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這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以保護百姓為畢生目標。所以提到軍人,無數人心中對他們都有感激之情。
為什麼要感激軍人?這自然是因為軍人的所作所為值得大家敬佩、值得大家感激。
很多軍人參軍之後,就需要遠離家鄉,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然後不顧性命的在前線拼殺。尤其是在戰亂時期,在場上,軍人的屍體大片大片的躺在上面,看起來很是悽慘。可就是這樣危險的職業,還是有很多願意去做,有很多人願意成為一名軍人。因此,對於這些勇敢、不怕犧牲、敢於付出的軍人,我們怎能不感激?怎能不敬佩?
在這樣的和平時期下,軍人們的待遇很好,他們不管走到哪,都有人為他們送上鮮花和掌聲。但是在戰亂時期,軍人們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甚至在民國時期,有一隊軍人成為了政治犧牲品,被迫流落在海外。而這隊軍人,便是來自革命軍九十三師的軍人。
01
精銳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啟之後,日本侵入中國、緬甸、印度,為了保衛國家,幾國聯合起來組建聯盟軍。
之後,中國方面派出部隊支援,國民黨第九十三師便在其中。當時,這支隊伍的師長是呂國銓,他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
他帶著部隊一路遠徵,最後到達了緬甸周邊。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部隊經過了幾十場戰役,當時他們手上握有先進的武器,所以他們每一次對敵,基本都能大獲全勝。從這支隊伍的戰績來看,他們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精銳部隊。
後來這支部隊又參與了同古保衛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並且都取得了勝利。
可就是這樣一支精銳部隊,卻被他們的上級拋棄了。
這支部隊本來屬於李彌帶領的國民黨第八軍,但由於國民黨在抗戰中步步敗退,於是李彌拋棄部隊,逃到了臺灣。
如此一來,九十三師就成了"孤兒",沒有人管。無奈下,這支隊伍就只能一路遊走,最後到了緬甸、泰國、寮國交界處。
在這裡,他們又遇到了一些殘餘的部隊,大家都流落至此,便團結起來,集合成一方勢力。
在1950年,共有7000多人集結了起來,他們打算進入金三角地區,在這裡找一個安身之地。
金三角地區本就很混亂,緬甸政府為了不讓多餘的勢力攪進來讓這裡變得更混亂,打算驅逐他們。這支隊伍自然不想離開,於是戰爭開始。
別看九十三師人數不多,但這些人都是經過了多次戰爭的人,每一位都擁有著過硬的戰鬥經驗,這樣的隊伍對上了緬甸軍,贏面當然很大。雙方多次對戰之後,緬甸方面都沒有討到好,只能漠視他們在金三角盤踞。
02
堅守使命
當九十三師在金三角地區闖出名號以後,李彌知道了這件事情,他眼珠一轉,打算利用這支隊伍為自己謀利。
他開始到處宣傳,說這支隊伍是他刻意留在邊界的,打算等時機成熟後,就讓他們反攻大陸。之後他還向蔣先生邀功,說這是他的先見之舉。
他聯繫上了九十三師,忽視了這些軍人們給他發出的回家請求,下令要求他們進攻大陸。
這些軍人們好不容易過上了一段安生的日子,這突然間又讓他們去打仗,他們內心是極為不願意的。但是服從是他們的天職,就算他們心中不滿,他們也還是對大陸發動了攻擊。
由於這支部隊多次在戰場上拼殺,經驗那是相當足,因此他們一發動攻擊,就是火力滿滿,速度相當快地佔據了四座邊境城市。
中央方面得到消息後,派了三個軍的兵力將他們打回了緬甸。
緬甸政府一看這支隊伍這麼落魄的被打回來,覺得機會來了,可以一雪前恥。於是緬甸政府立即聯繫了印度政府,雙方確立了合作,共同派兵攻打九十三師。甚至為了徹底消滅這支隊伍,緬甸方面還花大價錢請了國際僱傭兵幫忙。
九十三師對上兩國軍隊,還要面對一流的僱傭兵,打的是相當頭疼。可他們已經沒有選擇、沒有退路,只能咬牙硬上。憑藉著破釜沉舟的勇氣,憑著不要命的打法,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後,最終贏得戰爭。
緬甸政府的如意算盤落空,心中覺得委屈,居然向聯合國哭訴,要求這支國民黨軍隊撤出他們的範圍內。
之後聯合國就向臺灣當局發了消息,讓他們撤走這支隊伍。可李彌心有不甘,他覺得這支隊伍驍勇善戰,是一把可以利用的好刀。因此他在撤走這支部隊時耍了心眼,只撤了一小部分老弱殘兵,留了大部分人駐守緬甸。
這些人也想回到國家,他們發出的請求,卻被拒絕。
03
心向中國
50年代末,這支國民黨軍隊在緬甸邊界一直遊走,緬甸方面覺得很頭疼,求到了解放軍的身上。
北京方面知道了此事,同意派兵出徵緬甸。沒想到,解放軍和九十三師的人對上也沒有討到好。九十三師的人畢竟在這裡佔據了很多年,對當地比較了解,因此他們利用地形,很快的打敗了解放軍。
之後,聯合國、解放軍,同時向臺灣施壓,李彌沒辦法,又撤回了5000士兵,仍留下2500人在緬甸邊境。
到了1965年,李彌又蠢蠢欲動,向九十三師的人發布命令,讓他們反攻大陸。但這一次,這支隊伍沒有聽命。
又過了一段時間,緬甸方面覺得實在奈何不了這支隊伍,打算招安他們。可這些人心向祖國,沒有忘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便拒絕了招安。
接下來,這支隊伍又遊走到了金三角附近的泰國領地,泰國政府還是比較仁慈,允許他們留在當地。
些人也很感激,在泰國政府清理大毒梟時,他們還常常幫忙,屢次立下大功。
在1970年,泰國國王親自對這支多次幫助泰國的隊伍進行招安,當時這些人已經老了,為了有一個穩定的生活,他們同意了招安。不過,雖然他們入了泰國國籍,成了泰國人,但他們始終覺得自己是一位中國人。這些老兵們在臨死時還會告訴後代:要記住,你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