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最低價,直播帶貨的標籤,就是原罪

2020-12-09 澎湃新聞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商家相信頭部主播能創造「爆款」奇蹟,而消費者相信在直播間能獲得「全網最低價」。文匯報的這句點評,揭開了直播帶貨的火爆真相。

最簡單的認識就是,「全網最低價」本身就涉及違反廣告法。

不能有最字這樣極端的描述,是廣告法的一個基本常識。

而在直播帶貨火爆的一年中,這樣有意無意的過界行為,甚至成為了直播帶貨的一個標籤,反而被風口上的起飛者們津津樂道。

可能最低價嗎?不能就是虛假宣傳,都不用討論其是否用了「最」這樣極端的字眼。

導致不能最低價的3種原因

出現非全網最低價的原因,或許有以下三種:

其一是渠道不同,使得廠家直供也未必就是最低。

如某些商品會因為經營該款商品的店鋪眾多,而出現價格不一的情況,部分商家以讓利甚至虧本的方式進行促銷,或參加平臺的短時促銷活動,都可能出現低於直播間價格的情況。

同時,由於供應鏈上下遊的供應商、經銷商、客戶等方面易出現對接不暢,全網價格並不統一,在直播帶貨中,出現低於直播間價格,本就在所難免。

其二是狂蹭熱點,對標直播間價格獲取銷量分流。

羅永浩就曾經在社交媒體上,就其直播帶貨時價格並非最低,給出了一個解釋,「他平臺的更低價格是平臺為了蹭其流量,自己貼錢故意做低價格」。

之後,「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稱「直播帶貨最火爆各方關注問題多」,「典型案例1:直播翻車雙倍賠償,「低過老羅」成熱詞。對此,羅永浩也再次回應稱,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換個角度看,這客觀上給消費者帶去了更多的實惠」。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網絡的開放性和及時性,讓過去商品價格上的信息不對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同時也讓商家的營銷策略達到了秒級。

明知頂級主播帶貨可能帶來該類商品的全網熱搜,有能力的平臺和商家又怎麼會放棄分潤這個流量蛋糕的機會呢。

價格戰是直播電商的真實面目,允許主播直播帶貨,又怎麼能禁止商家降價蹭流量呢!

其三則是高折扣的帶貨商品,本身議價空間太大所致。

議價空間大,加上主播抽傭的比例,使得其所謂的「直銷」,儘管扁平化了渠道,但可能未必讓價格達成真正的極致扁平。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直播帶貨一旦明說或暗示「全網最低價」,而實際情況不符,就直接可以歸類為虛假營銷了。

本來該發現好物,卻變成了發現低價

事實上,直播帶貨的實質路線,恰恰是在「全網最低價」的簡單功利化之下,被帶偏了。

真正客觀意義上的直播帶貨,其核心不是價格是否低,而是以主播的自身體驗來發現好物,最終達成口碑分享給自己的粉絲(消費者)的目標。

在過去,蘑菇街、美麗說的初階,大體上是按照這個邏輯來進行,推薦達人們大體是嘗試者,不斷的用圖文的方式進行推薦,並持之以恆。

甚至於李佳琦在最初階段也是靠自己的強有力體驗來表現出他對口紅的熱衷和深度探析,而成為了女性眼中口紅的「好物達人」,最終實現了自己以口碑而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可能。

但後續還是走偏了。在去年此刻其實就有預示。

彼時,李佳琦爆紅的「不粘鍋事件」,從一個側面就折射出好物推薦官在跳出自己熟悉領域後的尷尬。

但後續,他依然繼續跨界,儘管各種翻車不斷。

而辛巴的燕窩事件,則可以看作是類似事件的一個極端化體驗。

換句話說,過去需要時間和經驗去沉澱,然後轉換為圖文的模式。在直播帶貨的快節奏和商業化浪潮之下,被快速迭代,也極度壓縮時間,最終成為了一個缺少誠意的電視廣告……

結果,沒辦法真正去談體驗和分享經驗的狀態下,除了極致單價這樣的誘惑外,似乎就沒什麼好拿出手的了。

靠口碑而生,卻口碑崩壞

一切都走偏了之後,也就迎來了直播帶貨從高峰垂直下落的時光。

11月末到12月初,各部門密集的出臺針對直播帶貨的新規,野蠻生長的直播帶貨迎來了嚴管時間。

最典型的就是羅永浩出售公司失利事件。

12月3日晚間,尚緯股份突發公告稱,終止支付現金購買成都星空野望科技有限公司40.27%股權的交易。根據原先的公告,這一筆交易金額高達5.89億元。

星空野望正是羅永浩直播對外合作籤訂合同的主體。作為一家成立僅7個月的初創公司,它主要承接著為羅永浩還債並賺錢的責任。

尚緯股份給出的答案是:「若新規正式施行,對標的公司所在直播行業發展具有較大影響。」

這是一盆冷水,對於在直播帶貨中頂流,同時也是翻車大師的羅永浩來說,或許只是還債要晚一些,但對於燥熱的直播帶貨來說,確實一盆冷的不能在冷的冷靜劑。

或許,這樣才是最好的,也讓直播帶貨的燥熱降下來,回歸到用真正的體驗和口碑去影響消費行為的正常軌道上。

畢竟,在快速迭代和為錢直播的狀態下,口碑只會不斷崩壞,最終被消費者拋棄。

對於真正依靠口碑而正常運轉的直播帶貨來說,才是最致命的……

相關焦點

  • 全網最低價!POP直播網紅帶貨LO愛家紅酒破天荒買2贈1!
    籌備多時的POP直播網紅帶貨LO愛家紅酒上線倒計時,為能首次試水網紅帶貨,成功締造銷售佳績,以實體傳統通路為主要營銷渠道的義大利知名紅酒品牌:LO愛家紅酒不惜祭出買2贈1全網最低價的流血破盤策略
  • 辛巴被官媒點名的背後,除了虛假宣傳外,要從「全網最低價」說起
    除了虛假宣傳和售假之外,更嚴重的要從「全網最低價」說起 頭部帶貨主播的套路或者劣跡,我敢肯定的說,王海肯定不是第一個知道的人。現在不少老百姓抱怨自己一輩子努力打工掙到的財富,居然趕不上大主播一場直播帶貨的利潤,辛苦培育孩子讀書,上大學,就是為了以後能給社會做出貢獻,實現品質的生活,但文憑貌似被這些帶貨大主播嘲諷的一文不值。
  • 萬字揭秘:網紅直播帶貨背後的賺錢秘密!巨頭、玩家、套路……
    而這篇文章,就是基於我在快手負責快接單業務和直播電商創業以來的一些思考和認知,在歸納總結後關於直播帶貨的前世今生、直播帶貨模式的演化、直播 帶貨各階段的運作邏輯、以及對未來演進的一些判斷。同時,文章也探討了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直播間下單的原因是物美價廉還是粉絲效應?全網最低價模 式下的直播帶貨能走多遠?直播帶貨的終局又是什麼,是網紅模式還是去網紅化?等一些熱點問題。
  • 直播帶貨要避免翻版電視購物
    經歷了疫情以來的狂飆之後,直播帶貨最近陷入了諸多爭議,不那麼美好的另一面逐漸浮出水面。新華社每日電訊日前刊發調查報導,總結直播帶貨變成「帶坑」的種種亂象:高達70%的退貨率,低到離譜的轉化率,飆升的網購投訴,大V、明星直播帶貨頻頻「翻車」。  「兩克拉八心八箭要20多萬,而我們的八心八箭只需要998塊,只有39顆。」
  • 一場成交額動輒上萬的直播帶貨是怎麼做到的?卷尾文化
    直播帶貨的關鍵還是在「貨」,需要圍繞著「貨」來進行,這也是用戶關注的重點。想要直播帶貨取得好的成績轉化,那麼選品就非常的重要了。卷尾文化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些直播帶貨選品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希望可以提高大家直播間的成交額。
  • 全民直播帶貨的十字路口
    來源:新浪博客文/李光鬥賣吃、賣喝、賣美妝;賣車、賣房、賣火箭……網紅們的直播間裡似乎已經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了。草根逆襲李佳琦、破產賣身羅永浩,以及重啟經濟的縣市長、危機自救的企業家們,甚至連總指揮都紛紛走進鏡頭中直播帶貨。
  • 深度|直播帶貨的優缺點分析,建議收藏!
    要說時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最火,非直播帶貨莫屬。受年初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紛紛入局直播,希望從這個高效、新零售的風口中獲利。而事實也證明,通過直播帶貨,湖北地區解決了大量滯銷的農副產品,幫助湖北產品打開了銷路,度過了難關。
  • 網紅直播帶貨會不會像微商一樣曇花一現然後死不瞑目?
    百度新聞現在每天至少有100條以上關於網紅直播帶貨的報導更新,直播帶貨一火,全世界都在往裡面撲,媒體的湧入只是表象,特別是這個後疫情時期,苦不堪言的商家恨不得馬上開闢網紅帶貨渠道,保潔阿姨都能燃起帶貨網紅夢,明星、學者、企業家更是紛紛擼起袖子加油帶,資本也如聞到了腥味兒的貓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
  • 戳破泡沫,如何把握直播帶貨的風向?
    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一、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從直接獲利角度講,主播是直播帶貨中最大贏家。直播間的用戶最在意的就是性價比,所以品牌給直播間開出的基本是全網最低價,每天都是「雙十一」「618」。加上運費險等各種其他開支,這麼算下來,賣100塊的商品,直播成本至少50塊。因此,除了客單價很高的珠寶、毛利率很高的美妝等品類,低單價低毛利率品類一直直播賣貨必然虧本。
  • 圖文博主也能玩轉直播帶貨?雪梨3億帶貨背後的爆款邏輯
    根據最新一期全網直播帶貨銷量排行榜顯示, 8 月@雪梨_Cherie 以5. 55 億成交額位列第 4 位,僅次於薇婭、李佳琦和辛巴,在淘寶直播排名第3。在大眾印象中,活躍在圖文平臺的網紅雪梨如何完成了由自有品牌網紅店主到全品類帶貨主播的轉型?用一年時間,取得如此帶貨佳績,這其中又有哪些爆款邏輯呢?卡思數據(caasdata6)為你解答!
  • 直播帶貨標準將推出 主播資質、商品體驗等面臨設限
    「全網最低價」背後:餡餅頻變坑  消費者張天(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不是一個衝動消費的人,但為了支持喜歡的主播,會在其直播間購買產品,但後續贈品未到貨,客服無明確回應,讓他對直播帶貨失望。  今年以來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 直播帶貨雙十一「封神」?
    2019年被認為是電商直播元年,直播帶貨成了風口。2020年由於疫情等原因,直播帶貨熱度不減,眾多草根、明星、網紅、企業家湧入直播帶貨,開啟全民直播帶貨時代。今年的雙十一,直播帶貨同樣佔據C位。相信直播帶貨的商家、平臺和消費者們,能否讓直播帶貨成為「神」?
  • 「直播」英語怎麼說?「直播帶貨,網紅……」這些又怎麼說呢?
    之前有小夥伴留言說想學習一些「直播」的英語是啊,現在是「人人直播」的時代,也許你會發現身邊的人也開始做起直播了,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和「直播」相關的英語~~01.我今晚直播。主播live streamer/streamer02.「網紅」英語怎麼說?
  • 央視Boys直播帶貨,「神段子」笑炸全網……朱廣權和「手語」老師又...
    央視Boys直播帶貨,「神段子」笑炸全網……朱廣權和「手語」老師又相愛相殺了 2020-05-0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4 月 1 號,羅永浩在抖音進行了首場直播帶貨活動,三個小時的直播時間裡,支付交易總額1. 1 億元,創下抖音直播帶貨新紀錄。從此,抖音系、快手系、淘系紛紛加入大戰,主播、網紅、企業家、甚至官員們,各個頂級流量紛紛下場,直播帶貨變成全民創富的戰場,硝煙四起。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01 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從直接獲利角度講,主播是直播帶貨中最大贏家。直播間的用戶最在意的就是性價比,所以品牌給直播間開出的基本是全網最低價,每天都是「雙十一」、「618」。加上運費險等各種其他開支,這麼算下來,賣100塊的商品,直播成本至少50塊。因此,除了客單價很高的珠寶、毛利率很高的美妝等品類,低單價低毛利率品類一直直播賣貨必然虧本。
  • 好貨究竟有多少?直播帶貨踩雷事件頻發或只是開始
    繼辛巴直播間售賣假燕窩後,羅永浩也因售賣假冒皮爾卡丹的羊毛衣,也再次將明星、網紅直播帶貨推向風口浪尖,他們紛紛翻車踩雷也透露了行業處於「亞健康」狀態。「機遇與挑戰並存」這句話用在2020年直播帶貨新行業來說,無疑是最為確當的。
  • 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這不是「真人秀」就在這一天,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過2個多月的偵查,成功破獲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
  • 重新理解直播帶貨
    未來的直播帶貨將如何發展,如何為品牌聚力,如何在商業環境中產生更大的功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 有人說直播帶貨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依我看應該是一種新的營銷模式。因為直播帶貨不僅是賣貨,更是一種低價促銷的方式。 自從中國有了電子商務以後,不管是京東618,還是天貓雙11,遵循的核心原則就是低價傾銷。
  • 疫後經濟學|直播帶貨江湖:全民開直播 萬物皆可賣
    很多創業者看準了電商帶貨這個風口,也看好螺螄粉這個已經不需要再進行消費者教育的產品,沒有做好充分的調研和籌備就進入市場,結果產品沒有足夠的競爭力,自身又缺乏資金進行全網覆蓋宣傳,貴的主播請不起,便宜的小主播又根本賣不動貨,只能快速的入局又快速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