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怕怪物?孩子的恐懼心理,不懂真相的爸媽常踩坑,娃越發害怕

2020-12-19 小天寶大玉兒

1988年宮崎駿的漫畫作品《龍貓》出版,這部作品是多少人童年的回憶。故事講述了小月的母親生病住院了,爸爸帶著自己和妹妹小梅,到鄉下居住的故事。

這部電影非常的治癒,帶給人們溫暖感動特別多,細節處也流露了很多的教育啟示,在小月和小梅剛來到新家的時候,姐妹兩遇見了灰塵精靈,初次相遇黑黑的閣樓,莫名的響聲,讓兩人感覺到恐懼。

孩子們尖叫著從閣樓下來,撲進爸爸的懷裡。父親並沒有責罵兩個亂跑的孩子,反而編撰了一個童話,幫助姐妹兩克服恐懼。

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中,總會有恐懼害怕的事情。大部分的家長,在看見孩子有驚恐的表現時,總會撫摸頭部,並且帶著去看看,究竟恐懼的是什麼。

孩子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在接觸很多圖片和影像以後,就會情不自禁的將自己代入其中,就好像親身經歷了一般。

一、為何孩子總是怕黑怕鬼怕有怪物,背後真相有哪些

侄女今天來家裡玩,大人們都在聊天,沒有關注到電視裡正在播放驚悚一面,突然一個鬼臉出現在屏幕上,侄女大哭嚷嚷 「有鬼」,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央求大人陪著,還不停說著「媽媽,床下有怪物」。

侄女有這樣的表現,和中午看到的影片脫不了關係。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並且年齡過小的兒童是區分不開想像和現實的,常常會將自己想像中的事情和看到的畫面,聯想到自己身上,覺得是親身感受過的。

在《龍貓》這部電影中,小梅和小月第一次走上閣樓,看到黑漆漆的屋子,就聯想到屋子裡有鬼。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對情景的解釋能力弱,就會將解釋不了的事情,聯想到自己曾經看到的電影和圖片中,小梅和小月有過看鬼片的前期經驗,就出現了影片中因為恐懼亂跑亂跳的場景。

80、90後小的時候,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抓走你」,在這樣教育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就會不由自主地對警察這個職業產生恐懼。

恐懼大多來源於以前負面的情緒,兒童會將這種情緒擴大化,還遇見相似情景的時候,就會激發恐懼的情緒。

恐懼是一種本能,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機體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措施。

但是恐懼的堆積會對孩子心靈產生負面作用,當孩子出現害怕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去做呢?

二、面對孩子的恐懼心理,父母的哪些舉動不但沒用,反而會加深孩子的恐懼

電影《龍貓》中的父親草壁達郎,面對女兒小月和小梅因為害怕閣樓上的「鬼」 ,跑下來的時候,編造了一個精靈傳說,並且告訴了女兒打開窗戶,灰塵精靈就會搬走。

父親用這樣的方式,不僅保護了女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讓女兒掌握了克服恐懼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採用了不當的方式幫助孩子去克服困難,加深了孩子害怕的心理。以下幾種做法寶爸寶媽們一定不要去用!

①父母的恐嚇

中國傳統的虎爸虎媽,認為棍棒下出孝子。當孩子出現恐懼的表現的時候,這類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就會採用恐嚇的方式。

但是這種方式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陰影,加重恐懼的情緒。

②讓孩子獨處

懸崖上的老鷹。為了讓小鷹學會飛翔,會將小鷹叼到懸崖上,逼迫小鷹跳下懸崖張開翅膀。

部分的寶爸寶媽受到了以上案例的影響,會採用這種跳崖式的教育,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再這樣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長大以後很難與他人建立信任。

③過分渲染和誇大

大部分人在小的時候,都被父母用自己恐懼的東西恐嚇過,比如不聽話就把你交給警察叔叔,不聽話就讓妖怪把你帶走。雖然這些話,看起來漏洞百出,但是孩子卻對此深信不疑。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用孩子害怕的東西恐嚇孩子,並且在孩子面前蓄意地渲染誇大這種恐懼,會影響到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

三、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科學的面對恐懼

《龍貓》這部電影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不僅僅是因為情節溫馨,細節動人,更是因為它傳遞了一種包容的概念,在面對未知生物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恐懼。大部分的成人在面對恐懼的時候,都會採用消除恐懼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是在電影中,傳遞的卻是接受恐懼方法來面對眼前的未知。

以下三種方法可以幫助父母引導孩子面對恐懼。

01.鼓勵孩子勇於嘗試

在電影中,父親告訴小梅和小月,大笑可以趕回灰塵精靈,於是兩個孩子在第二次去閣樓的時候,就出現了非常搞笑的一幕,小梅和小月在閣樓上捧腹大笑,這種假笑是為了克服恐懼。

草壁達郎真是位非常睿智的父親,他採用善意的謊言,去鼓勵孩子勇於嘗試,這也是幫助孩子面對恐懼的方法之一。

02.引導孩子主動了解

表現出恐懼大多都是因為無知。家裡的寶貝表現出,害怕某一事物的時候,寶爸寶媽應當鼓勵孩子主動去了解所恐懼的事物。

採用這樣的方式,可以緩解孩子恐懼的心理,同時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

03.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成人覺得孩子恐懼的事情可笑主要是因為成人,已經有了事情的前期經驗。當孩子表現出害怕的情緒的時候,寶爸寶媽不應該表現出無所謂,應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兒童恐懼的事物。

克服恐懼的唯一方法就是對未知進行探索。要家長學會採用正確的引導方式,對孩子進行引導,那麼恐懼就會變成探索未來的動力。

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有哪些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小妙招?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說害怕家裡的怪物……
    之前一篇文章《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兒時的自己》,我提到了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群友們還一起討論了,其中一位心理諮詢師群友的發言還啟發了我們,讓我們放下與孩子恐懼的對抗。可巧,有人推薦了一本關於這個話題的繪本,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入手了,想著給孩子讀讀,順便以此來和他探討下這個話題。
  • 《聽說你家有怪物》:教孩子用想像力克服恐懼,比安撫有用
    但一到晚上,盧克依然恐懼到不敢入睡,甚至從恐懼火災發展到恐懼強盜。面對孩子的恐懼,保羅和艾莉只是不停安撫,企圖驅除孩子的恐懼,卻沒有幫他運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恐懼。這和我最近解決孩子怕黑是一個套路。我家孩子最近一到晚上,就說會有怪物吃她,所以不敢閉眼睡覺。
  • 從《黑夜裡的怪物》中,解讀孩子怕黑不敢分房睡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今天我就從繪本《黑夜裡的怪物》出發,結合「泛靈心理」來講講孩子怕黑不敢分房睡的深層次原因以及解決對策。在文章第三部分,我將結合《黑夜裡的怪物》和生活實際,談談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是啊,蚯蚓怎麼能怕幽靈呢?作者用了短短3句話,寫出了林林複雜的心理:有對之前遊戲的不滿、對幽靈的恐懼、礙於面子又不敢說的糾結。遊戲中,希米和巴嘟用舊的亞麻布把自己扮成幽靈,林林扮演一位燈光師。黑暗中,林林看兩位小夥伴就像是在看兩個幽靈,非常害怕。但他又十分愛面子,不敢明說。
  • 4歲女兒說害怕玩具熊,媽媽沒放在心上,結果孩子開始發燒說胡話
    當孩子和我們聊天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表示孩子說話像天書,完全聽不懂。孩子們在幼兒園裡,卻能找到有共同語言的小夥伴,一起天馬行空地發揮想像。當小孩子看過恐怖片,或者是被大人通過嚇的方式來「逗」,也容易留下一些心理陰影,常常會感到害怕。
  • 孩子害怕「想出來」的恐懼?一招幫你解決
    ●0-2歲的孩子,會害怕突入起來的聲音,害怕比自己體型大的動物(除了自己家從小一起長大的寵物),害怕醫生和打針,害怕陌生人以及和媽媽分離。●3-4歲的孩子,怕黑,怕被親人留下不要自己,怕妖怪(比如床下的妖怪,窗外的影子,都會讓孩子聯想到妖怪),怕噩夢。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除了不敢面對外面的朋友,在家有時也很膽小,比如怕黑不敢獨睡、有打雷和閃電也會嚇哭,很多家長為孩子膽小犯愁,這樣的心理素質,怎麼去上學,怎麼能自己面對外面的大環境呢?一、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膽小、害怕?2.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幫助孩子改掉膽小的心理,首要從孩子的內心做出改變。比如孩子害怕閃電、打雷,是因為不懂它其中的原理,父母可以給孩子講它是怎麼產生的,孩子知道真相,也就不會覺得有那麼可怕了。
  • 認識孩子情緒的發展,幫助孩子克服兒童期常見的恐懼
    白天偶爾聽到鄰居媽媽說起她家四歲女兒本來都自己睡了由於近期怕黑又要陪睡的事情,其實大多數這個年齡段兒童都曾有過怕黑怕怪獸怕動物的這些的常見恐懼,他們與兒童的認知及情緒發展有關。這些孩子也會較難養育,父母教導常常無效也會使得他們原本就不好的情緒調節變得更差。3.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常見恐懼具有良好情緒調節能力的孩子,在處理情緒時也難免遇到困難,更何況是本來就不好的孩子。因為幼兒想像豐富生動,並且不能完全區分外表和真實情況,所以經常會感到害怕。
  • 2~7歲的孩子到底怕什麼?這個清單告訴你,如何讓孩子不再恐懼
    很多家長向我抱怨,孩子總是向爸爸媽媽表達「怕」的概念,但是要問到底懼怕什麼東西,很多孩子還表達不出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2~7歲孩子「怕」的東西,希望對大家解決這些難題有所幫助。2~7歲孩子最怕事物清單1、如廁很多的小孩子害怕拉大便會痛、擔心自己掉進便池裡面、擔心馬桶衝水的聲音。
  • 這個關於「怪獸」的繪本故事,送給每個懼怕黑暗的孩子
    但是「怕黑」這個詞兒,絕對是每個人的童年噩夢。其實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怕黑,不敢獨自入睡,絕對是一種正常現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一階段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泛靈心理。孩子往往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思想、有生命的東西。
  • 6歲女孩看到小動物就往後躲,父母緩解孩子恐懼心理,只需4種方法
    4.預測性恐懼隨著想像力的發展,2歲左右的幼兒開始害怕童話裡的妖怪、巫婆等,因為他們經常傷害善良的人們,幼兒害怕他們跑出來傷害自己。3歲左右的幼兒則開始怕黑,晚上不敢關燈,因為妖怪等可能隱藏在黑夜裡。幼兒也害怕空抽屜、大柜子等,擔心妖怪等會從裡面鑽出來。
  • 孩子害怕時,家長別只會說「別怕」,巧用3步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各方面的能力和意識都還處於成長階段,所以經常出現恐懼或者害怕這樣的心理,是屬於非常正常的一種表現。而家長們在面對孩子這樣的情緒時,不是對孩子說一句簡單的「別怕」就可以了,更應該學會用科學的方式巧妙地幫助孩子消除這些恐懼心理。美國心理學家對孩子經常產生的恐懼心理做過研究。他們發現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出現的恐懼心理會比大人想像的要複雜一些。
  • 孩子不願自己睡,是黏人還是膽小?父母做好3點,孩子越來越勇敢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爸媽也逐漸詢問了孩子害怕分房睡的原因,多數孩子說出了原因,原來是怕黑。 媽媽仔細追問下去,原來孩子白天在手機上看到了廁所裡有壞人的故事,害怕被壞人抓走,在床上自己想了半天實在憋不住了就尿褲子上了。 其實怕黑是人的一種本能,孩子愛幻想出黑暗的空間裡有各種虛無的東西,這也非常正常。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不敢獨自待在黑暗的房間裡,很多時候是做噩夢驚醒,或者是看鬼故事等原因造成。
  • 明星爸媽帶娃也「翻車」?小心避開這些育兒坑
    吃飯直接鋪個毯子坐在地上吃......不得不說這的確是給了孩子一個很大的成長空間,孩子們可以在家裡自由奔跑,避免了絕大多數的磕磕碰碰。孩子稍微靠近門之類的,都能聽到馬雅舒尖聲說:「不要!不行!雖然消除了很多安全隱患,但這些做法可能矯枉過正,對正常生活帶來了影響。孩子早晚會離開父母的羽翼,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
  • 如何幫孩子克服焦慮和恐懼心理?澳洲出版商出了這套書
    假如你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真正的焦慮和恐懼」,那麼你是否知道,成年人心理癥結的根源來自哪裡?這些癥結正是來自於Ta的原生家庭,根植於Ta的童年。十年前,歐洲多家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和疾病療愈的協會和團體,共同發起了旨在「幫助兒童遠離焦慮,克服恐懼心理」的項目,除了專業性的講座和課程,更強烈的訴求來自於如何將項目理念普及至家庭教育,當他們在國際書展上遇到了澳洲TBC環球出版集團,這個有著近40年歷史的澳洲老牌出版商時,這個項目的「落地」終於得以實現。
  • 人為什麼會本能的害怕恐懼一些東西
    我們有時候為什麼本能的害怕一些東西。那種害怕是出於本能的,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比如有人天生就怕老鼠,有人天生就怕狗。有人更加怕黑,有人恐高,這是為什麼呢?據科學家研究,恐懼是人類天生的本能,已經鐫刻在人類的基因中,人類之所以本能的恐懼一些事情是因為這些事情對人類造成過傷害。比如怕黑,是因為人類最開始的時候到了夜晚往往要面對野獸的衝擊,夜晚是野獸活動的時刻,帶走了那時候很多人的生命,所以那時候的人類怕黑,而這種基因就會攜帶在我們身體裡,遺傳下來。
  • 孩子為什麼都怕夜晚?天黑請閉眼,有科學依據,原來不是嚇小孩
    小孩為什麼都怕夜晚?恐懼害怕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就會因外界因素產生一定的緊張心理,尤其是對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格外敏感,比如家用電器的聲音、動物叫聲、流水聲、電閃雷鳴等等。尤其是3~6歲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很容易將腦海裡幻想出來的鬼怪、壞人等,當作是一種切實存在的威脅,這是小孩怕黑的內部原因。而外界因素是孩子害怕黑夜的主要原因,比如通過電視、童話故事、大人編造的謊言等將黑暗與不好的事物聯繫起來,加之缺少辨別能力,很容易當真。
  • 為什麼有些孩子害怕芭比娃娃?出現這些特徵時,可別不當回事
    洋娃娃在人類社會中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它給人造成的恐懼的因素也一代代地傳承了下來,就像沒有受過刺激的小孩子也會怕黑、怕蛇一樣,對于洋娃娃的這種社會而非自然產生的恐懼也埋藏在了人們的「集體潛意識」中,所以即使是沒有受過恐怖片刺激的小孩子也會感到害怕。 其次,就是像人而又不是人的東西比根本不像人的東西更加可怕。
  • 孩子膽小怕黑別擔心,《地鐵小銀》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剛好最近我入手了一本教孩子關於克服恐懼心理,勇敢面對挑戰的繪本,推薦給了她,就是這本《地鐵小銀》。這是一本日本精選交通工具繪本,地鐵小銀交通工具的形象深得男孩子們喜歡,作者鐮田步 1969 年生於日本東京,著有繪本《新幹線出發!》《公交車出發!》《搬運》《直升機小紅》《地鐵小銀》《奔跑吧!
  • 孩子受驚嚇後如何安慰?一半以上的家長都不合格
    在大人的眼裡,孩子就是名副其實的「膽小鬼」,他們膽怯害羞,總有著各種各樣的「害怕」——怕黑、怕打雷、怕狗、怕恐龍、怕人多、怕新場所,甚至怕爸爸的呼嚕聲……
  • 女兒總說怕怪物,我就給她買了一本「怪物書」,你猜發生了什麼?
    女兒總說怕怪物,我就給她買了一本「怪物書」,你猜發生了什麼?由於擔心她害怕,書買回來之後,我並沒有立馬拿給她看,想著我先試讀一下,然後再有針對性地給她講。然而,沒想到,她自己在書架上先翻到了!「媽媽,這個怪物只有一隻眼睛」;「媽媽,這個怪物沒有頭,眼睛、鼻子、嘴巴全都長在肚子上,哈哈哈」;「媽媽,這個怪物居然是泥巴做的」……搞得我一頭霧水,你不是一個害怕怪物的孩子嗎?這本書裡寫的可都是全世界有頭有臉的怪物,你居然在它們面前談笑風生!