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十一則:境界說與傳統詞學的交叉

2020-12-16 騰訊網

張皋文謂飛卿之詞「深美宏約」。餘謂此四字唯馮正中足以當之。劉融齋謂飛卿「驚豔絕人」,差近之耳。

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第十一則,在他的手稿中,原本是放在第四則的位置,緊承上一則。在他剛開始撰寫《人間詞話》的時候,常常將前人的一些觀點援引出來進行討論,進而表明自己的立場,後面將這一則放到這個位置,顯然是考慮到這一則的內容和境界說是有著相通之處的。

這一則的意思是說:張惠言在他的著作《詞選序》當中用「深美宏約」這四個字來評價溫庭筠。而王國維覺得這四個字只有馮延巳可以稱得上。劉熙載評價溫庭筠「驚豔絕人」,倒是比較恰當。

這一則的內容好像是在討論溫庭筠和馮延巳兩人的詞風,討論以前的詞論著作,實際上是表明他自己的觀點。

「深美宏約」四字,意思是說內容上精神宏大,藝術風格上簡約美贍,是對一個作者非常高的評價。張惠言認為溫庭筠的詞作主題非常深,例如《菩薩蠻》,就有著「感士不遇」的深意,所以完全當得上這四個字。

張惠言所代表的常州詞派一向推崇溫庭筠,將溫庭筠的詞當作詞體的典範,所以他的評價有著吹捧的嫌疑,而王國維就認為溫庭筠的詞作並沒有這麼深刻的內涵,雖然他的詞作確實寫得不錯,所以用劉熙載的「驚豔絕人」來代為評價。

這一則看似是王國維在評價溫庭筠,其實就是對以張惠言為代表的常州詞派的詞論觀點的一種反駁。溫庭筠雖然有好作品,但是他的太多詞作都是青樓歌晏之作,將自己整體作品的格調拉低了,所以這四個字不能用在他這個人身上。

反觀馮延巳,他身居高位,又經歷了南唐起起伏伏的政治,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會透露出一些宏闊的內涵,也內蘊了一些士大夫的情懷,所以「深美宏約」這四個字用來評價馮延巳再恰當不過。

王國維非常推崇馮延巳的詞,曾經還手抄他的《陽春集》來進行誦讀,正是他從馮延巳的詞中領略到了家國與個人之間的宏大情懷,這正是與他的「無我之境」相同,所以他將這一則內容放到了這個位置,既表明自己的觀點,也點出了他的境界說與傳統詞學的交叉之處。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正是在這種不斷的討論中越來越繁榮昌盛的,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歷,所以從相同的作品中領略到的內涵各不相同,也就造成了對古往今來這些作者不同的喜好,那對於自己喜歡的作者,能夠深深打動自己內心的作者,每個人都是會不吝筆墨去誇獎的,無論是張惠言還是王國維皆是如此。

馮延巳的作品有著獨屬於那個時代士大夫內心蘊含的悲涼,王國維也生活在這樣一個獨特的時代,所以能夠被馮延巳作品深深打動,他的詞學論點也就受馮延巳影響非常深了。

相關焦點

  • 《人間詞話》:藝術作品的「境界」應該如何體現?
    經過兩個多月的兜兜轉轉,我們終於來到了這裡,實在是不容易,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目的就是為了弄懂《人間詞話》。我們從《人間詞話》出發,經歷了叔本華、康德、休謨、柏拉圖,最終又將回到《人間詞話》。《人間詞話》絕不是初高中語文老師口中說的那樣好懂,它背後有大量的哲學邏輯,如果太早的讓孩子接觸這本書,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對待經典作品,千萬不能只是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的內容將是「王庶文講壇」-《人間詞話》內容的最後一篇內容,希望這兩個月的學習對您有所幫助。
  • 《人間詞話》有一種境界,叫做:只一字,便驚豔了時光
    他學貫中西,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領域均有深詣和創新。梁啓超讚許道:「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他在父親的指導下博覽群書,逐步形成了讀書的志向和興趣。在求學的路上,他潛心學問,著述甚豐。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境界,妙不可言,令人獲益匪淺
    他學貫中西,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領域均有深詣和創新。梁啓超讚許道:「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他在父親的指導下博覽群書,逐步形成了讀書的志向和興趣。在求學的路上,他潛心學問,著述甚豐。
  • 王國維:用三大境界凝聚出人生感悟,《人間詞話》值得一讀再度
    十六歲的時候,王國維入州學,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考中秀才。王國維自從考入州學後,並沒有將主要精力準備應對考試,反而是從博覽群書中對史學、校勘、考據之學及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在此後的兩次考試中均名次不佳,沒有被錄取。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
  • 讀人間詞話有感:如何看待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種境界
    昨日讀到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裡說的三種境界說: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現回味這三種境界,越品越覺得回味無窮也。今日就來跟各位讀友分享一下此時此刻的心得體會。
  •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三種意境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他的《人間詞話》在學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其中《人間詞話》裡王國維提出人生三大境界的這一說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境界出自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了天涯路。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朱光潛曾評價《人間詞話》:"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在文學上, 《人間詞話》是他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正所謂這本書沒有讀過,大家都一定聽說過。這本書大部分內容寫於1907年秋冬至1908年夏秋,那段時期,王國維接連痛失了三位親人。
  • 王國維《人間詞話》,人生竟然有三個境界
    他早些年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將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的古典學、美學相融合,這促使他形成了兼收並蓄、包容萬千的個人風格。可能有部分網友只聽過王國維這個人,對他的一些事跡也並不了解,但是「境界說」應該有不少網友知道吧?這也是王國維的一個比較出名的學術觀點。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王國維大師的「境界說」。
  •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者,必然經歷這三種境界
    今天喬稀飯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的著作:《人間詞話》。而在這裡面隱含著一個成就大事業的秘訣。喬稀飯就來帶大家慢慢深入了解。他研究中外古今文化的各個領域,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人間詞話》就是他對美學、詞學研究所留下的成果。他甚至被公認為是這些國際性新學術的開拓者、奠基者。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種境界,你在哪一層?
    王國維的人生三種境界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作於1908~1909年,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
  • 115年前,王國維寫《人間詞話》,專家評論:最高格的無我之境
    王國維便捨棄哲學而改投文學,在1906~1908年間,他撰寫了此部影響巨大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是晚清之後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詞話著作。王國維深受西洋美學思想的影響,所以在他的《人間詞話》一書中,對於中國舊時文學的評論也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評論角度和觀點剖析,它既是一部文學評論著作,又是一部古典文藝美學著作。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大境界詩詞,你知道出自哪裡嗎?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從「有我」與「無我」中體會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意境
    詩詞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文化之瑰寶,其中,最獨具韻味且最難以把握的便是那詩詞的境界。寥寥數語之中能夠營造出境界,那麼這首詩詞便已自成高格了,或是流傳千古那也是不在話下的。單說起詞的話,自是以宋朝最為繁盛,但無論是五代也好,宋朝也罷,縱觀詞作的發展及規律,其實都是能夠看到「境界」二字的重要意義的。
  • 《人間詞話》:「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禪意,亦是人生
    《人間詞話》這本小冊子拿起放下不下三次,終於還是耐著性子讀了下去。我看書喜歡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作者的背景怎麼樣,王國維是誰,他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寫了這本書,這本書到底想要告訴讀者什麼?要說讀書的最佳時機,就該是雨天,坐在廊下聽著雨滴砸在樹葉上的聲音,清脆而不燥,反而會讓人感到一種怡然自得,世外高人的那種寧靜淡泊。
  • 《人間詞話》多次高度評價後主詞,王國維為何如此偏愛李煜?
    李煜、李清照向來被奉為「詞壇二李」,然而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這二位卻有不同的分量,相比較於對李清照的置若罔聞(詳情見上一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王國維對李煜表現了特別的喜愛。李煜詞歷來受到好評,作品因率真自然、哀婉感人而備受喜愛,而以王國維的評價最高。
  • 王國維先生說的人生三重境界,告訴你求財、升遷和戀愛的人生智慧
    最近在讀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寫的《人間詞話》,受益匪淺!或許很多人知道《人間詞話》甚至知道王國維先生都是因為他所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可是很多人只是在單純引用和背誦詩詞,你真的能夠精確理解詩詞背後的人生智慧嗎?當我們讀懂了王國維先生的用意,也就能夠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了。
  • 細論人間詞話中的隔,學詩詞須搞懂這個字
    細論「隔」,學詩者須搞懂這個字近日,有詩友(@浮生之外)發私信問我:詩詞中何為「隔」?王和尚此文就談一談詩詞賞析中的「隔景」與「隔情」之內涵。△ 王和尚細說王國維人間詞話之「隔」論比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第39則,批評南宋詞人姜夔寫景之句「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並且他舉姜夔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