上,並榮獲陝西省第13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梁向陽教授在《光明日報》20181214日刊發的長篇評論《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榮獲陝西省第14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

「大家好!我是學生義務講解員,歡迎各位參觀路遙文學館!路遙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他是一個視文學事業為神聖使命,並用整個生命去打造自己文學世界的偉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面記錄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完整地再現了社會轉型時期紛繁多變的社會現象,真實地反映了社會底層奮鬥者的悲歡離合與心靈世界。他的作品影響了一個時代,並將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積極進取,搏擊人生……」

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一一走進路遙文學館,就會聽到青年學生講解員清脆的講解聲。

路遙文學館自2007年建成後,管理與講解團隊全部由研究生與本科生志願者團隊來組成。十多年來,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學生講解員的志願服務精神卻沒有絲毫鬆懈。

路遙文學館建成後,先後成功接待了多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錢小芊、副主席陳忠實、蔣子龍,以及房地產大亨潘石屹等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觀;先後接待了全國各地數十萬大學生以及文學愛好者參觀;接待了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陝西衛視、吉林衛視、山東衛視等多家電視傳媒機構拍攝路遙資料。

延安大學師生擁有了更為便利的參觀學習機會。每年新學期開學,這裡都是延安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首選之地。一到文學館講解員納新季,文學館門口總是排起長長的隊伍,同學們踴躍報名擔任義務講解員。如今,路遙文學館已經成為助力學生成長的重要平臺。

傳播路遙精神的重要基地

2007年,路遙文學館建成以來,延大文學院在「傳承路遙精神,提升文學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方面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探索與實踐。學院緊緊依託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驗等項目,把路遙精神融入文學類專業教育教學全過程,在修訂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開設《路遙研究》等專業課,制定學生課後實踐要求,提出「四個一」的具體目標,即有「一筆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顆忠誠事業的心」,引導學生在守望路遙的堅實行動中提升綜合素質。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文學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確得到有效提升紮根基層的熱情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主動選擇紮根基層、援藏進疆工作,並被《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與中央電視臺等國家級媒體多次報導。梁向陽教授主持的「傳承路遙精神,提升文學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探索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陝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2017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與此同時,路遙文學館的傳播模式呈現多元輻射狀態。延安大學文學院的路遙研究與教學團隊在全國範圍傳播路遙精神。自2012年以來,團隊負責人梁向陽教授先後應邀在中央組織部、中國科學院、國家知識產權局、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寧波天一大講堂等全國100多家單位與高校作路遙講座,傳播路遙精神,產生了廣泛持續的影響。北師大20121219日的講座,被《北京師範大學校報》「京師講堂」欄目專題報導;清華大學20151129日的「時代論壇」講座,納入清華學生「人文素質課程」學分考核體系。梁向陽教授還應邀擔任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20191020日播出的「故事裡的中國」《平凡的世界》的訪談嘉賓,暢談路遙精神;應邀擔任陝西衛視2020710日播出的「我的家鄉在陝西」之《尋找路遙》大型人文鄉情體驗電視節目的主要嘉賓,引導觀眾探索路遙的精神世界。

2018年,延安大學以路遙文學館為基本平臺,申報並獲準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路遙與知青文學研究中心」。目前,學校決心通過幾年的努力,把路遙文學館打造成為全國路遙研究基地與全國路遙精神傳播基地。

相關焦點

  • 親歷者講述:路遙與延安大學
    本書通過與路遙有過接觸、交往的延安大學老師、校友們的回憶,再現了路遙在大學讀書期間所展現的青春風採與奮鬥精神,同時也通過親歷者的介紹展示了延安大學對於路遙的接納、扶持以及在路遙身後以長期的連續的系列活動對於路遙的深切懷念和對於路遙精神的總結、發掘與傳承。每一篇都從不同角度再現或論述路遙,許多資料系第一次披露,對於喜愛路遙作品的讀者以及文學研究者將有比較重要的參考作用。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80年初路遙與母親、弟弟在一起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但是北京師範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了大學校門。在大學裡,路遙的生活是很簡樸的。
  • 一代文學巨匠路遙,靠封筆之作享譽中國,離世後留給家人多少遺產?
    在路遙的眼中,讀書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而在鑽研書本的過程中,路遙似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樂趣:寫作。 1973年,路遙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在此期間路遙開始嘗試寫作。大學畢業之後,路遙成為了一名編輯。1980年,路遙獲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 真實紀錄作家路遙的一生:身世、婚戀、政治、文學
    路遙在新中國文學的天幕上,路遙猶如一顆流星,在短暫寫作生涯裡,給中國文壇留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輝煌。其作品展現出奮鬥不息的昂揚鬥志曾經感染了無數讀者心靈,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徵程。這段飢餓和屈辱的經歷對路遙的人生和創作心理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困難的日子裡》、《平凡的世界》等都有作者本人的苦難身影和辛酸烙印。我們可以感受到可怕的生活窘境以及少年路遙獨特的心理歷程。
  • 路遙——中篇小說《人生》作者
    路遙的初戀是北京下鄉女孩林虹,當路遙自己的返程當工人的招工指標下來時,他義無反顧的給了女友林虹,而林虹在返回北京後給路遙的書信逐漸減少,路遙知道這段戀情將要結束,心情異常痛苦,無法振作起來。1972年路遙在寫作中又遇到了另一個北京女孩林達,林達欣賞路遙,用自己的私房錢資助路遙讀完了:「延安大學」。彼此完成了長達6年的愛情長跑後,二人於1978年結婚。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除文學功底外,還有一能力無人比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除文學功底外,還有一能力無人比我國文學史上有影響力的小說很多,但真正能起到共鳴,影響幾代人的小說卻很少,不過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這本書描寫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社會生活,感受平凡的人在社會變革中的喜怒哀樂。
  • 28年過去了 我們為什麼還要尋找路遙
    路遙精神匯集了黃土地千萬父老的品格與智慧,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從小的方面來說,亦是對一個人做自我人生規劃的一個重要參考。延安大學首站,主持人來到了延大校園,在文匯山上的路遙墓拜謁了路遙,送上了至今為止節目最為特殊的一封邀請函。
  • 《路遙的時間》:遇見真實的路遙,一個極度缺錢的路遙
    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航宇的著作《路遙的時間》,這部非虛構著作,全景式記錄了這一時間段內,路遙的心理狀態和生活遭遇。本書呈現了多面的路遙。 當今許多名人傳記,大都有「為尊者諱」的弊病,對於那些被認為不利於傳主的言行,都被寫作者有意無意地捨棄掉了。航宇則不然,40萬字的書稿,沒有「為尊者諱」,他以樸實的文風,細膩的筆觸,真摯的情感,娓娓講述了作品之外的路遙,人生中平凡的、真實的路遙。可以說,航宇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文學史料。
  • 讀過《人生》,讀過路遙的人生嗎?
    可以說,路遙留給我們的文學遺產是一個獨立的、科學的、超前的文學形式,甚至其價值遠遠超越了文學本身的意義。身處劣境卻不斷挑戰苦難、自強奮鬥,這是路遙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 路遙的人格魅力與其作品中體現出的時代精神——給予所有卑微人物以勇氣和光亮,並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路遙的一生為我們所展示的,也正是這樣一種精神追求。
  • 路遙:如何寫一部失敗的長篇
    這段飢餓和屈辱的經歷對路遙的人生和創作心理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困難的日子裡》《平凡的世界》等都有作者本人的苦難身影和辛酸烙印。我們可以感受到可怕的生活窘境以及少年路遙獨特的心理歷程。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因當過紅衛兵頭頭,北京師範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的領導申沛昌冒著風險拍板,路遙才邁進大學校門。
  • 紀念路遙誕辰70周年非虛構作品《路遙的時間——見證路遙最後的...
    3日是作家路遙70歲誕辰。近日,作家航宇的非虛構作品《路遙的時間——見證路遙最後的日子》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航宇是路遙的同鄉、同事、朋友,在路遙生命最後的兩年,他如親人般陪伴、照顧路遙,也見證了路遙最後的沉重、抗爭和無奈。
  • 路遙:十年辛苦不尋常
    古城西安是路遙創作生涯的福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他從延安大學調到西安《陝西文藝》之後完成的。路遙有機會得到文學前輩耳提面命的指導,柳青史詩性的《創業史》第二部在《延河》連載,路遙有幸成為責任編輯。他一直視柳青為文學教父、自己文學的精神導師。後來他曾寫《病危中的柳青》《柳青的遺產》等文,表達對這位文學前輩的由衷敬意。在創作《平凡的世界》過程中,路遙曾幾次為柳青掃墓,一次與其弟去祭悼,在墓前轉了多時,突然猛地跪在碑前,放聲大哭,那是一種獨特的傾訴。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也是在這個時候,路遙遇到了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她就是林達。她也認識林虹,關係還非常的好。所以,在路遙開始大量的嘗試創作小說,詩歌等不同形式的作品時,曹谷溪想要幫助路遙,就麻煩林達把路遙創作的這些文學作品轉交給林虹一份,想要通過路遙的好文筆讓姑娘回心轉意。
  • 《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遙年譜》出版
    路遙是從陝北大地上走出來的著名作家,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裡創作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有影響力的作品。由於身患絕症,路遙於1992年11月辭世。賈平凹說:「路遙是一位像牛一樣進行創作的作家,他是陝西文學的英雄。」近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領讀文化策劃的《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遙年譜》一書與讀者見面。
  • 路遙病入膏肓,妻子卻狠心拋棄!12年後路遙之女將母親告上法庭
    這句話出自文學家路遙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縱觀路遙先生一生,這也許是他的真情實感。《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公認的好作品,還被翻拍成電視劇。路遙也因為傑出的文學成就被人們認可,後來成立了一個獎項為「路遙文學獎」。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這是路遙的經典語錄。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 路遙的人生……
    該劇採取雙重或多重空間的交錯展示,把路遙的創作境界與人生境界相互交織,將文學人物與戲劇人物互為照應,把人物命運與時代變化融為一體,揭示出路遙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品格的永生魅力和路遙堅守的現實主義文學理想的光芒。
  • 《路遙的時間——見證路遙最後的日子》講述茅獎背後
    一本講述作家路遙的非虛構作品《路遙的時間——見證路遙最後的日子》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全書用40萬字,講述了路遙生命最後的時間,也講述了路遙在茅盾文學獎光芒背後的沉重與無奈。一旁的航宇既心疼又悲痛,這樣一位在文學藝術事業上取得豐厚成果的作家,卻過著如此簡單粗糙的生活,讓人回憶起來,不免唏噓。  獲茅獎後面臨中年危機  在書中,航宇也講述了路遙獲茅盾文學獎後的生活。在世人看來,茅獎榮譽讓路遙風光無限,但事實是,路遙當時正面臨中年危機:一方面,路遙是個絕對的生活強者,他像個出色的謀略家,安排著身邊的一切。
  • 永遠的豐碑——訪紀錄片《路遙》導演何志銘
    到了九三年的路遙去世一周年後,陝西作協的航宇先生找到了我,他說:咱們再拍一部關於紀念路遙的紀錄片。一九九一年,那部片子雖然很短,但是它留下了路遙生前應該說唯一重要的影像和畫面。這樣,航宇同志和我就開始準備,拍攝這一部路遙的紀錄片。
  • 路遙初戀林紅的閨蜜來勸二人和好,結果自己卻成了路遙的戀人
    1970年,路遙在延川縣文化館編輯的油印小報《延川文化》上發表了《車過南京橋》的詩作。1972 年秋天,路遙被調到延川縣文藝宣傳隊當創作員。同年,在曹谷溪努力下,延川縣成立了「文藝創作組」,創辦了鉛印的文學刊物《山花》,由幾個在不同單位的文學青年共同編輯,路遙是其中之一。這期間路遙寫了很多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