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如來的善護念,是金剛經的核心論點

2020-12-24 騰訊網

文章作者:悟心明理(學習佛學文化,領悟佛學智慧、傳遞正能內容)

在上一章節中們講到金剛經的總綱領在第二品,也就是全文圍繞須菩提所提的「兩個菩提心」而開展的。今天我們繼續來理解《金剛經》第二品中的 「善護念」這三個字,「善護念」在昨天的章節中也簡單的提到過,意思是佛對眾生的一種教導,也就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諄諄教導。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善護念」這三個字,是人類一切修行的方法,它主要是指護心念,勿使自己起心動念的意思。

南懷瑾老先生說《金剛經》的核心內容就是「善護念」這三個字,主要是講護念好我們的念頭,念頭也可以理解為思想,按佛教的說法,彈指間有八萬四千個念頭,一個念頭有八萬四千種煩惱,這個煩惱就是思想,所以說人的思想是千變萬化的,是捉摸不透的。念頭是一切造作的起源,修行的第一任務就是熄滅自己的念頭,如果人沒有了念頭,也就說明你開悟了,不執著宇宙一切的事與物。

淨土宗是念佛法門,它的宗旨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實現,這個「一心」可以理解為「一念不生」,做到一念不生才是真念佛。試想一下,各位念佛的信眾,你們能做到一念不生嗎?相信大部分人很難做到。因為做不到,所以要訓練,訓練我們這顆漂浮不定的心,通過什麼方法把這顆心安定下來,佛教中的戒、定、慧三無漏學,「定」就是內心平靜的意思。我們都知道,這三無漏學是一種循序漸進的修行法門,通過戒來進入定,由定生慧,到達最終的修持圓滿。

定是通過持戒而進入的,只有完善了自身的行為陋習才能進入到定的境界,進入到定,人的內心就清淨了,也就不生念頭了,所以說這個「善護念」講的就是「戒」。《金剛經》講的是實相般若也就是「慧」,「定」是通過「善護念」的「戒」而進入的,經文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定」。回歸正題,修行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必須要做到一念不生,也就是保持時刻護念自己的內心,使其不受外界幹擾,也就能脫離六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金剛經又說「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這句話是說,想要悟懂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是「空」,必須通過「無生法忍」來證得。這個「無生法忍」就是內心平靜的非常徹底的意思,對宇宙萬事萬物不起任何分別,對任何事物都不會執著的一種境界。想要到達「無生法忍」就必須做到「忍」,這個忍有忍辱的意思在裡面,是通過不斷的磨練使自己內心達到安詳平靜的境界,它講的是一種修行的境界。

我們知道修行想達到這「無生法忍」就要通過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內心,使之不分別、不執著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可以說是入定的境地。法華經記載「世尊從甚深禪定中安詳而起」這個安詳是一種境界,只有這種境界才能做到「行、住、坐、臥」都是禪,禪就在日常生活中。這個也是後來禪宗馬祖道一禪師提出的「平常心是道」的核心理念。就是強調了隨時隨地護念我們這顆心,使其不起心動念。這也就是「如來善護念諸菩薩」的真實含義。

結語:

我們世俗人的善護念,就是護念好自己的內心,讓其不生貪慾、不生嗔恨,當有這種不好的念頭出現時,通過善護念及時控制自己的惡念,使其轉換為善念,只有心懷善念的人,才是世間最有福報的人。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疑問請查閱佛經典故,參悟佛法真意。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發表你的高見!

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佛學:金剛經的菩提心,是一切正願的開始,菩提之根本
    文章作者:悟心明理(學習佛學文化,領悟佛學智慧、傳遞正能內容)昨天我們了解了《金剛經》的第一品,提到《金剛經》與佛教其它經典經書不同,開篇並沒有強調佛或者菩薩的神通示顯,只是記錄了佛陀弘法的日常生活。因為須菩提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號稱「解空第一」,而金剛經的核心思想就是「空性」,自然這次請法就是須菩提。《金剛經》第二品,須菩提的開篇語是「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三句話。「稀有世尊」這個是恭敬的語句,說白了就是客套話,向長輩請教時常用的禮儀規矩。
  • 金剛經 · 第二品 · 善現啟請分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 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一句話,是我們修行的核心,一定要記住
    我們修行最大的問題就是此心不能清淨,怎樣獲得清淨心是我們修行中最大的難題,也可以說是千古難題,這是我們修行的核心,金剛經中,須菩提尊者就為我們問過這個難題,一定要記住了: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 佛學:金剛經的即見如來,就是我們平凡的道心
    文章作者:悟心明理(學習佛學文化,領悟佛學智慧、傳遞正能內容) 在上一章節《金剛經》第四品中,我們了解到佛陀告誡須菩提,菩薩行布施時,不執著世間無常變化的分別心,用這無所住的真心實相去行布施,其功德福報之大,就如同這十方虛空一樣無法估量。
  • 南懷瑾先生:《金剛經》第七品偈頌,應無所住,善護念
    巢空鳥跡水波紋,偶爾成文似錦雲得失往來都不是,有無俱遣息紛紛這也是以中國禪宗的方式,來解釋金剛經這一品,並作了一個結論。了解了這個道理,再從龍樹菩薩,般若觀念,金剛經的道理,就曉得:『得失往來都不是』,今天有一個境界,看到光啦!看到菩薩啦!或者做個什麼好夢啦!夢中菩薩的指示還說了好幾天,說得高興的不得了。有時候又被夢嚇死了,要曉得一切都是偶然,緣起性空,因緣所生,本來都是沒有的。『有無俱遣息紛紛』,所以一切都放下,能夠放下,則同佛法有點相近了。但是一切放下,不是空啊!
  •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云何降伏其心?讀完醍醐灌頂!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一個人起了妄念時,如何降伏這顆妄心?讀完醍醐灌頂!先看以下經文: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佛學:金剛經開篇,說明了佛陀是人不是神
    文章作者:悟心明理(學習佛學文化,領悟佛學智慧、傳遞正能內容) 在上一章節中,我們了解了《金剛經》的發展史和它的主題思想「空性」,並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題進行了通俗的講解。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本人感覺佛學就類似科學,是研究宇宙生命的一種科學。佛教的許多理論按現有的科學還無法解釋也無法企及。佛教經文眾多,這些經文為我們講解了一些關於宇宙和生命的知識。佛教的金剛經是一本比較完善的佛經,對於佛而言,很多人是抱有一種看客的觀點。
  • 【佛學殿堂】初學佛應讀的五部經
    點擊佛學之家關注我喲☀定期推送,佛學文化 ,佛教活動,禪茶素食 ,經典佛學,佛學微信平臺!
  • 南懷瑾:修一切善法,才能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有五六種的翻譯,反覆研究,還是鳩摩羅什翻譯得最高妙。後來玄奘法師重新翻譯過,道理是更清楚,但是佛法的意義卻模糊了。鳩摩羅什的翻譯,許多地方都是禪宗講話,如珠之走盤,不著邊際,不落一點。所以後世的禪宗採用《金剛經》,可以悟道,就是這個道理。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據說,六祖慧能出家之前,就是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若有所悟而決定出家求道。後來到湖北黃梅見五祖弘忍,聽五祖講《金剛經》,再聽到這句話而豁然大悟。 《金剛經》受到漢傳佛教長久普遍的重視,是一部深入中國,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一部經典。今天,我們做簡短介紹,看看《金剛經》到底說了些什麼。
  • 《金剛經》:世尊!善男人、善女人,……云何降伏其心?
    善男人、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直譯--「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菩提之心,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那麼他們在修行上覺知心要如何安住?又要如何降伏覺知心之妄想顛倒呢?」
  • 《金剛經》「善護念」,才不會迷失的自我
    南懷瑾大師曾說:「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行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
  • 《金剛經》:釋迦牟尼佛傳法49年,核心就1個字!
    釋迦牟尼佛傳法49年,核心就1個字!這個字,就是一個「空」字。這裡的空,並非指的空氣的空,而是指的萬事萬物,存在著生滅之理。佛教中注重修行,無論怎麼去修,都要修心。在人的各種狀態當中,尤其以人的各種妄念,波動得最為厲害。
  • 佛學:寶幢如來手印、開敷華王如來手印、寶生如來手印、勝佛頂
    在佛學的文化傳承中,寶幢如來,又作寶幢佛、寶星佛等,寶幢如來主菩提心之妙德,其身後寶幢象徵著發善提心,因其是以無量智慧為幢旗且是在菩提樹下面降服魔道眾生,故稱之為寶幢如來,是藏密胎藏界曼茶羅中臺八葉院諸佛之一。寶幢如來所結手印為寶幢如來手印。
  • 《金剛經》最經典十句,直擊內心深處,點醒執迷人生!
    《金剛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一部經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金剛經》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含義就是以金剛般無堅不摧的大智慧斬斷人生的種種煩惱,到達清淨的彼岸。
  • 《金剛經》名句20條
    11.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有消除業障的不可思議的殊勝作用。12.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如果菩薩能夠通達無我法,達到了「無我」的境界,那麼如來說這個人才是真正的菩薩。菩薩通達了無我的法之後,他就會自在安樂。
  • 《金剛經素解》第二章 如何降伏其心?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解釋】那時候,須菩提長老從大眾當中起來,偏袒著右肩膀。也許有人說,為什麼僧袍不好好穿,露出右邊肩膀,可能是古印度夏天比較炎熱,或者這樣比較好看。右膝蓋跪在地上,雙手合掌恭敬地請佛陀開示。
  • 《金剛經》為什麼那麼神?
    按:《金剛經》之神奇,許多人有過體驗,那發願護持金剛經的八大金剛護法神,真是隨叫隨到,讓一切厲鬼邪魔不敢近前。每當有網友說希望能找到一位具德上師皈依,本博主都會建議他每天念金剛經一遍並發願早日皈依具德上師(若指定欲皈依嘎瑪仁波切的則再加念上師嘎瑪仁波切長壽祈請文),許多人都如願了,念金剛經的建議出自宗薩仁波切。為什麼要建議念金剛經呢?因為皈依佛門需要極大福報,而念金剛經能為自己快速積累巨大福報,功德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