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二戰時期的「東京大轟炸」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

2021-01-09 李江鳴vv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最大?還真就談不上,但破壞的效果卻是相當不錯。

東京大轟炸,也被稱為李梅火攻,原因就是這些轟炸的領導者是一個叫柯蒂斯.李梅的漢子。

咋說呢?這是一個很討厭說話的傢伙,按照他的戰友對他的描述就是,您要是不小心坐在他的旁邊,就像坐在了一塊萬年寒冰的旁邊,除了冷颼颼的寒意,你感覺不到什麼。

這麼說似乎也體會不出什麼,咱舉個例子,大傢伙體會一下。

1942年,他親手訓練了一個轟炸機大隊,目標是轟炸歐洲大陸上的德國人。當然這不算什麼稀奇的,最稀奇的是訓練期間,李梅找來了一本炮兵手冊看了起來。

這很好理解,轟炸機的敵人就是炮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嗎?

結果閱讀完炮兵手冊之後,他對自己的大隊發布了一條讓所有飛行懵圈的命令:「不要理睬那些傻乎乎的炮彈,他們壓根對你不起作用,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去丟炸彈。」

也就是說他的轟炸機大隊,是不允許做規避動作的。

一聽這裡,很多人都覺得他們這個大隊長一準是瘋了,這不是在找死嗎?在飛行員們的錯愕中,李梅保證:「這樣做,你們會得到最少的損失,還能炸掉更多的目標。」

好吧這是個狠傢伙,大傢伙都聽了,畢竟李梅也會參加轟炸。

於是第一次轟炸結束後,一共有六架飛機被擊中,而李梅的飛機就包括其中,但這個大隊精準投向目標的炸彈卻是其他人的兩倍還多。

至此無規避行動在美國的轟炸機編隊中開始推廣。

說句老實話,這人絕對是為了轟炸而誕生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他在1941年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小的少校,三年後也就是1944年的時候,就成為了少將,同時也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年輕的少將,不要以為俺打錯了,那會美國人的航空兵是隸屬於陸軍的。

1944年底,李梅完成了對德國人的二十個月的轟炸,他又挑起來一副擔子,那就是跑道太平洋這裡,去給日本人松松筋骨——轟炸日本人。

俺喜歡這個任務。

至此日本人的厄運就來了,這就是著名的李梅火攻。

對日本人的轟炸

其實轟炸日本人這事,早在1941年的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人就幹過,只不過那個時候,象徵意義更加多一些而已。

畢竟你日本人炸了美國人,美國人一個反應都沒有也說不過去。

此後的兩年多的時間裡,美國人沒有在對日本人進行過任何一次轟炸。

直到美國人成功研製出了B29轟炸機之後,美國人才有了對日本進行轟炸的底氣,一個是這傢伙飛的高,還快,日本人的小飛機壓根就追不上,更別提靠近了。

在李梅還沒有接受任務的時候,美國人使用了B29對日本進行了一次轟炸,說實在的這次效果很不好。

六十八架轟炸機,從咱家的地盤上起飛,目標是幹掉日本的八幡鋼鐵廠,結果只有四十七架飛機完成了任務,其中有一架被日本人給炸了下來,所以任務效果相當不咋地。

畢竟這次轟炸的距離過遠,美國人只能攜帶少量的炸彈,多帶汽油來完成任務。

這不後來尼米茲上將對日本實施了跳島戰術,從而佔領了瑪利亞納群島,硫磺島這些地方之後,近距離轟炸日本四個小島,這就成為了可能。

而李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受了任務

通過研究,李梅發現了一個現象,按照歐洲那種轟炸套路來對付日本,似乎是不成的。

因為日本壓根就是個海島,在這個海島的上空位置,如果按照歐洲的標準就得在十千米的高空進行轟炸,但這個位置轟炸機就要面對每小時三百二十二公裡的風照顧。

顯然投下去的炸彈,會被風颳跑的,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的轟炸沒有收到很好效果的原因。

既然太高了不行,那只能降低高度,可是降低高度之後,日本人的防空炮就要夠到轟炸機了,這很不好。

「白天他們能看見,那麼咱們晚上搞他好了!」

好吧,顯然普通人的思維是追不上這位的,於是美國人開始對日本的轟炸。

為了轟炸起到效果,李梅使用了燃燒彈,而為了裝下更多的炸彈,他把所有的機炮包括彈藥全從飛機上丟了出去,他的轟炸機不需要這些東西,在李梅看來B29的速度就是最好的保護傘,機炮?太佔地方了。

當然這還不算什麼,為了能裝下更多的炸彈,李梅還嚴格計算了汽油的使用量,嚴格控制飛機裝的汽油。

於是在這種調整下,三百架B29的裝彈量居然增加了一倍,牛叉吧!

一切準備就緒,李梅命令他的轟炸機編隊,將轟炸高度調整到了1.5公裡的高度。

好吧,相比之前的轟炸高度10公裡,這是在開玩笑嗎?

李梅告訴飛行員:「日本人夜間的防空,很弱的!」

於是在1945年二月二十三號到二十四號,日本東京接受了第一次轟炸。

174架轟炸機轟隆隆的開向了日本,好吧,這次轟炸之後,日本東京2.56平方公裡的土地燒沒了。

「效果不錯!」

說道這裡估計有很多人要問了:「美國人為嘛轟炸東京呢?炸那些個廠子不是更加的好嗎?」

您這想法太天真了,原因是日本說是完成工業革命,其實他就是打一個過去的手工作坊,變成了一個自動的手工作坊而已。

大量的軍械零件,都是來自於民間的這種手工坊,而日本人的廠子只是負責將這些配件收集起來,然後進行組裝而已。

您要知道整個日本其實到了二戰中期的時候,很多工業領域已經被自身的戰爭所連累消失掉了,更多的企業和這些個手工作坊轉變成了為軍工服務的地方。

炸掉這些個為工廠提供配件的手工作坊,其實就如同炸掉了這些軍工廠的命脈是一樣的。

好咱接著說

到了1945年三月九號,李梅又組織起一波334架轟炸機,打關島這塊直撲東京的行動,這回是地毯式轟炸,兩千噸燃燒彈丟了下去。

死亡人數超過了八萬,一百萬人打東京這塊撤離,跑回了日本的鄉下,進一步的削弱了日本軍工方面的能力。

這次轟炸結束後,不到三十個小時,317架轟炸機又光臨了日本的名古屋。

接著就是13號的大板,跟著就是16號的神戶。

於是在接下來的四五六三個月裡,日本的各個城市都遭遇到了美國人轟炸機的光顧。

而日本的東京,在第一次轟炸之後,五月初又接受了三百架轟炸機的光顧,五月底五百架飛機又來一次掃底的行動。

結束之後,您也能感受到整個東京變成了什麼樣子。

當然美國人在轟炸之前,就像日本人發下了宣傳單,明確的告訴他們,趕緊走,之後俺們要轟炸這裡。

咋說呢?二戰後期,日本人吼出了要一億玉碎,那會美國人都不知道他們家原子彈能不能出來。

所以美國人要真看到了日本人要一億玉碎,他們的打算就是用轟炸機一遍又一遍的炸日本人的城市,也不著急進攻。

因為在美國人的盤算中,日本人的糧食也就撐個兩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結果大傢伙都是能體會到的,別的不說,先炸個半年,來個開胃菜瞅瞅。

結果原子彈出現了,兩蘑菇種下去之後,日本人立馬慫了。

所以說其實是原子彈救了日本人,要是沒有原子彈的話,接下來的戰鬥日本人壓根就承受不起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讚呦!

相關焦點

  • 東京大轟炸,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指揮官: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將傷亡情況:日本東京近10萬人死亡,另有10多萬人被燒傷其實,二戰時期美國對東京的持續性大轟炸,並不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如果僅算空襲規模的話,德國對英國採取的海獅計劃以及1944年美英對德國的「颶風行動」規模要比「東京大轟炸」大得多,無論是從出動轟炸機的規模還是投擲的彈藥,東京大轟炸都要比前者遜色的多。但是,東京大轟炸卻是人類歷史上造成破壞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 「東京大轟炸」背後的秘聞—壓死日本帝國主義的最後一根稻草
    「東京大轟炸」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大災難之一,美軍龐大的轟炸機編隊共摧毀了16平方公裡面積,25%的建築物被焚毀,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83793人死亡,近10萬人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原子彈爆發死亡的人數,日本政府花了25天時間才將東京地區的全部清除乾淨。
  • 老照片還原東京大轟炸慘狀,比原子彈爆炸還恐怖
    但事實上,在此之前為其數個月的東京大轟炸,其所造成的人員殺傷以及後續一系列影響,相比廣島、長崎的核爆而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資料顯示,由時任美軍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的柯蒂斯·李梅少將發起的這輪空襲行動共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
  • 二戰東京大轟炸,超二十萬人死亡,現場如人間地獄!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 二戰中讓日本人膽戰心驚的「李梅火攻」——東京大轟炸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 美軍轟炸機飛臨東京上空!傾瀉2000噸燃燒彈,地面溫度瞬間1000℃
    雖然原子彈的傷害令人咂舌,然而原子彈轟炸並不是美國對日本發起的唯一一次轟炸,二戰中後期美國對日本發起了比原子彈還可怕的空襲是東京大轟炸。當時,美國轟炸機群在東京投下千噸燃料彈,直接將日本的軍工業命脈徹底摧毀,其威力可見一斑。
  • 一旦發生戰爭,哪個地方最安全,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
    沒有人希望發生戰爭,但是好像戰爭從來也沒有與人類的發展絕緣,其實我們回顧歷史,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從某種程度上講,戰爭也變相促進了科技的發展,也讓人類從中受益,但是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古人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時刻有憂患意識,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才能真正進步,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今天我們討論的是,要是一個國家發生戰爭,對於廣大老百姓而言,哪裡最安全?發生戰爭,軍人義不容辭要上戰場,但是對於廣大老百姓而言,可能他們只是在後方給予支持,那麼一旦發生了戰爭,哪裡最安全呢?
  • 日本東京:世界上最惹火的城市,兩次大火災各燒死10萬人
    第二次世界級大火,則是二戰期間著名的「李梅火攻」。 東京大轟炸的策劃者李梅將軍(中) 美軍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柯蒂斯·李梅,在1945年3月下令對東京進行了夜間燃燒彈襲擊,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空襲之一
  • 杜立特空襲;硝煙瀰漫的東京、化作廢墟的工廠
    杜立特空襲;硝煙瀰漫的東京、化作廢墟的工廠 此役,美國駐守夏威夷群島的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軍覆沒,美國國內一片譁然,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1941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召開的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上要求軍隊對日本實行報復性打擊,同時這也是為了振奮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因接連戰敗而受挫的士氣。圖中是二戰時期的美國航空母艦大黃蜂號,起飛的則是美國B-25B轟炸機。
  • 二戰美軍轟炸東京為什麼只用燃燒彈?一夜之間將東京燒成廢墟
    要說到第2次世界大戰,日本除了和中國作為主要的戰鬥夥伴之外,還和美國是很大的戰場對手!不過,美國對於日本的態度和中國是截然不同的,中國一直處在日本強大的壓力之下,而美國隨時隨地想的都是如何給日本造成巨大的傷害!二戰時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為什麼只使用燃燒彈?
  • 二戰史上的航母著名戰役,第四個是歷史最大航母決戰!
    二戰史上的航母著名戰役,第四個是歷史最大航母決戰!圖為珊瑚海海戰中的航母。此次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美日航空母艦編隊在珊瑚海進行的海戰,也是海戰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的較量。
  • 戰爭末期,盟軍空襲對德國突擊炮設計的影響
    二戰時期,盟軍對德國本土發動了大量空襲,製造坦克裝甲車輛的工廠自然成為了德軍空襲的重點目標。戰爭中後期德國裝甲部隊的發展也多多少少受到了盟軍空襲的影響。相對於蘇聯坦克來說,德國的同類武器在設計上更為精密,這種思路帶來的好處就是武器規格協調統一,同時期的德國坦克火炮精度也相對較高。德國坦克在很早的時候就裝設了電臺,適合進行大規模裝甲作戰。
  • 二戰時期各國著名轟炸機賞析
    B-24解放者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研製的一種重型遠程轟炸機。B-24轟炸機採用常規氣動布局,大翼展上單翼,收放式起落架,雙垂尾;飛機裝備四臺星形發動機;具有載彈量大、航程遠的特點。該機是二戰時期美國生產得最多的大型轟炸機,同時也是使用得最多的轟炸機,多達1.9萬架的產量確立了其在飛機發展史上的地位。
  • 一部二戰題材的日本電影,真實記錄人類史上最大一場海戰!
    切斯特尼米茲,1885年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德裔家庭,尼米茲是美國海軍史上至今最傑出的將領。珍珠港事件以後,他臨危受命出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這場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即將在這樣的情形下在太平洋上演。1942年6月4號凌晨,日本海軍第一編隊悄然靠近了中途島,這支由海軍中將南雲忠一指揮的編隊包含四艘航母是奪取中途島的主力。隨著南雲忠一的一聲令下,108架艦載轟炸機從航母上騰空而起向中途島發動的第一波空襲。
  • 史上規模最大的五次戰爭,中國參戰過四次,次次都是毀滅性的
    史上規模最大的五次戰爭,中國竟參戰四次,次次都是毀滅性的,這五次戰爭是俄國內戰 、太平天國運動、蒙古西徵、一戰和二戰,除了俄國內戰其他四個中國都參加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五:俄國內戰 蘇俄國內戰爭是蘇維埃俄國各族人民粉碎國內反革命叛亂和外國武裝幹涉的戰爭
  • 戰爭帶給民眾的苦難,二戰中的國際大屠殺,對戰爭與和平的反思
    1942年夏秋之際,為報復浙江民眾保護空襲東京後迫降在浙江的美軍飛行員,日軍在浙贛鐵路沿線及周邊地區展開大掃蕩,屠殺了約25萬浙江百姓。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日軍在3年多的時間裡對東南亞國家人民和西方僑民實施了殘暴的統治和虐殺,又把無盡的災難帶給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佔領新加坡之後,日軍當局開始系統性地屠殺當地的華人。
  • 東京空襲資料被藏15年後公開 輿論指或為博同情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東京新聞》3月17日報導稱,為修建「東京和平紀念館」,日本東京都政府曾於20世紀90年代向居民徵集到有關「二戰」期間美軍空襲東京的資料5040件。應《東京新聞》社的要求,東京都政府近日首次向公眾公開了部分資料。這些資料中包括被燒毀的衣物、空襲後的照片以及確認安全與否的信件。
  • 如果20世紀沒發生二戰這樣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的話會怎樣?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人類世界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造成共約7000萬人死亡,共約1.3億人受傷,戰爭直接經濟損失5萬多億美元,間接損失無法估量,並重塑了世界格局,世界格局從凡爾賽體系轉到雅爾達體系。
  • 二戰時,首個對中國宣戰的國家是誰?並不是日本,說出來很難信
    文|武品文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參戰國家之多,參戰人員之多,涉及地域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到了二戰的高潮時期,參戰國家分為了兩大陣營,一個是同盟國陣營,還有一個就是法西斯陣營。眾所周知,我國在二戰中受到的傷害極大,而這個元兇就是日本侵略者。
  • 二戰時被空襲71次的城市,戰後完美重建,成為歐洲必遊目的地
    德國慕尼黑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城市,雖然旅行時期停留的時間並不久,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看來,這座德國第三大城市,處處充滿了藝術氣息,舊城區不但保留著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還有各種哥德式、古羅馬式、巴洛克式的建築比比皆是,成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代表,享有「歐洲建築博物館」的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