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

2020-12-15 澎湃新聞

中醫認為溼邪是各種疾病的根本,會影響人體氣機,讓人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可能出現疾病。

比如,導致心肝脾肺腎五臟功能失調,引發皮疹等皮膚性疾病;引起肥胖,增加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可見,溼氣對身體傷害眾多。那麼,要怎樣才能祛除溼氣呢?

很多人會選擇薏米。

的確,薏米營養價值很高,且有很好的祛溼功效。

但是,熟悉中醫藥知識的朋友都知道,用薏米祛溼一定要分清體質。

一般來說,只有熱性體質的人,才適宜用生薏米祛溼。而對於寒性體質者,則適宜用炒薏米祛溼。

如果您不能很好地為自己辨證,那麼,還真不如選用另一種祛溼佳品——芡實。

芡實祛溼比薏米還厲害

芡實為睡蓮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實的成熟種子。

新鮮的芡實生長在池沼湖泊中,和蓮藕、茭白、荸薺等8種植物並稱為「水八仙」,並有著「水中人參」的美名。

在南方,芡實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它還有一種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叫「雞頭米」。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芡實含蛋白質、澱粉、脂肪、胡蘿蔔素及維生素B1、B2、C等豐富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提供能量,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

此外,芡實能提高人體血清胡蘿蔔素的濃度,減低肺癌、胃癌的發生率,有防癌的作用。

同時,有實驗表明,其活性成分參與人體免疫調節及抗衰老機制。

中醫認為,芡實甘、澀,性平,歸脾、腎經。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的功效,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等。

因此,芡實特別適宜腎虧腰酸、白帶多的婦女,體虛小便失禁的小兒及夜尿多的老人,也可用於遺精早洩、慢性腹瀉的患者。

中醫的很多典籍也都對芡實有所記載:

《本草經百種錄》言「雞頭實,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腎之藥也。脾惡溼而腎惡燥,雞頭實淡滲甘香,則不傷於溼,質粘味澀,而又滑澤肥潤,則不傷乾燥,凡脾腎之藥,往往相反,而此則相成,故尤足貴也。」

《 本草新編 》載「芡實,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補腎去溼。夫補腎之藥,大多潤澤者居多,潤澤者則未免少溼矣。芡實補中去溼,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補真水,與諸補陰藥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慮多投以增溼也。」

意思是說,芡實是很難得的兼具祛溼、健脾、補腎的日常食材。

要知道,脾怕溼氣,而腎怕燥氣,如果祛溼過猛,容易有點燥,而補腎太過,又容易太潤而生溼,而芡實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所以醫書講,芡實是真正可以每天都食用的祛溼食材。

芡實怎麼吃?

1、水煮芡實

在《東坡養生集》裡,記載蘇東坡要每日含服10~20粒芡實。

即取煮熟的芡實數粒,放入口中緩緩地咀嚼,直至滿口唾津,再鼓漱幾遍,然後徐徐咽下。

2、芡實核桃糊

材料:

芡實粉、山藥粉各30g,核桃肉20g,紅棗3枚。

製法:

將核桃肉打碎,紅棗去核備用。芡實粉、山藥粉加水適量,打糊,置於火上邊煮邊攪拌,再入核桃肉、紅棗肉,煮熟成糊狀,調味即可食用。

適宜人群:本品具滋補脾腎,固澀精氣。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適合體弱小兒及體虛老人。

3、芡實雞蛋糖水

材料:

鮮芡實100克,雞蛋2個,黃冰糖、桂花(幹)少許。

製法:

1.鮮芡實洗淨,加適量清水,與黃冰糖一同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

2.打入雞蛋2個,再煮3分鐘。

3.最後撒上桂花幹,稍攪拌有香氣飄出即可關火。

適宜人群:補脾止瀉,適合腹瀉過後及胃痛頻發的人食用。

小貼士: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芡實收斂作用較強,便秘、尿赤患者及婦女產後均不宜食用。

猜你喜歡

長寧又一老小區完成精品小區建設!快看有哪些大變化長寧這個市級「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究竟藏有多少「黑科技」?岐山村48號老洋房,家有喜事!驚豔!泉口路新增6大景觀,美圖先睹為快!100%同意!3部交付,終圓「加梯夢」!

來源:養生中國

原標題:《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科學養生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健脾抗衰老,每天都能吃~中醫認為溼邪是各種疾病的根本,會影響人體氣機,讓人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可能出現疾病。很多人會選擇薏米。的確,薏米營養價值很高,且有很好的祛溼功效。但是,熟悉中醫藥知識的朋友都知道,用薏米祛溼一定要分清體質。一般來說,只有熱性體質的人,才適宜用生薏米祛溼。而對於寒性體質者,則適宜用炒薏米祛溼。
  • 祛溼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
    中醫認為溼邪是各種疾病的根本,會影響人體氣機,讓人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可能出現疾病。比如,導致心肝脾肺腎五臟功能失調,引發皮疹等皮膚性疾病;引起肥胖,增加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見,溼氣對身體傷害眾多。那麼,要怎樣才能祛除溼氣呢?很多人會選擇薏米。的確,薏米營養價值很高,且有很好的祛溼功效。
  • 祛溼「法寶」已公布,不是青菜而是它,放開吃,能夠輕鬆祛溼減肥
    一、祛溼「法寶」已公布,不是青菜而是它,放開吃,能夠輕鬆祛溼減肥1、山藥溼氣重的主要原因是身體內脾胃運作能力下降導致的,脾臟主要運水,調理好脾胃,能讓身體快速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山藥有著補腎益肺,補氣健脾的功能,生活中山藥的做法有很多種
  • 紅豆薏米湯,怎麼吃才祛溼?
    中醫認為,「溼氣重則百病生」,三伏天如何祛溼是養生不可忽視的問題。作為祛溼的明星良方——紅豆薏米湯被廣為宣傳,許多人自行熬製,天天飲用,卻發現非但沒能祛溼,身體反而越來越沉重。其實,紅豆薏米湯怎麼用很有講究。
  • 養生有道,巧妙祛溼,淺談幾味能健脾祛溼的中藥
    因此,在七月和八月期間,應該多吃一些能健脾的食物。為了健康可以吃更多的肉類食物,也可以吃白朮,山藥和白扁豆。為了保持脾氣,在夏季應多吃些豆類,這可以使脾氣健壯並促進溼潤。適合夏季使用的豆類包括:綠豆,可以清熱除溼,健脾;白扁豆,可以健脾;赤小豆可以健脾,養血,養心。紅米豆可以健脾和補血;黑豆可以滋養肝脾。
  • 吃什麼可以補脾益氣?汪醫生:這4個健脾高手,便宜又好吃!
    1、促消化、健脾養胃人參健脾丸大家都聽說過,但是很多沒吃過,其中健脾丸用來健脾、補脾的功效。其中人參健脾丸含有大量的麥芽、神曲,山楂、砂仁、陳皮、木香,有利於促進食物的消化,可以消除積食。2、蘋果蘋果是我們提倡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其中蘋果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經常吃蘋果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緩解便秘,生津潤肺。非常的適合消化不良的患者。
  •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1、怕溼脾在五行當中屬土,土怕水,土能克水,所以說脾胃怕水,潮溼的環境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導致脾胃虛弱,要想養脾胃,首先要遠離潮溼的環境。平時多吃「1果」,堅持兩個好習慣,健脾祛溼1、多吃芡實確實屬於中藥的一種,有補中益氣,固腎益精,延緩衰老的功效,平時可以選擇將芡實經過炒制之後,研磨成粉用來衝水喝,既能利尿消腫,還能健脾祛溼。
  • 春天這湯要多喝,健脾祛溼,比紅豆薏米水效果還好,常喝一身輕鬆
    春天雨水多,溼氣重,必須要祛溼,不然人總會感覺全身沉重,頭腦思緒無法打開。而且躺著總感覺全身都黏糊糊的,動也動不了,許多老毛病都出來了,讓人很是不舒服。或許有的人認為是身體虛了,所以就多吃些補身體的,結果身體不好,反而還出現更多的毛病。因為如果身體的溼氣不除,再好的食物,對身體也是浪費。
  • 女性去溼氣最快的方法_薏米紅豆湯祛溼嗎
    紅豆薏米祛溼嗎,當然真是肯定回答的。那有些人就說了我經常吃怎麼溼氣還是那麼重,其實要祛溼總得先了解什麼是溼氣吧。那溼氣是什麼呢?中醫理論溼氣是這麼解釋的「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汙染,運動量少,身體就會陰盛陽虛,溼邪內鬱。」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溼是最難調的。難調是一回事,經常吃又沒有效果又是一回事。
  • 7月溼氣重,多吃這4種水果,健脾祛溼,膚白貌美,吃出少女臉
    7月溼氣重,多吃這4種水果,健脾祛溼,膚白貌美,吃出少女臉自從進入了7月,天氣是越來越熱了,溼氣也是越來越重,這時候我們就是要多吃一些可以祛溼的食物,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可以祛溼的水果,常吃還有美容養顏的作用,7月溼氣重,多吃這4種水果,健脾祛溼
  •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脾虛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問題,當身體出現脾胃虛弱時,就會出現身體乏力,無精打採甚是難受,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溼氣是如何產生的,為何體內溼氣會越來越重?二、每日多吃一果,堅持兩個生活習慣,健脾袪溼很簡單1、多吃薏米薏米有清健脾,祛溼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日常生活中薏米和紅豆煮粥還可以達到排除體內溼氣的效果。
  • 四月,這道湯多做給家人喝,一周喝2次,健脾祛溼,養人對身體好
    可別小看一鍋普通的靚湯,它也是很有講究的,不同的季節搭配不同的食材煲出來的湯功效也不大一樣。現在正是春夏換季,季節交替的時節,這個時候特別適合煲一些祛溼湯來喝。說到祛溼,很多人都會想到赤小豆、薏仁米和木棉花幹。這三樣食材對祛溼確實也是有不錯的效果。但除了它們之外,還有一樣食材對祛溼也是很有幫助的, 春天在田間地頭裡也能經常看到它。那就是:棉茵陳。
  • 它是夏天第一豆,拔除溼氣、健脾止瀉……比雞蛋還營養!
    一說起豆類,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圓滾滾的綠豆、黑豆、紅豆、黃豆,沒幾個會想到白扁豆。白扁豆被稱為「夏天第一豆」,它祛溼賽薏米,補腎賽芝麻,是天然的胰島素、抗癌藥。被忽視的豆中之王在健脾的食材高手中,白扁豆被李時珍捧為上賓,將白扁豆稱為「脾之谷」,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扁豆能化溼降濁,調和脾胃,具有補脾而不滋膩,化溼而不燥烈之功效。
  • 常吃5物有助健脾,山藥墊底,第一是它
    所以說要充分的了解脾臟對人體的重要性,以及它有什麼作用,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健脾。眾所周知,脾臟對人體十分的重要,那麼它具有什麼生理功能呢?主要就有以下的幾個生理功能:1、脾臟具有主運化的生理功能。脾臟就是運化的主要是精微物質和水溼。
  • 中醫養生推薦—固護脾胃 健脾利溼:「茯苓薏米淮山湯」
    功 效: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主 治: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時令靚湯」推薦材料:茯苓 30克 薏米 30克 白扁豆 20克 赤小豆 30克 無花果 20克 太子參 10克 淮山 30克 豬骨 400克 生薑 兩片 紅棗 兩個功效:湯中茯苓、薏米、扁豆健脾利溼,赤小豆利小便祛溼
  • 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吃「二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如果是陰暗潮溼的環境,則飲食的消化則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夏季常吃生冷瓜果,冰凍飲品,冰鎮啤酒等等,都可能會導致脾胃受損,誘發腹痛腹瀉等問題。另外如果一個人長期待在陰涼潮溼的起居環境,就會影響脾胃功能,脾受到寒冷影響,不能充分消化食物氣血生化不足,從而導致氣血虛弱,影響健康。
  • 胖子多「溼重」,根子在脾虛;三式「祛溼補脾法」,不做溼人!
    溫馨提醒,祛溼的穴位很多,其他各種養生穴位、養生方法更是說不盡。大家不要貪多,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堅持下去,待這個穴位透了再去調理下一個即可。勿要一時眼花繚亂,終仍無所得。五、祛溼健脾,推薦食療中醫認為,脾主運化。
  • 做到3件小事,健脾養胃,祛溼氣
    其中脾臟的功能可以將身體的水溼及時排出,維持好的生理功能,為此,如果你沒有注重養胃工作,那麼脾臟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損害,溼氣過重很容易導致身體健康,所以,日常做好3件小事,健脾養胃,排空溼氣。男性平時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來健脾祛溼,提高脾胃功能,這樣體內溼氣也去除,才能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那麼,男性該如何健脾祛溼呢?
  • 外行人吃蟲草,內行人只吃它,健脾祛溼還減肥,被稱為「水中人參」
    外行人吃蟲草,內行人只吃它,健脾祛溼還減肥,被稱為"水中人參"現在一些營養師會推薦給孩子補氣,這是改善體質的關鍵點,而且還推薦了一些食療的方法,不過裡面有冬蟲夏草,感覺太貴了,不是咱們一般老百姓能用得上的。今天這個食材是非常不錯,適合孩子補氣的,效果也不錯,它就是泥鰍。
  • 夏天最該吃的不是酸梅湯,而是它,每天吃幾片,精氣滿滿過伏天
    入伏後,遇到此物別錯過,每天早上吃幾片,體內溼氣、病氣都掃光。我家就是這樣,一到夏天的時候我家媳婦經常都會熬上一些酸梅湯、綠豆湯,同時還會買一些冰棒冷飲之類的放冰箱,每次只要一下班回到家我都會去冰箱拿了吃,但是最近我發現其實夏天真正該吃的不是雪糕,也不是酸梅湯和綠豆湯,而是「它」,只要每天早上吃上幾片,就能讓你整個夏天精氣滿滿。沒錯我說的就是「生薑」,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為啥夏天要吃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